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迷茫該如何?《不焦慮的心理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書作者是心理學博士黃揚名,下面選幾個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心得

raw-image

獨處和孤獨

獨處是一種客觀的狀態,而孤獨是獨處的情緒體驗成分之一;獨處並不一定會讓人感覺到孤獨,關鍵在於要如何讓你的建設性獨處更有品質

低品質的獨處,是指一人用食物或娛樂填補空虛,但是時間虛度後會感到自責

建設性獨處」對於這種自願性的獨處方式,要做好規劃,為自己營造高品質的獨處時光,高品質獨處,和自己進行真誠的交流,不要害怕面對自己最真實的樣貌

可以想像和一位很要好但久未見面的朋友相聚,你會選一個喜歡的地點,和他共度一段不受干擾的時光,聊聊彼此的回憶和未來的計劃。只是,這個朋友其實是你自己,那個在忙碌生活中逐漸被遺忘的自己。

如何獨處,書中提到一些建議:

1 製造「好的獨處體驗」,透過不斷的練習,逐漸獲得獨處的能力。 比如冥想、一個人散步,或是獨自在咖啡廳裡靜靜品嘗一杯咖啡的味道,什麼事也不做

你什麼都不做時,你只和自己的思緒待在一起,這些冒出來又沉下去的思緒和念頭,帶領你在時空中穿梭,想起過去的人和事,幻想未來的種種可能

2 設置一些計畫,讓自己有準備的進入孤獨狀態。

例如完成某個寫作任務,或是跑步、早起看次日出,或者為自己做一頓豐盛的晚餐,這些清晰的任務可以幫助你保持自律,對抗孤獨中的失控感,不至於因為無所事事陷入空虛之中。

而另外一種情況「非自願性獨處」,是被迫需要一個人獨處,讓你時刻感受到孤獨,例如疫情期間要進行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這種時候可以怎麼辦呢?

作者認為,要提醒自己,要尊重自我,如何尊重自己?和自己談一場戀愛

比如你把「自己」當成戀愛的對象,想一下他的愛好是什麼,你可以為他準備什麼驚喜,你可以如何取悅他,陪他一起做什麼美好而又有趣的事情

raw-image


迷茫

迷茫時候該如何?

感到迷茫的時候,你最大的感受應該是生活很無趣,沒有前途,看不到希望曙光

因此,建議先給自己定個目標,找個事情做

當然,這個目標不要太遙遠或者太龐大,最好能夠清晰具體,是你能力範圍之內可以達成的。把長期目標拆分成可實現的短期目標後,能對自己更加有信心和生活擁有掌控感。

除了目標,還需考慮「眼高」,提高自己應對外界變化的能力,對未來的趨勢有一定的了解。眼高,就是不僅僅解決眼下的問題,還需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對自己所在的領域有更深入的研究。

書中還有提到一些方法

與選擇帶來的機會損失和解」,是「機會損失」,指的是你選擇做了一件事,沒去做另一件事,而造成的損失。與其後悔往事,不如往前看,將目光聚焦在腳下的路,和過去和解。

多做有存在性價值的事情」,也就是「多做讓你感受到生命意義和自我成長的事情」,作者提到在和被研究者聊天時,他們都提到興趣和愛好帶來的滋養,遇到工作或生活不如意時,他們總能夠在熱愛的事情上找到自我價值,建議能在工作之餘發展一項愛好,以此便能平衡重複性工作帶來的空虛感。

raw-image


心得

其實這部份也是讓我有所感受,我自己體驗到迷茫會有幾個時候發生

例如有大一時候學期結束,學期期間考試和報告給予目標,過程當然是不太容易,但結束後,反而突然失去目標,結果就有種迷茫感覺

後來就藉由發展興趣來解決這個問題,例如一開始事閱讀和作筆記,之後則是寫文章,現在文章也會有不同主題,可以靈活去作變化

我發現課業上的目標通常比較清楚,例如考試和報告等等,那生活中其實也就都可以主動設置幾個目標

有時候迷茫則可能是不知道如何做選擇,例如在寫作主題上可能不知道要寫什麼,但如果無法評估哪個比較好的時候,其實就都可以先行動看看,去感受和紀錄過程,再繼續看要不要繼續發展,這過程也都能了解自我

有時,就真的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我在以前也常常會有這種情況,例如在看到一些事件時候,可能會覺得自己能有影響力,可能就會產生習得性無助

而前面提到的「多做有存在性價值的事情」,就真的很符合目前一些興趣

例如看書能夠獲取一些技能感受成長,而創作則能感受道將作品為人帶來價值(例如樂趣、懷念、啟發、實用等等),創作過程也能練習許多技能,像是表達能力、資料管理、平台運用等

當然同個事情太久,可能會有所厭倦,這時可以稍微變化,例如看書和文章膩了就轉換到創作,創作也可以寫寫不同類型主題文章

raw-image

那書裡面提到的眼高呢?

