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碰觸底線,開展生命──《生死學十四講》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規劃未來二十年的人生

請用你手邊的一張紙跟一枝筆,規劃你未來二十年的人生。
例如,我會在這張紙上寫下:結婚、讀研究所、生小孩(?)、創讀書會社群、環島、成為作家、把台南的咖啡廳都去過一輪……。不過,請等一下,你怎麼能確保你還有二十年?進一步說,你怎麼知道,死亡不會在明天來臨?但你說:「我們當然不知道死亡什麼時候來臨阿,但我們總是得為我們的生活打理、負點責任吧。你這樣杞人憂天,不是太不切實際嗎?」
沒錯,我們在這個世界活著,總是要過好生活、創造意義。然而,我們不得不去認真面對一個問題:既然我們不知道死亡何時來臨,世上汲汲營營的一切到底意味著什麼?另外,當你想像自己被徹底消除在人世間時,你的感覺是什麼?
我們總認為,死亡永遠是別人的死亡,與自己無關。生活的庸庸碌碌,遮蔽了對死亡的體會。然而,死亡不斷地對我們呼喊,人活著不只是我們所見的世界,活著還有一個「更大的基礎」。
《生死學十四講》即是一本從死亡認識一種新的存在方式的一本書,探索這「更大的基礎」。作者余德慧教授以生死學的進路,深入分析人存在的狀態,並觀察臨終病人的各種現象,來為我們指出一條「知死知生」的道路。

活著的雙重性:OTB與默存

余德慧指出,人活著本身有「雙重性」,一個是向外發展自我,另一個是向內走向自我。向外指的是用「心智自我」對世界進行掌控、計算、結構化、意義化,思考如何運用時間,將每件事情安排妥當,朝期待的方向前進。我們以「事情」佔據我們的每一剎那,對世界操心。這種「外造化」狀態被稱作OTB(otherwise than Being),也就是「非存在本身」,是一種「非本真」狀態。例如,你會想等等要吃什麼晚餐,下個月要去哪邊玩,要怎麼跟人和好,要讀哪一個科系,要做哪一個工作。
相對地,向內指的是「默存」。默存本身就是空無、存在,它不對這個世界操心,不給出意義,不分別善惡。默存是生命的「底景」,而OTB則是「圖像」;默存不否定世界,而是支撐了世界。當一個人接近死亡時(心智自我溶解),就能越走到默存的狀態中(「本真」狀態)。我們可以說,默存是碰觸靈魂自身的空間
生死學要告訴我們的是,我們必須從這兩極間,逼出一條活著的道路。既不能執著於外在世界,因為它會遮蔽死亡,以為現在擁有的一切就是全部,當下就是永遠;但也不能只走向「默存」,退出世界,因為空無沒有辦法給出意義。
我們必須從OTB與默存這兩極間,逼出一條活著的道路

連續性的假象,懸吊的花瓶

心智自我會給我們一個假象,即「同質地對未來展開無限投射」[1]。例如,當我對女朋友說「我永遠愛你」,這就是一個只對「當下」有意義的言語。加入時間的因素,你會發現這其實是不太真實的。因為,我確實不知道什麼會碰到生命的極限,使得我不能「永遠」地愛她。
換言之,心智自我以一種「連續性」的假設來看待生活,認為現在的生活會永遠延續到未來,如家人安康、事業有成、信仰穩定。然而,死亡的邊界告訴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即使堅固,但本質是「易碎」,宛如懸吊的花瓶。你怎麼知道,下一秒鐘誰的身體會出狀況?原本我們以為最可以掌握的事情,卻是如此地有限、流動、難以捉摸。

將「死亡的斷裂」切入生命的連續體

因此,作者引用哲學家海德格(Heidegger)的思想指出,對死亡的焦慮與害怕是「好的」。這裡的害怕,並沒有一個對象,而是陷入對「整體虛無」的恐懼。透過這種對死亡的「」,我們將死亡視為「自己的死亡」,破碎OTB的自我,尋得真正的「倚靠」。碰觸底線的倚靠,帶來的行動即是「願有決斷」,或稱「轉身」,指人意識到自己死亡的邊界,而願意以新的眼光看待原本的生活。這種以「存有者」見證「存在」的姿態,會意識到原來每個孤島底下都是大海,而與人產生一種共命共苦的深刻連結
換言之,深刻地活著,即是願意以「死亡的斷裂」切入到生命的連續體中,隨時保持「畏」的狀態,對擁有的一切感恩,對執著的事物放手,對人產生更多的寬容。用臨終作我們的開始,於是,生命不能有太多的「來不及」、「早知道」。
深刻地活著,即是願意以「死亡的斷裂」切入到生命的連續體中。

