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86:面對冷暴力主管,不必討好也不必硬碰硬

更新 發佈閱讀 14 分鐘

「Alan,我快被凍僵了。」

──Zoe(28歲,國際行銷,外向可愛但最近沉默越來越多)

raw-image

我把椅子拉近咖啡桌,端著一杯熱美式,聞到苦香。外面是午後的微光,辦公室裡那種說不出口的冷,我很懂。Zoe 推著杯緣,指尖還留著剛剛回覆主管郵件時的微顫。

「告訴我發生什麼事,從頭說起。」我先沒有急著給答案,因為很多時候,人還沒把故事說完,就已經先把結論給了。那會讓人失去探索的空間。

Zoe 深吸一口氣,眼睛有點紅。「我們團隊新來了個主管,他很有能力,但講話不直接,好像總是有一種無形的評價在。前兩個月還好,可是最近我常被他忽略——會議叫我發言卻突然不點我,email 不回,私下問問題時他用很冷的語氣回覆,讓我覺得自己像做錯了什麼。嗯……我覺得被控制了,但又說不出口。」

她的話裡有無助,也有羞澀。那種被『冷落』的感覺,會讓人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哪裡不夠好?是不是自己太敏感?這些都是情緒操控——不是直接的咆哮,而是透過冷漠、忽視、微妙的排斥來影響你,讓你想要討好、改變、求認可。

「你知道嗎,Zoe,情緒操控跟冷暴力不是孤立的行為,它像一條看不見的繩索,慢慢把人的自信和邊界拉扯變形。」我說,「先不要急著反擊或自責,讓我們把問題拆成三個層次:發生了什麼(事實)、你感受到什麼(情緒)、你期待什麼(需求)。弄清楚這三件事,才能做出有效的策略。」


一、把事件拆開:事實、情緒、需求

我寫在紙上三欄,教她如何紀錄。

事實(observable)—— 主管在會議中沒點名你、兩次未回覆重要郵件、私下回覆語氣冷淡、一次把你的提案當作別人的想法轉述。

情緒(feeling)—— 被忽視、焦慮、自我懷疑、憤怒。需求(need)—— 被尊重、被清楚回應、在職場被公平對待與安全。

「很多人把事實和情緒混為一談。」我說,「像是會把『他沒回我訊息』變成『他討厭我、不想我在團隊』,這中間跳躍太多,會讓我們做出過激或退縮的選擇。」

Zoe 點點頭,眼神有點放鬆。「嗯,對,我就常會直接往最壞的方向想。」

我微笑:「那我們先做兩件事:一是停止在腦中演繹故事(至少暫時),二是開始收集事實。日後如果要跟 HR 或上級反映,事實比情緒更有說服力;但處理情緒,我們也不會忽略。」


二、情緒操控的心理學:為什麼會有效?

「Alan,那為什麼我的心會被牽著走?即使我知道他可能只是忙或者沒那個意思。」Zoe 問。

這是人性。正向心理學告訴我們,人類的注意力偏向負面(negativity bias),這是演化留下來的安全機制:危險比好處更值得注意。所以當你感受到一點冷漠,腦中會放大並尋找威脅來源。此外,「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會讓你注意到那些支持你懷疑的證據,而忽略其他可能解釋。

再加上「情緒勒索」的策略:用冷處理做為懲罰,會讓人想要修復關係,進而屈服或改變行為。這在親密關係常見,也會在職場被用來控制下屬。

我換了個比喻:「你知道嗎,情緒操控者像是在職場裝了一台小型冰箱:不是用大火燒你,而是慢慢降低溫度。你會覺得冷,想穿更多衣服(迎合)、想靠近熱源(討好)、或乾脆關上門自己生火(孤立、離職)。我們的目標不是跟冰箱打架,而是學會回溫或把自己移到陽光下。」


三、三條路徑:自我保護、有效溝通、策略性行動

我告訴 Zoe,遇到冷暴力或情緒操控時,可從三條路徑同時進行:

