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如何影響人?--以日照對消費行為的影響為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天氣如何影響人?--以日照對消費行為的影響為例〉2025-02-19

 

  雖然在科技的演進與社會制度的變遷之下,人類的生產活動不至於像農業社會時期那樣嚴重地受到天氣狀況左右,但事實上,作為無法完全被人類操控的自然現象,天氣仍舊很大程度地影響人們不同面向的生活。

 

  譬如說,雖然現代的人類有非常高超的建築技術,讓我們可以待在屋內遮風避雨;也發明了同時帶有冷氣與暖氣功能的空調,讓室內溫度得以保持在適合人類存活與工作的範圍。但這也意味著,現代人類活動的範圍,嚴格地被天氣狀態所區分。

 

  我們都能夠想像到,在下雨或極冷極熱的日子裡,人們會更多地選擇外賣與線上購物,來取代需要走出門面對惡劣天氣的實體消費;而在天氣晴朗溫和的日子裡,我們則更有心情去外頭走走、到公園聊天散心,減少持續盯著螢幕的時數。

 

  但其實除了下雨或極端天氣的明顯狀況之外,其他更為細部的因素,也會在不知不覺間影響我們的活動意願。譬如在一篇2014年探討台北百貨公司銷售狀況與天氣相關性的碩士論文中,研究者注意到,日照時間長短與氣溫高低也會對消費者的消費意願造成影響。

 

  研究發現,在台灣的氣候狀況下,氣溫的高低與購買意願的高低成顯著的負相關。當天的日照時數愈高,則會使消費者有更高的購買意願。也就是說,人們更喜歡在涼爽且日照充足的「舒服好天氣」進行消費。太熱或太陰暗都會讓消費慾望降低。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篇碩士論文之外,加拿大亞伯達大學商學院的凱爾.莫瑞 (Kyle Murray)教授與其他共同研究者也做過類似主題的研究,且對於「負面情緒」如何作為中介,參與「天氣(尤其是陽光)影響消費意願」的過程有進一步的闡釋。

 

  根據研究的數據,他們注意到,在陽光較不充沛的季節中,消費者容易因為負面情緒而較不願意消費。在這些情況中,無論是透過自然的陽光,或是與日光較為相近的人工光源,都能夠一定程度減少消費者的負面情緒,並以此促進他的消費意願。

 

  同時,這些研究者也觀察到,在溫度較高、負面情緒較少的其他季節,陽光對零售銷售的幫助會降低,甚至可能變得負面。所以他們認為,「日照」之所以對消費意願有所影響,是因為它能有效緩解人們的負面情緒。相反的,「更多的正面情緒」則不會對消費意願帶來明顯的提升。

 

 

  然而,他們也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了一個「例外」情況:在負面情緒沒有被日照緩解的情況裡,其他消費情況相反,人們反而會消費更多的茶飲。研究者在結論中引用2008年的另一份研究,認為這種有些矛盾的結果可以透過兩種不同的情緒機制來解釋:

 

  在一般的消費情況下,人們的行為反應會和他們當下的情緒相符,因為心情較負面,而對消費興趣缺缺;但某些消費卻被人們當作「情緒調節」,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更會想要透過這類消費來調控自己的情緒。

 

  研究者相信「情緒一致性」的狀況會出現在消費結果與自我心理距離較遠的決策中,「情緒調節」則發生於結果和自我較為接近且容易體驗的情況下。譬如研究中的「茶飲消費」,就是離自己更近、效應更直接快速的類型,所以會更凸顯「情緒調節」機制而非給出符合情緒一致性的結果。 

 

  在我看來,最後的這段解釋讓我感覺有點像是為了消除研究中令人困惑的部分,讓觀察結果「合理」,才做出的思辨性假設。雖然「心情不好想喝飲料」聽起來很像這麼一回事,但「心情不好衝動購物」的情況也時有耳聞,我們實在很難真的證明其中的邏輯是否如研究者所說的那樣。

 

 

  雖然最後的結論並不能讓我完全買帳,但這類研究還是提供了我們不少有意思的思考方向。我整理了兩個報告最後從「經營成本」角度提供的小建議,簡單但值得嘗試:

