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講師教學的三個特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個人認為專業講師在教學上應該具備的三個特點,
也是我自己在區分「分享型演講」或是「專業教學」的不同點


1.可複製

2.可運用

3.可觀測


▍該如何把分享型內容轉化成教學型內容?

如果是分享型的內容,通常因為是案例、經驗的分享,
比較少會歸納成具有上述三個特點的內容或結構,
有時會讓人覺得難以複製,或是認為「那是你才做得到」,
要轉化成教學型內容,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具體化步驟 或 工具模板...


可至以下網址觀看完整內容
https://trainer-way.com/blog/pro-trainer-Featur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韋安的沙龍
20會員
23內容數
提供講師與教育訓練領域的夥伴,關於教學與培訓的相關知識與觀點,包含教學設計、教學技巧、培訓規劃、培訓知識等內容。
陳韋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27
「別把學員當白痴,台下可能有大師」 ​大約在8、9年前,彥宏老師還在世的時候, 邀公司所有人去聽一位講師的分享, 因為這位講師也會談到價值觀怎麼影響人, 我們也很好奇不同的老師會不會有不同的詮釋
Thumbnail
2023/11/27
「別把學員當白痴,台下可能有大師」 ​大約在8、9年前,彥宏老師還在世的時候, 邀公司所有人去聽一位講師的分享, 因為這位講師也會談到價值觀怎麼影響人, 我們也很好奇不同的老師會不會有不同的詮釋
Thumbnail
2023/11/25
「預備好身體狀態,才能確保教學狀態」​ 應該不少講師也有類似的經驗, 課程前一晚突然有個靈感, 然後開始改課程簡報, 結果越改靈感越噴發, 不知不覺就改到3、4點,​ 但曾經有一次因為這樣, 上場時我的精神狀態很差, 腦袋轉速大幅下降,講話用詞容易跳針, 連自己設計的鋪陳到了卻忘了要幹嘛
Thumbnail
2023/11/25
「預備好身體狀態,才能確保教學狀態」​ 應該不少講師也有類似的經驗, 課程前一晚突然有個靈感, 然後開始改課程簡報, 結果越改靈感越噴發, 不知不覺就改到3、4點,​ 但曾經有一次因為這樣, 上場時我的精神狀態很差, 腦袋轉速大幅下降,講話用詞容易跳針, 連自己設計的鋪陳到了卻忘了要幹嘛
Thumbnail
2023/10/03
你知道為什麼培訓後會看不出成效嗎? 跟你說2個關鍵的數字,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在1880年到1885年的發現, 人們在學習新知識後,如果不進行刻意的複習和應用, 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快速遺忘所學的知識,甚至一天之後平均只會記得33.7%
Thumbnail
2023/10/03
你知道為什麼培訓後會看不出成效嗎? 跟你說2個關鍵的數字,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在1880年到1885年的發現, 人們在學習新知識後,如果不進行刻意的複習和應用, 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快速遺忘所學的知識,甚至一天之後平均只會記得33.7%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身為講師,到底在日常授課過程中,應該要有怎樣的思考?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最近這樣的感觸尤其深。 整個五六月,課程上得挺密集,其中不乏跑到別縣市,或和新單位合作,甚至,講的課程內容,是和我下半年規劃的方向很相似的主題。 看似一直在
Thumbnail
身為講師,到底在日常授課過程中,應該要有怎樣的思考?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最近這樣的感觸尤其深。 整個五六月,課程上得挺密集,其中不乏跑到別縣市,或和新單位合作,甚至,講的課程內容,是和我下半年規劃的方向很相似的主題。 看似一直在
Thumbnail
(這篇肉肉長有2700字請慎入) 每次在不同的場合帶課,與不同的學習者相遇 總是會有不同的故事、啟發、或火花 而這一次,我看到自己的劣根性。 . 有些學校會準備感謝狀給講師 而我拿到的感謝狀上 通常名字旁都是寫「講師」或「老師」。 猶記2021最早開始帶課時 當時我都會跟學習者強調
Thumbnail
(這篇肉肉長有2700字請慎入) 每次在不同的場合帶課,與不同的學習者相遇 總是會有不同的故事、啟發、或火花 而這一次,我看到自己的劣根性。 . 有些學校會準備感謝狀給講師 而我拿到的感謝狀上 通常名字旁都是寫「講師」或「老師」。 猶記2021最早開始帶課時 當時我都會跟學習者強調
Thumbnail
通常,課業輔導/學習扶助的教學現場情境為1個班級10個人以內的學生,個人教導、兩人一組或三人一組為適宜,合作學習策略主要是以「精熟學習內容」為主、「引導主題探究」與「促進分享討論」為輔,增加多元的機會和可能。
Thumbnail
通常,課業輔導/學習扶助的教學現場情境為1個班級10個人以內的學生,個人教導、兩人一組或三人一組為適宜,合作學習策略主要是以「精熟學習內容」為主、「引導主題探究」與「促進分享討論」為輔,增加多元的機會和可能。
Thumbnail
最近接受到許多不同領域的邀約,主要圍繞在 AI 教學應用和圖文創作的主題。為了讓更多人瞭解我可以分享的主題和增加可信度,我整理了一頁「課程講座與工作坊合作邀約」,提供合作夥伴參考。內容包括個人簡介、合作主題、合作案例、實際合作場次、合作夥伴與邀約聯絡方式。
Thumbnail
最近接受到許多不同領域的邀約,主要圍繞在 AI 教學應用和圖文創作的主題。為了讓更多人瞭解我可以分享的主題和增加可信度,我整理了一頁「課程講座與工作坊合作邀約」,提供合作夥伴參考。內容包括個人簡介、合作主題、合作案例、實際合作場次、合作夥伴與邀約聯絡方式。
Thumbnail
這幾天看到一位講師在網路上分享自己在學校的某場講座反應不如預期的文章,老夫有所感(我並沒有要檢討講者,我也不夠格):覺得現在無論是講座或是在課堂上,比較不建議再用以前我們求學階段那種上對下的講授關係來看待學生。下文是個人關於講座的一些想法。 每個學年度像輔導室、學務處⋯⋯等等各處室都會有上級規
Thumbnail
這幾天看到一位講師在網路上分享自己在學校的某場講座反應不如預期的文章,老夫有所感(我並沒有要檢討講者,我也不夠格):覺得現在無論是講座或是在課堂上,比較不建議再用以前我們求學階段那種上對下的講授關係來看待學生。下文是個人關於講座的一些想法。 每個學年度像輔導室、學務處⋯⋯等等各處室都會有上級規
Thumbnail
分享我兼職個別指導老師的教學經歷,包括遇到的四位學生,以及他們各自的學習歷程和成長。
Thumbnail
分享我兼職個別指導老師的教學經歷,包括遇到的四位學生,以及他們各自的學習歷程和成長。
Thumbnail
線上課程缺乏面對面互動、單向式講授,容易受到環境幹擾,缺乏學習氛圍,分享者應增加互動性、善用肢體語言、變化聲音與語調、進行自我對話。
Thumbnail
線上課程缺乏面對面互動、單向式講授,容易受到環境幹擾,缺乏學習氛圍,分享者應增加互動性、善用肢體語言、變化聲音與語調、進行自我對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