  1. 內在修復(心理保護):處理自己的情緒與信念。
  2. 直接溝通(設定界線):用非攻擊性的方式呈現事實與期望。
  3. 外在策略(紀錄、求助、備案):收集證據、尋求支持、做職涯選擇。

1)內在修復:練習心理韌性

「Alan,我真的很難不受影響。」Zoe 坦白。

我沒有立刻說教,反而跟她分享兩個練習:

  • 事實檢核(Reality-testing):每天寫三個中立事實,和三個情緒反應。比如:事實——今天會議中主管沒點我;情緒——覺得被忽視、心跳加速。把兩者寫下能讓你看見哪些是解讀、哪些是事實。
  • 情緒命名(Name it to tame it):把自己情緒說出來:我現在覺得被忽視/生氣/緊張。把情緒命名後,杏仁核的反應會稍微降溫,前額葉更容易理性思考。這是神經科學支持的技巧,簡單但有效。

我又補充:「正向心理學也強調『強項運用』。去做能讓你感到勝任感的工作或小事,像是完成一個簡短專案,或回顧你過去幾次成功的數據,能夠建立內在的資源,對抗外界的冷。」

Zoe 閃了一下笑容,像是找到一塊小石頭可以握在手心裡。

2)直接溝通:把冰箱拿出來看看(非對抗式)

接下來是實務演練。我讓 Zoe 練習一個溝通腳本,稱為「事實—影響—期望」(FIE)。

範例句型:

「主管 A,我想跟你確認一件事。上週二的會議與本週的兩封郵件,我沒有收到你的回覆(事實)。這讓我在專案進度上感到不確定,影響到我安排下一步(影響)。我希望未來能有明確回覆或指定回覆時限,這樣我可以更有效率地推進工作(期望)。你看這樣可行嗎?」

重點:語氣保持冷靜,中性描述事實,表達影響在工作(避免情緒化的指責),然後提出具體可執行的期望。

我提醒她幾個細節:選擇對的時機(不要在人多或主管正忙時)、用書面與口頭雙軌(會議後發一封簡短 email 確認)、保持紀錄(發送後保留回覆截圖)。

Zoe 現場跟我演練,表情從緊張慢慢變得堅定。演練完她說:「嗯,對,這樣我比較有把握,不會一說就哭鼻子。」

我笑了:「你是外向的女生,但不代表不能表現出專業與堅定。」這是一個常見誤解——外向和柔弱無關,更多時候外向的人可以在溝通中非常直接而有效。

3)外在策略:紀錄、求助、備案

「如果對方還是繼續冷處理怎麼辦?」Zoe 擔心。

我列出優先級策略給她:

  • 紀錄一切:每次被冷處理或情緒操控,寫下時間、地點、發生內容與證據(email、會議錄影、同事證言)。這些在未來需向 HR 或上級說明時非常重要。
  • 尋求盟友:找可信賴的同事或 mentor 傾訴,了解他們是否也有類似經驗。團體證言比單一指控更有力。
  • 建立支持系統:和朋友、家人或心理師保持聯繫。不要把情緒藏在公司裡,長期的心理壓力需要外部排解。
  • 跟 HR 或上級正式反映:把紀錄整理成時間線,提出具體案例。用工作影響為主軸,不以個人情緒為主。
  • 職涯備案:同時打開職涯選項(更新履歷、聯絡獵頭、觀察內部轉調可能),但這只是選項,不是立即辭職的推力。知道自己有選擇,心會比較安定。

