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名移工

LD-avatar-img
發佈於做自己的人生規劃師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約20年前

我去申請跨院系移工文化課程 而20年後

我在海外工作成為移工 也曾經在台灣和不同國籍的同事共事!

剛好少子化、高齡議題日益擴大 回想剛出社會的正義凜然 到今日外籍移工的處境

小時候,大部分對於移工的印象

只覺得他/她們一群人喜歡嘰嘰喳喳聚會;

成人後,看過不少社會新聞,自己也成了在海外漂泊領取外幣薪資的,打工仔,也常進行自我改造計畫。


除了敬佩很多是當年為了家庭的外勞,佩服青春大把歲月甚至落地生根,更覺得自己以前不懂事,納悶:為什麼他/她們總要席地而坐,沒禮貌、沒衛生?後來自己也喜歡隨性的坐在一個地盤,看看週邊環境、欣賞所在的位置與觀察人來人往、猜測每個人的表情與動作,是一種融入當地的信任、自在和灑脫。

後來,一個月月休兩天至四天,其他天沒日沒夜輪休、on call,自以為這樣薪資可以向家人證明: 不考國考,還是很有未來,人生不是只有讀書!萬般皆上品,不是只有讀書高!但,多年後的今天,知道該重新省思和拾起書本,為了達到心目中想成為的人生遊戲角色!身邊一群高手,沒有正常人,只有極致的強大-----各個深藏不露,無論在眼界格局、作人做事! 現在回想:真是腦袋進水和年少輕狂。結果,我覺得看自己很正常的地方,腦袋過去認為「我」的家庭文化、社會文化、道德,一個個的崩解和重製,直到今天,常必須跟自己不同的思維打架,有時懷疑這是不是沒必要、根本是內耗! 一個人在海外,碰到的是氣候、飲食、文化的衝擊,還有,突如其來的孤獨。當各個不同文化衝擊著一個人固定既有的價值觀,真的是,只想縮回自己的舒適圈,同時花了長期的時間去釐清人生軌跡與定位。 既然人際之間會有歧視,免不了在海外各地都遇過,比如:台灣很多人對白種人自然的友好、主動幫忙;相對的對於東南亞、其他有色人種,包含印度,總有既定印象。在闖蕩新加坡、加拿大、柬埔寨等各地後,發現普遍的人也會對黃色人種也有各種思維:有錢、搶當地人工作等等!來自不同家庭的婚姻都會需要時間磨合、摩擦,更何況是異國婚姻、異地工作? 今年天下雜誌的供應鏈的人權焦慮,反思近年許多企業開始重視移工文化,鼓勵移工也一起參與企業運動會、家庭日等,但是這些事,以個人經驗,新加坡、加拿大因早已提前面臨缺工,早已開始廣大的進行搶人;接著,天下雜誌的文章提及:台灣是被點名人權高風險,而日韓也是未來共同和台灣競爭搶各國移工的對手!這個無庸置疑,因為經濟與效率存在的背景,是全體拼命的,結果! 印尼、印度、越南等每個地區的文化都不一樣,有人只想賺錢、加班有錢為上;有人工作和休息區分的界線明確,工作就只是工作,沒有甚麼對與錯。遇過什麼都要你承擔的責任制主義主管,也遇過老闆要求效率、不加班!


