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工作提不起勁?用3種「儀式感」幫自己找回工作與生活的分界線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在家創業、在家工作,克服「惰性」是必須的

在家創業、在家工作,克服「惰性」是必須的

這篇文章是寫在Yeti疫情居家辦公期間,只是沒想到在長達近兩年的居家辦公後,我居然就直接居家創業了。回頭看過去寫的文章,其實到現在也挺適用,也許工作上少了幾分錢、多了許多壓力,但辦公與生活的界線卻變得更加模糊,不可不注意自己的「紀律」。

「所以說,工作離家近不一定是好事」

放假無論如何都會避開公司鄰近區域前陣子與同事們聊到這件事情,即便經過公司周邊是到目的地的最短距離,我們還是會選擇繞路而行。就像其實我已經有將近7年的時間不曾在放假時到過大安森林公園。

工作時間的兢兢業業、休閒娛樂的自由奔放、居家時刻的輕鬆愜意,不同的場域讓人擁有不同的心智狀態,過去我們靠著區域間的移動劃分了不同場域狀態,但隨著疫情的散佈,減少外出、在家辦公(Work From Home, WFH)成了常態,而所有場域的狀態也隨著攪和在一起。

如同過去LINE與其他通訊App進入工作領域後開始侵蝕私人時間般,WFH也逐漸融解了原有分界線,我們也許更該思考新的分界與儀式區隔兩者,來維持我們的心力健康。

「在辦公室外工作,儀式感不能少」

在家辦公的儀式感其實並非病毒擴散後才開始的議題。早在自宅創業興起,自由工作者(Free Lancer)成為新的業態後,創業家們就開始討論如何區分工作與生活兩種情境,提升效率又能將工作排除於生活之外。

衣著儀式感

即便是居家辦公仍要換上外出衣著,這是最多人提到的工作儀式感。有些人居家辦公就穿著居家服處理公事 ,心想「反正也沒人看」,但往往無法維持長時間專注導致工作效率低下,缺乏生活轉場使人身心無法轉換。透過穿上工作「戰鬥服」能夠利用衣著認同,快速將心境切換到工作模式上。

場域儀式感

在家創業,也要外出找地方辦公,這是許多創業前輩工作上的建議,就如同本文開頭,轉換場域可以轉換心境,幫助自己切換至工作模式。但防疫期間推廣減少外出,室內空間暫停開放,該怎麼辦?我的經驗中在家中劃定工作區域會是很好的辦法,工作區可以是獨立的房間也可以是特定的座位,僅只有在工作時才會在這位置,提供自己一個切換工作狀態的心理暗示。

時間管理儀式感

無論你要使用蕃茄鐘法,或是列出課表照表操課,在朝九晚五間維持固定的作息是重要的,依照平時上班習慣安排工作行程,將有助於你在WFH模式下更加維持高度專注。

Yeti在家工作已經超過兩個月的時間,無論是正式工作或是單純閱讀書寫,每天履行三樣儀式,在行事效率上都是有感提升。然而,居家辦公也帶來多吃少動的缺點,建議每天在工作之餘,也別忘了利用YouTube或其他線上課程平台,找找運動課程幫自己起身動動唷!