四、實例演練:Zoe 的三個真實場景與回應模板

我請 Zoe 列出三個她最近遭遇的場景,我們逐一把回應腳本練好。

場景一:會議故意不點名你

回應腳本(會後私下):「主管,我剛剛在會議有一些想法沒機會完整表達,我想補充兩點,這對目前專案的 X、Y 有幫助,不知道方便現在聽我說兩分鐘,或我們另約時間?」

策略:把焦點放在工作價值與時間成本,不在於對方是不是故意。

場景二:email 長時間不回,影響你交期

回應腳本(email):「A,為了確保 X 項目能按時交付,我需要您在本週五前確認附件中的第三點(具體),若無法在該時間回覆,請指定代辦人或告知可接受的延期,感謝!」

策略:設定具體時間與後續步驟,減少對方以模糊回覆為策略。

場景三:私下回覆冷淡,讓你懷疑自己能力

回應腳本(面對面):「A,我注意到您回覆我時語氣比較簡短,有沒有什麼地方我做得不夠好?我很願意學習,但也希望能知道明確的改進方向。」

策略:把對方的行為回到具體工作面向,邀請給出建設性回饋。


五、若對方持續操控:法律與公司制度的界線

有些人會問:「這算職場霸凌嗎?能不能直接告?」這件事很敏感,處理需分三步:

  1. 界定行為是否屬於職場霸凌或騷擾:通常需具體、持續、並造成工作環境不利或健康被害。
  2. 內部申訴流程:先看公司政策,有沒有明文定義與申訴程序。很多公司有調查與調解機制。
  3. 外部協助:若公司處理不當,或情況嚴重影響心理健康,可尋求勞工單位、工會或法律諮詢。

我提醒她:「在台灣,很多人對於『看不見的冷』容易無感,不代表不傷人。保護自己的第一步是把傷痕記錄下來。第二步是給公司機制一個機會;如果制度沒有用,再考慮外部選項。」


六、愛情與生活的放大鏡:職場冷暴力如何侵蝕生活

Zoe 有時會把職場的不安帶回家,影響與另一半相處或好友關係。我說:「職場是人們情緒的重要來源,長期被冷處理會讓人變得防備、敏感、甚至開始把『不確定』投射到感情上。」

我們談了幾招:

  • 分區法:下班後把第一件到家的事做一件能讓你放鬆的小事(運動、做菜、讀書),用身體與習慣幫助心理切換。
  • 分享但不沉溺:把職場故事告訴信任的人,但避免每晚反覆重播。讓朋友陪你處理情緒,但不要讓情緒成為兩人關係的常駐議題。
  • 保持習慣性運動:運動不只是強身,也能釋放壓力、提升正向情緒,這在正向心理學裡是非常實務的自我療癒法。

Zoe 還問:「如果進退都受限,我會不會變得很怨懟?」我認真看她:「怨懟是一種訊號,它告訴你:某些需要沒被滿足。你可以用它做為改變的燃料,而不是讓它變成鎖鏈。」


七、從正向心理學看「說不」與「選擇」

很多上班族害怕說不,尤其面對有權力的人。正向心理學不鼓勵冷漠,而是教你用建設性方式說不,保護自己的心理與專業。

我教她一個方法:「選擇式回應」(Choice-based Response)

範例:主管要求你加班完成他未指明範圍的任務,你可以說:「我可以在今天晚間加班兩小時幫忙交出 A 部分,或明日早上先交B部份。哪個對團隊優先順序比較好?」

這樣做三個好處:展現合作意願、明確工作範圍、同時保護你時間的界線。


八、當你要離開:走得優雅、有尊嚴

有人會問:「如果真的走得了,怎麼做不留遺憾?」我說,離職也是一種職業能力。先做好交接、寫好離職說明(以專業為主),不要在最後一刻以情緒化的方式燃燒橋樑。你要帶走的是經驗、職場關係與自尊,不是怨恨。