 

  第一個,在日照相對充足的日子裡,應該關閉商場中的部分電燈,更大範圍地使用自然光,可以在不影響消費者消費欲望的條件下,有效減低很多不必要的支出;第二個,在天氣良好且顧客負面情緒較低的情況下,促銷活動很可能不那麼必要,因為顧客的支付意願本來就已經在充足的水平了。

 

 

  某種意義上,這些研究與建議其實也只是在說:既然我們不可能改變天氣,那就好好思考怎麼與它們共存。在天氣有利於生意的時候,敞開手歡迎它的到來,把心力保留到那些天氣不利於生意的時候,努力讓消費者變得舒適一點,把可能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就好。這麼一想,人與天氣最基本的關係,或許在每個時代、各個領域都是如此。

avatar-img
89會員
784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結果顯示,那些看過自己「老化」照片的受試者,平均願意多存下約30%的儲蓄。哈爾教授認為,這反映了當人們與「未來的自己」產生情感連結時,他們會改變自己的長期財務與道德決策。而任何能夠讓自己的未來變得更具體、鮮明、可視的方法,都能幫助我們做出從長期的眼光看來更明智的決策。
  對其他資訊也是一樣,要讓自己有更好的分辨、識讀能力,最好的做法就是多聽、多看、多接觸不同的資訊來源。當某個意見領袖告訴你「只要相信特定的頻道」或「其他聲音都是錯的/假的」時,我們需要特別警覺,因為他很可能正在有意識地想要讓你失去判斷能力,以便更好地將他想要輸出的觀點強加於你。
  我們應該在開會之前就明白地讓所有人知道這個會議屬於哪一種會議,譬如是「公告分配型」、「進度回報型」、「腦力激盪型」還是「決策型」。那些冗長且沒有重點的會議,常常就是把這四類事情(乃至於更多不相干的事情)放在同一場會議裡面討論。這是開會之前就應該要避免的,而不是讓所有人一起在失焦的討論中迷航。
  一旦人們養成這種倍速觀看的習慣之後,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就變得慢得不可忍受了。在2021年一份針對日本大學生所做的問卷調查中,調查者發現有超過一半的人會將線上課程用1.5~2倍速播放。因為他們實在無法忍受教授原來的講課速度,想要把時間用在其他地方。
  作者認為,我們經常會輕忽最大的風險,因為那需要非常多的小事件連鎖反應才可能發生。然而,這些小事件分別而言發生的機率都不小,且在它們共同創造更大災難之前,鮮少有人能夠提前把它們關聯在一起。這是災難「突然發生」的理由,因為在那之前,我們低估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小毛病。
  椅子、螢幕、鍵盤,它們同樣以固定的位置與固定的尺寸擔任了寫作時候的背景。某些語句與文字上的細節,會因此有些許的差異。身體前傾的角度、痠痛與否、視野中有多少螢幕外的畫面。我們沒辦法十分科學地做出對照組,但當下確實是被一切的「之前」所形塑,而那些彷彿永恆的傢俱,無聲無息地在每一日發揮它們的影響力。
  結果顯示,那些看過自己「老化」照片的受試者,平均願意多存下約30%的儲蓄。哈爾教授認為,這反映了當人們與「未來的自己」產生情感連結時,他們會改變自己的長期財務與道德決策。而任何能夠讓自己的未來變得更具體、鮮明、可視的方法,都能幫助我們做出從長期的眼光看來更明智的決策。
  對其他資訊也是一樣,要讓自己有更好的分辨、識讀能力,最好的做法就是多聽、多看、多接觸不同的資訊來源。當某個意見領袖告訴你「只要相信特定的頻道」或「其他聲音都是錯的/假的」時,我們需要特別警覺,因為他很可能正在有意識地想要讓你失去判斷能力,以便更好地將他想要輸出的觀點強加於你。
  我們應該在開會之前就明白地讓所有人知道這個會議屬於哪一種會議,譬如是「公告分配型」、「進度回報型」、「腦力激盪型」還是「決策型」。那些冗長且沒有重點的會議,常常就是把這四類事情(乃至於更多不相干的事情)放在同一場會議裡面討論。這是開會之前就應該要避免的,而不是讓所有人一起在失焦的討論中迷航。