感受傷口,認真的不認真

但實際上要怎麼做?余德慧指出,首先,我們不能逃避受傷的經驗,才能夠破碎OTB的自我,讓生命底層的光透出來。感受傷口,才能在「斷裂」中練習復原、深化經驗;而非急著將傷口醫治好,立刻尋找一個避難所。
再者,是將世界視為一座「遊戲場」。遊戲的本質是「認真的不認真」,我們必須認真地活在世界中,但不能把心智自我所打造的一切當作生命的全部。方法有三:第一,練習用「後設」的視角觀看自己面對事情的各種思緒。第二,不把自己當成世界的中心,以為事情會這樣發生,都是因為自己做了什麼或說了什麼。第三,保持觀看的能動性,不將眼前的問題當作問題本身。

結語:開創靈性空間

以基督教的脈絡來看,這種「在世卻不屬世」的靈命操練,為我們創造出一個「靈性空間」,不再以地位、金錢、種族劃分你我。這時甚至也沒有愛的「對象」,因為我們本身就散發著從神而來的愛,以嶄新的存在方式包容所有的人。
上帝什麼時候接走我們,真的不知道。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祂一定會接走我們。我在想,初代教會的基督徒應該是一群對死亡把握得很好的人。將「死亡的斷裂」切入到生命的連續體中,我們更願意放下自我的私慾,成全他人;放下過往的恩怨,與人和解;分享自己的所有,打造一個新的國度;相信我們最後都會「回家」。最後,他們真的什麼也沒帶走,但其信仰的掙扎、生命的領悟,卻化作故事流傳一代又一代,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叩問我們的靈魂深處,訴說著生與死的終極意義。
《生死學十四講》不是一本心理勵志書,不會用你習慣的方式教你如何「提升自我」。因為我們的活著,不是那麼的理所當然,而是充滿著疑問。在疑問產生的破裂與縫隙中,我們才能看出靈魂深處一湧而出的光暈。
「生有時,死有時。」(傳道書3:2)
請用你手邊的一張紙跟一枝筆,規劃你未來二十年的人生。
[1]余德慧,《生死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2003),頁73。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言:未知死,焉知生 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為死亡離自身很遙遠,所以聚焦在眼前的事物;或認為死亡為不吉祥的概念,而刻意拉出一段距離。然而,從生命的終點回頭看現在的世俗煩擾(事業、感情、家庭),我們到底渴望活出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所以,若將孔子的話反過來,或許能給我們新的啟發
不是有選擇與沒選擇,而是照護與漠不關心 在傳統的醫病關係中,醫師是主動治療的一方,病人則是被動接受治療的一方;病人毫無選擇的權利,只能服從醫師的權威。然而,在西方理性主義崇尚「個人選擇」的潮流之下,病人的選擇權開始被重視。病人能夠也應該要表達自己的意願,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以證明病人的自主權。 例如
只要你的童年長期暴露於這個毒素,長大後就有更高的機率得糖尿病、哮喘、中風、心臟病、肥胖、憂鬱症、藥物成癮、酒精成癮、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與癌症。這些毒素蔓延於各個族群、階級與社區,強烈地改變孩童的生理構造,造成一輩子的影響。這個毒素不是鉛、汞或戴奧辛,而是「童年逆境經驗」(Adverse C
本文重點 當我們以「改善存有」作為生命最高的價值,願意以信仰的精神獻身給存有良善的本質,就會尋得意義。 指責這個世界很糟糕以前,先讓自己成為「不要製造問題」的人。畢竟,厭惡生命的人無法創造生命。 把話講清楚,把思緒理清,聚焦問題,才能繼續向前走,看見新的可能。 人生而受苦,我們無須懷疑苦難的真實性與
《禁止黑暗的國王》與《黑色斑點》讀後心得 最近看到了兩本有關「黑色」的繪本,非常值得一讀。 黑色一直都不是個討喜的顏色,尤其是給孩童看的繪本。但只要有關黑色的主題,我都會想要一探究竟,看看作者可以從如此深沉單調的顏色中,創造出什麼新穎的題材。 《禁止黑暗的國王》:黑暗,遺忘的力量 第一本是英國作家愛
享負盛名的政治哲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以他精采絕倫的「正義」課程與其書籍《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為名,擅長以精闢簡潔的論證回應當代的政治難題,並邀請讀者深入思辨、尋找共善(common good)。 桑德爾對市場扭曲人性價值的批判可說是毫不餘力,他的新書T
前言:未知死,焉知生 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為死亡離自身很遙遠,所以聚焦在眼前的事物;或認為死亡為不吉祥的概念,而刻意拉出一段距離。然而,從生命的終點回頭看現在的世俗煩擾(事業、感情、家庭),我們到底渴望活出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所以,若將孔子的話反過來,或許能給我們新的啟發
不是有選擇與沒選擇,而是照護與漠不關心 在傳統的醫病關係中,醫師是主動治療的一方,病人則是被動接受治療的一方;病人毫無選擇的權利,只能服從醫師的權威。然而,在西方理性主義崇尚「個人選擇」的潮流之下,病人的選擇權開始被重視。病人能夠也應該要表達自己的意願,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以證明病人的自主權。 例如