離職前可以做的小動作:謝謝曾幫過你的人、把成功案例整理成 portfolio、把負面經驗轉成學習筆記。這些會在你下一份工作中成為資產,而不是包袱。


九、給 Zoe(跟所有職場被冷落的人)的 10 個即刻可做的步驟

  1. 寫下具體事實(時間、事件、證據)。
  2. 寫下自己的三個真實情緒。
  3. 每天做「情緒命名」1 次。
  4. 練習 FIE(事實—影響—期望)溝通腳本。
  5. 用 email 建立回覆時限(例如:「請於 X 日前回覆」)。
  6. 找 1 位職場盟友或 mentor 傾訴並求證。
  7. 每週至少一次做能建立自信的小任務(完成會寫下成果)。
  8. 觀察公司政策,了解申訴流程與保護管道。
  9. 保持運動習慣(至少每週 3 次,30 分鐘)。
  10. 更新履歷與 LinkedIn,作為心理上的備援計畫。

十、最後的暖心提醒(給 Zoe,也給正在讀文章的你)

Zoe 把手放在胸口:「Alan,你覺得我會沒事嗎?」她的聲音裡有真誠的渴望,也有怕失敗的顫抖。

我看著她,像看著一個朋友第一次學會自己游泳。「你會沒事的,因為你有選擇,也願意學習如何保護自己。重要的是不要把自己的價值寄放在別人的回應上。你不是他的一句冷淡話能定義的。」

我又補上一句我常說的金句:「幸福不是沒有冰箱,而是知道如何自己點燃一簇火焰。遇到冷處理,先給自己火焰──承認情緒、動手修補,再決定下一步。」

Zoe 眼睛亮了些,像是看見了可能性。我知道這條路不會一下子平坦,但她已經開始在走第一步:自我覺察、學會表達、建立備援。這些是她的力量來源。


行動清單

  1. 今天:寫下三件主管冷處理的具體事件。
  2. 48 小時內:發一封中性 email,設定回覆時限(FIE 模板)。
  3. 本週:找一位可信賴同事聽你說,確認是否有相同感受。
  4. 本月:開始每週 3 次運動,並在每次運動後記下 1 個當日勝利(無論大小)。
  5. 若 2 週內情況沒改善:整理時間線並與 HR 或上級安排一場正式的溝通。

結語:把被冷落的感覺,當作自我覺察的起點

職場上的情緒操控與冷暴力,像潛移默化的潮水,慢慢削弱一個人的熱情與自信。遇到它,不代表你軟弱或能力不足;它只是顯示了職場中權力與溝通的失衡。你可以選擇被潮水推走,也可以學習游泳、學習建堤、學習召喚援兵。

Zoe 的故事還在寫,她會有挫折,也會有勝利。你如果此刻正在經歷類似的事情,先對自己說一句:「我值得被尊重。」然後開始做一件小事:寫下今天的一個事實。一步一步,我們一起把冰化掉,讓工作場所能回到它應有的暖度──一個建立專業、給予回饋、尊重人的地方。

