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與救贖》讀書會(二):彌賽亞的「此岸」性格與非神話式的面對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記憶與救贖》讀書會(二):彌賽亞的「此岸」性格與非神話式的面對〉2024-06-01

 

  從個人的對於自身行為的責任與理解的角度來說,「永恆回歸」的思想能夠協助我們思考「我們是否真的想要這樣」。但從歷史哲學的角度來說,去指出一件發生的歷史是無可避免地發生、或會永恆且一再的發生,則抽象且無情。並且是對實際發生的苦難進行的一種剝離實際的神話理解。

 

  如果我們接受了這種將歷史自然化的命運神話,我們便陷入一種被迫的重複之中。就像作為某種僅僅的物理世界之實體,被拋擲到世界,所以無可避免首先要墜落。然後,才有可能從墜落中得到昇華,得到彼岸的、應得的獎賞。

 

 

  但我們不是要做一種現代哲學思考,我們不是要去成為歷史的旁觀者、「手前」地去考慮它們。我們無論如何都已經且先天地處於歷史裡面。我們目睹、甚至遭遇苦難。有人受到不公義的對待,而那絕不能僅僅被理解為某種歷史神話式的、應當的犧牲。

 

  犧牲的概念將人轉化為祭品、將苦難轉化為必然的、甚至是善的儀式。這破壞了我們朝向更美好未來的那種實踐的觀念的一致性,一旦犧牲是可能的,一切都可能且已經犧牲。

 

 

  班雅明要求一種歷史的啟明。那種啟明具體發生在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裡面,卻保有神學的啟發思想。世界裡面發生的事情不是某種必然需要被經歷的事情、也不是什麼我們應當用平靜的、超越的理性去看待的寓言故事。

 

  若我們從人文社會學生的反思角度來說,我們不該把具體的歷史事件僅看作「文本」,就像我從來就無法喜歡社會學老師(以理工科學生為對照)說出的那句「我們的實驗室在街頭」。

 

  因為那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人的實際經驗不是某種「理想氣體」,我們也不能去認為它是「給出某種條件就可以複現的事情」。就像種族滅絕,它永遠不可以被理解為歷史中必然要發生的事情,我們需要去杜絕它,需要去指出包容這類情況的史觀是「反歷史」,但我們不會也不必說原子彈與生化武器的出現是「反自然科學」,它們過分自然科學。

 

 

  「在奧許維茲之後,寫抒情詩是野蠻的」,阿多諾的這段話說明了後面世代的現代人的責任。我們需要去處理那些沒被完成的事情。世界裡發生的苦難需要在世界裡被解答、被承擔、被償還、被平反。我們需要去把那岔出去的道路塗銷掉、去把走錯路的罰單繳清。然後我們才能回去,才能重新去推進,無論是較好的現代性計畫、或者某些從更早之前就進行著的事業。

 

  在班雅明背後的猶太思想中,人可能墮落,墮落之後就會回到自然生命。這和我們更加熟悉的喀爾文式的預選截然不同。我們不是注定要墮落或注定受到救贖,而是,我們可以經歷這兩者。甚至,由於我們已經經歷了墮落,我們已經處於墮落之中,救贖的必要性萌生了出來。就像在《文明帝國VI》裡面,在黑暗時代之後出現的黃金時代會被稱為「英雄時代」,因為人們在黑暗之中渴求彌賽亞,彌賽亞才有意義地到來。但無論如何,它們都要求發生在此岸。

 

 

  世界由諸多偶然的發散碎片構成,如同雙狹縫繞射實驗中那些無理由散布於幕上的點。從時間序來說,不正義的事情發生在轉型正義之前,且由於前面有那些不正義,轉型正義才具實踐意義。但我們不會因為轉型正義是好的,就倒果為因地去說「為了讓世界有轉型正義,我們需要先發生過那些不幸」。而是因為那些苦難和不義已經發生,所以我們要求此岸的回應。這是人類整體繼續向前的必要條件。面對、擔負、永誌不忘。




延伸閱讀:

