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5|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從行動開始》:AIM法則教你如何達成目標

我們常以為成功靠的是強大的意志力,但《從行動開始》這本書告訴我們:真正的成功其實來自於行動法則,而不僅僅是意志力。書中引用了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並用AIM法則來告訴我們如何設計行動計劃,實現目標設定,並累積成就感。

棉花糖實驗揭示了什麼?

棉花糖實驗是心理學家華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在1960年代做的經典實驗。研究人員讓孩子面對一顆棉花糖,告訴他們:「如果能忍住15分鐘不吃,之後會再給你一顆。」這通常被用來說明自控力提升和延遲滿足能力如何與成功相關。

但石天純重新解讀這個實驗,她發現那些成功忍住的小孩,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意志力特別強,而是他們用了有效的策略來達成目標。例如,有些孩子捂住眼睛、不看棉花糖,或玩弄自己的頭髮來分散注意力。這說明了,成功的策略其實是在於找到合適的行動方法,而不僅僅是依賴自制力

AIM法則:行動計劃設計的三個關鍵

石天純提出了行動的三個階段:行動啟動應對挫折持續堅持。她也用AIM法則來幫助我們啟動和設計行動計劃,確保我們的目標設定能更符合當下的能力,並達到成功。

1. Action(當下):符合當下能力的行動

解釋:設定目標時,要考慮自己當前的能力和資源,確保目標現實可行,不要定得太高。

案例:工程師的團隊管理

一位工程師剛升職做管理者,但因為缺乏管理經驗,壓力非常大,甚至最後得了抑鬱症。這是因為他的目標定得太高,超出了他當前的能力範圍。他其實應該先從一些簡單的行動開始,例如每天見到下屬時微笑、打個招呼,這樣逐步建立關係,慢慢提升管理能力。這樣符合當下的能力,也降低了壓力。

2. I(自我):自我驅動的目標

解釋:目標一定要符合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而不是別人或外部環境強加的。只有當我們追求的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才能有持續的動力。

案例:公眾號更新

有一位創作者,看到別人在經營社交媒體時做得很好,也想跟著做,於是訂下了每週更新的目標。但因為這並不是他真正想做的事情,他很快就感到疲憊,無法持續。後來,他發現自己更喜歡分享生活故事,於是改成每月更新一篇自己真正喜歡的內容,反而吸引了更多忠實的讀者。這個例子告訴我們,自我驅動的目標才有真正的力量。

3. Micro(微小):小步驟行動

解釋:把大目標拆解成小步驟,讓每一個行動都更容易執行,這樣我們就不會被過大的目標壓垮。

案例:追女生

有一位男生想追求心儀的女生,但每次都因為害怕被拒絕而猶豫不前。他以前的目標是「找到機會告白」,這樣的目標太大了,讓他每次都不敢行動。後來,他換了一個方法,先從建立聯繫開始,例如借書、聊共同興趣,然後再慢慢約吃飯或散步。這樣一步一步地來,他更有自信,也能慢慢拉近關係。即使最後沒有成功,他也學到了如何逐漸拉近關係的技巧,累積了成就感。

《原子習慣》的啟發:小習慣帶來大改變

AIM法則與《原子習慣》提到的小習慣理念非常相似。《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強調,小而一致的改變能帶來長期的大成果。他建議,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容易執行的小行動上,讓它們變成習慣,而不是一次性設定一個太大的目標。AIM法則中的「微小原則」正是這樣的應用:把大目標拆解成小步驟,減少心理壓力,讓每個小行動慢慢累積成長,帶來長遠的效果。

有效行動的AIM法則

AIM法則(Action、I、Micro)強調,設定目標時要考慮當下的能力(Action)、內心真正想要的需求(I),並且把大目標拆解成容易執行的小步驟(Micro)。這樣的設計能幫助我們累積小成就,保持動力,逐步達成大目標。

與其僅靠意志力,我們應該運用AIM法則來設計行動計劃。當每個行動都符合當下能力、來自內心真正的渴望且易於執行時,我們才更容易實現目標。現在就開始運用AIM法則,一步步累積成就感,達成個人成長的目標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