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道德經第六十七章─持道三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原文: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故能成器長。今捨慈且勇;捨儉且廣;捨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這一篇章是第十七章的衍伸,保持著慈愛之心善待每一個人,以節儉樸實為上,不予人爭尊重並且節制對他人的傷害,我擁有三件法寶可以得到天下。戰勝敵人。上天也會垂愛我的憐憫讓我失而復得。

 

道德經篇章寫到這裡,不知道大家對於道是什麼樣子的出現?有人說道很大又無形的存在,但每一個人都需要他,如果沒有它這個人會失去軌道運行,如果把道框住,無有形的就變得渺小了。我有三個法寶可以保存道的存在有了這三件法寶道的存在不僅看的見也更無形大的存在,這三件就是:慈愛,節儉,謙讓。任何人把這三件法寶拿在手在任何時候包括作戰都可以得到敵人的厚愛護持上天也會護持他。

 

現在繼續說下去,三件法寶的功力。

 

一個人太仁慈會被欺負,就像一個人太過善良也會被欺負。實際上仁慈的表現和善良一樣,都會有回報的,這是時間問題的回報。他獲得的力量是他付出慈愛的千萬倍之多。這點我們可以好好地來說說。

 

我們來看看,為人父母如將慈愛做出偏愛偏私的時候會如何?子女們互相鬥爭,爭鬥的情形比如爭家產,一家人出現爭鬥爭吵家產的時候,從來都沒有和諧過,甚至於走上司法這一條路,走司法打官司爭家產都是為人父母的慈愛縮小的緣故。子女們相互猜忌,每個子女都變成仇人一般,再者,因為子女們互相猜忌就容易發生毆打現象,也容易為了得到父母關愛而爭寵不讓,為人父母在爭寵的子女當中,往往是最難生活的,最後父母也會因此而鬱鬱寡歡鬱悶而亡。所以一個家庭裡父母的慈愛是多麼的重要,這個慈愛就是道,這個道是多麼的大到無形,因為無形的道也影響深遠,假如這個道變成了有形,就會變成前面說的這麼狹隘的解釋了。故:「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一個家為人父母慈愛子女,子女慈愛父母,可以振興社會,一個家的父母謙讓子女,子女遷讓父母,可以安定社會,也就是說家庭的和樂相處可以興邦定國,創造世界和平。相反的,若是一個家暴戾逞強,社會就會粗暴作亂。我們來看看現今的社會不就是如此嗎?為人子女好吃懶做,對自己的父母常常毆打成傷,有的父母也打罵寵溺子女,對於教養完全不知道從何做起。父母的慈愛不等於寵溺,必須尋求道的原則,但在道的原則之下約束子女的行為,道的原則就是不偏不倚,不徇私心,為人父母的私心往往是一個家庭最大慈愛的敗筆,慈愛普照自己的每一個孩子,才能使家庭茁壯成長起來,子女也能遵循這個道理而繼續沿續這的慈愛修為,要讓子女們互相謙讓,互相尊重,謙讓子女的各項技能發展,不自傲,不自恃,不強求,保持著子女的各項技能發展,這就是道廣大無邊的擴散。

 

