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滿五歲之後,讓我最感到頭痛的一個點就是溝通。
五歲的他非常有自己的主見,會用任何自己想得到的方式跟我對抗他不想做的事,最常使用的招式就是拖延。
每天只要半小時的電視時光,總會在他的一拖再拖變成35、40分鐘;晚上就寢的時間也是他發揮拖延戰術的機會,一下子鼻子痛,一下子背很癢,一下子我想喝水,一下子又什麼事還沒準備⋯,每天上演著這些戲碼真的讓大人脾氣越來越暴躁,越來越容易易怒。
這個禮拜我們又因為孩子的「拖延」大戰好幾回合,而某天在拖延戰術無法發揮作用時開始耍脾氣,一時之間爸爸理智線斷裂導致他被處罰,盛怒之下其實孩子什麼也聽不下去,只好在他比較冷靜的時候解釋為什麼他會被處罰。5歲的他似懂非懂的表示他明白為什麼爸爸為這麼生氣,下次不會這樣了,沒想到隔天在要準備睡覺的時候再來拖延一會合:先是收玩具拖拉著不肯歸位,好不容易叫他上床又要耍脾氣,他說他「今天的睡前故事還沒聽」,當下鼻塞的他不斷地啜吸著鼻涕,我耐著性子要幫他擤鼻涕時孩子又繼續無理取鬧⋯
這個時間點我的不耐煩與憤怒早已累積到最高點,往衣櫃去拿了衣架準備告訴他我有多生氣,果然一看到我的武器他就大哭起來,嘴巴喊著不要⋯
後面的場景就是我叫他去睡覺,自己坐到房間旁邊的桌子拿起手機緩和我的怒氣,正好在此時出現了一篇文章:
媽媽的生氣,當溫柔用光了,內容正是探討我當下的情況:孩子做錯事被修理完後就想討抱,到底要不要抱?
一直以來我都是拒絕在盛怒下抱小孩,一方面我做不到,另一方面真的有如文章中的「我要孩子從這次的事件中學到為什麼他這樣做不對」,然而我卻沒想到其實當下我的情感還蘊藏著我對自己的失望:「孩子的不聽話等於我的失職」,那種自責也在複雜的情緒裡高漲著,背後還隱藏著「對自己否定」的感受,而看到這篇文章,瞬間秒懂的情感串流我全身。
而文章中的這段文字在當下給我一個很關鍵的提醒:「其實孩子想要抱抱的原因很單純,是因為知道自己犯錯了、或被大人責備後,內心會感到受傷,歸屬感與價值感會變得比較低落,所以想確認大人是否還愛自己、自己是否還有價值、值得被愛。
這時候,我們應該要給予孩子擁抱,藉由此動作來讓孩子瞭解「雖然你犯錯了/雖然剛才媽媽有罵你,但媽媽還是很愛你的,不會因為你做錯事、因為媽媽剛才罵你而不愛你」
於是我放下手機,走過去床邊跟他說媽媽抱抱,解釋給他聽媽媽處罰他但是媽媽還是很愛他,沒有因為他做錯事罵你而不愛他。孩子聽完之後我感覺到他的呼吸沒有這麼快速,情緒上也彷彿受到照顧,點頭告訴我他知道了,然後轉過頭去就睡著了。
我想我的出發點一方面是希望孩子的價值感與歸屬感不因被處罰而降低,另一方面我也感受到自己在面對這件事內心深處的感受,其實當下的我非常需要一份溫柔與饒恕,而轉換作法的同時我也感受到自己冰山下的模樣得到諒解。
溫柔對待孩子的同時,同樣也饒恕了我自己。
#2023日更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