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23|Obsidian筆記庫為何不可控制也不應該被控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了發現世界不合理的眼光,還得有配得上這眼光的認知,方法論,德性,


你才能保持內心的自洽平和,不陷入憤世忌俗的痛苦之中。」


「森林是複雜的生態系統,各種樹木混合生長,每塊地性質都不同,混亂,但繁榮。」


「複雜世界既不是可控制,也不是應該被控制。但世界並不雜亂無章,會產生"自發秩序",也就是“湧現”」


這段討論節錄自萬維鋼老師的精英日課第五季的內容[1],


引發我對Obsidian 筆記庫的思考。


我之所以對「湧現 Emergence」相關的概念有興趣,


是因為當初參加 Linking Your Thinking [2] 培訓時,


創辦人Nick Milo[3] 在課程內容提到的「想法湧現 Idea Emergence」[4]。


想法湧現根據Nick Milo的說法,


是你在Obsidian筆記庫中,持續連結筆記後會產生的現象。


而將Obsidian筆記庫類比成森林,


則每一則筆記就像是種下一個種子,


而有獲得發展的筆記串,


就會經過發芽,出土,茁壯,成樹的過程。


而萬老師提到的,複雜世界不可控制,也不應該被控制,


提醒了我做筆記時的正確心態。


最近我使用「寫作日曆 Writing Calendar」[5] ,


來追蹤並鼓勵自己每天的寫筆記進展。


有的日子生產力高,有的日子生產力低,


而我也都會想每週有一定的產量。


然而,追著總產出筆記的數量,


其實就是想要控制筆記庫這個複雜系統的生長,


其實自己不舒服,做出來的筆記內容也沒這麼好。


寫筆記本身的目的就是「思考」,


而寫出來的筆記,只是對經過的思考的「紀錄」。


而一天是不是有充實過,


只要有用盡全力思考,那也就足夠,


其他的副產品,成果,


都只是終點,而不是目的地。


終點,是你停下來的地方。


目的地,是你想抵達的地方。


Reference

[1] 萬維鋼-精英日課第五季-从控制到塑造(上) (https://www.dedao.cn/course/article?id=2m845Ln7q69yKOOjwGKrkebvGDYjgl&source=search)

