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諮商內容分享-輕鬱症紀錄(7)

前三次的諮商,大部分時間在處理情緒與了解狀況,討論內容大多有關家庭,畢竟我的情緒問題絕大部分是來自家庭因素。初期諮商,除了了解我的狀況,諮商老師也提了幾個方法給我參考。

首先是「儀式化日常」,當時的我還是研究生,除了寫論文、上課、做報告,其餘時間我都可以自由安排,但也因為自由安排,所以沒有固定的行程,也導致在家裡的時間比較長,摩擦也會比較多,會被認為是無所事事,或是聽到「你感覺很有空為什麼不幫忙?」等話語,這也導致我的情緒被這些言語或他人情緒給嚴重影響。因此可以嘗試將每天的生活訂定日程,像是課表一樣,不僅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規律有目標,也可以讓家人知道我並不是沒有事情可做,並且在這段時間提升自己,最重要的是做出行動,聽了老師的建議之後,我也立即安排每天要做的事情,在實踐一陣子之後能夠感受到自身的狀態有朝正向方向改變。

其次是「如果不能改變自己,就找出空間」,這也是我常跟朋友舉到的例子,在諮商過程中,老師們會從對談的話語中提出一些建議,但不一定適用於當下的狀況。像是一開始老師會希望我可以改變自己的想法或行為,來改善家裡的氛圍及自身的情緒狀態,但是對我而言,我已經有調整過自己的態度及相處模式,但在反覆失望與衝突的過程中,我已經無力去改變,也知道我的改變也沒辦法改變他人,當我跟老師述說許多我嘗試過的方法,使她明白我有試圖去改變但沒有效果,在老師了解她提出的建議可能並不是適合我時,也會提出更多不同的方法讓我參考,當時的我想這就是專業吧,可以從我敘述的內容提出可能有用的對策,但這也是我常跟朋友所說,當一開始的方法不一定適合,那需要與諮商老師有更多的討論,不用一下子就感到氣餒,畢竟調整的過程中總是磕磕碰碰,但是終究會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個方法。

找出空間其實也就是離開不舒服的環境,有幾個因素導致我無法搬離家裡,除了搬離家裡這個方式,在儀式化日常的基礎下,我開始思考什麼空間能夠讓我舒服,由於我喜歡咖啡廳,咖啡廳就變成我可以放鬆療癒的空間,當我看到令我不順眼的行為或是聽到不開心的言語,我就會選擇離開,去到我感到舒服的環境,不要逼迫自己留在原地,繼續讓自己的情緒更加負面。

光是前三次的諮商過程就有許多內容,為了篇幅不要過於冗長,會分幾篇撰寫,也讓我的腦袋有時間可以記起當時的記憶。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