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是殖民影響?那愛喝茶又算什麼?文化習慣的真正根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聽到同事說:「台灣人愛喝咖啡,是因為曾經被殖民過,這是一種變相的洗腦。」這句話讓我愣了一下,也不禁開始思考,如果喝咖啡真的是殖民影響,那麼喝茶呢?喝茶在東亞文化中根深蒂固,可中國、英國、日本、台灣都愛喝茶,這又該怎麼解釋?


1. 咖啡是殖民文化?還是全球潮流?

不可否認,台灣曾受日治時期的影響,當時確實開始種植咖啡,但如果說「愛喝咖啡=殖民洗腦」,那麼全世界熱愛咖啡的國家,例如美國、法國、義大利,難道也全都是殖民影響嗎?

事實上,咖啡的流行來自於多方面的因素:

  • 全球化:星巴克、精品咖啡的風潮讓世界各地都愛上咖啡。
  • 都市生活節奏:咖啡因成為許多上班族的提神飲品。
  • 社交文化:咖啡館不只是喝咖啡,更是一種休閒與社交場域。

所以,與其說「殖民影響了我們喝咖啡」,不如說這是一種文化流動,我們接受了來自世界的飲食習慣,就像我們吃漢堡、喝可樂,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被某個文化「洗腦」。

2. 那麼,喝茶算什麼?

如果喝咖啡是殖民影響,那愛喝茶的習慣又該如何解釋?台灣本來就是茶葉大國,凍頂烏龍、包種茶、紅茶等都是台灣重要的農產品,甚至在清朝時期就外銷全球。但英國人愛喝紅茶、日本人有抹茶文化、中國人有功夫茶,這些難道也是殖民影響?還是說茶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傳承?

事實上,喝茶比喝咖啡的歷史更悠久,早在幾千年前就存在於東亞文化中,甚至成為亞洲國家的一部分象徵。因此,飲品的選擇從來不只是單純的「被影響」,更是歷史、文化與個人喜好的交織結果。

3. 文化習慣的真正根源:選擇權在我們手上

無論是喝茶還是喝咖啡,這其實都與「殖民」沒什麼直接關聯,而是**我們自己選擇了這樣的飲食習慣。這是一種文化交流,而非單方面的洗腦。

如果我們能理解,文化不是被強加的,而是動態發展的,那麼我們就不會把生活習慣簡單歸因於「被殖民」或「被洗腦」,而是理解這是來自歷史、經濟、社會習慣的綜合影響。

結語:文化,從來不是單向的影響

台灣的飲食文化,本來就是多元而開放的,我們既愛喝珍奶,也愛咖啡;既有人習慣泡茶,也有人愛喝手搖飲。這些選擇並不應該被貼上「被殖民」的標籤,而是我們擁抱多元文化,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所以,無論是手搖奶茶、黑咖啡,還是一杯熱烘烘的烏龍茶,重點從來不是「這是不是殖民影響」,而是——這是不是我們真心喜歡的味道。