[2] https://www.linkingyourthinking.com/

[3] https://www.youtube.com/@linkingyourthinking

[4] https://x.com/NickMilo/status/1317190776284086272

[5] https://www.threads.net/@chihua.wang.3/post/C8lRE_7RaOm

avatar-img
536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2017年7月來到美國讀博士, 今年2024年已經是在美國的第七年了。 2017-2022這五年, 我在美國印第安納州西拉法葉的普渡大學統計系攻讀博士學位。 當時的研究課題是線上機器學習(Online Machine Learning)以及強盜演算法(Bandit Algo
1. 誤以為可以「選擇」業界或學界: - 當博士生時,很多人認為自己有能力選擇未來的職涯方向,無論是業界還是學界。然而,事實上,你每天如何利用時間,如何安排學習與研究活動,已經在無形中決定了你的職涯走向。每個半小時的利用方式,累積下來會塑造你的技能和經驗,進而決定你「適合」哪個領域。很多人不了解這
今天接續昨天的討論,看看怎麼更好理解創作者偷文章的現象。 昨天我們提到,「怪盜創作者」是蠻不錯,東西偷得都很有藝術。 但也有一群模仿怪盜創作者的「扒手創作者」, 就只有模仿到人家的排版方式,文章內容就很貧瘠。 而我進一步與ChatGPT4o討論, 一個「扒手創作者」要如
1. 認為研究計畫要麼成功,要麼失敗: - 許多研究生在開始一個研究計畫時,常常認為這個計畫只有兩種結果:成功或者失敗。然而,現實情況中,研究計畫的成敗往往不是如此簡單。研究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阻力和挑戰,同時也會有各種誘因和機會出現。重要的是在過程中不斷調整和改進,而不是僅僅看重最終結果。
「用一本沒有索引的書會很痛苦。」 「第一個網頁,其實就是內容索引。」 「當你用Google 搜尋,你並不是在搜尋網路,你是在搜尋Google對網路的索引。」 「索引是一個關於時間與知識之間關係的故事。 一方面你想快速查到你想要的資訊, 另一方面你想要知識能像是一塊一塊隨
當我們談論「寫作」與「紀錄」時,我們實際上是在討論兩種不同的心態和用途。這種區別可能不是每個人都能立即理解的,但一旦掌握了這兩者的差異,便能更高效地進行知識管理與分享。 ▋寫作與紀錄的界限 在過去,我一直認為自己做了很多寫作和紀錄。然而,回顧這些所謂的「寫作」,我發現它們大多是一些難以重
自2017年7月來到美國讀博士, 今年2024年已經是在美國的第七年了。 2017-2022這五年, 我在美國印第安納州西拉法葉的普渡大學統計系攻讀博士學位。 當時的研究課題是線上機器學習(Online Machine Learning)以及強盜演算法(Bandit Algo
1. 誤以為可以「選擇」業界或學界: - 當博士生時,很多人認為自己有能力選擇未來的職涯方向,無論是業界還是學界。然而,事實上,你每天如何利用時間,如何安排學習與研究活動,已經在無形中決定了你的職涯走向。每個半小時的利用方式,累積下來會塑造你的技能和經驗,進而決定你「適合」哪個領域。很多人不了解這
今天接續昨天的討論,看看怎麼更好理解創作者偷文章的現象。 昨天我們提到,「怪盜創作者」是蠻不錯,東西偷得都很有藝術。 但也有一群模仿怪盜創作者的「扒手創作者」, 就只有模仿到人家的排版方式,文章內容就很貧瘠。 而我進一步與ChatGPT4o討論, 一個「扒手創作者」要如
1. 認為研究計畫要麼成功,要麼失敗: - 許多研究生在開始一個研究計畫時,常常認為這個計畫只有兩種結果:成功或者失敗。然而,現實情況中,研究計畫的成敗往往不是如此簡單。研究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阻力和挑戰,同時也會有各種誘因和機會出現。重要的是在過程中不斷調整和改進,而不是僅僅看重最終結果。
「用一本沒有索引的書會很痛苦。」 「第一個網頁,其實就是內容索引。」 「當你用Google 搜尋,你並不是在搜尋網路,你是在搜尋Google對網路的索引。」 「索引是一個關於時間與知識之間關係的故事。 一方面你想快速查到你想要的資訊, 另一方面你想要知識能像是一塊一塊隨
當我們談論「寫作」與「紀錄」時,我們實際上是在討論兩種不同的心態和用途。這種區別可能不是每個人都能立即理解的,但一旦掌握了這兩者的差異,便能更高效地進行知識管理與分享。 ▋寫作與紀錄的界限 在過去,我一直認為自己做了很多寫作和紀錄。然而,回顧這些所謂的「寫作」,我發現它們大多是一些難以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老實說,我並不是小說迷,我不會一拿起偵探小說就停不下來、被懸疑劇情吸引住,或徹底陷入一個世界觀很完整的奇幻世界裡,著迷於某項魔法道具的使用細節。但我總覺得這會讓我失去一些寫
