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可以忽視三歲孩子對別人的攻擊行為嗎?

更新於 2024/08/3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一位家長(甲)因為老師時常告知,其唸小班的孩子(乙)有攻擊別人的行為,感到十分不悅,因此在臉書社團貼文攻擊乙的老師大驚小怪,三歲孩子懂什麼!並認為老師寫聯絡簿將孩子的不當行為告知家長,是沒本事解決孩子調皮的行為。(註1)

甲對老師的攻擊性指控,以及其指控中所描述其孩子的攻擊行為,倒讓我想到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Daniel Goleman在其所著的「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中所提到的案例:

幼兒園裡,孩子們在打打鬧鬧。年僅兩歲半的馬丁不小心碰到一個小女孩,小女孩莫名其妙地大哭起來。馬丁去抓她的手,但她哭著躲開了,馬丁拍一下她的手臂。

小女孩還在哭,馬丁把臉轉過去不看她,大聲說:「不許哭!不許哭!」聲音一次比一次急,一次比一次響亮。

馬丁想再拍她,她又一次反抗了。這時馬丁好像咆哮的小狗那樣露出牙齒,嚇唬小女孩。

馬丁再一次開始拍打小女孩的背部,不過拍打很快地變成捶打,馬丁不管小女孩可憐的尖叫,一直重重地打她。

也許有人會認為上面案例裡的馬丁只有兩歲半,他懂什麼。但在心理學家眼裡可不是如此。馬丁的行為已與正常幼兒的同理心行為完全相反:幼兒通常會同情地懇求,並努力安慰哭泣的小伙伴,但馬丁卻是攻擊哭泣者。

更糟糕的是,馬丁的行為顯示他從嬰兒期就是被毆打或其他身體虐待的受害者。

馬丁的行為反映出他在家裡得到的眼淚與痛苦的教訓:

哭泣首先會遇到專橫的象徵性安慰,若繼續哭泣,就會遭遇臭臉和咆哮,然後是拍打,乃至赤裸裸地毆打。

最棘手的是,馬丁似乎已經失去其原始的同理心,即停止攻擊受傷者的本能,才兩歲半的他表現出殘忍和虐待衝動的萌芽。

馬丁這樣的孩子是特例嗎?不是。

在27個受虐孩童的案例中發現,這27個孩童皆沒有幼兒該有的原始同理心,相反地,他們對哭泣的小朋友表現出恐懼、憤怒,或者像馬丁那樣進行身體攻擊。

這類型的孩子長大後的命運會如何?總體來說,這些孩子長大後,更有可能存在認知困難,更加好鬥,不受同儕歡迎,更容易陷入憂鬱,而且成年後更容易觸法和犯下暴力罪行。

這種狀況也可能會代代相傳,殘暴的父母在童年期必然被他們的父母殘暴對待過。他們就像是他們暴力父母的縮影,很早就學會殘暴的回應方式。(註2)

現在回頭看看報導中的案件。如果家長的描述沒有誇張,乙孩童的行為可以用「孩子不懂他在做什麼」直接略過嗎?

恐怕不行,必須家長與老師合作一起找出原因,通力合作執行能導正孩子行為的教養方法,才能將孩子的行為導正。

註1:TVBS新聞網「兒露下面扯人裙褲!家長「還小不懂」控師:思想邪惡」。

原始貼文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107931031037121/posts/287874399709449/?d=n

