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延遲滿足和吃苦的反思,當心陷入自我懷疑和壓迫

棉花糖實驗和後續

早些時候有聽過所謂的棉花糖實驗

棉花糖實驗(Marshmallow Test)是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在20世紀60年代進行的實驗,旨在研究延遲滿足(delayed gratification)能力與兒童未來成功之間的關聯

實驗的基本步驟如下:

  1. 研究人員將4至6歲的兒童單獨帶入房間,並給他們一塊棉花糖。
  2. 兒童被告知,如果他們能等待研究人員回來後再吃這塊棉花糖,就可以得到兩塊棉花糖作為獎勵。
  3. 如果兒童在研究人員回來之前吃掉了棉花糖,他們就不會獲得額外的獎勵。

後續的長期研究顯示,那些能夠延遲滿足的孩子在成年後的學業成績、健康狀況和經濟狀況等方面表現更為出色。因此,這項實驗被廣泛引用來支持延遲滿足能力對未來成功的重要性。

不過,2018年一項研究對棉花糖實驗進行了複製,納入了更廣泛的社會經濟背景因素,採用更多樣本的孩童進行實驗。結果顯示,當控制了家庭背景、認知能力等變數後,延遲滿足與未來成就之間的關聯顯著減弱

能夠忍受眼前棉花糖誘惑的孩子,許多都是來自中產、上層階級的家庭;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可能因為對未來的獲得不確定性較高,因此選擇即時的滿足,而不是等待更大的獎勵


反思

在棉花糖實驗時,其實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信任

例如,如果受試者們對研究者或實驗環境感到信任,他們更有可能選擇等待以獲得更大的回報,因為他們確信會得到第二顆棉花糖。

反之,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可能因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擔憂,根本不確定是否真的會有第二顆棉花糖,如果他們不趕快吃掉第一顆,後續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再來就是棉花糖實驗,真的可以套用到其他的領域嗎? 有些人可能在吃的方面不一定有延遲滿足能力,但是可能在其他方面會有延遲滿足能力,而且長大後很多人口味改變,也不一定喜歡吃棉花糖

另外棉花糖實驗,更讓我聯想到生活經驗或見聞

有時候會聽到認為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說法,但是否願意努力,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信任

人們必須相信這些努力會在未來得到回報,當這條努力的道路上充滿不確定性,過程中就很容易產生自我懷疑,質疑自己當下得付出,是否真的能在未來獲得更大滿足

而過度鼓吹延遲滿足,也可能導致一種心態,就是認為自己休息或滿足是罪惡的,讓人覺得休息或享受生活是「浪費時間」或「不應該的」,將自我價值完全與努力、忍耐和成功掛鉤

長期下來就可能導致倦怠、焦慮、甚至憂鬱,可能會感到自己無法配得上當下的快樂或滿足,因為被教育要為未來不停地努力,認為一切希望都在未來,即使是在休息時候也在擔憂

(PS我自己以前準備升學,有一段時間有過這樣的經驗,甚至大學某些時候也陷入這種思想,後來是藉由一些課外學習和創作後有所改善,但我覺得很可能更多人情況比我更嚴重)

這也可能導致限縮探索空間,例如學生可能只聚焦於讀書,但是卻缺少發展各種興趣的機會,缺少很多探索機會,於是跟自己變得越來越陌生

延遲滿足有一些合理性,但也不應該過度鼓吹

以前常聽到一些說法,如「吃的中苦,方為人上人」或「吃苦當吃補」,這些說法似乎與延遲滿足的概念有些相似。

但這些理念可能也在無形中傷害了很多人,使他們無止盡地被痛苦壓迫,也可能導致前面提到的自我懷疑等問題



後來,這些概念也受到了質疑和挑戰

例如,在《高效原力:用愉悅心態激發生產力,做更多重要的事》這本書(是一位醫生寫的書),作者提到可以通過愉悅的心態來提高生產力,提供了許多實際的方法

https://books.cw.com.tw/article/951

這個文章中,則提到「成功是因,快樂是果」的概念是錯的

有時,我們以為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會獲得快樂,但到達那一刻時,卻發現快樂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強烈。因此,倒不如在每個過程中增加些快樂,例如寫感恩日記、回顧過往、練習正念等方法

在《設計幸福》這本書中,提到「愉悅—目標原則」。快樂或幸福的人生,愉悅和目標兩者缺一不可。如果當前生活中的愉悅多於目標,那麼應該多花些時間在有目標的事情上;同樣地,如果感覺到目標壓過了愉悅,那麼應該設法讓自己獲得更多的愉悅。幸福的關鍵在於隨時隨地實踐愉悅—目標原則。

所以對於一些聽見的說法,或許我們可以去想深入和多樣化一些,而不是照單全收


之前類似概念文章

成長重要,但別忘去守護那美好,也談談自我成長的bug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