「別忘了,Zoe,你本來就是個會發光的人。」我擠出一個笑容。她笑了,也許淚光閃爍,但那是清醒的光。


如果你想,我可以把上面提到的「溝通模板」整理成可複製的 email 範本,或把「紀錄表」做成一張方便列印的時間線,讓你在真實情境中直接使用。你要哪一樣先給你?Alan大叔在這裡陪你走每一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64會員
370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2025/09/04
在辦公室裡,你看見的是她總帶著笑容的臉龐,卻沒看見她深夜反覆失眠、胸口壓迫的孤單時刻。這篇專欄透過小玲的故事,揭開職場情緒內耗的真相:從電梯裡的沉默、會議上的安全答案,到夜深人靜的焦慮翻身。我們都曾在笑容背後,與自己不為人知的緊繃拉扯。唯有學會為自己留下一方呼吸的空間,才不會在壓力中徹底迷失。
Thumbnail
2025/09/04
在辦公室裡,你看見的是她總帶著笑容的臉龐,卻沒看見她深夜反覆失眠、胸口壓迫的孤單時刻。這篇專欄透過小玲的故事,揭開職場情緒內耗的真相:從電梯裡的沉默、會議上的安全答案,到夜深人靜的焦慮翻身。我們都曾在笑容背後,與自己不為人知的緊繃拉扯。唯有學會為自己留下一方呼吸的空間,才不會在壓力中徹底迷失。
Thumbnail
2025/06/18
本文探討AI時代下,哪些職業容易被取代,哪些職業不容易被取代。分析顯示,重複性高、數據導向的工作容易被AI取代,而需要創造力、批判性思考、同理心和複雜人際互動的工作則較難被取代。未來職場將是人機協作的模式,培養人類獨有的軟實力將至關重要。
Thumbnail
2025/06/18
本文探討AI時代下,哪些職業容易被取代,哪些職業不容易被取代。分析顯示,重複性高、數據導向的工作容易被AI取代,而需要創造力、批判性思考、同理心和複雜人際互動的工作則較難被取代。未來職場將是人機協作的模式,培養人類獨有的軟實力將至關重要。
Thumbnail
2025/04/13
Zoe 發現自己越來越沒有工作動力,既不積極學習,也對進步無感,讓她擔心自己是不是變成了「職場背景板」。但透過 「找到為什麼」 建立明確目標,「即時回饋機制」 讓進步變得有感,並 「刻意離開舒適區」 創造挑戰,她成功找回動力,從被動變主動,讓自己成為職場中的高價值人才!🚀✨
Thumbnail
2025/04/13
Zoe 發現自己越來越沒有工作動力,既不積極學習,也對進步無感,讓她擔心自己是不是變成了「職場背景板」。但透過 「找到為什麼」 建立明確目標,「即時回饋機制」 讓進步變得有感,並 「刻意離開舒適區」 創造挑戰,她成功找回動力,從被動變主動,讓自己成為職場中的高價值人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在職場中,誰沒遇過幾次「主管大爆走」的場面?就像是踩到地雷一樣,莫名其妙就被罵得狗血淋頭,搞得自己壓力山大,連上班都害怕。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如何面對這種情況,不僅能保住工作,還能讓自己在職場中如魚得水。 ​ 小明是某科技公司的一名工程師,平常工作表現不錯,同事間的關係也很融洽。
Thumbnail
在職場中,誰沒遇過幾次「主管大爆走」的場面?就像是踩到地雷一樣,莫名其妙就被罵得狗血淋頭,搞得自己壓力山大,連上班都害怕。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如何面對這種情況,不僅能保住工作,還能讓自己在職場中如魚得水。 ​ 小明是某科技公司的一名工程師,平常工作表現不錯,同事間的關係也很融洽。
Thumbnail
主管霸凌並挑撥下屬,造成單位內的同事互不信任。
Thumbnail
主管霸凌並挑撥下屬,造成單位內的同事互不信任。
Thumbnail
當主管遇到叫不動的部屬時,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會比抱怨和埋怨更有效。瞭解員工的興趣和需求、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給予自由和信任、推行激勵機制,可以幫助員工找到工作的意義和樂趣,從而提升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Thumbnail
當主管遇到叫不動的部屬時,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會比抱怨和埋怨更有效。瞭解員工的興趣和需求、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給予自由和信任、推行激勵機制,可以幫助員工找到工作的意義和樂趣,從而提升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Thumbnail
