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一種談論永續的方式,是先從各種環境災變與生態浩劫開始,接著討論背後成因及負向的發展趨勢,最後說明--並嘗試說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透過行為帶來正向的改變。於是構成:「根據研究調查可知,若不改變,再過三十年,XX地區會因海平面上漲而淹沒,OO會絕種並連帶影響整個自然生態......」這種醜話說在前頭的溝通方式。但是在談永續這類龐大的議題上,其實很難起到太大的作用。就算有,也通常只是因為聽完一場演講所以一時衝動買了環保餐具,結果最後因為嫌麻煩所以不常使用或甚至根本懶的隨身攜帶。
問題在於一般而言,我們很難真切地將自己放到那麼遠的未來之中,那些二、三十年的事對我們來說不那麼真實。而以此圖像來恐嚇我們,來強調購買比一般市價貴四倍的永續醬油的重要性,便顯得非常荒謬。對我們來說,下一餐該吃什麼、明天上班不要遲到、今天可以丟資源回收嗎、這個月薪水夠不夠支應家庭開銷......諸如此類的瑣事,相對來講更為貼身,更是近在眼前的問題。
這並不是指那些環境調查結果真的是不真實的,而只是說由於太難與個人生活扣合,導致在談論這些議題時經常產生虛無飄渺的感覺。偶時看似同意了,不久之後卻又忘記,往往是因為當時的同意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說服過程中的煽動性。在看了許多資源耗竭、飢荒、洪荒的災難片段後,我們很難不想改變並做點什麼,所以當有人告訴你可以怎麼做時便很容易輕易接受。
探討此類龐大主題是有門檻的,需要具備一種更根本的思維模式,我們倒不如說,這樣的思維模式正是永續思維。這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把自己納進世界整體來考量的思考模式,如此看待自己與世界的關係,自然能明白所有行動皆有其影響,並願意承擔一切相關責任。這樣的思維模式非常仰賴想像力,但並不是愛怎麼想就怎麼想,而是有所依憑的在個人世界觀中建立一條合乎情理的、自己與世界/社會共同體相牽連的臍帶。在實踐上,嘗試去攤開事物的歷史,看它的過去,預見它的未來。將手中的百鈔與過去父母辛苦工作一小時的結果關聯起來,將我拿來買雞腿便當的這個行動,寫進到這個百鈔的歷史之中。這個歷史的書寫者不只我一個,而是由整個社會共同體譜寫而成,我在無數之中確實作為其中之一,創造了百鈔的新歷史。
有了這層更根本的相繫的關係,在面對具有張力的抉擇時,我們更能夠從歷史脈絡之中去傾聽那心中與更大的共同體永續並存的聲音。像是在體罰盛行的年代我們能夠聽到「拒絕暴力」的吶喊。於是在職場上,我們能夠理解眼前這些細碎庶務與廣大願景之間的關係,在爭議性議題上能夠辨清是非對錯。無論如何永續首先的一步是,接受自己的存在具有意義及影響力這個事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