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消費,買的是雜亂不堪的自己:《吃的美德》、《物窒欲》

更新於 2022/06/06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最常去的那間便利商店,補貨的時間是在中午跟半夜,所以我習慣半夜去晃晃,才可以買到特別想吃的熱門商品。這時店員已上架完一輪新鮮的食物,大門外面會有一只巨型塑膠袋,裝滿了沒有賣掉的熱狗、麵包、飯糰,以及所有我們曾經看過的、會出現在便利商店裡的鮮食。
被丟在地上的剩食,總得有更好的處理方式。
商業週刊於 2019 年中做過一篇報導〈每年超商報廢剩食達70億!全家推科技條碼賣即期品,小七卻不跟進,看懂背後的關鍵取捨〉,專訪全家如何解決沒賣掉的食物,即使目前還無法有效解決剩食量,但已經開始處理「食物過剩」的問題。
©韓筠青
從前的人吃不飽,現在是擔心吃不完
一定不只有我看到超商門口的廚餘袋,按照常理,人們當下反應會是「好浪費」,接著直覺地說服自己「反正店家會妥善處理」。但我想知道的是:「我們該如何預防食物被丟棄,而不是吃不完再想辦法處理?」
抱著這些疑問,之後每次吃飯的時候,看著桌上的餐點與隔壁桌餐盤裡剩下超過一半的牛排,都會反省自己是不是點太多,同時也好奇「該如何從自己做起?」。
緣起於超商的廚餘袋,我開始對「剩食」敏感、接著好奇食材的來源、想認識吃下肚的食物,希望能在了解多一點「真相」之後,能擁有「食的自由」。
食衣住行密不可分,有意識的關注食物議題後,會發現「物品過剩」、「物品囤積」與剩食是緊密相連的關鍵字:兩者談的都是現在消費主義下的「過多現象」。
這次從閱讀過的相關書籍中,挑了《物窒欲》以及《吃的美德》。這是我可以邊閱讀、邊調整消費行為的兩本書,建議大家可以搭配服用,消化過後,神智與身體都會清爽許多。
©韓筠青
慾望減肥、心情輕盈
《物窒欲》從物品囤積談到生活的品質與抉擇,《吃的美德》矯正了我對食材的諸多誤解與偏見。
想跟大家分享這兩本書的精華提問(我非常想知道答案而買了它們):
  • 有機就是良心?
  • 在地生產比國外進口環保?
  • 吃素比吃肉慈悲?
  • 跨國大企業等於萬惡資本家?
  • 傳統古法勝過創新料理?
  • 你比較想得到哪一個?A)名牌手工訂製洋裝 B)參加該設計師的時裝秀
  • 你贏得電視競賽大獎,你可以從兩個大獎中挑一個:A)價值五萬英鎊的東西 B)價值五萬英鎊的體驗活動
  • 哪一個比較吸引你注意?A)有人跟你說他買了一只勞力士手錶 B)有人跟你說他登上了吉力馬札羅山
無論是《吃的美德》的提問,還是《物窒欲》的二選一,都讓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提問的目的;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常見的議題,只是不曾換個方式思考過而已。這些答案在書裡都會慢慢地釋出,但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狀態都不同,我想把這個找尋答案的過程,留給大家摸索。
©韓筠青
物質的肥胖流行:擁有並不等於富足
真正的有機不是把「健康、公平、生態、關懷」四大原則掛在嘴邊,而是將一種美德內化,這種美德就是「盡責管理」的地球管家(stewardship)…… 管家所代表的美德,就是妥善管理祖先留給我們的遺產,不揮霍浪費,也不僵化守舊。這就是我們決定要買什麼食物時真正應該考慮的事,而不是上面有沒有有機標章。
對待食物的態度,可以從不浪費開始,矯正好心態之後,望出去的世界直接不一樣,也自然而然的「看見」堆積在身旁的過多物品。以前在簽收包裹時,下單次數頻繁到根本記不得手上這箱到底裝了什麼,現在則是對於一直發生的消費行為越來越敏感:
「我擁有的物品,能代表我嗎?」
「一個人的一生需要多少『東西』,才能感受到到『幸福』?」
©韓筠青
一如肥胖對健康以及整體社會有害,物滿為患同樣有害。《物窒欲》帶我們從消費文化的起源開始,直到一世紀之後的現在,我們仍沿用舊時代的物質法則填滿生活,諷刺的是,我們買的太多、使用的太少。
作者提出了「體驗主義」的觀念,還設計了一系列題目,讓讀者根據分數評測自己的物質沈淪程度。在了解自己現階段狀況後,書的後半部主要提供我們重新規劃「物質減肥」生活的方法。
《物窒欲》內頁測驗 ©韓筠青
《吃的美德》我看到一半的時候,查到了《物窒欲》這本,買回家後交替著看,開始也意識的整頓衣櫥、丟掉雜物、送出一半的鞋子、把看過的書寄到二手書店;清空不是為了買更多東西,而是留下自己真正需要的物件,這個減肥的過程讓我感到非常自由。
為甚麼是自由?就像清空暫存檔案一樣,記憶體變得清爽許多!