Thumbnail
筆記系統太複雜難用?電腦玩物站長 Esor 分享任務導向筆記術,簡化筆記管理,輕鬆找到所需資料,發揮筆記的真正價值。[曼陀號領航計畫講座心得]
Thumbnail
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記錄知識成為許多人關心的問題。許多書籍和專家推薦各種最新的工具和方法,讓我們不禁覺得只要掌握了某種技術,就能輕鬆應對信息洪流。然而,真相往往並不如此簡單。持續不斷才是長期有效的關鍵。
Thumbnail
記錄實戰經驗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個典型問題:熱愛學習卻進步有限,難以解決實際問題。
Thumbnail
筆記不僅僅是信息的簡單搬運,更應該成為我們思考和成長的工具。那麼,什麼樣的內容值得我們記錄?答案是:有啟發性的內容。
Thumbnail
作者緩緩透過生命的歷程-商界優秀經濟學家、森林僧人、還俗,到書本尾聲家人病逝與自身病痛,一點一點地帶領讀者跟隨作者的人生體驗,一起經歷智慧慢慢覺醒與內心逐漸坦然的旅程。 雖然不見得事事如預期般美好,但我們可以少一點控制,多一點信任, 因為自己最原始的念頭,可能錯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筆記的內容和筆記技巧,並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方法。作者強調了筆記的目的、定期整理和複習以及實踐輸出導向。讀者可以透過本文學習到如何寫出有意義的筆記以及提高記憶力的方法。
Thumbnail
如果沒有一個受者「我」存在,那麼「貪」與「認同」也無法依附,也不需「情感接受」與「理智理解」,「信念」沒有依附者,自主權不存在「自方與主體」,一路勢如破竹斷除煩惱。
Thumbnail
"康德:要有勇氣運用自己的理解力" ◾寫下來是最重要的事 →必須理解後闡述 →閱讀時,手拿著筆或用電腦記錄下來筆記! ◾培養成長型心態 自己願意做得更好而改變,從中獲得快樂(內在的反饋獎勵機制) *用自己的話寫出理解的內容,是寫作者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老實說,我並不是小說迷,我不會一拿起偵探小說就停不下來、被懸疑劇情吸引住,或徹底陷入一個世界觀很完整的奇幻世界裡,著迷於某項魔法道具的使用細節。但我總覺得這會讓我失去一些寫
Thumbnail
筆記系統太複雜難用?電腦玩物站長 Esor 分享任務導向筆記術,簡化筆記管理,輕鬆找到所需資料,發揮筆記的真正價值。[曼陀號領航計畫講座心得]
Thumbnail
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記錄知識成為許多人關心的問題。許多書籍和專家推薦各種最新的工具和方法,讓我們不禁覺得只要掌握了某種技術,就能輕鬆應對信息洪流。然而,真相往往並不如此簡單。持續不斷才是長期有效的關鍵。
Thumbnail
記錄實戰經驗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個典型問題:熱愛學習卻進步有限,難以解決實際問題。
Thumbnail
筆記不僅僅是信息的簡單搬運,更應該成為我們思考和成長的工具。那麼,什麼樣的內容值得我們記錄?答案是:有啟發性的內容。
Thumbnail
作者緩緩透過生命的歷程-商界優秀經濟學家、森林僧人、還俗,到書本尾聲家人病逝與自身病痛,一點一點地帶領讀者跟隨作者的人生體驗,一起經歷智慧慢慢覺醒與內心逐漸坦然的旅程。 雖然不見得事事如預期般美好,但我們可以少一點控制,多一點信任, 因為自己最原始的念頭,可能錯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筆記的內容和筆記技巧,並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方法。作者強調了筆記的目的、定期整理和複習以及實踐輸出導向。讀者可以透過本文學習到如何寫出有意義的筆記以及提高記憶力的方法。
Thumbnail
如果沒有一個受者「我」存在,那麼「貪」與「認同」也無法依附,也不需「情感接受」與「理智理解」,「信念」沒有依附者,自主權不存在「自方與主體」,一路勢如破竹斷除煩惱。
Thumbnail
"康德:要有勇氣運用自己的理解力" ◾寫下來是最重要的事 →必須理解後闡述 →閱讀時,手拿著筆或用電腦記錄下來筆記! ◾培養成長型心態 自己願意做得更好而改變,從中獲得快樂(內在的反饋獎勵機制) *用自己的話寫出理解的內容,是寫作者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