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7|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如何擁有一個團隊:團體到團隊的轉變之路|教練對話隨筆

當我們談到「團隊」時,許多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一群人共同完成一件事」。但事實上,許多表面上看起來是團隊的群體,其實只是一群湊在一起的「團體」罷了。團體與團隊的本質差異在於是否擁有一個明確的、具體的、且每個人都深刻認同的目標。只有當目標清晰、行動一致時,團隊才真正形成。因此,讓我們從這個觀點出發,來探討如何才能擁有一個真正的團隊。

1. 沒有具體目標的團隊,只是團體

我常說,沒有具體目標的團隊,只是一個「團體」。這句話的核心在於「目標」。沒有目標,團體中的每一個人都只是各自為政,他們的存在只是因為某個外在原因被迫聚集在一起,而非心甘情願、全心投入地朝同一個方向邁進。這樣的團體,缺乏核心的凝聚力、執行力與創造力。

具體目標究竟是什麼?具體目標不是單純的任務分派,而是一個可以被量化、描述、並且讓所有成員都能清楚理解的終極方向。它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或願景,而是每個人每天起床後都會想到的「我今天要為這個目標做些什麼?」的驅動力。簡而言之,具體目標應該具備以下三個特質:

  1. 量化與清晰:每個人都知道目標是什麼、達成後是什麼樣子,並且能被具體衡量。
  2. 期限與階段性:目標要有明確的時間點,不論是中期、短期還是長期,每一階段的里程碑必須被清晰定義。
  3. 成員認同感:目標需要讓團隊成員有情感上的認同與價值上的共鳴。

一個具體目標就像一面旗幟,它高高矗立,指引著每一個人在混亂的環境中依然能夠不偏不倚地朝同一方向前進。

2. 團隊目標必須與個人目標綁定

然而,僅僅擁有具體目標還不夠。就算目標再清晰、再吸引人,如果這個目標與團隊成員個人目標之間沒有任何連結,那麼這個「團隊」也只是名義上的「團隊」,而成員會覺得自己在為「別人的夢想」努力,而非自己的。

我遇過不少這樣的情況:創辦人或領導者制定了一個看似美好的團隊目標,但成員卻無法從中找到與自己相關的價值,結果大家要嘛是「被迫執行」,要嘛是「隨波逐流」,根本無法激發出團隊的潛力。

舉個例子來說,有一位企業主在設立目標時,強調的是「五年內公司要成為市場的前三大供應商」。這個目標對於公司來說,當然是一個值得努力的方向,但對於員工個人而言,能夠聯想到的僅僅是「公司營收增長」而已。而個人目標呢?員工可能更在意的是自己薪資是否有提升、工作是否有成就感、未來的職涯發展等等。如果這些與「公司成為市場前三」沒有明確的關聯性,那麼團隊便很難真正進入狀態,去為此目標而拼搏。

因此,要讓團隊真正成為團隊,目標必須與成員個人的目標綁定在一起。這樣每個人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白為什麼要做這件事,並願意為之付出。具體的做法包括:

  1. 讓團隊成員參與目標設定:不只是告知成員,而是讓他們參與討論與設定,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自己對於目標的貢獻。
  2. 理解每個人的個人目標:了解每個成員在這個階段中最看重的是什麼,他們的努力是否能幫助達成團隊的終極目標。
  3. 建立清晰的「目標-成果交換系統」:目標達成後,成員能獲得什麼回饋?這樣的成果是否能滿足他們的個人需求?

3. 找到彼此目標的交集,依據這個交集制定行動計劃

找到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的交集點,將是團隊能否凝聚的關鍵。這個交集點就像是一個樞紐,它將每個成員的力量彙集在一起,並放大整個團隊的能量效應,實現「時間折疊」與「結果放大」。

時間折疊的意思是:當個人與團隊的目標合而為一時,成員的動力將遠超出自己原本的預期,進而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比預期更大的成果。這是因為成員對目標有認同感,且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被放大。

例如,一個團隊的終極目標是「打造某行業內最具創新力的品牌」,而個人目標可能是「提升自我創意能力,成為行業內的設計新星」。這兩個目標在表面上看似分離,但實際上它們有一個強烈的交集:設計的創新性。當這位設計師明白了團隊的目標也就是自己個人成長的目標時,他便會全心投入,並在團隊中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與滿足感。

具體行動計劃應該包含:

  1. 明確的角色分工:每個人在團隊中的角色是什麼?各自的貢獻點與擅長領域有哪些?
  2. 詳細的行動步驟與階段性目標:每個人每天、每週、每月需要做什麼來為整體目標做貢獻。
  3. 定期檢視與調整:是否有達到目標的進度?每個成員在這個過程中的情緒、心態狀態如何?需要調整什麼?

