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否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明明知道有一個重要的截止日期,可是在該努力工作時,卻划著 Threads 看大家發的廢文,或者瘋狂刷 YouTube shorts 看與任務毫無相關的影片?
這就是所謂的拖延症,而我們將深入探討這些現象,以及背後可能影響我們大腦的心理機制。
我們可以用一個非常生動的比喻來描述拖延者的大腦說明我們的決策過程涉及到三個主要角色:
理性決策者(Rational Decision-Maker)、即時滿足猴子(Instant Gratification Monkey),以及恐慌怪獸(Panic Monster)。
這三個角色的相互作用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有工作要完成,但還是會無限拖延,直到逼近最後期限的恐慌感襲來。
理性決策者是我們大腦中負責計劃與長期目標的部分。這個角色會讓我們考慮未來的利益,並希望我們做出能達成目標的合理決定。
當我們打開書本準備學習、打開電腦準備寫報告時,這個角色就是在後面推動我們前進的力量。然而,這個理性決策者並不總是能掌控局面。
我們可以想像理性決策者就像是那個會規劃一整個假期行程的朋友,他會訂好飛機票、計劃觀光路線,還會確保所有細節都準備妥當。但問題是有時候我們內心的「猴子」突然來了,推翻了所有計劃。理性決策者雖然懂得最終的目標在哪裡,但他缺乏一個強制力來讓我們真正行動起來。
在理性決策者的對面,存在著即時滿足猴子。這只猴子只在意兩件事情:「簡單」和「有趣」。他喜歡的活動包括重複查看冰箱有沒有新東西、無意義的網上衝浪,或者把時間花在沒有異議但有趣的小影片上。而當這只猴子奪過方向盤時,理性決策者就會被冷落一邊,任憑我們陷入即時快樂的漩渦裡。
即時滿足猴子是一個只關心當下的小傢伙。他的生活哲學就是「即時享樂」,對未來的後果完全不在乎。如果要寫報告,他會建議我們先打開 Netflix,因為「不看劇的話怎麼會專心?」這樣的拖延常常讓我們陷入一種短暫快樂但長期後悔的惡性循環中。
在這個混亂中,還有一個角色叫恐慌怪獸。當即將面對嚴重後果或截止日期迫在眉睫時,恐慌怪獸就會甦醒,嚇得即時滿足猴子一把逃走。
這樣理性決策者就能暫時掌握大腦的控制權。我們就會進入一個短時間內超高效率的狀態,通常伴隨著熬夜與壓力,甚至徹夜不眠,趕在截止前匆匆完成工作。
恐慌怪獸的力量源自於我們對失敗的恐懼、對責任的壓力以及對外界評價的敏感。當面臨迫在眉睫的嚴重後果時,恐慌怪獸就像是內心響起的警報器,讓我們立刻行動起來。儘管這種推動力有時看起來非常有效,但它也讓我們的生活充滿壓力,並且缺乏規律。
拖延可以分為兩種類型:有期限的拖延與無期限的拖延。有期限的拖延,是我們對有明確截止日的任務進行拖延,而恐慌怪獸的出現可以幫助我們最終完成任務。而無期限的拖延則是指那些沒有明確截止日的目標與夢想,例如健身、修復人際關係,或者創業這些需要自己自律才能完成的長期目標。
恐慌怪獸無法在無期限的情況下出現,因為沒有明確的「最後期限」來激發恐慌。這些無期限的拖延更具隱蔽性,卻可能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讓人們最終感到失望、挫折甚至後悔。這種無期限的拖延,讓人感覺自己像生活的旁觀者,無法掌握自己的人生,甚至沒能真正開始追逐夢想。
這些無期限的拖延往往是最讓人痛苦的,因為我們的內心沒有一個緊急信號來提醒自己。我們可能會告訴自己「明天再開始運動」或「之後再學新技能」,但日復一日,這些事情就被擱置了。長期下來,這些延誤可能會累積成對生活的深層次失望,讓我們不再相信自己能夠達成目標。
拖延並不是單純的「懶惰」或「缺乏自律」,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心理問題。拖延與我們對任務的情感反應有關,尤其是那些讓我們感到焦慮或壓力的任務。我們的大腦天然地傾向於逃避讓人不舒服的感覺,而即時滿足猴子正好提供了一個方便的出路,讓我們暫時忘卻那些焦慮感。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這可能與我們大腦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有關,這個部分與情緒及生存本能有密切聯繫,會偏好即時快樂而非長期收益。而理性決策者則位於前額葉皮層(Prefrontal Cortex),這部分負責計劃與控制行為,卻常常在與即時滿足猴子的鬥爭中落敗。
根據最新的心理學研究,大腦中多巴胺的分泌在拖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我們面臨需要做出選擇時,這種化學物質會讓我們更傾向於選擇能立即提供快樂的選項。當我們選擇即時享樂,例如看有趣的影片或滑手機,大腦會釋放多巴胺,這種化學物質讓我們感到愉悅。這種快樂的感覺可能會加劇拖延的行為,我們的大腦開始更頻繁地尋求這種獎賞。
最新研究也指出,拖延與「決策疲勞」(decision fatigue)密切相關。當我們長時間處於需要不斷做決定的狀態時,心理能量會逐漸耗盡,導致理性決策者難以保持控制,進而促使我們更容易選擇即時滿足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