或許就是可以想想看 該學哪些東西,會比較有長期性,例如最近我是學些快樂和幸福的內容,畢竟這是終身都會遇到的事情 (不過當然近期隨著AI發展,感覺要知道該學哪些,真的不太好預測)

當然每人情況不同,例如我認識幾個人,有人會參與學校社團,有人會嘗試手工藝或繪圖等等,有些人會參與線上社群,所以就是依照個人情況去選擇

我自己也是有參與線上社群,覺得這是個很讚的方向,在社群內每個人的影響力較大,更能感受到自己的貢獻感和存在性,可看看自身興趣或目標來參與幾個社群

另外,對於迷茫,想要補充一些方,就是定期檢視自己,例如可以寫小日記,真實傾聽自己的聲音,他人建議可以學習和參考,但同時自己的感受和價值,也只有自己知道,因為人可能會有所變,所以需要定期檢視和聆聽,也就像是書中提到的高品質獨處

行動也能減少迷茫感,有時不確定未來,就能去給自己些時間嘗試看看,即使未來方向改變,這段時間也讓自己知道合不合適,而行動的方向,可以著眼於下一步可以做什麼,有些事不一定起先就有熱情,而是在行動過程中逐漸找出熱情

上面一些內容跟大家分享


相關文章

面對孤獨該如何? 10個方法分享

蹺課不蹺課?學歷的作用?《大學不迷茫》

avatar-img
128會員
371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豆pika的園地 的其他內容
之前學校上課有上到一些關於這部分內容,之後還有用一些遊戲例子作為討論和據例,就覺得滿有趣可以分享個 增強時制(Reinforcement Schedules)指的是在不同的情況下如何提供增強物(如獎勵)來影響行為的發生頻率。這些時制可根據提供獎勵的條件分四種:固定時距、可變時距、固定比例、可變比例
這是本探討未來的書,下面選些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心得 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由Meta-(超越)與Universe(宇宙)組成,是一個基於網路,和現實世界一樣會展開社會、經濟、文化活動的三次元虛擬世界。是個會與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物聯網(IoT)等資訊及通訊科技結合後
棉花糖實驗常常提到和延遲滿足有關,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又會造成可能的負面影響
作為為丹麥快樂研究學會執行長麥克‧威肯,書中提到八個方向,下面選些書中方法和寫出我的心得 八個方向
這本書作者是簡‧麥戈尼格爾,書中主題包含遊戲和心理學內容,下面選出一些書中內容,寫出一些心得 遊戲消除了我們對失敗的恐懼,增加了我們成功的機會,只要失敗有趣,我們就會繼續嘗試,並保持最終成功的希望,成功的希望比成功本身更刺激
書中內容 書中提到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而書中提到一些觀點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聽過「找到興趣、追隨激情」這樣的說法,但是你想過沒有,這其實是種固定型思維。是在暗示每個人的興趣都是早已形成的,你只要找到它,就能擁有無限力量 然而,這會有一個後果:如果過程中遇到了挫折,你更可能會放棄這個興趣
之前學校上課有上到一些關於這部分內容,之後還有用一些遊戲例子作為討論和據例,就覺得滿有趣可以分享個 增強時制(Reinforcement Schedules)指的是在不同的情況下如何提供增強物(如獎勵)來影響行為的發生頻率。這些時制可根據提供獎勵的條件分四種:固定時距、可變時距、固定比例、可變比例
這是本探討未來的書,下面選些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心得 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由Meta-(超越)與Universe(宇宙)組成,是一個基於網路,和現實世界一樣會展開社會、經濟、文化活動的三次元虛擬世界。是個會與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物聯網(IoT)等資訊及通訊科技結合後
棉花糖實驗常常提到和延遲滿足有關,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又會造成可能的負面影響
作為為丹麥快樂研究學會執行長麥克‧威肯,書中提到八個方向,下面選些書中方法和寫出我的心得 八個方向
這本書作者是簡‧麥戈尼格爾,書中主題包含遊戲和心理學內容,下面選出一些書中內容,寫出一些心得 遊戲消除了我們對失敗的恐懼,增加了我們成功的機會,只要失敗有趣,我們就會繼續嘗試,並保持最終成功的希望,成功的希望比成功本身更刺激
書中內容 書中提到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而書中提到一些觀點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聽過「找到興趣、追隨激情」這樣的說法,但是你想過沒有,這其實是種固定型思維。是在暗示每個人的興趣都是早已形成的,你只要找到它,就能擁有無限力量 然而,這會有一個後果:如果過程中遇到了挫折,你更可能會放棄這個興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認知行為治療實作指南,10個幫助你應對焦慮、憂鬱、憤怒、恐慌及擔憂等情緒問題的簡易策略
Thumbnail
認知療法權威教你用書寫方式,擺脫擾亂的思緒與情緒問題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一本全世界无数人受益和家庭必备的心理自助图书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認知行為治療實作指南,10個幫助你應對焦慮、憂鬱、憤怒、恐慌及擔憂等情緒問題的簡易策略
Thumbnail
認知療法權威教你用書寫方式,擺脫擾亂的思緒與情緒問題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一本全世界无数人受益和家庭必备的心理自助图书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