你好我是Yeti,來自CoUP! 小老闆智酷 – 一個為「一人企業」打造知識網絡的好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是 Yeti,不是雪球的沙龍
25會員
32內容數
雖說「吾日三省吾身」,但你離職後也跟我一樣不斷反省自己、反省老闆、反省公司或職場嗎?這是個紀錄Yeti離職創業後的反省日記,包含了職場自省、創業心得與耍廢情報,是個濃厚系個人色彩的地方,一不小心會成別人的毒雞湯,請謹慎服用。
2023/11/20
「你怎麼都沒邀請對貼文按讚的人,來給專業按讚呢?」新加入協助粉專管理的小編這麼問我。 是的,比起按讚人數或追蹤人數的增長,我更在意的是所有追蹤粉專的朋友是否「真的是我們內容的受眾」? 這是【黃標粉專經營筆記】的第 7 集,延續上次的內容,我將談談為何「粉絲結構」如此的重要?
Thumbnail
2023/11/20
「你怎麼都沒邀請對貼文按讚的人,來給專業按讚呢?」新加入協助粉專管理的小編這麼問我。 是的,比起按讚人數或追蹤人數的增長,我更在意的是所有追蹤粉專的朋友是否「真的是我們內容的受眾」? 這是【黃標粉專經營筆記】的第 7 集,延續上次的內容,我將談談為何「粉絲結構」如此的重要?
Thumbnail
2023/11/17
我對於粉絲專頁推薦功能的三個想法 第一、往好處想 - 無論如何你的粉專內容都將隨著FB的政策觸及到更多人 第二、但往壞處想 - 你的內容有可能因觸及到不這麼喜歡的人被隱藏 再者、往更壞的方向想 - 你可能吸引到並非真正認同粉專「核心價值」的受眾 等等,第三點怎麼想都比第二點好呀?要回答這問題 就得
Thumbnail
2023/11/17
我對於粉絲專頁推薦功能的三個想法 第一、往好處想 - 無論如何你的粉專內容都將隨著FB的政策觸及到更多人 第二、但往壞處想 - 你的內容有可能因觸及到不這麼喜歡的人被隱藏 再者、往更壞的方向想 - 你可能吸引到並非真正認同粉專「核心價值」的受眾 等等,第三點怎麼想都比第二點好呀?要回答這問題 就得
Thumbnail
2023/10/31
如果我有這樣一套能在 3 個月內打造出高互動的粉專的方法 你會想知道嗎? 想知道的朋友請留言+1 你好我是Yeti,來自CoUP! 職人創業家, 一個幫助專業工作者學習打造「知識網絡」的好地方。 如果你有任何製作課程方面的問題想要聊聊,請點這
Thumbnail
2023/10/31
如果我有這樣一套能在 3 個月內打造出高互動的粉專的方法 你會想知道嗎? 想知道的朋友請留言+1 你好我是Yeti,來自CoUP! 職人創業家, 一個幫助專業工作者學習打造「知識網絡」的好地方。 如果你有任何製作課程方面的問題想要聊聊,請點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家辦公的儀式感其實並非病毒擴散後才開始的議題。早在自宅創業興起,自由工作者(Free Lancer)成為新的業態後,創業家們就開始討論如何區分工作與生活兩種情境,提升效率又能將工作排除於生活之外。
Thumbnail
在家辦公的儀式感其實並非病毒擴散後才開始的議題。早在自宅創業興起,自由工作者(Free Lancer)成為新的業態後,創業家們就開始討論如何區分工作與生活兩種情境,提升效率又能將工作排除於生活之外。
Thumbnail
本月的閱讀清單裡,除了上一本西野亮廣的<不改變就無法生存>外,還有另一本性質有一點類似,但是是從實務角度出發的書,那就是理想生活設計的佐伊。 疫情使然,使許多人是「被迫」開始想辦法把工作全部數位化的。 但,一件事總是一體兩面,在家工作必然的困難點不外乎幾個: 在家裡同時有許多會干擾工作效率的因素:
Thumbnail
本月的閱讀清單裡,除了上一本西野亮廣的<不改變就無法生存>外,還有另一本性質有一點類似,但是是從實務角度出發的書,那就是理想生活設計的佐伊。 疫情使然,使許多人是「被迫」開始想辦法把工作全部數位化的。 但,一件事總是一體兩面,在家工作必然的困難點不外乎幾個: 在家裡同時有許多會干擾工作效率的因素:
Thumbnail
對於原本不常在家工作的人而言,疫情升級之後「被迫」學習的技能或許就是透過網路遠端工作、並且逐漸適應將住家和工作融合在一起的的生活方式與態度。這裡就以過去十年遠端工作的經驗,提供一些在態度、環境、以及技能上的建議。
Thumbnail
對於原本不常在家工作的人而言,疫情升級之後「被迫」學習的技能或許就是透過網路遠端工作、並且逐漸適應將住家和工作融合在一起的的生活方式與態度。這裡就以過去十年遠端工作的經驗,提供一些在態度、環境、以及技能上的建議。
Thumbnail
【未來實踐家】是我將過去 10 年來,從職場、生活以及身心靈互相整合後,淬煉出來的新實驗,把輸入的東西,重新演繹加上生活實踐方案,以電子報的方式呈現。
Thumbnail
【未來實踐家】是我將過去 10 年來,從職場、生活以及身心靈互相整合後,淬煉出來的新實驗,把輸入的東西,重新演繹加上生活實踐方案,以電子報的方式呈現。
Thumbnail
WFH 的一大難題在於,「好像」會很難專心,但事實上我不這麼認為。老實說在漫長的職涯裡,在家工作是我最忙、生產力最好的時候,有時候一天會不知不覺就工作超過10小時。但我並非一起床打開電腦就可以馬上這麼有生產力。而是需要幾個「儀式」,讓自己依然維持在辦公室的戰鬥狀態,創造更有好的工作成果。
Thumbnail
WFH 的一大難題在於,「好像」會很難專心,但事實上我不這麼認為。老實說在漫長的職涯裡,在家工作是我最忙、生產力最好的時候,有時候一天會不知不覺就工作超過10小時。但我並非一起床打開電腦就可以馬上這麼有生產力。而是需要幾個「儀式」,讓自己依然維持在辦公室的戰鬥狀態,創造更有好的工作成果。
Thumbnail
「讚哦,在家工作耶~很自由吧,可以睡到自然醒...」 筆者目前工作,剛好屬在家工作型態(WFH:Work From Home)除公司定期會議外,其它時間皆可自主安排。疫情來襲,在家工作成為趨勢,但有那些不便跟訣竅?對自己、對公司該如何自處?然後,會不會做著做著,真的變成「永遠的在家工作」?
Thumbnail
「讚哦,在家工作耶~很自由吧,可以睡到自然醒...」 筆者目前工作,剛好屬在家工作型態(WFH:Work From Home)除公司定期會議外,其它時間皆可自主安排。疫情來襲,在家工作成為趨勢,但有那些不便跟訣竅?對自己、對公司該如何自處?然後,會不會做著做著,真的變成「永遠的在家工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