當網路意見不一,像是政策希望開放:印度移工。在觀察各評論時,想起印度朋友們聽到我來自台灣說過:台灣有TSMC和很多高科技、有錢;而台灣民眾?對於印度,只停留在最負面的------開放,真的只會造成社會問題?! 一個社會本身就有問題,不會是怪罪其他人來才造成問題;這是整個社會需要修正及更有國際觀,而不是覺得:這個世界的白人都是美國人、英語幾分就多高尚。原本台灣這些年的最粗重、勞力辛勤的都幾乎是靠移工撐起,我相信也看過有耐心的雇主和開心工作的移工,也聽聞被虐待的案例,但真的主要還是回歸到:人,你怎麼對人、人便如何對你,即使語言不通,都能感受得到! 原本全世界有很多美麗獨特的文化、語言,台灣原本也擁有除了中文、台語、客家話、各多族群的語言,但是,考試只考幾個、工作和生活只需要主流,其他的,瀕臨滅絕而沒人傳承!除了族群內,有人意識到自己文化的特殊與榮耀,否則,真的沒有人喜歡幹這些苦差事,很可惜的是:少數,被多數,霸凌到絕跡。 台灣面對移工,還有很多法制需要全民共同進化;如果只一味害怕被搶工作、低薪,企業、老闆找不到人,一般人又不願意做,導致轉型,交由機器人做!不能再責怪移工、老闆、政策,已經無人可當替罪羔羊;至少,機器人24小時工作不會過勞、生病、抱怨,以後台灣不再是製造代工立業,轉型升級,只是必然。

