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文章,我分享了在新加坡管理顧問公司擔任商業分析師的3大收穫。然而對我影響最大的,是今天我將分享的這個:從打工人到生意人的思維轉變。
管理顧問公司(management consulting) 採取的是「專案(項目) 制」。除了大部分時間做「專案」,少部份時候還需要做BD/proposal,即是「與其他管顧公司競爭客戶訂單的競標書 (pitch deck)」。
雖然作為商業分析師,我們無法親臨競標現場,然而在協助Principal/Partner撰寫並反覆修改proposal的過程中,即能獲取「如何打動客戶」以及「如何行銷自己」的獲客邏輯,從「只會執行任務的」打工人升級為「理解商業模式」的生意人。
了解「商業閉環如何實行」,即一項訂單從「獲客——簽訂合同——交付服務——客戶付款的端到端流程(end-to-end process)」對於一個職場人來說,至關重要,這才代表「就算離開公司平台,你也有獨立自主的商業能力」。
很多科技大廠雖然薪資頗高,然而許多人都必須仰賴公司設備/平台,才能做事。過去大家認為「大公司平台」有保障,但這在「AI崛起、全球經濟千變萬化」的時代,及講求「獨立自主」的風氣下,變成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大公司的運營邏輯是把眾多職責拆分,每個人只負責一小塊,這樣員工能成為「完美的螺絲釘」,只適用及服務於大公司這台「機器」。
然而管理顧問公司的商業運轉模式相對簡單,管理顧問公司沒有機器、沒有科技產品作為生產資源,有的只有「人的知識、經驗、及信息檢索能力」這類「低成本,卻高含金量」的人力資源。
在管理顧問公司,將學會如何「包裝及售賣自己的知識及經驗」,這對於將來打算「以知識付費」作為輕創業目標的年輕人是個不錯的歷練。
我是Eve,我分享「管顧業及創業」相關內容,假如想查看我過往分享的文章及線上1v1 Coffee Chat,歡迎加入免費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