  一旦人們養成這種倍速觀看的習慣之後,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就變得慢得不可忍受了。在2021年一份針對日本大學生所做的問卷調查中,調查者發現有超過一半的人會將線上課程用1.5~2倍速播放。因為他們實在無法忍受教授原來的講課速度,想要把時間用在其他地方。
  作者認為,我們經常會輕忽最大的風險,因為那需要非常多的小事件連鎖反應才可能發生。然而,這些小事件分別而言發生的機率都不小,且在它們共同創造更大災難之前,鮮少有人能夠提前把它們關聯在一起。這是災難「突然發生」的理由,因為在那之前,我們低估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小毛病。
  椅子、螢幕、鍵盤,它們同樣以固定的位置與固定的尺寸擔任了寫作時候的背景。某些語句與文字上的細節,會因此有些許的差異。身體前傾的角度、痠痛與否、視野中有多少螢幕外的畫面。我們沒辦法十分科學地做出對照組,但當下確實是被一切的「之前」所形塑,而那些彷彿永恆的傢俱,無聲無息地在每一日發揮它們的影響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在各大高樓聳立的都市裡頭,陽光的照射,似乎能夠將柏油路曬的酥軟。人們頂著頭上的陽光,依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隨著天氣越來越炎熱的情況下,原本應該是陽光明媚的美好日子,卻演變為酷暑難耐的高溫蒸籠,一向討厭濕熱氣候的我,實在是想不到夏天有什麼美好的事,然而,就在昨天下午,我坐在書房,
Thumbnail
作為一個自由業者—路邊攤販,夏天一年比一年熱,今年的夏天是不可思議的燥熱。極端天氣已經越來越頻繁了,對人們的生活造成的影響已是肉眼可見。在此文章中,探討了極端天氣對自由業者的影響和對環境的破壞問題,並引用了海明威的名言。
Thumbnail
夏日氣溫升高,空氣的濕悶總讓人煩躁難安。太多的冰冷甜食,終日待在冷氣房裡,都會容易讓身體外熱內寒,體內濕氣過重,身體變得沉重浮腫,腸胃的不適症狀也變多了。  夏日五大常見困擾 1.心煩氣躁 2.腹脹不適 3.皮膚好油 4.身體沉重 5.蚊蟲攻擊
Thumbnail
你是否也覺得:最近好熱喔?沒錯,今年入夏後,世界各地的氣溫紛紛打破紀錄、創新高了。學習身心平衡的你此時應可深切體會到:高溫下的生活實況——生理上更大的消耗、負擔;心理上易怒、煩躁、鬱悶 其實,Under the weather 不見得是感冒,比較像是一種說也說不清楚的不舒服。
Thumbnail
文章介紹在陰雨天氣中對人體的影響,以及探討了降雨的形成原理和對不同地區的影響。同時提出了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的因應措施。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夏天的高溫問題,呼籲大家從節能節電的角度入手,並提出了遠離城市,減少科技使用的建議。文章觀點獨特,引人思考。
Thumbnail
頭頂上的太陽熾炎炎,汗珠在皮膚上滴滴流,盛夏裡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是最熱的時段,多數人都會選擇避開此時段,避免成為戶外火行者,其中幼兒和老年人在高溫下的風險更高,也反映在近期的熱傷害急診頻傳。我們不禁要問,對於氣候變遷每年高溫爆表的夏天,我們的生理系統如何應對極端溫度的傷害呢?
Thumbnail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指出,氣候變遷對於有心理疾病的人會帶來更致命的威脅。 天氣越來越躁熱,極端氣候的變化對雙相情感疾患(躁鬱症)等精神疾病被視為不利的因素。其中思覺失調與躁鬱症患者因為大腦前下視丘的訊息神經傳遞有所損害,導致患者更容易受到氣溫變化的影響。
Thumbnail