每一次的消費,都是替自己期望的世界做出選擇。「吃」與「物」的慾望已經填滿現代人的生活,改善的方法絕對不是壓制慾望,是該找到自己理想生活的樣貌,為了各式的生活體驗而奮鬥、工作。當美好的回憶取代堆積成山的物品、吃不完的剩食,我們會因此更加富足。
如果你正因過多的東西所苦,而且常常點太多食物(卻又吃不完),推薦給你這兩本書,我正看到自己的改變,也期待你的改變!
書籍資訊
©博客來
《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
作者: 朱立安‧巴吉尼(Julian Bagini)
出版:商周出版
日期:2014
©博客來
《物窒欲:越多不等於越好,用「體驗消費」與「共享經濟」取代物品囤積,打造美好生活》
作者: 詹姆斯・沃曼(James Wallman)
出版:漫遊者文化
日期:2016

FOLLOW ME ON:
INSTAGRAM @missannahan_
OR MAIL ME annahan12@gmail.com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K會員
139內容數
身為一位攝影創作者的同時,我喜歡看書更勝於攝影展;對文學、社科、科普、商業、藝術書籍抱有永無止盡的好奇心。唯有閱讀,方能讓我在創作的同時預視畫面中的各種可能性。專欄以書籍推薦為主,不分類別,是我先替大家選好的好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筠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個月在逛法雅客書店時,翻到 2018 年由悅知文化出版的《松浦彌太郎のHello、Bonjour、你好:學習三種外國語,成就全球化人生》,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不談如何背單字、記文法」的「外語學習書」。
你可曾想過,我們需要療癒的同時,是不是正同意別人傷害我們?
什麼叫做「我不知道什麼」?OK,這都要從一張表格講起,一張敲醒我腦袋、打開眼界的四宮格。
品味本身一點也不神秘,也並非少數人才擁有的天賦。了解方法,做好該做的事,花費需要的時間,任何人都能擁有好品味。
我想當一輩子的攝影藝術家,但我知道這個目標無法維持生計,於是我在 MFA 畢業後,不停問自己:三年內我能做什麼、十年後會不會悔不當初?
這個月在逛法雅客書店時,翻到 2018 年由悅知文化出版的《松浦彌太郎のHello、Bonjour、你好:學習三種外國語,成就全球化人生》,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不談如何背單字、記文法」的「外語學習書」。
你可曾想過,我們需要療癒的同時,是不是正同意別人傷害我們?
