今天的主題是「斷捨離」!為什麼「斷捨離」會在「賦能系列」裡面呢?在尼爾的認知中,斷捨離並不是「大掃除」這種一次性的事情,它更像是一種抽象的心法。其實斷捨離的文章網上有一大堆,對斷捨離不熟的人,建議可以先去看看那些很棒的文章喔!而尼爾在本篇要跟大家討論的是更內核、抽象的部分。
其實這個問題尼爾在想的時候,覺得相當有趣!有點像是在問:「我為什麼要活著」「我為什麼要追求成長」之類的問題。簡單暴力的用一句話來講:其實沒有一定。因為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步調,當你真正理解「斷捨離」,或任何一個尼爾的「賦能系列」文章提到的能力,就應該會知道你現階段需不需要這項能力。必須很殘忍的說,如果會問出這種問題,很可能代表你還沒理解清楚斷捨離,甚至還沒想清楚自己在幹嘛。
現在行銷都講求列點化的宣傳,那尼爾就來講一下,當我們學會「斷捨離」的觀念後,我們有哪些提升好了!
1. 省空間:不需要額外空間去管理跟擺放過多的物品(甚至是虛擬資料、檔案)
2. 省時間:當你降低一些較不重要的事物的複雜性,會提升做事情的速度。
3. 矯正購物慾:當你想買任何東西,不論是衣服、配件或甚至是課程、講座,都更清楚知道這東西能不能為你帶來真實、及時的幫助。
4. 專注自我價值:在你把不該留戀與佔有的物品跟思緒清乾淨後,你剩下的自己,將會是更純粹的自我,你將能更清楚知道自己的價值,以及你該怎麼前進。
這樣列一列不知道效果如何呢!請大家給點反饋吧~
尼爾自己的課題,是因為生長的環境中,比較充斥著「物盡其用」「不要浪費」的這種觀念。當然這樣的觀念很好,但過度的抬舉這樣的觀念,會造成「明明吃不下卻勉強吃完」、「物品設計不合需求卻硬要使用」等狀況發生。而當我開始擁有「斷捨離」的觀念(被動技能)的培養時,我可以更專注在想「我真的需要這個東西嗎」「我真的有需要這樣做嗎」,去釐清自己的需求最內核的部分,並把不必要的東西捨棄,從「獲取」物品或資訊的階段就去做到「不要浪費」,而不是東西買了覺得「不要浪費」而捨不得丟,硬要找方式去使用它。
尼爾在這邊也要提醒大家,斷捨離的這項技能並不是你做到之後,就永久保持的一項技能。你可能會需要(特別是技能在建立的初期)透過一些方式,去提升自己對「斷捨離」觀念的熟悉程度。這邊很多網路文章也都會教如何「養成習慣」的方法,像是透過照片提醒自己房間最簡潔的樣子、「一進二出」等方法,尼爾就不在這邊特別贅述了。
在這邊很鼓勵大家,如果還不熟悉,或者想做但還沒開始嘗試斷捨離的小夥伴們,就去做吧!慢慢的去養成這些習慣,相信你的心靈也會隨著你的環境,變得越來越清澈!而健康清澈的心靈,往往能有更幸福的感受,也幫助你隨時隨地做出更好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