avatar-img
10會員
134內容數
人生每一天每一刻都是小品! 人生前期,我共學;人生的中期,我共情 兩者結合,在人世間與萬事萬物眾人共學,徜徉在天地有大美共情,觸碰常人無法且關閉的敏感心情。 明白天賦的獨特,內向有內向的好,不用太多社交和偽裝,像個向日葵默默地鼓勵人、如含羞草靜靜地仰望人間,係惟一生之路與奉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30秒,問問自己:要救人嗎?怎麼救?
附上資源,希望給需要幫助的人 校園 反霸凌專線:1953 法律扶助基金會:(02)412-8518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怕自己沒有這樣的經驗,怎麼辦? 上有家人、下有家庭要養,但是工作前景已不樂觀或家人不支持,我該如何?
童年從不覺得無聊,有畫筆、電動、看🐛蟲,真的,時間過得很快。 成人的無聊,就這麼一天,時間又過了。 想想,可以做些什麼會比較有聊?
人生?以FIRE為人生目標,如同多數老一輩地兢兢業業職人精神:節儉、一生希望以一個企業為依歸,公司需要人手加班,加班費給,立馬到。 還是⋯⋯ 休息即是休息,皇帝急死,我也不去ONCALL?
30秒,問問自己:要救人嗎?怎麼救?
附上資源,希望給需要幫助的人 校園 反霸凌專線:1953 法律扶助基金會:(02)412-8518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怕自己沒有這樣的經驗,怎麼辦? 上有家人、下有家庭要養,但是工作前景已不樂觀或家人不支持,我該如何?
童年從不覺得無聊,有畫筆、電動、看🐛蟲,真的,時間過得很快。 成人的無聊,就這麼一天,時間又過了。 想想,可以做些什麼會比較有聊?
人生?以FIRE為人生目標,如同多數老一輩地兢兢業業職人精神:節儉、一生希望以一個企業為依歸,公司需要人手加班,加班費給,立馬到。 還是⋯⋯ 休息即是休息,皇帝急死,我也不去ONCALL?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自我介紹,其實來的有點突然......某天,我剛升上新的年級、新的班級,而我的新班導要我們自我介紹,還要上台,一想到要上台,我就揮身不對勁,開始發抖、臉色發青,同學們一定都覺得我發瘋了,然而同學們對我的第一印象也毀了! 我為了彌補這些事,我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再那麼傻,做這些事了!後來我
生於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曾任新北市清傳高商校長,現為連清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長期推廣閱讀,不遺餘力。 創作文類包括小說、散文、詩,出版《仰望自己的天星》、《春衫猶濕》、《觀音山下的沉思》、《送你一朵花》、《情書永遠不老》……等近二十種。
初次見面,這裡是漫游人間World Roaming喃喃自語的空間。之後也會開始用ig,兩邊會以用不同方式經營,歡迎各位多多指教,互相交流。 喜歡閱讀,嗜書是雜食性。也喜歡玄學、料理、音樂、動漫、運動、寫字,喜歡手寫文字的溫度。是個興趣很廣泛且有十八般武藝,但樣樣不精通的高敏感人。喜歡透過不同視角、轉
關於我 喜歡人以維繫社交距離來給予彼此舒適感,不過度鋪陳自己以免弄巧成拙⋯⋯
在教育創新合作社的團隊合照 到均一工作也將近一年了,當時決定要去時,親朋好友就會出現黑人問號,問我: 去非營利組織有錢拿嗎?你後悔放棄學校不錯的薪資嗎? 哈哈哈!大家對非營利組織的誤解有點深啊! 來看看我所認識的均一吧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自我介紹,其實來的有點突然......某天,我剛升上新的年級、新的班級,而我的新班導要我們自我介紹,還要上台,一想到要上台,我就揮身不對勁,開始發抖、臉色發青,同學們一定都覺得我發瘋了,然而同學們對我的第一印象也毀了! 我為了彌補這些事,我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再那麼傻,做這些事了!後來我
生於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曾任新北市清傳高商校長,現為連清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長期推廣閱讀,不遺餘力。 創作文類包括小說、散文、詩,出版《仰望自己的天星》、《春衫猶濕》、《觀音山下的沉思》、《送你一朵花》、《情書永遠不老》……等近二十種。
初次見面,這裡是漫游人間World Roaming喃喃自語的空間。之後也會開始用ig,兩邊會以用不同方式經營,歡迎各位多多指教,互相交流。 喜歡閱讀,嗜書是雜食性。也喜歡玄學、料理、音樂、動漫、運動、寫字,喜歡手寫文字的溫度。是個興趣很廣泛且有十八般武藝,但樣樣不精通的高敏感人。喜歡透過不同視角、轉
關於我 喜歡人以維繫社交距離來給予彼此舒適感,不過度鋪陳自己以免弄巧成拙⋯⋯
在教育創新合作社的團隊合照 到均一工作也將近一年了,當時決定要去時,親朋好友就會出現黑人問號,問我: 去非營利組織有錢拿嗎?你後悔放棄學校不錯的薪資嗎? 哈哈哈!大家對非營利組織的誤解有點深啊! 來看看我所認識的均一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說到最近畢業季,我好像距離那個圈子已經好一段時間了, 飄飄浮浮,找工作也沒太順利的, 至今換了3個工作,只怕在來找工作時會被說到年紀, 這麼多社會新鮮人,肯定不會用我這個老人, 當初的社會新鮮人也覺得是拿肝換來的工作, 薪水一樣不高,而現在則是不曉得用什麼吃穿, 空有著一些技術也不曉得哪
