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失去的假設中尋找日常的樣貌 I一場向死而生的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一篇是記錄我近日參加南投毓繡美術館的活動,內容是podcaster尼爾、我非與毓繡美術館的合作,包含兩檔展覽、尼爾的live podcast以及美術館本身,在這邊做個人的回饋與想法反芻。

「克萊因.赫茲 α 溫室地境」-于軒個展

就是那個光

就是那個光

上午的「重返案發現場」活動是由尼爾、我非、以及藝術家于軒來導覽(遺憾另一位藝評人完全沒有存在感),我是壓線抵達的,第一印象是尼爾的聲音太有辨識度了,在現實聽見與podcast一樣的聲音有種奇妙的不真實感。

回到藝術作品上,這次的展覽中,于軒創作出一系列極為擬真的裝置,裝置背後的設定是一個虛構的科幻場景,光就設定上是給不出多少真實感,但是作品本身疊加上極大量的細節刻劃,用繪畫的手法把材料質感、立體感、時間感做出來,用個比喻就像是鋼彈的戰損模型,賦予了作品真實的重量。

其中作品探討的共通點在於時間,一方面是人工製造出的歲月流逝感、生鏽、灰塵、破損等,另一方面作品被停滯在「臨終」前的片刻,這些裝置作品設定一段時間內會重複啟動與關機,像是哈利波特裡的照片,永遠重播當下的片刻。

我不確定有多少人注意到,但是有兩個我個人發現的、非常迷人的細節,一樓的兩件掛壁作品布置,像是受到太陽照射般,光線在壁面打出漂亮的斜角光影,這當然是不合理的,藝術品最該避免自然光的破壞,這些是用投射燈製造的氛圍,色溫或是角度難以看破,自然的讓人進入情境之中,然而卻不若自然光會遷移變化,一直保持一樣的入射角,彷彿時間真的被固定在午後夕陽從窗外照進的片刻,在暗室中格外顯眼。

另外一點與其說是細節,倒不如說是巧合,二樓的部分是于軒較早期的作品,有一系列以蝴蝶被支解為標本,用以展現殘缺的生命(是有導覽到,具體怎麼說的就忘了),而就在這作品的背後、隔著牆的展廳外的走廊上,是數隻飛舞的蝴蝶作品,對比黑暗的展廳,陽光充滿的廊道給予蝴蝶很棒的生命力。

問過于軒說牆外的蝴蝶並不是他的手筆,但卻是給觀展人很棒的彩蛋。

「日常中止」

三樓的日常中止沒有包含在早上的導覽活動中,但依然值得一看,也同樣回應著時間中止的課題。

日常中止包含國外六名不同的藝術家,各自對於中止的時間做出不同詮釋,其中的共同性或許是作為主體的人物的缺席了吧。

由於是連動到下午的live podcast內容,詳細關於作品的分析留在後面繼續。

「我們在失去的假設中尋找日常的樣貌」-LIVE PODCAST

下午的live podcast主要是與藝評人 莊偉慈的對談,關於兩檔展覽的延伸,包含到「日常」以及「時間的中止」,在台下當觀眾有點像從後台看表演的感受,內容本身我就不多談了,畢竟之後還會上架。

在事前看活動內容時,看到日常中止的簡介中提到哲學家、活著與死亡、時間,這不就是在說「向死而生」?很好,這很存在主義,於是前幾個禮拜就複習了一下海德格。

當然哲學什麼的,一點邊也沒帶到......廢話,是有Q&A時間,但也不可能提這種問題,也沒能力當場整理出來,於是就來寫這篇摟。

中止

「向死而生」是出自哲學家海德格的巨作「存在與時間」的概念,書中討論到萬事萬物都無法逃避的中止—「死亡」,以及該如何面對,其中對於死亡的的解釋有兩種,一種是所有存在都必須面對的、隨著時間遷移的改變,人會新陳代謝、物質會腐朽老化,最終都會迎來時間中止的那一刻,這是肉體的死亡;另一種則是稱為「本真的死亡」,試著想像一種狀況,當人還在、事物依舊,但對你而言一切的一切都不再具有意義,或許是迎著日出回家的社畜、還是得知自己罹患絕症的那刻、又或者就只是個該死的普通日子,身體還存在,但對事物再也產生不了任何感受,這是精神上的死亡。

尼爾在過程中歸納出的兩種「日常的中止」,不也巧合的對應到兩種存在的死亡?災害導致的末世形同形式上的中止、人們的撤出形同主觀意義的懸置,所以我會覺得「日常中止」呈現的,就像是一種直視社會狀態的死亡,以及面對該如何重生的思考。

