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即將要3歲了,在這段跟著老大成長的過程中,我也在學得怎麼樣做一個好爸爸。以前寫過孩子就是自己的一面鏡子,小孩的成長不是聽你跟他說什麼,而是他看著你在做什麼。
老實說,我不是一個脾氣很好的人,對於情緒的控制遠遠不及太太的穩定,跟不流於形色。我很容易將生氣的表情呈現於臉上,皺眉或者是大聲的斥喝。
小孩小時候可能還不覺得這會有什麼影響,直到他開始要準備上幼稚園前,在跟他的一些溝通上,我發現他在情緒比較高張的時候,會用大聲吼叫的方式來給我回應。
我這才發自內心深刻的覺得,我的言行舉止真的被小孩刻劃在他的習慣上。我不會希望我的小孩學習到我這樣子的壞脾氣以及大呼小叫,所以我也開始練習之前學習到的薩提爾親子情緒,還有歐陽talk書秀提到的《暫停情緒風暴》中的一些技巧。
很不經意地,在面對小孩的哭鬧我都會給予一個禁止或者是剝奪的方式,例如說:「你再不坐好就不給你看卡通」、「你再哭就不要吃飯了」。這樣子的敘說方法,其實小孩子得到的是大人憤怒的情緒以及沒有愛的關懷,他會覺得爸爸不愛他,把他可以有的一切都抽離掉了。
最近這一個月開始練習用正向鼓勵的方式來引導,他很喜歡看工程車的兒童影片,我就會跟他說:「你很想要看挖土機的卡通對吧?那你要坐好吃飯才能看呢?還是要下餐桌玩才能看呢?你自己想一想跟爸爸說應該怎麼做。」通常他會講出我希望他做到的情況,那如果他回答出不是我所期望的,我就會再問他「你確定嗎?」
在這樣子的過程中,我能夠比較心平氣和的去跟他講,我希望他達到的狀況。同時也讓他自己去思考,怎麼樣做才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最近這一個禮拜,早上六點的鬧鐘響起,他就會起來跟我說:「爸爸我起床了,我要喝奶奶,喝完可以看卡通。」我就會跟他說:「很好,你這樣子的想法很棒,那我們就趕快來準備吧!」
雖然說很不喜歡用3C育兒的模式,但不得不說,「投其所好」能夠讓親子間的關係,以及生活中的氣氛比較和緩。好家在,在時間到之前,還能夠跟他預告在什麼樣的時間點,或是在幾分鐘之後,我們要跟卡通裡面的工程車我說再見。用預告的模式,他都能比較欣然地接受把卡通關掉。
育兒是一條漫漫長路,孩子在成長我們也在學習,育兒模式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你跟小孩去磨合出最適合的相處方法。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或許不是經不好唸,而是你還沒有找到念這本經的最佳方式而已。(字耕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