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0|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安靜離職之後,空出來的心力拿來做什麼?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通常指工作上「只完成工作最低需求」的態度,是近期逐漸興起的討論和定義,連帶熱議著的「世代對於『工作』的想法差異」,其實也沒有什麼定論似的答案,畢竟時代變遷,對生命、生活的看法,以及「獲取收入」的管道,似乎都淡化著「工作」的必要性。

raw-image


當然所謂的「最低需求」對每個人而言定義不同。想聊聊的是,關於「為何開始安靜離職」,其實也成因多元。可能是對企業文化或團隊氣氛的失望,也可能是對工作內容的疲乏,或甚至是因為並沒有迫切的經濟壓力或已有額外的收入來源,留不留、走不走,好像也無關是非。就像任何人際關係,究竟是公司/團隊需要我多一點,或是我需要/想要繼續這份工作多一些,都未必有一個固定的、肯定的答案。


以此為前提,「安靜離職」更像一種選擇,一種看待「工作」的態度。不僅是老調重彈的「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隨著年齡漸長,更意識到「人一天的精力是有限的」。熱愛工作或投入所得到的回報自認匹配所以願意投身精力,確實是一種選擇,但「只完成工作最低需求」,或者說,「只負責份內的事」,乍看很虛靡、很空度、很「喪」,但從很多朋友的經歷聽來,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正視,主管同仁客戶之間,有多少被包裝得理所當然的期待、情緒反應、和完美成品,及或多或少的份外事宜,其實並不全是那麼「合理」,或很多時候並不合乎包括薪資數字在內的,這份工作為一個職員帶來的價值和回饋。


或許更該想想的是,選擇(類似)「安靜離職」的價值觀之後,空出來的心力和時間,我們拿來做些什麼?是自我提升以離開現在這個讓人不太舒服的環境、和部分同事還是保持愉悅的社交讓上班8小時不那麼痛苦、或是讓身心靈好好休息一陣子?

我覺得很可以類比的是,關於大學同學「翹課」給我帶來的啟發。求學時期我一直抱持著相對保守的態度,覺得「份內事做好後,額外的心力再發展生活其他面向」,因此起出是對於「翹課」行為並不理解的。但回過頭看,生命,尤其是青春,實在是有限的,當然坐在教室上課學習也是一種選擇,但看到那些雖然「翹課」,卻是將時間投入在自己眼下判斷後,認為比「坐在教室未必聽進太多」更重要、更有價值的事,社團活動或談場戀愛,甚至有同學在策略性調配可不出席的額度後,學期間兼顧了實習和學業,才讓我重新思考,更多的可能性。

且隨著年歲漸長,真切感覺到生命中有很多眼下看來捨不得放的事物,其實未必是那麼「不能放棄」的。

當經歷過幾次,例如親人的重病等突發狀況,才讓我開始反思,其實一份工作、一個學位,如果不能允許我在那段時間回鄉下照顧親人,似乎,不要也罷。

回歸到「安靜離職」的部分,假使眼前這份工作真的只是「工作」,用時間和一些心力換取收入,對個人而言沒有太多額外意義,那調整後選擇適度的應對態度,倒也是一種對自己生命負責的方式。只是,在這裡節省下來時間精力,也希望能是移轉到,對自己有幫助、有價值、或至少讓自己更快樂的地方吧。共勉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