存在(being)從來不是靜止的狀態,而是作為動詞使用,是一種積極的哲學,若是不懂得生,那就淪為虛無主義了,不過在此之前,我先退回來討論關於「日常」的部分。

日常

海德格師承自胡賽爾,但與其師一個重要的差異在於「現象學的轉折」,這麼說吧,在此之前的哲學主流認為,在現實以外會有一個客觀存在的「本質」或是「真理」,著名的例子要從柏拉圖的理型開始,而到了海德格開始卻提出不應該區分主觀或是客觀,而根本就是同一件事,我們存在在現實中,現實又造就了我們,一為全、全為一,該討論的並不是一件事存在與否,而是置在什麼情境下討論這件事。

舉個例,作為live podcast的現場觀眾,我們是存在的嗎?對在場的人,當然。而對於日後聽著音檔的奶粉們呢?存在與否已經意義不大了吧。

現在筆戰常被提及的,不要去脈絡化不就是這樣,一旦剝離了作為存在前提的情境,確實能簡潔清晰,但就如同跑到火星的曼哈頓博士一般,一切不再有意義。

在live podcast過程中尼爾有提出一個問題,關於「日常」是甚麼?這邊我給出一個暫時性的說法,日常就是作為存在展開的「情境」

日常中止

延續前兩部分的說法,「日常」是情境,而「中止」是死亡,情境是不會死的,死的是再也回不去的主體,「日常中止」展出的作品幾乎都是存在主體缺席,空餘情境的景象,也就是赤裸裸的展現—你已經死了。

面對死亡後,該思索的只能是如何生,這也正是存在主義的核心所在,但礙於篇幅,剩下來點幾幅我有印象的作品好了。

猪瀨直哉、元田久治

元田久治-歌舞伎町

元田久治-歌舞伎町

這兩位的幾幅作品應該最讓多數人映象深刻,無他,誇張的畫面表現力,同為寫實風格,我想甚至要比樓下的于軒更具真實感,細看的話于軒明顯刻工更高,但像是元田久治的一幅歌舞伎町,直接給人強大的印象感,果然作品大就是有優勢。

猪瀨直哉-聖母頌

猪瀨直哉-聖母頌

而猪瀨直哉的聖母頌一作,畫面以外的有趣之處在於,乍看是蓋在山谷的摩天輪,實則是被自然包裹的的人造物,細看山壁會發現露出的大樓與電線,像是被有生命的大自然吞去一般。

智海

智海-心情已過時

智海-心情已過時

智海的作品,或許是相對表現力遜色的,但卻是回想起來最讓我能共感的,幾幅像是泛黃相片的風景,描繪的是逝去的香港日常,沒有任何末日光景,卻是真真正正回不去的舊日情境,那些描繪末日殘破地作品是物質上的反思,而訴說往日回憶的......嗯。

不再日常

前面在回應時,我給出的是暫時性的說法,而我真正的答案,日常是「那個停留在過去的自己」。

因為停留,時間的累積造就日常,當活在日常裡,不也就是沉溺在習慣與熟悉之中?