avatar-img
8會員
56內容數
我是蜂聲,透過文字,我希望分享日常中的小感悟和生活反思。我的寫作主要圍繞著內心成長與生活點滴,以輕鬆且真實的筆調,與你一同探索人生的不同面向。我相信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蘊藏著啟發,只要我們願意細細體會。希望我的作品能帶給你一些思考與共鳴,並在繁忙的日常中找到一絲心靈的平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蜂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這個充滿玫瑰與巧克力香氣的日子裡, 有人為戀人精心準備驚喜,有人與摯友相視一笑,共享一頓溫暖的飯,而我,想寫一封信,獻給生命中那些讓人珍惜的羈絆。 愛情固然美好,它是一場心動的流星雨, 劃破夜空,短暫卻耀眼。但友情,卻像晨曦般恆久,縱然不熾熱,卻無時無刻不在。
在親密關係中,我看見了真實的自己 親密關係,是一面最誠實的鏡子。它讓我們在與他人交織的情感中,看見自己的渴望、恐懼、優點與脆弱。有時,我們以為自己知道自己要什麼,卻在關係中發現,真正的需求與期待遠比想像中複雜。 我曾經以為,愛是一種給予,是無條件地包容與遷就。
為何人總是追求進步,而非退步? 活出自我的本能 當我們談論新的一年計畫時,總是會說:「我要讓英文變好!」「我要培養新的興趣!」「我要讓自己更健康!」然而,我們幾乎不會聽到:「我希望我的英文變爛!」「我要放棄所有興趣,讓自己無聊透頂!」「我想讓身體變得更糟!」 這並不是巧合,而是人性!
最近,因為朋友生日即將到來,我開始思考要送她什麼樣的禮物。在挑選的過程中,我發現,送禮物不只是挑選一件物品,而是傳遞一份心意的過程。 有能送禮物的人,真好。 這代表我們的生命中有某個人值得我們花心思去挑選一份禮物,代表我們願意為這段關係付出,願意讓對方感受到自己被珍視的溫暖。
「今年就快結束了,再努力一下就好。」 這樣的念頭,是否也曾在你的腦海中浮現? 每當日曆翻到年底,時間彷彿被賦予了額外的重量。即使一年有 365 天,但當「還剩最後幾天」的概念進入我們的腦海,我們會開始感覺時間變快,彷彿再不把握,這一年就真的無法挽回了。 但冷靜想想,時間的流逝其實從未改變!
在這個充滿玫瑰與巧克力香氣的日子裡, 有人為戀人精心準備驚喜,有人與摯友相視一笑,共享一頓溫暖的飯,而我,想寫一封信,獻給生命中那些讓人珍惜的羈絆。 愛情固然美好,它是一場心動的流星雨, 劃破夜空,短暫卻耀眼。但友情,卻像晨曦般恆久,縱然不熾熱,卻無時無刻不在。
在親密關係中,我看見了真實的自己 親密關係,是一面最誠實的鏡子。它讓我們在與他人交織的情感中,看見自己的渴望、恐懼、優點與脆弱。有時,我們以為自己知道自己要什麼,卻在關係中發現,真正的需求與期待遠比想像中複雜。 我曾經以為,愛是一種給予,是無條件地包容與遷就。
為何人總是追求進步,而非退步? 活出自我的本能 當我們談論新的一年計畫時,總是會說:「我要讓英文變好!」「我要培養新的興趣!」「我要讓自己更健康!」然而,我們幾乎不會聽到:「我希望我的英文變爛!」「我要放棄所有興趣,讓自己無聊透頂!」「我想讓身體變得更糟!」 這並不是巧合,而是人性!
最近,因為朋友生日即將到來,我開始思考要送她什麼樣的禮物。在挑選的過程中,我發現,送禮物不只是挑選一件物品,而是傳遞一份心意的過程。 有能送禮物的人,真好。 這代表我們的生命中有某個人值得我們花心思去挑選一份禮物,代表我們願意為這段關係付出,願意讓對方感受到自己被珍視的溫暖。
「今年就快結束了,再努力一下就好。」 這樣的念頭,是否也曾在你的腦海中浮現? 每當日曆翻到年底,時間彷彿被賦予了額外的重量。即使一年有 365 天,但當「還剩最後幾天」的概念進入我們的腦海,我們會開始感覺時間變快,彷彿再不把握,這一年就真的無法挽回了。 但冷靜想想,時間的流逝其實從未改變!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電編譯》2025/02/07 一場無聲的職場革命正在進行 近來美國媒體在觀察美國企業的日常運作時,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早上八九點,員工陸續進辦公室,打卡、倒杯咖啡、與同事寒暄幾句,開個晨會,然後……...... 午後時分,辦公室卻逐漸空蕩蕩,許多人的座位上只有一杯已經涼透的咖啡和一台進入休