Thumbnail
透過內部轉調找到國外工作的真實故事。分享多次嘗試和文化挑戰後,終於在海外職場站穩腳步的經驗
Thumbnail
 年輕世代有活力、有創意、有勇氣,希望被週遭親友肯定,卻也容易在找工作、換工作的過程中徬徨。想要追求高薪,期待在職場上成就一番事業,不如聰明運用政府資源,為年輕的自己闖出一番璀璨未來!
Thumbnail
做任何決定,先想想自己要的是什麼?否則,繞了世界一圈,只是換個地方迷惘而已。 他們的主要課題,是了解這個世界、和了解自己。 而Z世代很喜歡透過「出國打工換宿」這件事來找到自己,這,真的是有效的方式嗎? 詳細文章內容,請看這裡 主題標籤#Z世代諮詢 主題標籤#出國打工
Thumbnail
其實當然都知道,現在社會強調多元共融、也強調要表達自己的權益,但職場畢竟還是職場,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還有各個企業屬於自己的職場文化。 但在這個世代所培育出來的年輕人,早已不是過去那種的苦幹實幹型,懂得強調自己的聲音及主張,不僅企業在因應不同聲音,同時也在調整新的相處模式。但,有些基礎的職場素養,
Thumbnail
從十幾歲就開始出社會工作到現在,見過太多不公平的事情,記得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因為年紀小個性又直接,吃了不少暗虧,更嚴重的還有金錢損失,早就已經數不清楚為了掙一口飯吃要掉多少委屈的眼淚,有時候想想真的是身在江湖由不得自己,直到有一次因緣際會下.......
Thumbnail
如果早20多年來 可以申請打工渡假簽 可以跟年輕朋友一樣有薪水領   現在這年紀 用的是觀光簽證 目的是文化體驗及旅行 不過還是很開心能來   跟我一起工作的有 2個越南人 1個尼泊爾人 1個中國人 2個日本人 只有我是來打工換宿(沾醬油的) 其他都是派遣或打工的  
少子化加上台積電及新興產業人才磁吸效應, 讓職場環境跟著出現變化, 過去一年,安靜離職、大離職潮、快速離職, 這些流行語襲捲全球,人們逐漸意識到, 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的重要性, 這些現象,在未來只會越來越頻繁。   至於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 我重複問了OpenAI #Ch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說到最近畢業季,我好像距離那個圈子已經好一段時間了, 飄飄浮浮,找工作也沒太順利的, 至今換了3個工作,只怕在來找工作時會被說到年紀, 這麼多社會新鮮人,肯定不會用我這個老人, 當初的社會新鮮人也覺得是拿肝換來的工作, 薪水一樣不高,而現在則是不曉得用什麼吃穿, 空有著一些技術也不曉得哪
Thumbnail
透過內部轉調找到國外工作的真實故事。分享多次嘗試和文化挑戰後,終於在海外職場站穩腳步的經驗
Thumbnail
 年輕世代有活力、有創意、有勇氣,希望被週遭親友肯定,卻也容易在找工作、換工作的過程中徬徨。想要追求高薪,期待在職場上成就一番事業,不如聰明運用政府資源,為年輕的自己闖出一番璀璨未來!
Thumbnail
做任何決定,先想想自己要的是什麼?否則,繞了世界一圈,只是換個地方迷惘而已。 他們的主要課題,是了解這個世界、和了解自己。 而Z世代很喜歡透過「出國打工換宿」這件事來找到自己,這,真的是有效的方式嗎? 詳細文章內容,請看這裡 主題標籤#Z世代諮詢 主題標籤#出國打工
Thumbnail
其實當然都知道,現在社會強調多元共融、也強調要表達自己的權益,但職場畢竟還是職場,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還有各個企業屬於自己的職場文化。 但在這個世代所培育出來的年輕人,早已不是過去那種的苦幹實幹型,懂得強調自己的聲音及主張,不僅企業在因應不同聲音,同時也在調整新的相處模式。但,有些基礎的職場素養,
Thumbnail
從十幾歲就開始出社會工作到現在,見過太多不公平的事情,記得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因為年紀小個性又直接,吃了不少暗虧,更嚴重的還有金錢損失,早就已經數不清楚為了掙一口飯吃要掉多少委屈的眼淚,有時候想想真的是身在江湖由不得自己,直到有一次因緣際會下.......
Thumbnail
如果早20多年來 可以申請打工渡假簽 可以跟年輕朋友一樣有薪水領   現在這年紀 用的是觀光簽證 目的是文化體驗及旅行 不過還是很開心能來   跟我一起工作的有 2個越南人 1個尼泊爾人 1個中國人 2個日本人 只有我是來打工換宿(沾醬油的) 其他都是派遣或打工的  
少子化加上台積電及新興產業人才磁吸效應, 讓職場環境跟著出現變化, 過去一年,安靜離職、大離職潮、快速離職, 這些流行語襲捲全球,人們逐漸意識到, 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的重要性, 這些現象,在未來只會越來越頻繁。   至於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 我重複問了OpenAI #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