日常的中止不只是終止,而是存在的開始。

「毓繡」

這不在官方活動中,但美術館本身才是來到「毓繡」時最精采的藝術品。

作為不太夠格的空間領域從業人員,這次大概是我時隔多年的出遊兼建築巡禮,就我不怎麼專業的視角,在「毓繡」的園區各處大量的細節處裡還是讓我跑了整天。

然後我已經沒勁了,剩下貼照片吧。

從入口開始

從入口開始

一連串的迴廊

一連串的迴廊

轉角端景

轉角端景

樓梯盡頭是展廳本館

樓梯盡頭是展廳本館

本館

本館

框景

框景

用很多的落水

用很多的落水

raw-image
raw-image


*本文所舉哲學理論僅為非專業理解

*參考資料:紀金慶 哲學好好玩系列


👉有光的地方【Matters

avatar-img
37會員
103內容數
這邊的一系列文章裡,我會分享生活觀察中,各種跟其他人想法差異的內心論戰。 也許引用各種其實我不熟的理論來為思考下結論,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啟發,或各位帶給我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來自那個光 的其他內容
「事情沒有絕對的對錯」、「XX沒有好壞之分」 類似這樣的句子,有時會看到別人回應時加上這樣一句,通常這種時候我也只會表示「是的」、「沒錯」、「我同意」,只是有需要提出來強調這點嗎?
我在職涯上,經歷過被人帶、帶過人、到如今再次受命於人,在這中間主管與下屬總是會有一條分界,認為對方沒有用心或是不懂帶人,對不上彼此頻率,因而痛苦不堪。 即使雙方都想把工作做好,都還是會遇上像是「不懂要問阿」、「我以為這樣可以」這種溝通問題。 這篇會以下屬的觀點,來看如何處理工作上的細節。
出來討生活誰不是為了那一份薪水,照理說一份耕耘一分收獲,要是我很努力很努力的工作了,是不是值得(就算不是完全等比例)相對應的報酬了?也可能未必。 換了工作的這幾個月,越來越多的加班,都搞不清楚該怎樣做才好了?這一篇是在自我消解的同時,思考到的一段解釋,也是讓自己轉換一下。
停耕一段時間了,最近的生活完全進入另一個軌道,也沒多餘的空間去思考有的沒的,這篇簡單打打當記錄吧。 最近聽了一場講座,楠弘舉辦的【當代建築的永續共融與典範創新】,講者是龔書章教授......
最近因為個人轉換跑道,文章的更新要停上好一陣了(有人在意嗎)。 這篇與其說是報告近況,倒不如說是記錄現在的感受,關於職場的適應的想法。
可以怎麼看請人「幫忙」這件事? 有點奇妙的是,通常人會樂於助人,不管是出於利己或是利他都是合理的,但是當別人把事情丟過來的時候,很容易會覺得「這麻煩透了。」 當然最簡單的問題點,是出在「這是不是有選擇的?」 不過我想試著再往下一層,看看與人協作時的權力問題。
「事情沒有絕對的對錯」、「XX沒有好壞之分」 類似這樣的句子,有時會看到別人回應時加上這樣一句,通常這種時候我也只會表示「是的」、「沒錯」、「我同意」,只是有需要提出來強調這點嗎?
我在職涯上,經歷過被人帶、帶過人、到如今再次受命於人,在這中間主管與下屬總是會有一條分界,認為對方沒有用心或是不懂帶人,對不上彼此頻率,因而痛苦不堪。 即使雙方都想把工作做好,都還是會遇上像是「不懂要問阿」、「我以為這樣可以」這種溝通問題。 這篇會以下屬的觀點,來看如何處理工作上的細節。
出來討生活誰不是為了那一份薪水,照理說一份耕耘一分收獲,要是我很努力很努力的工作了,是不是值得(就算不是完全等比例)相對應的報酬了?也可能未必。 換了工作的這幾個月,越來越多的加班,都搞不清楚該怎樣做才好了?這一篇是在自我消解的同時,思考到的一段解釋,也是讓自己轉換一下。
停耕一段時間了,最近的生活完全進入另一個軌道,也沒多餘的空間去思考有的沒的,這篇簡單打打當記錄吧。 最近聽了一場講座,楠弘舉辦的【當代建築的永續共融與典範創新】,講者是龔書章教授......
最近因為個人轉換跑道,文章的更新要停上好一陣了(有人在意嗎)。 這篇與其說是報告近況,倒不如說是記錄現在的感受,關於職場的適應的想法。
可以怎麼看請人「幫忙」這件事? 有點奇妙的是,通常人會樂於助人,不管是出於利己或是利他都是合理的,但是當別人把事情丟過來的時候,很容易會覺得「這麻煩透了。」 當然最簡單的問題點,是出在「這是不是有選擇的?」 不過我想試著再往下一層,看看與人協作時的權力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們不得不面對彼此的面龐、不得不去珍視耀眼的陽光,從第一會場的幽暗空間,到第二會場的挑高展場上方的窗戶,最終到第三會場的落地窗,整個觀展順序讓觀眾漸漸由室內走向戶外,由人造到自然。我想,這個展覽的終點就在窗外 - - 人造的庭園之外、里山的光輝中。
  取消了形上真理觀,海德格關心的是我們所處的生活世界。在胡賽爾「意識一定是關於某物的意識」重新把主體和外在世界連接起來之後,海德格更進一步探問這個主體是如何與外在世界互動。面對人是什麼的問題,海德格直截明瞭的答:我在這裡。
