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翻轉人生的關鍵在家庭教育和家長心態

風傳媒於今年(2023年)10月23日的報導「台灣教育翻轉了誰?專家揭四數據證實:有錢人小孩上台大機率是窮人小孩子的6倍」中指出,有錢人家小孩上頂大的機率較高。事實上,在教育普及的現在,家長的心態及家庭教育才是決定孩子前途的關鍵。

失敗者心態才是無法階級流動主因

藍魚(Blusfish)公司的創辦人兼CEO史提夫.辛姆斯(Steve Sims)出身於社經地位低的東倫敦泥水工家庭,自幼跟著父親在工地工作。他在其著作《舒適圈外的夢想更閃亮(The Art of Making Things Happen)》,就曾提出那類型的家庭暨社區教育中,處處瀰漫的宿命感心態。

史提夫指出,有一次,他和他媽媽經過一家精品店。當他看到他媽媽以羨慕的眼神看著櫥窗內的GUCCI(古馳)錢包時,便建議他媽媽進店裡瞧瞧。沒想到他媽媽的反應是:「那種包包我們一輩子也買不起啦,看了也是白看。」

他媽媽的反應讓史提夫警覺:「原來大部份時候,讓自己動彈不得的路障都是自己的腦袋瓜。」

在史提夫19歲那年,他決定離家過「忠於自己」的生活。他雖不喜之前在工地挑磚的工作經驗,但是,那段經驗讓他學會吃苦耐勞和工作倫理。因此,為了生活,他曾一天打三份工。

由於他真誠待人,再加上他對人性的理解,以及瞭解人性的需求,獲得夜店老板賞識,聘請他擔任節目企劃。就這樣,他一步步成為藍魚公司的創辦人兼CEO。

為什麼目前台灣的階級越來越難流動?

台灣由於少子化、寵溺小孩、扭曲的兒童人權觀念,再加上無能教育部的交相作用,於是,不少社經地位偏低的家庭,不僅對孩子的期許低,也不教孩子學做人,甚至動輒投訴老師,讓老師陷入被調查的煎熬、被解聘的險境。讓我們看看下列在教育現場實際發生的案例:

一、老師告訴家長:孩子時常沒有如期完成作業。

家長回應:只要孩子長大後做個好人就可以了。

二、未成年的學生由於無照騎機車跌倒,弄得渾身是傷。

老師建議家長:不要讓他騎機車。

家長回應:沒辦法,如果不讓他騎,他會打我。

三、老師請家長協助孩子完成作業,被家長在群組罵髒話公審。

四、老師在聯絡簿上告知家長:孩子上學遲到,請孩子要準時到校。

結果被家長以此理由投訴:老師霸凌孩子。

五、由於學生上學時常遲到,於是老師與家長溝通瞭解原因。

當老師知道學生是因玩電腦遊戲,過於晚睡,早上起不來所致,便建議家

長管控孩子的遊戲時間,讓他早點睡。得到家長的回應是:「老師,我沒辦

法,他不聽我的。」

上述教養行為曾在不少社經地位偏低的家庭出現,而這類家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家境雖不富裕,卻不會要求孩子應分擔家務,或要求孩子要努力上進,以求翻身。這與上世紀70、80年代,貧困家庭的子弟年紀小小就能幫忙做農活,照顧弟弟妹妹,在學校品學兼優,長大後順利階級流動的狀況大不相同。

同樣貧窮,為何上世紀會是「千金難買少年窮」,而這世紀卻變成階級固化呢?這還是肇因於父母對孩子的低期待,以及寵溺造成孩子缺乏上進心和危機感。

改善之道?

教育部在這方面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因為教育主管機關不僅是政策的制定者,價值觀的散播者和教育資源的分配者。只可惜,就個人長期觀察,教育部不知為何,所做的政策都沒有切入問題的核心。比如說,目前教育環境日益惡劣,老師需要教育部更多的支持,結果教育部的回應是,「113年已補助6000萬元做老師的諮商輔導支持」(註1);要防制霸凌,教育部卻沒有制定法規,有效約束在學校霸凌老師和同儕的學生,讓老師和學生皆處於恐懼當中(註2);要讓孩子「走向世界」,結果推出的雙語教育卻不斷弱化孩子的語言能力,讓孩子的基本學力不斷下滑(註3)。也就是說,目前我國教育發展最大絆腳石是功能不彰的教育部。唯有提升教育部政策制定的精準度,才有較大機會得到改善。


未來,要促成階級流動還是得從改善家庭教育和家長心態做起,方向正確的教育政策則是解決此議題的關鍵;期許教育部能夠積極提升教育政策的精準度,將資源投入對的地方,促進教育發展,讓孩子擁有更光明的未來。


註1:在自由時報的報導「不適任教師調查多軌重複 教育部:納入解聘辦理」最後一段:「教育部表示,為健全教師諮商輔導體系,教育部已設立「教育部教師諮商輔導支持中心」,提供教師專業及保密的諮商輔導支持服務,補助金額自113年起提高10倍達6000 萬元,教育部持續推動眾多措施,落實教師支持機制。」

註2:傷痕累累!桃園女老師多次遭學生施暴 家長不配合管教(聯合報)

註3:雙語政策翻車!家長PO孩子聯絡簿 崩潰喊:根本晶晶體(中時新聞網)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