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中年的意義:一個生物學家的觀點》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一句話形容本書:

以趣味口吻的生物學觀點,

解釋人類中年的困惑與迷思。


二、三個書中重點:

1.中年是人類最特別時期,不只關乎變老:

有三特徵「明確、突然、獨特」。


2.中年人類的頭腦是最強大、

最有可塑性的思考機器:

中年人的頭腦最有價值、也是最好的貢獻。


3.中年人類的夫妻關係意外地強健,

中年的性和愛不是因為平靜或無聊所以

能延續,畢竟在中年我們終於長大了。


三、一個書中重點應用生活:

中年腦袋是最好的資源,

我有時間、自由和智慧在中年做想做的事,

只有善加利用自身擁有的,

不會拿中年時間來煩惱無法控制的衰退與

擔憂,而是用在美好而有生產力的此時此刻。


[中年的三特徵]

首先,中年很明確,那些只發生在中年時期、

而不存在於青年或老年的各種層面,

中年就是不一樣。

第二個特徵是,中年的改變通常很突然。

中年發生的事,其發生的速度通常快得驚人

一一太快了,顯然不屬於漸近、累積、老化的

退化。

中年的第三個特徵是,中年是人類獨有的

現象,總的來說,

我們在其他物種身上不會看到類似的現象,

中年因此顯得更特別了。


[男性就是愛弄東弄西]

男性的興趣在三歲之後似乎改變不大。

他們喜歡運動、競爭、輪子和機器、製作、

破壞東西,整體而言就是愛弄東弄西。

青春期和戀情只是短暫中斷這些事,

有了自己的孩子更是證明這個說法。

我有了兒子之後(兒子是中年男性可以

理直氣壯玩耍的好理由),我才發現

(應該說承認)我對樂高積木的熱愛。

我現在喜歡玩樂高的方式和五歲時一樣,

並沒有成熟的細微差異。


[亞伯提的美妙中年]