〈《記憶與救贖》讀書會(一):
種族滅絕與大屠殺在歷史理性中的不可能(不可以)〉

〈他的故事:一次對「事實/詮釋」問題的現象學回應〉

〈永恆回歸〉

〈性慾與無辜:加害者的自我理解神話〉


avatar-img
84會員
734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幾年前,香港反送中時的一句口號令我印象深刻。當時存在著「和平、理性、非暴力」的「和理非」立場和手段相對激烈的「勇武派」。兩種立場對每件事情應該怎麼做都可能有不同的觀點與做法,人們也擔心另一立場的做法會影響運動在社會上的觀感,但他們依然喊出「不割席」的宣言。雖然立場不同,卻同意彼此的觀點都很重要。
  一個演講中真誠的部分取決於它鑲嵌在世界的什麼場合,而這樣的真誠,也往往是讓這場演講能有最大啟發性與價值的核心要素。在這個時代裡面,最常有機會帶來啟發性的是學校畢業演講。無論講者是誰、通常在乎什麼,這天將這一切內容組織起來的思路會非常接近「如果我是一個要獨自面對社會的年輕人,我最需要怎樣的建議」。
  我們應該能夠去捍衛那些曾經存在過的事實,而不是任其被丟進真理部的記憶洞中。之所以這一刻我們能夠去談論其「值不值得被保留」,正是因為它曾經存在且現在還在這裡。如果你相信我們的下一代人也有思考並討論這些對象的權利,它就需要持續被保存下去。
  去說,不要停留在對罵或哭泣。改變的方式是去說、是去給出更多紮實的溝通。我們說的「沒有討論,不是民主」不僅僅關於議場內,也關於普遍的、一天又一天的生活。一個社會的民主素養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從黨外運動、從各種民主前輩的努力中,台灣的公民社會在過去的數十年內一直在前進。這些都不會是白費的。
  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獨特之處就在於,你即便不是一個工程師、工人或發明家,你每天都要在社會中處理那些人跟人之間的往來關係,如果你對於階級、對於平等、對於多元、對於尊重沒有任何理解,你就會像把一大塊純鈉丟到水裡一樣,因為一份信手亂寫的文宣在社會上引發爆炸。
  一場在美國長島舉行的跨領域研討會中,物理學家費曼注意到自己的格格不入。他發現主辦單位給的建議書單裡的書他一本都沒讀過,而那些與會的其他人員--包括牧師、教士、法律專家與歷史學家--討論的問題他一點都聽不懂。
  幾年前,香港反送中時的一句口號令我印象深刻。當時存在著「和平、理性、非暴力」的「和理非」立場和手段相對激烈的「勇武派」。兩種立場對每件事情應該怎麼做都可能有不同的觀點與做法,人們也擔心另一立場的做法會影響運動在社會上的觀感,但他們依然喊出「不割席」的宣言。雖然立場不同,卻同意彼此的觀點都很重要。
  一個演講中真誠的部分取決於它鑲嵌在世界的什麼場合,而這樣的真誠,也往往是讓這場演講能有最大啟發性與價值的核心要素。在這個時代裡面,最常有機會帶來啟發性的是學校畢業演講。無論講者是誰、通常在乎什麼,這天將這一切內容組織起來的思路會非常接近「如果我是一個要獨自面對社會的年輕人,我最需要怎樣的建議」。
  我們應該能夠去捍衛那些曾經存在過的事實,而不是任其被丟進真理部的記憶洞中。之所以這一刻我們能夠去談論其「值不值得被保留」,正是因為它曾經存在且現在還在這裡。如果你相信我們的下一代人也有思考並討論這些對象的權利,它就需要持續被保存下去。
  去說,不要停留在對罵或哭泣。改變的方式是去說、是去給出更多紮實的溝通。我們說的「沒有討論,不是民主」不僅僅關於議場內,也關於普遍的、一天又一天的生活。一個社會的民主素養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從黨外運動、從各種民主前輩的努力中,台灣的公民社會在過去的數十年內一直在前進。這些都不會是白費的。
  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獨特之處就在於,你即便不是一個工程師、工人或發明家,你每天都要在社會中處理那些人跟人之間的往來關係,如果你對於階級、對於平等、對於多元、對於尊重沒有任何理解,你就會像把一大塊純鈉丟到水裡一樣,因為一份信手亂寫的文宣在社會上引發爆炸。
