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生活書寫|共感人與同事相處

raw-image


經過這幾年的自我探索學習,我發現我有共感人的特質,能敏銳地感受到他人的情緒和需求,常在無意中成為同事、朋友的「情感支持者」,在工作環境中,共感能力有其正面價值,可以使人際關係更和諧,但同時也帶來一些挑戰—尤其是如何劃清情感界限,避免被他人的情緒淹沒,或讓自己捲入過多與工作無關的個人話題之中。


例如,今天一早A同事告訴我,稍後他需要外勤協助處理B同事的工作,中午才會回辦公室,我隨口問了一句:「B今天請假嗎?」簡單的問答本該就此結束,但A同事似乎覺得可以多說一點,於是開始詳細說明B的請假原因,並聊到B的家庭狀況,身為共感人,我當下感到一股熟悉,我似乎要給予對方安慰和同理,讓A感到自己被理解,隨著A不斷敞開,我在心裡想著:「我該稍微多一點關心還是找機會打斷談話呢? 」,我選擇當一個專注的聆聽者,讓A敘說一個段落,因為這是一個很悲傷的事情。


類似的情境也出現在今天下午的另一段對話中。快下班時,C同事傳來他與主管對話的截圖,並透露他內心的無奈,身為共感人,當時的我敏銳地感受到了C的情緒波動,彷彿自己也親身體驗了他所經歷的挫折,然而,與其繼續探討他的無奈,我選擇以簡短的回應:「我了解,準時下班吧」,這是我保持界限的一種方式,盡可能避免自己糾結於他人情緒中。


我不禁回想起暑假時的E同事。當時E傳來一張他照顧父母的照片,並向我分享他在老家的日常,我當時內心想著或許可以回應一些支持與關懷的話,但我還是選擇僅用一張貼圖回覆,以此表示祝福,不進一步去探究或過度關心他的老家生活,這樣的回應或許在某些人眼中會顯得冷淡,但對我來說,這是一種刻意保持的界限,讓我可以比較輕鬆地維持與同事之間的「同事關係」


然而,我知道這樣的互動,如果過於深入,可能會模糊同事之間的界線,逐漸像朋友般的關係,很難維持工作上的運作,因此,即使內心充滿同理和善意,我依然決定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過度介入,作為一位共感人,這些界限對我來說至關重要,過多的關心和同理可能使得同事關係變得模糊,變成需要我的情感支持,對我而言,這樣的界限幫助我在工作中保持專業,避免情感過度牽涉其中,避開感官超載、感到疲憊和被消耗的問題


共感是我與生俱來的特質,讓我能夠感受到他人的情緒、能量與狀態,但我也認識到,保持界限並不是冷漠不近人情,而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唯有適度保持距離,維持內外在平衡,認識自己和接納自己,才能讓我更自由地發揮共感力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放鬆平靜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