4. 生活化例子:如何運用上述概念?

假設有一個社區中的運動團隊,他們的目標是「在社區聯賽中獲得前三名」。但如果僅僅是這樣的團隊目標,可能對於不同年齡層、工作性質的人來說,無法產生強烈的吸引力。一位年輕的成員,可能渴望增強體能與提升自信心;而一位中年的成員,可能更在意透過運動來維持健康、釋放壓力;一位長者,則可能是想要藉此找到與年輕人互動的機會。這些成員的目標彼此不一樣,如果沒有找到共同交集,那麼這個團隊在比賽時,就容易出現衝突,甚至分崩離析。

透過進一步的討論,找到大家的共同點:即「團隊協作精神」。年輕人透過協作找到自己的定位,中年人透過協作建立榜樣,長者則透過協作感受到被尊重與認可。這樣一來,目標便不再只是比賽前三名,而是「透過比賽,培養彼此尊重與信任的團隊精神」。這樣的目標能夠涵蓋每個成員的需求,並讓大家願意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形成真正的團隊。

結論:如何讓團體蛻變為真正的團隊

打造一個真正的團隊,不僅僅是設立一個口號或達成目標的承諾,而是要讓所有成員能夠感受到自己與這個團隊的目標緊密相連,並且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成就感與價值感。這樣的團隊才不會因為環境或情境的變化而輕易瓦解。

實現這一點,第一步是透過清晰且具體的目標去引導團隊,並且讓每個成員都參與其中,找到與自己個人目標的連結點。團隊的力量來自於每個個體的意願與投入,只有當每個人都真心認同團隊的目標時,團隊的潛能才能被完全激發出來。

其次,在建立目標共識後,領導者要能時時檢視目標與每個成員的需求變化,並適時調整目標,確保它能持續激勵人心。這個過程就像一場交響樂的指揮,每一個音符的變化都需要細微調整,才能讓整體演奏達到完美的和諧。

最終,當目標與個人的連結達到高度統合時,團隊將不再是一個為了完成任務而被迫聚集的群體,而是一個能夠自我成長、自我激勵、並且有自我調節能力的真正團隊。這樣的團隊不僅能達成眼前的目標,還能在未來持續地創造更多的價值與影響力。換句話說,真正的團隊並非因「任務」而存在,而是因「願景」而凝聚,因「共鳴」而持久。

因此,讓團體蛻變成為團隊,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一種持續的自我檢視與成長過程。這個過程的核心在於領導者與每一個成員能否真正理解並貫徹「目標、連結、行動、反饋」這四個步驟的循環,並且在每個步驟中持續優化,最終達到團隊與個人相互成就的最高境界。當你能做到這一點時,團隊不僅僅是一種組織形式,而是一種彼此依賴、共生共存的生命體,能夠在任何挑戰下持續蓬勃發展。

行知合一|沒有拿來操練、驗證過的知識,是無用的

附上 One Muse 的相關社群及預約隨喜體驗的資訊:


One Muse 顯化的底層邏輯

如果你對個人成長和心靈提升感到困惑,或者你的職業發展正處於瓶頸期,那麼《One Muse 顯化法則》將是你突破現狀的最佳指南。這本書不僅講述了顯化法則的核心原理,更提供了具體的實踐方法,幫助你從內在信念開始,逐步改善外在結果。

達哥結合多年在企業顧問與心靈教練領域的經驗,深入探討了「念頭」與「能量」的相互作用,揭示了成功與失敗背後的本質原因。書中所提及的「一念生萬象」理念,幫助你認識到,所有的現實都是由內在信念和念頭所形塑。當你學會正確運用這股力量,所有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特別是在面對職場困境、創業挑戰和人際關係等現實問題時,本書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行動指南。從念頭的調整、思維模式的改變,到行動計劃的落實與優化,你將逐步掌握顯化的技巧,並最終實現你想要的結果。

這不是一本充滿口號的勵志書,而是一部實務性極強的操作手冊。它的每個章節、每個觀點,都是為了解決真實生活中的難題而設計。立即購買《One Muse 顯化法則》,讓這本書成為你生活中的實踐工具,幫助你改變現狀、實現目標,成為真正的「人生大師」!

電子書購書連結:https://www.pubu.com.tw/ebook/467433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Zeal Chou|One Muse 賦能集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