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靡雙週報〉第19期

2022/07/1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1/8/16
主編:龍龍
副編:瑋哥
心理健康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隨著人們對於心理健康日漸重視,相關討論也逐漸出現在日常生活、社會輿論,以及流行文化之中。《我們與惡的距離》、《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等知名影劇擴增了人們對於精神病人的視角;而剛剛落幕的東京奧運,也在許多運動員的呼籲與坦白之下,讓人得以看見選手所面臨的龐大壓力以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本期〈瘋靡雙週報〉,我們選擇了幾篇報導與文章,帶您從東京奧運再看到經典電影,從不同角度一起思考心理健康議題!

東奧退賽 奧運體操4金得主拜爾斯:我們不只是運動員,我們也是人

本文深入剖析美國體操名將拜爾斯(Simone Biles)的故事。被眾人期待東京奧運能夠奪牌的拜爾斯,在比賽過程中承擔了極大的心理壓力,在失誤之後宣布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而決定退賽。正如文中所述,拜爾斯之所以是一位偉大的體操選手,在於「即使這次失誤了,她仍坦誠面對自己的失誤,並與人分享萬眾矚目帶來的壓力有多大」。而讓人更慶幸的是,拜爾斯退賽之後,許多選手、觀眾、體育協會等,皆表達了關心與支持。這些故事也讓面對精神困擾的人們知道,其實我們並不孤獨。

正視奧運選手心理健康 專家:觀賽別成敗論英雄

六月與七月間,有很多運動員為了自身心理健康發聲爭取權益的消息。小編和朋友們討論這些新聞第一個想到的事情是:「哇,有吃過精神科藥物的人都知道有很多難受的副作用,甚至可能影響日常的清醒度和平衡感等。那麼運動員在高強度訓練、高壓力的生活下、甚至可能身處不友善的社群與封閉的人際環境當中⋯⋯那他們要怎麼去均衡心理健康與體育訓練之間的平衡呢?」這篇文章或許可以給好奇的讀者一些解答。小編自己雖然不是那麼喜歡「抗壓性」和「心理素質」這兩個名詞(用詞內涵可能隱含著讓人聯想到「適者生存」、「健全主義」的意識形態吧),這篇報導仍然提供給精神疾病經驗者一些足茲參照的生活支點,我特別喜歡裡面提到的「心理意象的訓練」、「上場比賽前的自我儀式」、「人際關係、生涯規畫與社會支持必須一併考量」。不是運動員的我們也可以藉此去發想:那我自己呢?我可以為自己建立一些什麼、或是進一步觸及一些什麼需要的資源,讓我在每日與疾病經驗共存的摸索和練習之中,不只是 "survive",而是日日累積一些自己的身心底氣,用一個(對自己來說)更舒服的姿態慢慢的往前走,哪一天回首來時路,也值得自己給自己一面超超超超大的金牌。

經典電影裡的精神疾病有多真實?精神科醫師分析《小丑》、《腦筋急轉彎》、《雨人》等多部作品角色的心理問題!

GQ 網站邀請了精神科醫師拍攝影片,分析許多經典電影中,與心理健康有關的角色和情節,而本文則摘錄了其中提及的五部影劇作品。包括《馬男波傑克》與社交恐懼症、《雨人》與自閉症、《腦筋急轉彎》與青少年憂鬱症,以及《派特的幸福劇本》與躁鬱症,在影片中皆淺顯易懂地介紹影劇作品中的角色可能正在面對的困境與感受,也藉由作品中的情節,來建議我們可以如何跟身邊帶有精神困擾的親友們相處。除此之外,也透過《小丑》的片段來提醒我們,片中過度誇大了精神疾病與暴力行為之間的連結。電影裡暴力無情的小丑,其實沒有思覺失調的症狀表現;而相對地,絕大多數有著精神困擾的人們,其實很少表現出暴力的行為。
---
〈瘋靡雙週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服務對象:精神疾病經驗者的家人或朋友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13:30–20:30
▹電話專線:02-2230-8830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