晴天和雨天經常被認為是兩個相反的項目,但其實天氣影響我們喜惡的是當下在做的事情。而如何在主觀與客觀間取得平衡是一個難題。本文討論了在思考和決定時,主觀和客觀的關係,並提出了對這種矛盾的思考。
Thumbnail
2024/03/06 昨天好不容易出現的太陽,今天又被陰雨連綿取代了,溫暖的感覺一下子又變寒冷,心情多少也有些陰鬱。對我來說,氣溫的變化會影響我很多,甚至會出現偏頭痛的老毛病。陰雨連綿的天氣、寒冷的冬天,對於憂鬱症患者,也可能會是難熬的時刻。 早上讀完了小說《星期五的書店》,從圖書館領回來的
Thumbnail
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在各大高樓聳立的都市裡頭,陽光的照射,似乎能夠將柏油路曬的酥軟。人們頂著頭上的陽光,依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隨著天氣越來越炎熱的情況下,原本應該是陽光明媚的美好日子,卻演變為酷暑難耐的高溫蒸籠,一向討厭濕熱氣候的我,實在是想不到夏天有什麼美好的事,然而,就在昨天下午,我坐在書房,
Thumbnail
作為一個自由業者—路邊攤販,夏天一年比一年熱,今年的夏天是不可思議的燥熱。極端天氣已經越來越頻繁了,對人們的生活造成的影響已是肉眼可見。在此文章中,探討了極端天氣對自由業者的影響和對環境的破壞問題,並引用了海明威的名言。
Thumbnail
夏日氣溫升高,空氣的濕悶總讓人煩躁難安。太多的冰冷甜食,終日待在冷氣房裡,都會容易讓身體外熱內寒,體內濕氣過重,身體變得沉重浮腫,腸胃的不適症狀也變多了。  夏日五大常見困擾 1.心煩氣躁 2.腹脹不適 3.皮膚好油 4.身體沉重 5.蚊蟲攻擊
Thumbnail
你是否也覺得:最近好熱喔?沒錯,今年入夏後,世界各地的氣溫紛紛打破紀錄、創新高了。學習身心平衡的你此時應可深切體會到:高溫下的生活實況——生理上更大的消耗、負擔;心理上易怒、煩躁、鬱悶 其實,Under the weather 不見得是感冒,比較像是一種說也說不清楚的不舒服。
Thumbnail
文章介紹在陰雨天氣中對人體的影響,以及探討了降雨的形成原理和對不同地區的影響。同時提出了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的因應措施。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夏天的高溫問題,呼籲大家從節能節電的角度入手,並提出了遠離城市,減少科技使用的建議。文章觀點獨特,引人思考。
Thumbnail
頭頂上的太陽熾炎炎,汗珠在皮膚上滴滴流,盛夏裡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是最熱的時段,多數人都會選擇避開此時段,避免成為戶外火行者,其中幼兒和老年人在高溫下的風險更高,也反映在近期的熱傷害急診頻傳。我們不禁要問,對於氣候變遷每年高溫爆表的夏天,我們的生理系統如何應對極端溫度的傷害呢?
Thumbnail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指出,氣候變遷對於有心理疾病的人會帶來更致命的威脅。 天氣越來越躁熱,極端氣候的變化對雙相情感疾患(躁鬱症)等精神疾病被視為不利的因素。其中思覺失調與躁鬱症患者因為大腦前下視丘的訊息神經傳遞有所損害,導致患者更容易受到氣溫變化的影響。
Thumbnail
晴天和雨天經常被認為是兩個相反的項目,但其實天氣影響我們喜惡的是當下在做的事情。而如何在主觀與客觀間取得平衡是一個難題。本文討論了在思考和決定時,主觀和客觀的關係,並提出了對這種矛盾的思考。
Thumbnail
2024/03/06 昨天好不容易出現的太陽,今天又被陰雨連綿取代了,溫暖的感覺一下子又變寒冷,心情多少也有些陰鬱。對我來說,氣溫的變化會影響我很多,甚至會出現偏頭痛的老毛病。陰雨連綿的天氣、寒冷的冬天,對於憂鬱症患者,也可能會是難熬的時刻。 早上讀完了小說《星期五的書店》,從圖書館領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