什麼叫做「我不知道什麼」?OK,這都要從一張表格講起,一張敲醒我腦袋、打開眼界的四宮格。
品味本身一點也不神秘,也並非少數人才擁有的天賦。了解方法,做好該做的事,花費需要的時間,任何人都能擁有好品味。
我想當一輩子的攝影藝術家,但我知道這個目標無法維持生計,於是我在 MFA 畢業後,不停問自己:三年內我能做什麼、十年後會不會悔不當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從買買買到斷捨離,改變你對生活的想像:兩本書帶來的啟發。 眾所周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消費已成為一種不假思索的習慣。每到週末商場打折,我們總忍不住「剁手」,累積了一堆用不上的東西。而當快遞送到手,快樂也隨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金錢流失的焦慮和空虛感。 或許你也開始好奇,這樣的生活是否真的能讓我們
Thumbnail
最近讀了一本關於如何使用金錢、降低物慾的書籍 我試著將作者提到了幾個方式運用在生活中 就以這周末來說,過去只要周末一到, 心情上不免放鬆許多,夜晚總是想買點零食、炸物、啤酒、甜食放肆大吃。這次在外出購買這些食物之前,我先試著在正餐時間吃飽,過一個小時後因為肚子還是飽腹狀態,即使習慣還是往超商、鹽
  我們從哪裡生出那麼多需要丟掉的東西?一些是商品包裝、一些是免洗餐具,還有衛生紙,總會有衛生紙。其他的呢?可能壞了、不能再運作了、或者過期的食物與調味品(如果是廚餘記得丟到廚餘),也可能因為時間變換,那些過去你喜歡的東西或你常用的東西對你失去了價值,它成了垃圾,無論過去你因何緣故曾經主動想要獲得。
去年(2023),我讀到《大量廢棄社會:服裝業與便利店行業不可告人的祕密》(上海譯文出版社,2022)簡體中文版書訊時,立刻向書店訂購了一本。在我看來,這本書所訴求的主題及對象簡明扼要,每個主題之刀都指向造成大量廢棄(衣物)的日本社會,全書主旨帶有強烈反思和保護環境的精神感召。   說到丟棄衣物
Thumbnail
物品是有形的,體驗和記憶是無形的。因此體驗類的消費不僅能帶來身心的快樂和滿足,也能減少日後維護物品的心力成本。“少一個物品就少一個掛礙、就多一份輕鬆和自由”是我身為斷捨離實踐者多年之後的心得和信念。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所以說,以為自己沒吃什麼,但熱量卻已超標;以為自己沒花什麼,但預算卻已超過。那些多餘的熱量和多餘的開銷,真是自己的人生所需要的嗎?就算知道道理就擺在那,還是要逐一去確認才行。也知道是要少吃而不是不吃,但到底要吃哪些食物好,總得要先列出來才是。也正因為食物和開銷皆有限量,
Thumbnail
自從開啓了極簡主義的學習之路,我便時常檢討自己過去的 「亂買」 經驗,並想辦法持續進步。然而,壞習慣是無法在一夕之間就戒掉的,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所謂的 「亂買」,是指不按照自己的實際需求購買,導致買了太多,或是買到沒有用的物品。這篇文章要來分享我這些日子以來學習 「精準購買」 的心得,以及分
Thumbnail
你是個愛「亂買」的人嗎?你想學些方法,好幫助自己養成理性購物的習慣嗎? 話說過去的我就是很容易衝動購物。只要聽到身邊的同事朋友或者電視網路上談論到新奇好康的東西,我都是「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導致家裡的東西超級多,荷包也總是清瘦。 不過,就在幾年前,在準備搬家的過程中(從亞洲搬到美國),我逐漸養
Thumbnail
超市業者利用心理學來引導消費者購買,例如將蔬果擺在入口處,誘使消費者選擇健康商品,增加購物清單上未列的商品。購物習慣和慣性行為也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企業可以透過數據分析和心理學應用,提高行銷精準度。然而,企業需在行銷和顧客隱私之間取得平衡,並抓住顧客生活中的關鍵轉折點,以提升收益。
Thumbnail
