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夜節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這句話很經典的表達人要跟著太陽升起而活動、隨著太陽下山而休息,順著自然的步調走,也是一種養生之道。
隨著科技發展,城市到了晚上,商家和街道依舊燈火通明,人群來來往往,整個城市熱鬧又忙碌,似乎沒有要休息的樣子;直到深夜,大家才陸續就寢。這卻造成許多人夜晚睡不好,甚至夜不成眠的困擾。不知不覺,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被打斷,人們早晨起不來、夜晚睡不著,變成夜貓子或是貓頭鷹。
找回晝夜節律的7項要點
如果要找回原有的生理時鐘或是晝夜節律,有以下7項要點,盡量遵守,便能找回屬於你的晝夜節律。
- 每天固定起床時間和就寢時間。
第一點最為重要,一定要徹底執行,在臨床上很多睡眠困擾的個案,都是因為三不五時或長期熬夜,成為睡眠品質開始下降的導火線! - 早起戶外走走,做有氧運動
早起後,為了喚醒大腦和身體,到戶外走走,若不方便,也要待在家裡曬得到太陽的窗邊;這樣有助於降低褪黑激素和產生皮質醇,幫助大腦開機。如果可以做有氧運動25分鐘以上,這樣效果會更好,而有氧運動包含:跳舞、慢跑、快走、開合跳等等。 - 每天固定的生活作息
每天作息固定,可以幫助生理時鐘穩定,同時產出一個新的晝夜節律給身體和大腦,尤其是需要輪班或是調時差的人更是需要,固定的生活作息包含:用餐時間、起床時間、洗澡、運動和就寢時間等等。 - 跳過午睡
如果晚上精神很好,沒有睡意,或是不容易入睡,建議午後先不要午睡,累積身體的疲勞度,這樣晚上會比較累,也會比較想睡覺。當天沒睡午覺,下午或晚上開始也感到累的時候,就不要再喝咖啡或茶提神,就是要讓晚上早點睡覺或是想睡覺。 - 遠離咖啡因食物
咖啡因是刺激大腦更活躍的物質,當我們不是要提神,而是要改善睡眠困擾,必需要減少咖啡因攝取,因此含有咖啡因的食物要盡量少吃,例如:咖啡、紅茶、綠茶、烏龍茶、鐵觀音茶、可樂、巧克力飲品、巧克力等等,含咖啡因高的食物盡量少吃就對了。 - 睡前遠離3C螢幕
太陽下山後,褪黑激素會逐漸分泌出來,但燈火通明的城市,會讓人不那麼想睡覺。當室內的燈光明亮,加上開著電視,音量也大聲播放,手上又滑著手機,各種有螢幕的電子產品正在運作著;眼睛接收電子螢幕的藍光、大腦也被迫接收電子聲音,這樣的環境實在讓人很想睡覺。
- 打造舒適睡眠環境
當上述的要點都逐一做到之後,還有一件很重要的干擾眠因素,就是睡眠環境是否舒服、舒爽,當環境雜音、噪音多,淺眠的人是很難入眠的;甚至當外在光線穿透入室內,導致室內無法全暗,也是會影響睡眠狀態的;也有人因為床墊偏硬或是偏軟、室內溫度過熱或過低,都會讓人睡不好。
因此打造一個舒舒服服的睡眠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幫睡眠品質大大加分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