已經出家的媽媽(悟師父)現在還是喜歡喝咖啡。 我們出生前,媽媽就借住在佛教精舍裡,寒暑假時,我們就會從烏日姨嬤家上台北和媽媽在這裡一起住一段時間,從小開始,我就記得媽媽煮了一手好咖啡,每次喝到都十分驚艷,尤其他沒有使用任何咖啡用具,只有咖啡粉和熱水。 小時候不懂咖啡,其實也忘了媽媽泡給我們的
在網路上看到許多人用陶鍋烘豆,所以這次就來挑戰陶鍋烘豆! 
爲了協助主管做一份今天要跟國外開會的報告,從上周開始就在燒腦,今天下午主管開完會,一切順利,我也暫時可放鬆。
說到沖泡咖啡腦中難免會先想到的是粉狀的二合一或是三合一,在超市卻也很常看到罐裝的即溶咖啡粉,那又和長的像小石頭的即溶咖啡有什麼差別呢?
《外電編譯》2025/02/07 一場無聲的職場革命正在進行 近來美國媒體在觀察美國企業的日常運作時,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早上八九點,員工陸續進辦公室,打卡、倒杯咖啡、與同事寒暄幾句,開個晨會,然後……...... 午後時分,辦公室卻逐漸空蕩蕩,許多人的座位上只有一杯已經涼透的咖啡和一台進入休
已經出家的媽媽(悟師父)現在還是喜歡喝咖啡。 我們出生前,媽媽就借住在佛教精舍裡,寒暑假時,我們就會從烏日姨嬤家上台北和媽媽在這裡一起住一段時間,從小開始,我就記得媽媽煮了一手好咖啡,每次喝到都十分驚艷,尤其他沒有使用任何咖啡用具,只有咖啡粉和熱水。 小時候不懂咖啡,其實也忘了媽媽泡給我們的
在網路上看到許多人用陶鍋烘豆,所以這次就來挑戰陶鍋烘豆! 
爲了協助主管做一份今天要跟國外開會的報告,從上周開始就在燒腦,今天下午主管開完會,一切順利,我也暫時可放鬆。
說到沖泡咖啡腦中難免會先想到的是粉狀的二合一或是三合一,在超市卻也很常看到罐裝的即溶咖啡粉,那又和長的像小石頭的即溶咖啡有什麼差別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介紹咖啡在不同文化中的意義,以及對現代生活的影響,並探討未來咖啡產業發展的趨勢。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中國人以為全世界都喝綠茶,印度人認為地球只有紅茶,台灣人相信小綠葉蟬只有台灣有!雖是一方風土養一方人,但缺乏相關知識,會讓我們過於偏頗及忽視專業! 產業分析所建立起底層邏輯,從總體觀點了解世界茶葉供需狀況,是梳理茶產業最重要基本功!
Thumbnail
莊園咖啡,莊園紅酒,大家肯定常常聽到!那莊園茶呢?其實,耳熟能響的印度大吉嶺、阿薩姆、斯里蘭卡(錫蘭)、肯亞等全球知名紅茶產區,莊園茶制度早已行之上百年,而且貼近你我品飲生活!   莊園茶,源於十九世紀中期英屬殖民地,從亞洲印度、斯里蘭卡等,一路拓展至非洲肯亞等地。發展之初,
Thumbnail
早期手搖飲料店未盛行時,街道上菜市場旁,路邊攤就有賣古早味紅茶。近年來流行的珍珠奶茶,也是使用紅茶再加鮮奶,可見台灣人已多年喜歡喝紅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筆者在大學時期到職場和自由工作者時期對咖啡文化的經歷和理解。文章提及了香港和臺灣城市咖啡市場的發展以及國際和社會局勢對此的影響,以及咖啡文化對筆者生活的意義。
Thumbnail
茶文化源遠流長,就是西方各國喜歡飲茶的人也越來越多,雖然西方的茶文化與華人傳統茗茶的意境始終有點出入,可是西茶文化依然呈現了一種將生活和享受融合在一起的飲食美學......
Thumbnail