註2:摘自「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第12章。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avatar-img
94會員
163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綠園嬿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校園裡面孩子難免會出現脫序或違規行為,要導正這些行為需要透過觀察和分析,才能幫助孩子走上正途。只可惜我國的教育部習慣於用鋸箭法解決問題,好像用「通報」、「輔導」、「記過」和「轉學」就可以解決孩子行為偏差的問題。教育部如此的心態,只會放任孩子的問題日益惡化。
恐龍家長的橫行不是某個單一老師的事,而是國安危機,因為它所引發的寒蟬效應,讓孩子未來越來越難得到好老師的指導。在這篇文章中,除了具體說明恐龍家長的行為樣態外,也明確指出如何扭轉局勢,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教育品質和未來。
我國的教育水平不斷下降的主因,肇因於教育部制定教育政策往往重表面,沒有對症下藥。這狀況在雙語教育政策再次顯現。
許多父母都以自己的期許來培養孩子,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往往忽略孩子的情緒和性向,甚至在強迫孩子追逐成功的過程中,讓孩子在人生的路途中迷失了。也許,《翻頁者》這部影片,可以幫助家長思考,自己究竟希望孩子擁有什麼樣的人生,而孩子也應該思考,要活出自己的人生還是父母追求的人生?
教育部預告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要將「持續性」去除,也就是說,只要單次的欺負行為即可構成「霸凌」。 就實務面來說,霸凌的認定已經在事件發生的後端,真正需要著重的是前端的預防才能有效保護學生免於受到霸凌的傷害,也同時學會反霸凌的技能。
我國教師長期以來在追求「穩定」的狀況下,早已失去保護自己的能力,當自己面對不公平的待遇時,往往以「抱怨」和「當駝鳥」的方式面對。事實上,這種做法只會讓外界認為老師是好欺負的族群,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處事態度將難以處理校園霸凌問題。因此,老師應學會保護自己,才能教會學生如何反霸凌。
在校園裡面孩子難免會出現脫序或違規行為,要導正這些行為需要透過觀察和分析,才能幫助孩子走上正途。只可惜我國的教育部習慣於用鋸箭法解決問題,好像用「通報」、「輔導」、「記過」和「轉學」就可以解決孩子行為偏差的問題。教育部如此的心態,只會放任孩子的問題日益惡化。
恐龍家長的橫行不是某個單一老師的事,而是國安危機,因為它所引發的寒蟬效應,讓孩子未來越來越難得到好老師的指導。在這篇文章中,除了具體說明恐龍家長的行為樣態外,也明確指出如何扭轉局勢,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教育品質和未來。
我國的教育水平不斷下降的主因,肇因於教育部制定教育政策往往重表面,沒有對症下藥。這狀況在雙語教育政策再次顯現。
許多父母都以自己的期許來培養孩子,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往往忽略孩子的情緒和性向,甚至在強迫孩子追逐成功的過程中,讓孩子在人生的路途中迷失了。也許,《翻頁者》這部影片,可以幫助家長思考,自己究竟希望孩子擁有什麼樣的人生,而孩子也應該思考,要活出自己的人生還是父母追求的人生?
教育部預告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要將「持續性」去除,也就是說,只要單次的欺負行為即可構成「霸凌」。 就實務面來說,霸凌的認定已經在事件發生的後端,真正需要著重的是前端的預防才能有效保護學生免於受到霸凌的傷害,也同時學會反霸凌的技能。
我國教師長期以來在追求「穩定」的狀況下,早已失去保護自己的能力,當自己面對不公平的待遇時,往往以「抱怨」和「當駝鳥」的方式面對。事實上,這種做法只會讓外界認為老師是好欺負的族群,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處事態度將難以處理校園霸凌問題。因此,老師應學會保護自己,才能教會學生如何反霸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Thumbnail
很難。 這並不是特別疼愛誰,只是身為父母,都會想幫助現在那個遇到困難的孩子,因為都是自己的孩子,焉能不管,不顧? 但,當你伸手援助任何一個需要幫助的孩子,都會引來其他孩子的不願。他們也想被父母疼愛,被父母稱讚,被父母看見。 可,此時,父母只看得見那個需要幫助的孩子,於是...其他孩子們就吃
Thumbnail
「老師,你說要陪孩子做他喜歡的事,但是他喜歡的我就是不喜歡呀!」 有不少的家長向我提出過這樣的困擾,我理解如果硬要家長去陪孩子,那種不得不的無奈感受,反而對親子關係是有害的。