在通膨與唱衰的氛圍中,我收斂節儉的本性,願意促進經濟繁榮,從借書改為買書;不吃大餐改為嚐鮮體驗⋯⋯。我只是看不慣一條街道馬不停蹄再換人經營,是有那麼點拒絕蕭條。當一個城市經營不了書局,不是經營者的事,是多數人小鼻子小眼睛! 然而在意識形態驅使,我刻意每每假日都去嚐鮮,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唯一讓我詫異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從買買買到斷捨離,改變你對生活的想像:兩本書帶來的啟發。 眾所周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消費已成為一種不假思索的習慣。每到週末商場打折,我們總忍不住「剁手」,累積了一堆用不上的東西。而當快遞送到手,快樂也隨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金錢流失的焦慮和空虛感。 或許你也開始好奇,這樣的生活是否真的能讓我們
Thumbnail
最近讀了一本關於如何使用金錢、降低物慾的書籍 我試著將作者提到了幾個方式運用在生活中 就以這周末來說,過去只要周末一到, 心情上不免放鬆許多,夜晚總是想買點零食、炸物、啤酒、甜食放肆大吃。這次在外出購買這些食物之前,我先試著在正餐時間吃飽,過一個小時後因為肚子還是飽腹狀態,即使習慣還是往超商、鹽
  我們從哪裡生出那麼多需要丟掉的東西?一些是商品包裝、一些是免洗餐具,還有衛生紙,總會有衛生紙。其他的呢?可能壞了、不能再運作了、或者過期的食物與調味品(如果是廚餘記得丟到廚餘),也可能因為時間變換,那些過去你喜歡的東西或你常用的東西對你失去了價值,它成了垃圾,無論過去你因何緣故曾經主動想要獲得。
去年(2023),我讀到《大量廢棄社會:服裝業與便利店行業不可告人的祕密》(上海譯文出版社,2022)簡體中文版書訊時,立刻向書店訂購了一本。在我看來,這本書所訴求的主題及對象簡明扼要,每個主題之刀都指向造成大量廢棄(衣物)的日本社會,全書主旨帶有強烈反思和保護環境的精神感召。   說到丟棄衣物
Thumbnail
物品是有形的,體驗和記憶是無形的。因此體驗類的消費不僅能帶來身心的快樂和滿足,也能減少日後維護物品的心力成本。“少一個物品就少一個掛礙、就多一份輕鬆和自由”是我身為斷捨離實踐者多年之後的心得和信念。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所以說,以為自己沒吃什麼,但熱量卻已超標;以為自己沒花什麼,但預算卻已超過。那些多餘的熱量和多餘的開銷,真是自己的人生所需要的嗎?就算知道道理就擺在那,還是要逐一去確認才行。也知道是要少吃而不是不吃,但到底要吃哪些食物好,總得要先列出來才是。也正因為食物和開銷皆有限量,
Thumbnail
自從開啓了極簡主義的學習之路,我便時常檢討自己過去的 「亂買」 經驗,並想辦法持續進步。然而,壞習慣是無法在一夕之間就戒掉的,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所謂的 「亂買」,是指不按照自己的實際需求購買,導致買了太多,或是買到沒有用的物品。這篇文章要來分享我這些日子以來學習 「精準購買」 的心得,以及分
Thumbnail
你是個愛「亂買」的人嗎?你想學些方法,好幫助自己養成理性購物的習慣嗎? 話說過去的我就是很容易衝動購物。只要聽到身邊的同事朋友或者電視網路上談論到新奇好康的東西,我都是「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導致家裡的東西超級多,荷包也總是清瘦。 不過,就在幾年前,在準備搬家的過程中(從亞洲搬到美國),我逐漸養
Thumbnail
超市業者利用心理學來引導消費者購買,例如將蔬果擺在入口處,誘使消費者選擇健康商品,增加購物清單上未列的商品。購物習慣和慣性行為也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企業可以透過數據分析和心理學應用,提高行銷精準度。然而,企業需在行銷和顧客隱私之間取得平衡,並抓住顧客生活中的關鍵轉折點,以提升收益。
Thumbnail
在通膨與唱衰的氛圍中,我收斂節儉的本性,願意促進經濟繁榮,從借書改為買書;不吃大餐改為嚐鮮體驗⋯⋯。我只是看不慣一條街道馬不停蹄再換人經營,是有那麼點拒絕蕭條。當一個城市經營不了書局,不是經營者的事,是多數人小鼻子小眼睛! 然而在意識形態驅使,我刻意每每假日都去嚐鮮,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唯一讓我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