  一場在美國長島舉行的跨領域研討會中,物理學家費曼注意到自己的格格不入。他發現主辦單位給的建議書單裡的書他一本都沒讀過,而那些與會的其他人員--包括牧師、教士、法律專家與歷史學家--討論的問題他一點都聽不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這就是我的故事,一個關於存在、虛無和永恆痛苦的故事。也許你會覺得我的經歷很荒謬,我的想法很偏激。但請記住,我們每個人都在面對著同樣的虛無,只是大多數人選擇了視而不見。而我,選擇了直視這種虛無。這就是我的詛咒,也是我的覺醒。
Thumbnail
主人翁辛克萊以一個少年的視角描繪了對自我認知、性向、性啟蒙、對威權的反抗等議題,呈現出當代年輕人面對的壓力和情緒。文章探討了真實與虛假、自我封閉與蘊含的自我表達之間的衝突,提供了改變內心的勇氣和真誠面對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本書通過主人公莫梭的冷漠態度和他的人生經歷,深刻地探討了存在主義和荒誕哲學的核心問題。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閱讀心得,帶你一起走進莫梭的世界,理解他的迷失與覺醒。
Thumbnail
詩享家遲來的救贖點播:宇西 -〈安和橋〉 「不要後悔對任何人好,哪怕是看錯人,哪怕是被辜負,哪怕是撞南牆, 因為你對別人好,不代表別人有多好,只是因為 你很好。」
Thumbnail
創傷的歷程是靈魂愛與智慧的選擇,為其療癒則是身而為人的你對自己人生的負責。 藉由療癒打開內在愛的視野,逐漸接近靈魂層次的意識高度。 最終,你會領悟到,所謂的創傷也僅是見證偉大之愛旅程的一部分,從未離開過愛的懷抱。
不屬於你的問題,那麼你能做的並不是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自生自滅,你能做的是,接受他們不需要你理,勇於處理去面對自己的人生,處理自己問題的能力,這一個是他對自己的生命之愛,也是對你的愛。
Thumbnail
「語言是人類理性的一種形式,內含其邏輯,對此人們卻渾然不知」 —— 李維史陀
這「義」,是自己的“義”。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這就是我的故事,一個關於存在、虛無和永恆痛苦的故事。也許你會覺得我的經歷很荒謬,我的想法很偏激。但請記住,我們每個人都在面對著同樣的虛無,只是大多數人選擇了視而不見。而我,選擇了直視這種虛無。這就是我的詛咒,也是我的覺醒。
Thumbnail
主人翁辛克萊以一個少年的視角描繪了對自我認知、性向、性啟蒙、對威權的反抗等議題,呈現出當代年輕人面對的壓力和情緒。文章探討了真實與虛假、自我封閉與蘊含的自我表達之間的衝突,提供了改變內心的勇氣和真誠面對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本書通過主人公莫梭的冷漠態度和他的人生經歷,深刻地探討了存在主義和荒誕哲學的核心問題。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閱讀心得,帶你一起走進莫梭的世界,理解他的迷失與覺醒。
Thumbnail
詩享家遲來的救贖點播:宇西 -〈安和橋〉 「不要後悔對任何人好,哪怕是看錯人,哪怕是被辜負,哪怕是撞南牆, 因為你對別人好,不代表別人有多好,只是因為 你很好。」
Thumbnail
創傷的歷程是靈魂愛與智慧的選擇,為其療癒則是身而為人的你對自己人生的負責。 藉由療癒打開內在愛的視野,逐漸接近靈魂層次的意識高度。 最終,你會領悟到,所謂的創傷也僅是見證偉大之愛旅程的一部分,從未離開過愛的懷抱。
不屬於你的問題,那麼你能做的並不是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自生自滅,你能做的是,接受他們不需要你理,勇於處理去面對自己的人生,處理自己問題的能力,這一個是他對自己的生命之愛,也是對你的愛。
Thumbnail
「語言是人類理性的一種形式,內含其邏輯,對此人們卻渾然不知」 —— 李維史陀
這「義」,是自己的“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