Thumbnail
在教育場域中,不少家長對於年幼孩子的脫序行為常用「他還小」、「他不懂」…等藉口,試圖開脫家長自己的教育責任和為孩子脫罪。殊不知,孩子年幼時的行為偏差不能等閒視之,否則家長等於在強化孩子的負面行為,增加孩子長大後走上人生不歸路的風險,甚至會代代相傳。
Thumbnail
女兒上幼兒園的第三天,我開車送她上學時,她就跟我說:「媽媽,我不想去上學了。」 我一想到剛出門前,女兒有些哀號,當時家中的長輩說:「妳應該要開開心心的去上學啊!」當我聽到這句話時,心裡想的是,這也太強人所難了吧!我回想小時候的自己,可是用盡各種手段不去學校,例如大哭或裝病。 於是...
Thumbnail
當孩子情緒高漲、無法溝通時,仍雲淡風輕地當一個高情商父母,是有方法的。 「我討厭媽咪!!!」 1. 明白 #孩子的惡劣態度和言行並非真心想傷害我們,而是因為 #他正陷在情緒的痛楚中。 第一次不在孩子身邊10天這麼久 再見面時 我和孩子們像無尾熊母子般緊緊抱黏在一起。 然而1小時後 我和
Thumbnail
*泛科學知識長 鄭國威老師 如果說,此時此刻的人類竟對數十億嬰兒,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實驗,你相信嗎? 我說的就是──大幅增加的螢幕曝光跟使用率。5 歲以下的小孩接觸跟使用螢幕的時間與頻率在過去十年大幅提高,有不少研究共同指出令人憂心的結論,那就是嬰兒愈小開始看電視、接觸平板跟手機,而且接觸時間
Thumbnail
你們家的孩子,在考前,會有焦慮行為嗎? 咬指甲? 情緒發洩? 重甩門?失眠? 要如何正向引導孩子,可以自主學習進步呢? 一位企業界臨場健康服務護理師-于雯 除了擁有健康照顧的專業外,一年前踏上身心靈的學習,在《芙愛占心學院》透過禪卡鍛鍊覺察洞察力,習得《家庭占心》的心法.薩提爾成長模式一起運用在孩
Thumbnail
「你閉嘴!」妳主管指著他的鼻子吼:「我教我家員工干你什麼事了?他上個月業績差輸給同事已經被我打一個耳光了,現在又犯錯,再加一個耳光剛剛好而已。」主管甩甩雙手,一邊走回座位,一邊碎唸:「員工就是不打不成器,以前我也是這樣被前主管打大的,為什麼不能打?」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Thumbnail
很難。 這並不是特別疼愛誰,只是身為父母,都會想幫助現在那個遇到困難的孩子,因為都是自己的孩子,焉能不管,不顧? 但,當你伸手援助任何一個需要幫助的孩子,都會引來其他孩子的不願。他們也想被父母疼愛,被父母稱讚,被父母看見。 可,此時,父母只看得見那個需要幫助的孩子,於是...其他孩子們就吃
Thumbnail
「老師,你說要陪孩子做他喜歡的事,但是他喜歡的我就是不喜歡呀!」 有不少的家長向我提出過這樣的困擾,我理解如果硬要家長去陪孩子,那種不得不的無奈感受,反而對親子關係是有害的。
Thumbnail
在教育場域中,不少家長對於年幼孩子的脫序行為常用「他還小」、「他不懂」…等藉口,試圖開脫家長自己的教育責任和為孩子脫罪。殊不知,孩子年幼時的行為偏差不能等閒視之,否則家長等於在強化孩子的負面行為,增加孩子長大後走上人生不歸路的風險,甚至會代代相傳。
Thumbnail
女兒上幼兒園的第三天,我開車送她上學時,她就跟我說:「媽媽,我不想去上學了。」 我一想到剛出門前,女兒有些哀號,當時家中的長輩說:「妳應該要開開心心的去上學啊!」當我聽到這句話時,心裡想的是,這也太強人所難了吧!我回想小時候的自己,可是用盡各種手段不去學校,例如大哭或裝病。 於是...
Thumbnail
當孩子情緒高漲、無法溝通時,仍雲淡風輕地當一個高情商父母,是有方法的。 「我討厭媽咪!!!」 1. 明白 #孩子的惡劣態度和言行並非真心想傷害我們,而是因為 #他正陷在情緒的痛楚中。 第一次不在孩子身邊10天這麼久 再見面時 我和孩子們像無尾熊母子般緊緊抱黏在一起。 然而1小時後 我和
Thumbnail
*泛科學知識長 鄭國威老師 如果說,此時此刻的人類竟對數十億嬰兒,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實驗,你相信嗎? 我說的就是──大幅增加的螢幕曝光跟使用率。5 歲以下的小孩接觸跟使用螢幕的時間與頻率在過去十年大幅提高,有不少研究共同指出令人憂心的結論,那就是嬰兒愈小開始看電視、接觸平板跟手機,而且接觸時間
Thumbnail
你們家的孩子,在考前,會有焦慮行為嗎? 咬指甲? 情緒發洩? 重甩門?失眠? 要如何正向引導孩子,可以自主學習進步呢? 一位企業界臨場健康服務護理師-于雯 除了擁有健康照顧的專業外,一年前踏上身心靈的學習,在《芙愛占心學院》透過禪卡鍛鍊覺察洞察力,習得《家庭占心》的心法.薩提爾成長模式一起運用在孩
Thumbnail
「你閉嘴!」妳主管指著他的鼻子吼:「我教我家員工干你什麼事了?他上個月業績差輸給同事已經被我打一個耳光了,現在又犯錯,再加一個耳光剛剛好而已。」主管甩甩雙手,一邊走回座位,一邊碎唸:「員工就是不打不成器,以前我也是這樣被前主管打大的,為什麼不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