只要你的童年長期暴露於這個毒素,長大後就有更高的機率得糖尿病、哮喘、中風、心臟病、肥胖、憂鬱症、藥物成癮、酒精成癮、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與癌症。這些毒素蔓延於各個族群、階級與社區,強烈地改變孩童的生理構造,造成一輩子的影響。這個毒素不是鉛、汞或戴奧辛,而是「童年逆境經驗」(Adverse C
本文重點 當我們以「改善存有」作為生命最高的價值,願意以信仰的精神獻身給存有良善的本質,就會尋得意義。 指責這個世界很糟糕以前,先讓自己成為「不要製造問題」的人。畢竟,厭惡生命的人無法創造生命。 把話講清楚,把思緒理清,聚焦問題,才能繼續向前走,看見新的可能。 人生而受苦,我們無須懷疑苦難的真實性與
《禁止黑暗的國王》與《黑色斑點》讀後心得 最近看到了兩本有關「黑色」的繪本,非常值得一讀。 黑色一直都不是個討喜的顏色,尤其是給孩童看的繪本。但只要有關黑色的主題,我都會想要一探究竟,看看作者可以從如此深沉單調的顏色中,創造出什麼新穎的題材。 《禁止黑暗的國王》:黑暗,遺忘的力量 第一本是英國作家愛
享負盛名的政治哲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以他精采絕倫的「正義」課程與其書籍《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為名,擅長以精闢簡潔的論證回應當代的政治難題,並邀請讀者深入思辨、尋找共善(common good)。 桑德爾對市場扭曲人性價值的批判可說是毫不餘力,他的新書T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死後的世界,根據催眠師朵洛莉絲的觀察,靈魂在轉世過程中學習與成長。書中提出思想的能量與痛苦的教學,挑戰了傳統的宗教觀念,尤其對虔誠的教徒來說,可能會顛覆他們的信仰框架。作者強調人生的旅程是為了學習,不必過度關注死後的世界,並且提供了對靈界及其法則的深入分析,推薦給對靈性領域有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活著是持續地死亡與重生,因熟稔死去,知道該如何前行,每一天都湧出泉源般的勇氣。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死,從來就不是結束,卻永遠都是開始。死,是打開門,而不是關起來。 當你了解生命是永恆的,你就了解死是你的幻象,是為了讓你非常關切你的肉體,因而幫助你相信你是你的肉體。然而你不是你的肉體,因此,肉體的毀滅對你沒有關係。 死應該教你的是,生命才是真的;而生命應當教你的是,不可避免的不是死,而是無常(
Thumbnail
用以終為始的角度來看,人類可以確定的事情之一就是每個人都會走向死亡,所以都想要在這一天到達之前做些什麼。固然,小說或戲劇可以透過作家的想像力,來演繹一遍如果有無限生命將會是如何?或者是談一場三生三世的戀愛會是如何?而即使在科技火速發展的前提下,能夠延長的壽命也是可以看到盡頭的。因此,我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與死亡之間的奧祕,以及人類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和感悟,試圖理解生命的延續和意義。文章藉由情感豐富的文字,引人入勝地探討了這個永恆的議題。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死後的世界,根據催眠師朵洛莉絲的觀察,靈魂在轉世過程中學習與成長。書中提出思想的能量與痛苦的教學,挑戰了傳統的宗教觀念,尤其對虔誠的教徒來說,可能會顛覆他們的信仰框架。作者強調人生的旅程是為了學習,不必過度關注死後的世界,並且提供了對靈界及其法則的深入分析,推薦給對靈性領域有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活著是持續地死亡與重生,因熟稔死去,知道該如何前行,每一天都湧出泉源般的勇氣。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死,從來就不是結束,卻永遠都是開始。死,是打開門,而不是關起來。 當你了解生命是永恆的,你就了解死是你的幻象,是為了讓你非常關切你的肉體,因而幫助你相信你是你的肉體。然而你不是你的肉體,因此,肉體的毀滅對你沒有關係。 死應該教你的是,生命才是真的;而生命應當教你的是,不可避免的不是死,而是無常(
Thumbnail
用以終為始的角度來看,人類可以確定的事情之一就是每個人都會走向死亡,所以都想要在這一天到達之前做些什麼。固然,小說或戲劇可以透過作家的想像力,來演繹一遍如果有無限生命將會是如何?或者是談一場三生三世的戀愛會是如何?而即使在科技火速發展的前提下,能夠延長的壽命也是可以看到盡頭的。因此,我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與死亡之間的奧祕,以及人類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和感悟,試圖理解生命的延續和意義。文章藉由情感豐富的文字,引人入勝地探討了這個永恆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