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預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孩子想要比父母安排更

raw-image


重要】


    有看過嗎?你的孩子膝蓋撞到桌子,覺得很痛,很懊惱,邊尖叫邊踢桌子因為他對

桌子很生氣,認為是桌子造成他的痛苦。



這時,你或許曾經看過疼愛孩子的阿公或阿嬤,為了安撫小孩會作勢伸手打著桌子說『桌子壞壞,都是桌子害的,阿嬤打打』,於是孩子可能破涕而笑,就看到一老一小上演著一邊罵桌子,一邊打桌子的模樣……,其實,別說老一輩好了,或許您這個新時代的媽媽也這麼演過!瞧,孩子多麼像你。不過,該如何?有更好的方法嗎?
其實此時您是可以協助孩子的喲!這時的情緒引導就是父母首先要幫助
孩子定義他的經驗:『你現在很生氣,是嗎?你現在很痛,是嗎?』定義是很關鍵的,這樣一來,你們就將問題的根源從桌子轉到孩子身上。『不是桌子,而是你覺得痛,是你自己在生氣

。是的,我了解你這種情緒。』



父母用理解和愛擁抱了孩子的情緒,而當孩子感受到理解與認可,他的憤怒就逐漸消失了。身體上的疼痛也許還在,但是對疼痛的抗拒,也就是憤怒,這時就被消除了。孩子在你們眼中讀到了慈悲和理解,這可以放鬆和撫慰他的情緒,而那張桌子,也就是引發情緒的原因,就不再重要了。
其實在以理解和慈悲擁抱某個情緒時,你們將孩子的注意力從外在轉向內在,教會了孩子為情緒負責。你們讓他知道,他對外在刺激(也就是觸發情緒的事物)的反應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有所選擇的『你可以選擇不理解或理解,也可以選擇反抗或接受,總之你是可以選擇的。』
這個例子在生活中時常發生,而我所提供的方法與技巧,您會運用嗎?或者您也時常在尚未運用時,情緒早己破功而沮喪呢?其實真正要療癒的或許是身為父母的你吧!
如果您想要學習更多在親子間需要去了解的概念與方法,那麼我建議來參加這場講座吧!這個星期五晚上9/6日,7點半【孩子想要比父母安排更重要】!但在這之前6點半開始有一場新生課程說明會,會講述與說明蒲公英家的教學理念與做法,如果您是他校的學生家長,也沒關係,我們歡迎您一起來了解蒲公英的開放教育是怎麼做的,為何他們可以這麼快樂的學習,健康的成長,還可以在未來這麼優秀;甚至歡迎您來比較異同,以提供自己一個思辨的機會,檢視自己的選擇。
如果您是要來聽講座,那麼7點半到就好,誠懇的邀請您撥出空來,也歡迎知道這個訊息的外地人喔!我不想在這裡說什麼,『你給我二小時,我給你一輩子的這種承諾』,但我為了父母們可以當一個更好的大人的確用心準備。
這篇文章若是您知道對您的親朋好友有幫助,那麼歡迎分享!如果您想讓親朋好友受益或了解蒲公英,更期待您推薦9/6日的這場活動,謝謝大家!





【孩子想要比父母安排更重要】
孩子有主動力,教養就不再好費力
開學囉!新的學期新的開始!孩子、老師與各位爸爸、媽媽都充滿了活力。孩子也將在蒲公英
展開快樂的學習與成長。來自好奇與興趣的動力,每個人天生就有!但能永遠保有這股天性般的動
力,正是孩子喜歡學習、懂得照顧自己、能為自己負責…的關鍵。身為父母的你,則掌握了開啟關
鍵的鑰匙。孩子想要比父母安排更重要,你知道如何啟動孩子學習的慾望與主動學習的動機嗎?這


一場親職講座將讓您瞭解一個更重要的概念,讓爸爸媽媽們可以輕鬆教養不費力。
二、活動主標:【孩子想要比父母安排更重要】親職講座
三、活動副標:102學年度上學期課程說明會
四、活動日期:102年09月06日〈五〉分三階段:
第一階段【新生課程說明會】:下午 6:30~7:00 
第二階段【新舊生學期行事曆說明】下午 7:10~7:40
第三階段【親職演講】: 7:40~9:00
五、活動地點:蒲公英家二樓多元應用空間
六、活動講師:黃莉莉老師
七、活動說明:
〈一〉新生說明會-前30分鐘〈新生家長務必參加〉
〈二〉本學期行事曆:各項活動說明。
〈三〉例行活動介紹:午安故事、早會體能運動、
閱讀傳奇、早會歌曲。
〈四〉談品德-『101榮譽勳章。』
〈五〉談溝通-『蒲公英家的三把鑰匙。』
〈六〉親職教養講座大綱:
      1.愛是最好的燃料
2.讓孩子喜歡上自己
3.培養孩子不怕嘗試的能力
4.給孩子思考、選擇的機會
5.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
6.培養孩子獨力的能力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透過孩子小學時期的生活趣事,探討如何教導孩子珍惜時間和承擔責任。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你的孩子今天真正想告訴你什麼? 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孩子遭受欺負的跡象往往被忽視,從突然對學校失去興趣到不明原因的物品損壞,孩子這些微妙的變化可能是求助的隱秘訊號。 本文提供幾個不易被察覺的跡象,幫助父母識破孩子心中隱形的傷痛。閱讀全文,讓我們一同為孩子撐起一片更陽光的天空。 識破隱形的傷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透過孩子小學時期的生活趣事,探討如何教導孩子珍惜時間和承擔責任。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你的孩子今天真正想告訴你什麼? 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孩子遭受欺負的跡象往往被忽視,從突然對學校失去興趣到不明原因的物品損壞,孩子這些微妙的變化可能是求助的隱秘訊號。 本文提供幾個不易被察覺的跡象,幫助父母識破孩子心中隱形的傷痛。閱讀全文,讓我們一同為孩子撐起一片更陽光的天空。 識破隱形的傷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