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這一篇章是說到是萬物的主宰,善良之人的寶物,不善良的人可被他保護,美好的言語可以讓人尊敬,美好的行為有利於他人,人之所以有不善的人能令他改過,為什麼要拋棄善良?統治者要把它立於之上來昭告天下,鼓勵犯錯的人勇於改過,就可以免於罪罰,所以天下萬物被道主宰著因此為貴而如此地做。
本章是十三章的引用,上古政治制度不能離道離道表示德行不良,尊道者是善之人的法寶,雖然有不善之人也不能拋棄他,要改正不善之人使他變成善之人。要如何是不善之人得到善的善呢?唯有道,使不善者道從,尊道,亦使不善之人可以免其獲罪,這就是道的可貴之處。
先去喝口水,繼續說下去。
之前有寫過有關死刑的文章,這些死刑犯他們真的這麼可惡嗎?冥頑個性是他們造成的嗎?在整個刑罰上的討論都將當成死刑犯當作十惡不赦之人,相較於其他罪犯有的一而再再而三的造成社會動亂不安,人心惶惶,生活一點安全都沒有,這樣的罪犯雖然沒有殺人,不會被判死刑,所以逃過死刑,但是這些罪犯在社會上所造成的傷害難道會比一個殺人犯對社會造成的傷害小嗎?我想這恐怕值得一場社會大辯論來解決。
我們在生活裡常常會碰到一種人,在你們面前誇你,說一些好話來稱讚你,我們也被這些好話迷炫了自己,往往忘記了這些人說這些話的背後是什麼?因此也常常出現這些美言的背後有一顆蛇蠍的心,把自己傷害了。說好話說美言若能搭配一顆善良的心,這個人就是很完美了不是嗎?他除了可以帶動社會走向正向,和諧,並且促進人人和樂相處。對於那些心中充滿惡的人來說,只要引導他各種行動的傷害力造成自己的不便和社會的傷害,將他的行為傷害降到最低,何嘗不是最有利的一種。犯錯的人如果能真心悔過,是不是能給予一個改過的機會,讓大家在機會中重生,重生的機會是什麼?這就是道的發展,德的養成,心中存正道,行為正向發展。若是我們連最基本的道都無法發揮出來,如何去陪養一個有德之人?讓求道的真理與真性展現出人的好行為做為社會的典範,進而發展出一個安定繁榮的生活。
就以上面來說要如何讓一個變壞的人,作惡的人,不善的人得到善的機會,除了給他改過以外,不外乎就是要有引導他向善,遷善的行為,這個引導的行為很重要,目前的社會上往往看到一個人犯錯了,不是先打了再說,就是先罵了再說,這樣反而會使做壞事的人更變本加厲,為什麼這些人會罵人?理由很簡單,本身行為就不正了,這些本身行為就不正了,看到別人犯錯,就像看到自己做錯一樣,不能罵自己的自私心所以選擇罵別人,周而復始地出現著,犯錯罵者,被罵者都是行為不是很端正的人,像一面鏡子那一反照道自己的內心深處,不得已做了更多不好的行為。真正行為端正的人,會用自身的行為去影響他,讓他知道自己錯在哪裡,讓犯錯的人看見行為端正的人也能做出與他相同的正確的行為來,比如不願道歉的行為,變成時時地像向被他傷害的人道歉自己過去所做的不好的行為。
例如現今民意代表們,常常在開會時間常常為了提法案打罵出手,人人受傷比比皆是,而且還反控對方傷害,這些都是行為不善之人所做的行為,真正行為得善的人不會在開會期間打人,傷人,罵人,自身行為本身不正為了怕被自己行為不正被說項,就用傷害他人的行為來掩飾自己的不正行為。繼續對他人說善,這名之為假善之行為。不足以取之。真正善的行為不管何時何地都禁得起考驗,因為真善者會影響不善之人走如善道。大學裡寫到:「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聖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你說出來的話無法取信於人,就證明你的行為跟你說的話相違悖是個不善行為之人,要檢討而不是笑罵他人,不知精進修學自己去感化自己的不善。以達到善的行為境界。所以:「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