一個家庭的相處模式是一個社會的相處模式,一個人連自己家都管不好,如何在社會立足,甚至管理一個國家?成為社會的棟梁?大學裡提到:「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所以家庭的慈愛多麼的重要,慈愛之心可以養成一個仁良好的德性,養成一個人節儉不奢的習性,謙讓的德行,這個廣大的道法,若是廢除了,社會將死也敗。唯有固守慈愛之道,順著慈愛之道,不奢,不爭的方向走,才能獲得上天的垂愛守住社會守住國家,守住天下萬民。在職場上,你會發現到一件事,有的人受盡迫害,依然存在職場,套句世間話說:越挫越勇。無往不利。事實上有些人,在遇到迫害事件,不計較,逆來順受,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即使多做了,也不會有怨言,用仁慈之心去看待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這就是善良之人,因為善良的人,事事不計較,受盡所有苦難與迫害,讓別人比他先享受,享受的同時要有福氣來到,當一個人沒有福報盡是享受最後還是一場空,因此,無怨無恨,公平對待每一個人,善盡己責是最後享福之人,至少你該有一副健康的身體和傲人的德行才能受上天垂愛,讓你擁有你想要的,雖不至於大富大貴,至少不會背債過一生,後代子孫也能庇蔭福德,繼續過日子,因此行善仁慈之心讓一個人有勇往直前的的勇氣開創未來,同時也能獲得很多人的幫助。這就是故謂:「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1.各類自然文化與社會政治議題 2.各類生活關察文 3.講不完的教育專題文章 4.各類主題徵文 5.菩提道次第廣論 6.現代詩 7.現代小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原文: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一章是第十六,十七章以及是十九章的引申,說同時說明人有如廣納百川的大海,善者天下不與人爭,人自然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這一章是不要以機智治國,要以樸實治國,人民之所以難以控制,是得到太多的機智,取巧行為,取巧是國家的禍害,放棄
本文探討一個重要的哲理: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從小處著手,並重視細微的改變,才能避免重大失敗。透過對於環境問題的反思,本文強調了臺灣政策的變遷與重要性,尤其是在減少塑膠垃圾與維護生態方面,並且指出了堅持與持續的必要性。即使面對困難,依然要勇往直前,以促使社會進步,確保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本文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以無為的態度來面對大事與小事的重要性,強調從細微的事情開始,才能在教育與生活中獲得根本的能力。當科技日益發達,人們越來越依賴機器,而忽略了基本的生活技能,這對社會與環境造成了影響。瞭解細微事物的重要性,能夠幫助我們在做大事時不失去基礎的認知,進而尊重那些在背後默默付出的人。
原文: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這一篇章是說到是萬物的主宰,善良之人的寶物,不善良的人可被他保護,美好的言語可以讓人尊
原文: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也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養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這一篇章是說,對待每一個人要以謙卑心,謙讓之心,換取是人的尊重與生存。不要有傲慢的心態,
原文: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一章是第十六,十七章以及是十九章的引申,說同時說明人有如廣納百川的大海,善者天下不與人爭,人自然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這一章是不要以機智治國,要以樸實治國,人民之所以難以控制,是得到太多的機智,取巧行為,取巧是國家的禍害,放棄
本文探討一個重要的哲理: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從小處著手,並重視細微的改變,才能避免重大失敗。透過對於環境問題的反思,本文強調了臺灣政策的變遷與重要性,尤其是在減少塑膠垃圾與維護生態方面,並且指出了堅持與持續的必要性。即使面對困難,依然要勇往直前,以促使社會進步,確保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本文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以無為的態度來面對大事與小事的重要性,強調從細微的事情開始,才能在教育與生活中獲得根本的能力。當科技日益發達,人們越來越依賴機器,而忽略了基本的生活技能,這對社會與環境造成了影響。瞭解細微事物的重要性,能夠幫助我們在做大事時不失去基礎的認知,進而尊重那些在背後默默付出的人。
原文: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這一篇章是說到是萬物的主宰,善良之人的寶物,不善良的人可被他保護,美好的言語可以讓人尊
原文: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也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養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這一篇章是說,對待每一個人要以謙卑心,謙讓之心,換取是人的尊重與生存。不要有傲慢的心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第八章,意指最好的德行就像水一樣,體現了柔和謙遜的品德。本文解釋了《道德經》第八章的內容,並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上善若水”的意義和應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原文: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這一段講的跟前兩章一樣,大道廢,假仁義出,智慧出,有真假,公共利益為盜賊所有,所以統治者若是能由奢入簡樸,減少貪欲暢行,少用智謀行事,或許還能減少問題產生,與大
Thumbnail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段很多解釋,大道廢,假仁義就出來了,假智慧就有了,六親不認,孝順有了,國家社會亂,忠孝仁愛出來了。   先說說什麼是大道?這裡所講的大道應該是公共道德。當社會缺乏公共道德,所有的仁義都是假仁義。打著仁義
Thumbnail
這段文章討論了自己修身養性、治國之道以及人在做決定時應如何順勢而為。文章反問自己不足之處,並指出當官員的人在做決定時,常使事情偏離方向,這導致臺灣的科技發展困境以及大停電問題。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文章談論如何像水一樣順勢而為,不與他人爭執,表現出善的行為,在工作職場環境中,通過自身的努力,保持一顆快樂的心情,處處保持善行。
Thumbnail
從「德畜之」出發,重視個體、私有、自主、創新、治理與服務。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當用「道可道,非常道」來解《道德經》第十九章,就會發現文章中不如不要有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如果人民就會這麼好,又何必多寫出來描述,可見這章是在說明循環與進程的終點,只要鍥而不捨,就會終於捨得。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第八章,意指最好的德行就像水一樣,體現了柔和謙遜的品德。本文解釋了《道德經》第八章的內容,並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上善若水”的意義和應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原文: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這一段講的跟前兩章一樣,大道廢,假仁義出,智慧出,有真假,公共利益為盜賊所有,所以統治者若是能由奢入簡樸,減少貪欲暢行,少用智謀行事,或許還能減少問題產生,與大
Thumbnail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段很多解釋,大道廢,假仁義就出來了,假智慧就有了,六親不認,孝順有了,國家社會亂,忠孝仁愛出來了。   先說說什麼是大道?這裡所講的大道應該是公共道德。當社會缺乏公共道德,所有的仁義都是假仁義。打著仁義
Thumbnail
這段文章討論了自己修身養性、治國之道以及人在做決定時應如何順勢而為。文章反問自己不足之處,並指出當官員的人在做決定時,常使事情偏離方向,這導致臺灣的科技發展困境以及大停電問題。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文章談論如何像水一樣順勢而為,不與他人爭執,表現出善的行為,在工作職場環境中,通過自身的努力,保持一顆快樂的心情,處處保持善行。
Thumbnail
從「德畜之」出發,重視個體、私有、自主、創新、治理與服務。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當用「道可道,非常道」來解《道德經》第十九章,就會發現文章中不如不要有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如果人民就會這麼好,又何必多寫出來描述,可見這章是在說明循環與進程的終點,只要鍥而不捨,就會終於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