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2|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滲入生活的戰爭:烏克蘭家暴問題與影響人格的意識形態傷痕

〈滲入生活的戰爭:烏克蘭家暴問題與影響人格的意識形態傷痕〉2023-08-22


  烏俄戰爭還沒結束。疫情還沒結束、世界的通膨與經濟危機也還沒結束。這些給予人傷害和痛苦的災難早已不是一個短暫時間內的事件,它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處於台灣的我們相對幸運,除了沒有直接受到戰火的衝擊、疫情的死亡人數和對社會造成的傷害也比許多國家來得輕微一些。但處於烏克蘭、俄羅斯與週邊地區的人的生活已經完全改變,這並不只是在說可能奪走人性命的砲火,還包含了更多滲入生活、乃至於滲入心智,影響人格的戰爭氛圍與數十年內的後遺症。



  戰爭狀態中的人與日常狀態中的人截然不同。在日常裡,即便憤世嫉俗或悲痛欲絕、再怎麼被憤怒、恨意或絕望所攫獲,人們也並不容易被激發起敵意式的、致命的攻擊行為。即便是思惟方式已經與主流社會完全脫節的鄭捷,也需要經過多年的演練、籌備,才可能在一個他設想過的情境中行使那些極端的傷害行為。


  在每一起無差別攻擊後,雖然於事無補,但總是沒辦法不去想的事情是,在這麼多年裡面,一定有無數的機會有人可以去讓那些最後做出極端傷害行為的人不走向落實其計劃的這一步。但我們對身邊的人的關心還遠遠不夠,尤其我們如今的社會,似乎愈來愈習慣人與人彼此冷漠相待。


  可是另一方面,戰場上的人們被要求每一天做出那些殘暴的行為,被要求去將對面的人類視為應當被屠宰的敵對者。「人與人」之間基本的尊重與關心不僅僅是不復存在,甚至是對準確執行攻擊指令的一種需要避免的妨礙。而這種與過往對人的理解截然不同的轉變,在離開戰場之後,很可能無法再次轉換回來。



  當我們談論PTSD時,人們立即會想到的便是從戰場上歸來的士兵。在生理上,我們能觀察到這些難以回歸日常生活的人,其腎上腺素分泌與杏仁核反應都比常人更顯著。在行為上,焦躁易怒、暴力傾向、神經緊繃更是不時地會造成本人與周遭親人的壓力與痛苦。


  當部分烏克蘭逃亡居民與士兵返國之後,2023年上半年(截至5月)光是登記在案的家暴案例就已經比22年同期增加51%,比過去案例數最多的一年--許多人因疫情焦慮地被封鎖在家的2020--還要高出三分之一。同時,戰爭爆發後的家暴受害者所面臨的處境將更加嚴峻。無論是心理上或是經濟上,這些受害者比過去更難有機會離開加害者。同時,國家在社會福利方面的經費與用以安置家暴受害者的空間也都有很大一部分被撥往戰爭相關的用途。


  烏克蘭政府的性別政策專員Kateryna Levchenko指出,2021年的性別暴力防治預算有約1000萬歐元,但在2023年已降至不到一半的420萬歐元。作為家園遭到侵略的一方,這或許是無可奈何的。但同時也再次彰顯了當前仍以女性居多的家暴受害者之處境,對比於戰爭這樣的「國家大事」,仍舊相對不被重視。而在最需要共同體團結一心的時刻,當面對的是一名從戰場上回來的「英雄」時,去指責他的家暴行為,也成了人們不願意做的事情。



  生化武器與核武器之所以被視為絕對不能使用的反人類武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於這些武器的無差別性、以及其長遠與不可逆的毀滅性後果。然而,除了這些可見的死亡、病變與對土地的耗損之外。自古的一切戰爭都就其本身地帶來種種無差別與長遠的毀滅性後果。一戰後德國的壓抑氛圍催生了納粹的崛起、美國為首的「西方」對阿拉伯世界與「東方」國家的剝削、排擠與壓迫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暴力反擊與長期的意識形態對抗。


  戰爭在人民心中種下仇恨的種子,也為日後的再次戰爭埋下伏筆。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人們想要相信大規模武力衝突不會再發生。但世界各處,從韓戰、越戰、印巴戰爭,到波斯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以及無數我們並不那麼熟悉的戰爭,卻不曾停止下來。而即便是我們所處的,沒有直接武力衝突的國家與地區,那些強硬的、威脅式的意識形態衝突與文化對立也時時刻刻壟罩著我們的生活。


  在這樣的世界裡面,我們需要更加積極地去反對戰爭、反對暴力、反對人與人之間的不尊重行為。去在那些最細緻的、生活裡的片段裡面,意識到那些會造成彼此更多傷害的傷痕與痛苦,去在此之上尋求改變。一味地將自己活在過去的衝突、對立與痛苦之中,往往讓我們更難把握住本來或許可以帶來幸福與改變的新的生活機遇。無論是對當事人,還是身邊的人,這都會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將傷痛完全撫平很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內做到,但卻永遠值得我們去做。




延伸閱讀:

〈Drones:彷彿不在面前的戰爭〉

〈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霍布斯論自然狀態〉

〈自由、愛與希望--以艾連為核心聊聊《進擊的巨人》〉

〈「魔族是不可溝通的」〉

〈大災變:末日追求與災後思考〉

〈《記憶與救贖》讀書會(一):
種族滅絕與大屠殺在歷史理性中的不可能(不可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