我們生命中無產出的時期彷彿漫無脫的,但在潛意識間,這些時光卻往往以最深遠的方式影響著我們 - 江逸夫 我們的時光 - 時間與光陰 我們經常說時間很寶貴,我們要爭取時間做有意義的事,但每人對「意義」的定義都不一樣。 我喜歡自己待在一角看看書本享受寧靜的時間,但有些人喜歡與他人相處,去旅行感受不同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生命的意義不是必要條件,只是用以協助仍不了解這些作品的人認識會場的導覽手冊。看展時能拿到的話,的確挺令人高興的(畢竟誰都不喜歡空手而歸)。但在仍需要你以作者身分給出更多繼續推展風格的作品時,手冊這類的事情,如果尚沒有造成你太多的煩惱,或許就先擺在一邊,以後再思考。
Thumbnail
展覽創造出一種效果,讓我們暫時與熟悉的日常有了些間隙。在此我們打開感知能力,重新觀察、比對著周遭的一切,對生活中的組成及運作,似乎開始多了份覺察。藝術家們在此提供了一種稍事停留、重組認知與思考的空間,讓我們身在現代化所帶來的便利與安穩的生活之際,還能更主動的去感知和體驗關於生命中可能存在的一切。
Thumbnail
破繭而出的蝴蝶像標本般被永恆地固定於展牆上,似乎印證了人類文明的短瞬即逝,又象徵自然生命的循環,當代文明中,所有個體都週而復始地重道覆轍。此展作為一個「啟示錄」,通過紀錄當下,向所有觀眾警惕未來。
Thumbnail
無的遺忘─痕跡   海德格(Heidegger,1889-1976)在喚起「存有」時,什麼依舊被遺忘了?什麼是「遺忘」?死亡是遺忘嗎?德希達(Derrida,1930-2004)說:「我總是力圖使我自己處在哲學思辨的界限上,我說的是界限,而不是死亡,因為我根本不相信今天人們所輕易說的哲
Thumbnail
這集節目將探討未知的死亡,從克里希那穆提《活著這件事》II、III 部和《莊子》談及死亡的三個故事,讓我們重新感受死亡。準備好咖啡,讓我們輕鬆地談天說地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與死亡之間的奧祕,以及人類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和感悟,試圖理解生命的延續和意義。文章藉由情感豐富的文字,引人入勝地探討了這個永恆的議題。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們不得不面對彼此的面龐、不得不去珍視耀眼的陽光,從第一會場的幽暗空間,到第二會場的挑高展場上方的窗戶,最終到第三會場的落地窗,整個觀展順序讓觀眾漸漸由室內走向戶外,由人造到自然。我想,這個展覽的終點就在窗外 - - 人造的庭園之外、里山的光輝中。
  取消了形上真理觀,海德格關心的是我們所處的生活世界。在胡賽爾「意識一定是關於某物的意識」重新把主體和外在世界連接起來之後,海德格更進一步探問這個主體是如何與外在世界互動。面對人是什麼的問題,海德格直截明瞭的答:我在這裡。
我們生命中無產出的時期彷彿漫無脫的,但在潛意識間,這些時光卻往往以最深遠的方式影響著我們 - 江逸夫 我們的時光 - 時間與光陰 我們經常說時間很寶貴,我們要爭取時間做有意義的事,但每人對「意義」的定義都不一樣。 我喜歡自己待在一角看看書本享受寧靜的時間,但有些人喜歡與他人相處,去旅行感受不同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生命的意義不是必要條件,只是用以協助仍不了解這些作品的人認識會場的導覽手冊。看展時能拿到的話,的確挺令人高興的(畢竟誰都不喜歡空手而歸)。但在仍需要你以作者身分給出更多繼續推展風格的作品時,手冊這類的事情,如果尚沒有造成你太多的煩惱,或許就先擺在一邊,以後再思考。
Thumbnail
展覽創造出一種效果,讓我們暫時與熟悉的日常有了些間隙。在此我們打開感知能力,重新觀察、比對著周遭的一切,對生活中的組成及運作,似乎開始多了份覺察。藝術家們在此提供了一種稍事停留、重組認知與思考的空間,讓我們身在現代化所帶來的便利與安穩的生活之際,還能更主動的去感知和體驗關於生命中可能存在的一切。
Thumbnail
破繭而出的蝴蝶像標本般被永恆地固定於展牆上,似乎印證了人類文明的短瞬即逝,又象徵自然生命的循環,當代文明中,所有個體都週而復始地重道覆轍。此展作為一個「啟示錄」,通過紀錄當下,向所有觀眾警惕未來。
Thumbnail
無的遺忘─痕跡   海德格(Heidegger,1889-1976)在喚起「存有」時,什麼依舊被遺忘了?什麼是「遺忘」?死亡是遺忘嗎?德希達(Derrida,1930-2004)說:「我總是力圖使我自己處在哲學思辨的界限上,我說的是界限,而不是死亡,因為我根本不相信今天人們所輕易說的哲
Thumbnail
這集節目將探討未知的死亡,從克里希那穆提《活著這件事》II、III 部和《莊子》談及死亡的三個故事,讓我們重新感受死亡。準備好咖啡,讓我們輕鬆地談天說地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與死亡之間的奧祕,以及人類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和感悟,試圖理解生命的延續和意義。文章藉由情感豐富的文字,引人入勝地探討了這個永恆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