喝茶並不單純地品茶,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內觀的境界。除了能促進身體健康,喝茶還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內心的寧靜,讓我們更專注當下的生活。所以,喝茶不僅僅是一個喝飲料的過程,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
Thumbnail
在外商十多年的工作經驗,一早來杯咖啡充電已深深烙印在每日習慣中,少了點咖啡因,猶如沒睡醒似的,當然即便在越南少不了一杯咖啡。 身為全球第二大咖啡出口國,越南咖啡也是馳名全球,不論是四處可見的煉乳咖啡或是河內的蛋咖啡,在在展現越南當地的特色與風情,但有沒有發現,這些都超甜的。 傳統的越南咖啡不加牛
Thumbnail
茶,從古傳統親戚朋友遠道而來坐下泡茶談天,到現在人手一杯手搖飲聊著自己喜愛的飲料店,茶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亦是臺灣特色產品,如同大家聽過英國紅茶、日本抹茶或玄米茶等,臺灣烏龍茶也是能站上世界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介紹咖啡在不同文化中的意義,以及對現代生活的影響,並探討未來咖啡產業發展的趨勢。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中國人以為全世界都喝綠茶,印度人認為地球只有紅茶,台灣人相信小綠葉蟬只有台灣有!雖是一方風土養一方人,但缺乏相關知識,會讓我們過於偏頗及忽視專業! 產業分析所建立起底層邏輯,從總體觀點了解世界茶葉供需狀況,是梳理茶產業最重要基本功!
Thumbnail
莊園咖啡,莊園紅酒,大家肯定常常聽到!那莊園茶呢?其實,耳熟能響的印度大吉嶺、阿薩姆、斯里蘭卡(錫蘭)、肯亞等全球知名紅茶產區,莊園茶制度早已行之上百年,而且貼近你我品飲生活!   莊園茶,源於十九世紀中期英屬殖民地,從亞洲印度、斯里蘭卡等,一路拓展至非洲肯亞等地。發展之初,
Thumbnail
早期手搖飲料店未盛行時,街道上菜市場旁,路邊攤就有賣古早味紅茶。近年來流行的珍珠奶茶,也是使用紅茶再加鮮奶,可見台灣人已多年喜歡喝紅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筆者在大學時期到職場和自由工作者時期對咖啡文化的經歷和理解。文章提及了香港和臺灣城市咖啡市場的發展以及國際和社會局勢對此的影響,以及咖啡文化對筆者生活的意義。
Thumbnail
茶文化源遠流長,就是西方各國喜歡飲茶的人也越來越多,雖然西方的茶文化與華人傳統茗茶的意境始終有點出入,可是西茶文化依然呈現了一種將生活和享受融合在一起的飲食美學......
Thumbnail
喝茶並不單純地品茶,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內觀的境界。除了能促進身體健康,喝茶還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內心的寧靜,讓我們更專注當下的生活。所以,喝茶不僅僅是一個喝飲料的過程,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
Thumbnail
在外商十多年的工作經驗,一早來杯咖啡充電已深深烙印在每日習慣中,少了點咖啡因,猶如沒睡醒似的,當然即便在越南少不了一杯咖啡。 身為全球第二大咖啡出口國,越南咖啡也是馳名全球,不論是四處可見的煉乳咖啡或是河內的蛋咖啡,在在展現越南當地的特色與風情,但有沒有發現,這些都超甜的。 傳統的越南咖啡不加牛
Thumbnail
茶,從古傳統親戚朋友遠道而來坐下泡茶談天,到現在人手一杯手搖飲聊著自己喜愛的飲料店,茶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亦是臺灣特色產品,如同大家聽過英國紅茶、日本抹茶或玄米茶等,臺灣烏龍茶也是能站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