在職場中,遇到人身攻擊的情況並不罕見。本篇文章分享了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從被攻擊者、攻擊者和上層主管的角度出發,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與上司溝通、改變建議的方式、尊重他人的觀點、並學會平靜地面對無法改變的事。
Thumbnail
在職場中,遇到人身攻擊的情況並不罕見。本篇文章分享了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從被攻擊者、攻擊者和上層主管的角度出發,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與上司溝通、改變建議的方式、尊重他人的觀點、並學會平靜地面對無法改變的事。
Thumbnail
我在公司三年,從實習生到正式員工,部門顛簸換主管,直到被推派處理重要專案,這段時間獨自面對高層的會議,希望上天派好主管。某天輕熟齡女主管來,對公司文化持不同看法,參與晨會勉勵活動遭批評,專案回覆問題遭誤解被罵。情勢不妙,主管罩著新進主管,使我侷促不安。後來我被眾說紛紜的是非打敗......
Thumbnail
我在公司三年,從實習生到正式員工,部門顛簸換主管,直到被推派處理重要專案,這段時間獨自面對高層的會議,希望上天派好主管。某天輕熟齡女主管來,對公司文化持不同看法,參與晨會勉勵活動遭批評,專案回覆問題遭誤解被罵。情勢不妙,主管罩著新進主管,使我侷促不安。後來我被眾說紛紜的是非打敗......
Thumbnail
每個人在職場上,都會有感覺到壓力的事情,但職場壓力來源卻是因人而異。在面對讓人感到壓力的主管時,我們應該要如何冷靜應對呢?這篇文章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每個人在職場上,都會有感覺到壓力的事情,但職場壓力來源卻是因人而異。在面對讓人感到壓力的主管時,我們應該要如何冷靜應對呢?這篇文章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與主管溝通時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運用冰山理論解決這些問題。通過瞭解主管的感受、觀點和期待,以及採取相應的行動計劃,可以更有效地解決溝通問題。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與主管溝通時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運用冰山理論解決這些問題。通過瞭解主管的感受、觀點和期待,以及採取相應的行動計劃,可以更有效地解決溝通問題。
Thumbnail
提起這次約聘工作遇到職場霸凌,如果是年輕時鐵定又會當作沒發生過,不停地在腦中安慰自己這種事不算什麼,傷不了我,甚至當作沒這回事,可是自從去年開始學習身心靈之後,就知道這麼做只會讓傷害在心底留下痕跡,而且駐足不去,感覺到受傷是種正常的情緒,不需要逞強和壓抑,所以回到家趁洗澡時,坐在熱水中放聲大哭,
Thumbnail
提起這次約聘工作遇到職場霸凌,如果是年輕時鐵定又會當作沒發生過,不停地在腦中安慰自己這種事不算什麼,傷不了我,甚至當作沒這回事,可是自從去年開始學習身心靈之後,就知道這麼做只會讓傷害在心底留下痕跡,而且駐足不去,感覺到受傷是種正常的情緒,不需要逞強和壓抑,所以回到家趁洗澡時,坐在熱水中放聲大哭,
Thumbnail
在職場中,不公平待遇是一個令人沮喪的現象。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情緒勒索,或者冷漠不友善的語言對待, 這讓我們感到無助和受傷。尤其是遇到溝通不良的直屬主管, 就像親密關係中一樣令人受傷, 如何可以轉換逃離這種負面情緒
Thumbnail
在職場中,不公平待遇是一個令人沮喪的現象。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情緒勒索,或者冷漠不友善的語言對待, 這讓我們感到無助和受傷。尤其是遇到溝通不良的直屬主管, 就像親密關係中一樣令人受傷, 如何可以轉換逃離這種負面情緒
Thumbnail
工作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生活,努力是為了讓生活可以順遂一點,偏偏天不從人願… 在職場上儘管你聽話照做、遵守規矩,遇到情緒化主管你依然沒輒,無來由的逼迫式問話及追蹤,更無來由的栽贓你態度不佳得罪客戶,真的叫人無言! 儘管有其他同事證實你是對的,沒有做錯,主管雖然啞口,但還是會再找機會弄你,這種班
Thumbnail
工作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生活,努力是為了讓生活可以順遂一點,偏偏天不從人願… 在職場上儘管你聽話照做、遵守規矩,遇到情緒化主管你依然沒輒,無來由的逼迫式問話及追蹤,更無來由的栽贓你態度不佳得罪客戶,真的叫人無言! 儘管有其他同事證實你是對的,沒有做錯,主管雖然啞口,但還是會再找機會弄你,這種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