你得到了比其他動物更優雅的軀體,

得到靈敏靈活的行動力,

還有最敏銳細膩的感官,

你得到了智慧、理性和記憶,彷彿不朽的神。

一一Leon Battista Alberti

《論靈魂之寧靜》

raw-image


avatar-img
38會員
78內容數
分享我的閱讀書籍筆記、運動及興趣,自我創作的正念文章,凝聚相信的力量,擁有更好的自己,期望自己成為閱讀中繼的我,幫助需要突破人生低潮的朋友,從運動和閱讀中再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冰淇霖的生活 的其他內容
一、一句話形容本書: 別把時間當成享樂的藉口, 運用節奏討回生命厚度成為時間富翁。 二、三個書中重點: 1.#運用時間節奏調節行動: 步調、心情與行動是如此密不可分。 2.#日常從容生活找出與工作的平衡點: 意志力和注意力、善行一樣, 你越是施加壓力或刻意發揮, 崩潰的速度
一、一句話形容本書: 運用時間價值換取行動力學習, 以改變思維模式。 二、三個書中重點: 1.掌控延遲享樂能力。 2.運用時間價值最大化。 3.設定超過一個以上長期目標。 三、一個書中重點應用生活: 持續跑步與一心二用學習法, 時間價值最大化終身健康與學習。
殘酷真相或美好假象,你選哪一個? 《真人真事改編部》哇賽讀心書ep.55 心得分享: 真相、真實肯定是殘酷不堪甚至羞恥, 如同性慾一般令人隱諱。 但是,它與守護確實的站在同一個地方, 為了孩子不在網路世界受傷, 運用限制手段達成保護正是如此。 要理解的是凡事都有極限, 無論是事
親身去動手做一件事務,有時是非常令人抗拒的事情。 記得小時候媽媽會叫我幫忙家裡的勞務,而我總是第一時間內回答等一下,最後在媽媽語氣不耐煩的講到底要叫幾次,才心不甘情不願的起身動作,心裡也默默的想著「為什麼每次都叫我做,是因為我排行老大嗎?為何都不叫弟弟呢?」 我想這是人最有能力、最不需要學習的事
首先找出效仿對象 五年前工作轉換單位以後,因為時間多了一些,在YouTube 上認識了蓋伊、Peeta葛格,跟著蓋
一、一句話形容本書: 別把時間當成享樂的藉口, 運用節奏討回生命厚度成為時間富翁。 二、三個書中重點: 1.#運用時間節奏調節行動: 步調、心情與行動是如此密不可分。 2.#日常從容生活找出與工作的平衡點: 意志力和注意力、善行一樣, 你越是施加壓力或刻意發揮, 崩潰的速度
一、一句話形容本書: 運用時間價值換取行動力學習, 以改變思維模式。 二、三個書中重點: 1.掌控延遲享樂能力。 2.運用時間價值最大化。 3.設定超過一個以上長期目標。 三、一個書中重點應用生活: 持續跑步與一心二用學習法, 時間價值最大化終身健康與學習。
殘酷真相或美好假象,你選哪一個? 《真人真事改編部》哇賽讀心書ep.55 心得分享: 真相、真實肯定是殘酷不堪甚至羞恥, 如同性慾一般令人隱諱。 但是,它與守護確實的站在同一個地方, 為了孩子不在網路世界受傷, 運用限制手段達成保護正是如此。 要理解的是凡事都有極限, 無論是事
親身去動手做一件事務,有時是非常令人抗拒的事情。 記得小時候媽媽會叫我幫忙家裡的勞務,而我總是第一時間內回答等一下,最後在媽媽語氣不耐煩的講到底要叫幾次,才心不甘情不願的起身動作,心裡也默默的想著「為什麼每次都叫我做,是因為我排行老大嗎?為何都不叫弟弟呢?」 我想這是人最有能力、最不需要學習的事
首先找出效仿對象 五年前工作轉換單位以後,因為時間多了一些,在YouTube 上認識了蓋伊、Peeta葛格,跟著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昨晚在線上共學我們探討了一次「中年之路」,講講怎樣叫做中年,當然上網去查WHO明訂中年介於45~59歲之間,但我們回歸到心理因素,卻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一刀劃分。 鐘穎老師在譯者序便明白的寫了,「當你開始意識到生活不對勁的時候」就是中年開始了,你是否也覺得生活不對勁兒呢? . 我印象很深,大
Thumbnail
本書作者張曼娟,是出版約五十部作品的暢銷作家;讀者橫跨四年級到七年級,或許是因為他的真誠,總是願意將人生不分好壞境遇的思索與探問,書寫與大家分享。最近他在臉書專頁提到「2016年,是我生命裡的低潮,寫作遇到瓶頸;長照正進入最艱苦的混亂時刻」就在那時,他收到主編邀請,最終產出《我輩中人》訴說著中年覺醒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時間的淬鍊,有的人圓融了也成熟了,充滿著智慧的光,但有人卻是隨著年紀漸長,越發的尖銳,全身地雷難以相處...
Thumbnail
每個年紀都是那麼獨一無二、值得紀念。幾年前還挺的大肚子的你恍如昨日,如今已聽到從你口中說著孩子該念高中、高職、還是五專,人生忽如雲啊!怎能不珍惜每個年歲呢?每隔年齡的不同成熟度、不同閱歷造就了別樣的色彩,怎說年輕就是好呢?又怎能說老了才是寶呢?與眾不同的你加上獨一無二的歲月洗禮,每個年紀都是最好的。
Thumbnail
「中年人」時常被遺忘、被忽略, 但他們又是現今社會的主幹, 究竟該如何成為中年人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一開始看這本書,就是帶一個問題,為什麼感覺長大後時間過得過來越快呢? 以下就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一些我的體會和想法
Thumbnail
每次過年的時候,常常可以見到家族之內的高齡者,但隨著他們的年紀增長,也讓我思索到幾個有關於生命的議題,以及對於未來的想像
Thumbnail
「人生始於強,終於壯。」 前陣子閱讀《壯世代之春》這本書時,對於書中提到「壯世代」的概念,感到十分新奇與認同! 以前的教科書,總是輕易地將65歲以上的人定義為「老」,現在大概還是如此。然而,看看身邊的父母與親朋好友們,以及過往在社區進行田調時認識的熟齡朋友們,總是分享許多豐富的退休生活,以及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昨晚在線上共學我們探討了一次「中年之路」,講講怎樣叫做中年,當然上網去查WHO明訂中年介於45~59歲之間,但我們回歸到心理因素,卻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一刀劃分。 鐘穎老師在譯者序便明白的寫了,「當你開始意識到生活不對勁的時候」就是中年開始了,你是否也覺得生活不對勁兒呢? . 我印象很深,大
Thumbnail
本書作者張曼娟,是出版約五十部作品的暢銷作家;讀者橫跨四年級到七年級,或許是因為他的真誠,總是願意將人生不分好壞境遇的思索與探問,書寫與大家分享。最近他在臉書專頁提到「2016年,是我生命裡的低潮,寫作遇到瓶頸;長照正進入最艱苦的混亂時刻」就在那時,他收到主編邀請,最終產出《我輩中人》訴說著中年覺醒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時間的淬鍊,有的人圓融了也成熟了,充滿著智慧的光,但有人卻是隨著年紀漸長,越發的尖銳,全身地雷難以相處...
Thumbnail
每個年紀都是那麼獨一無二、值得紀念。幾年前還挺的大肚子的你恍如昨日,如今已聽到從你口中說著孩子該念高中、高職、還是五專,人生忽如雲啊!怎能不珍惜每個年歲呢?每隔年齡的不同成熟度、不同閱歷造就了別樣的色彩,怎說年輕就是好呢?又怎能說老了才是寶呢?與眾不同的你加上獨一無二的歲月洗禮,每個年紀都是最好的。
Thumbnail
「中年人」時常被遺忘、被忽略, 但他們又是現今社會的主幹, 究竟該如何成為中年人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一開始看這本書,就是帶一個問題,為什麼感覺長大後時間過得過來越快呢? 以下就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一些我的體會和想法
Thumbnail
每次過年的時候,常常可以見到家族之內的高齡者,但隨著他們的年紀增長,也讓我思索到幾個有關於生命的議題,以及對於未來的想像
Thumbnail
「人生始於強,終於壯。」 前陣子閱讀《壯世代之春》這本書時,對於書中提到「壯世代」的概念,感到十分新奇與認同! 以前的教科書,總是輕易地將65歲以上的人定義為「老」,現在大概還是如此。然而,看看身邊的父母與親朋好友們,以及過往在社區進行田調時認識的熟齡朋友們,總是分享許多豐富的退休生活,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