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抱怨工作?不如起而創造你的影響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人在江湖行走,哪有不跌跤?當你在工作遇到意料之外的障礙,前所未有的挑戰或問題時,你是選擇堅持到底,還是將問題丟給其他人?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影響力習慣》這本書書中提到即使任務變得困難、遭遇許多意料之外的障礙,比方說前所未見的挑戰、未預見的問題影響力成員仍堅持完成整件事,尤其是該用哪些方式堅持到底,完成任務,而非一股腦熱血,讓自己心力交瘁?

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與其抱怨,不如起而創造你的影響力,試著把它變成理想中的職場氛圍吧!

《影響力習慣》分析 520 名企業經理人和 25 位影響力成員,領導人從團隊中各挑選出三位聰明才智和能力「旗鼓相當」,採用「貢獻程度」排名,歸納出職場上最佳貢獻和其他人的區別。

現代工作者面臨的挑戰不少,榜上有名的職場困境之一就是「意料之外的障礙」,影響力成員主動承擔責任,解決問題,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能完成任務。當其他人把問題推給上層時。

愛蜜莉看《影響力習慣》這本書時發現高影響力人士擁有心態致勝、高效工作及正向思維等習慣,萃取自身實證有效方式歸納成「影響力養成三步驟」,陪伴走在職涯路上的你變得更強大。

步驟一:規劃藍圖

承接任務前,尤其是突如其來的事情,他們不會開始做事,而是先草擬工作說明,分析現況、需求、範疇、時間、資源、期望等,然後將這份「工作說明書」尋求重要人士回饋意見。所謂「重要人士」就是影響任務成敗的關係人,可能是你的客戶、主管、老闆、協力單位等。

我常使用以下四個項目規劃「工作說明書」,為自己和團隊做個盤點,並且思考下一步行動方案,同步附上尋求回饋意見的常用句型供大家參考。

  1. 績效標準(預計目標)
  2. 終點線(實際成果)
  3. 界線(工作範疇)
  4. 尋求利害關係人回饋
實用句型:這是我認為成功的樣子,不知道我的想法對不對?(拿著工作說明書,向利害關係人請教回饋意見)


步驟二:備妥彈藥庫

他們很擅長預先「喬」好任務中需要的資源,做事前務必先協商所需資源,愛蜜莉分享六種最重要的資源類型給大家。

  1. 資訊的取得
  2. 領導人的行動
  3. 意見回饋或指導
  4. 接觸重要會議和關鍵人員
  5. 時間
  6. 協助建立信譽
實用句型:如果要我能夠做到….,那麼我將需要你做……


步驟三:正向心態

「思維和心態會影響你的行動」我觀察職場上那些具影響力、高績效的工作者,善於將問題轉化為挑戰,重構阻礙為挑戰,讓自己能更有動力堅持下去。因此你遇到問題時,可以試著改變心態,練習將它們看待成:

  1. 等待解決的智力難題
  2. 需要耐心虛心學習的性格測驗
  3. 需要配速和耐力的體能挑戰
實用句型:假設阻礙是日常,不會感到驚訝,視阻礙為挑戰與成長機會


raw-image



一般人通常會選擇逃避複雜、困難的問題,抱怨公司或主管,把整個團隊的氣氛搞得烏煙瘴氣,反觀那些高績效人士遇到這些麻煩事,他們選擇承擔問題,即便沒有人監督,他們還是堅持且盡全力克服它們。

當你遇到職場情境題時,先別抱怨或閃躲,試著將舊有思維轉換成多元視角,在專業上有所發揮,累積你在組織的「影響力」,逐漸形成話語權(權力),設法讓自己做大,壯大專業領域的同時,你也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要角。

歡迎你與我分享曾經遇過哪些高影響力人士,觀察他們有哪些行為及處事態度,讓他成為受人倚重的大將、主管的得力助手呢?


  • 如果你喜歡我的創作,請幫我按愛心、追蹤+訂閱。
  • 歡迎按以下連結贊助抖內我,給予我更多創作動力:贊助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蜜莉的人生演算法
53會員
94內容數
嗨!我是愛蜜莉 Emilie,15年業界實戰經驗,10年管理職,任職於科技業、資訊業及外商,客戶群有電信、科技、零售、網路、FMCG、公部門等。演講、課程、講座、工作坊,商務洽詢請聯繫:switch.life.studio@gmail.com
2025/04/29
在職場中,「主動性」常被視為一種職場加分項,但主管與員工對主動的理解大不相同。對主管而言,主動是觀察績效潛力的重要指標;但對年輕世代來說,過度主動往往代表風險與誤踩地雷的焦慮。這篇文章拆解雙方常見誤解的心理邏輯,並提出三個管理對策。
Thumbnail
2025/04/29
在職場中,「主動性」常被視為一種職場加分項,但主管與員工對主動的理解大不相同。對主管而言,主動是觀察績效潛力的重要指標;但對年輕世代來說,過度主動往往代表風險與誤踩地雷的焦慮。這篇文章拆解雙方常見誤解的心理邏輯,並提出三個管理對策。
Thumbnail
2025/04/10
前幾天,一位職場朋友問我:​我主管為什麼派新同仁出國出差,卻不是我?我都做了一年多,年初才剛參加國外大展回來,雖然績效不算很突出,但我一直很認真、很努力,也一直希望主管能看到我啊…我知道,那不是嫉妒,也不是抱怨,而是一種微微酸酸的失落感。​
Thumbnail
2025/04/10
前幾天,一位職場朋友問我:​我主管為什麼派新同仁出國出差,卻不是我?我都做了一年多,年初才剛參加國外大展回來,雖然績效不算很突出,但我一直很認真、很努力,也一直希望主管能看到我啊…我知道,那不是嫉妒,也不是抱怨,而是一種微微酸酸的失落感。​
Thumbnail
2025/04/09
​「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你太快想把問題解決了。」我一開始就依照習慣,準備好提案架構、邏輯推演、資源評估……腦袋全速運轉地想著「怎麼解題」。​但當我真正把重心放到聆聽,讓自己慢下來、讓對話多一點空白,我才發現:我們其實還沒搞清楚,他真正的困難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4/09
​「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你太快想把問題解決了。」我一開始就依照習慣,準備好提案架構、邏輯推演、資源評估……腦袋全速運轉地想著「怎麼解題」。​但當我真正把重心放到聆聽,讓自己慢下來、讓對話多一點空白,我才發現:我們其實還沒搞清楚,他真正的困難是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們在工作中往往有可能遇到推力,包含人際相處的挑戰、老闆/主管的領導風格不適應、工時與壓力議題、個人的成長空間受限、薪資遇到天花板等等。 由於我們假定自己已經汲取了現職工作的教訓與限制,並且將其設定為條件,用來篩選下個工作,以避開過往的教訓與限制,也因此我們很容易認為下一個工作會更好。
Thumbnail
我們在工作中往往有可能遇到推力,包含人際相處的挑戰、老闆/主管的領導風格不適應、工時與壓力議題、個人的成長空間受限、薪資遇到天花板等等。 由於我們假定自己已經汲取了現職工作的教訓與限制,並且將其設定為條件,用來篩選下個工作,以避開過往的教訓與限制,也因此我們很容易認為下一個工作會更好。
Thumbnail
在工作生活逐漸混為一談的時代,學會有效分離負面情緒與工作壓力將有助於提高生活滿意度。本文通過分享同事P的故事,介紹了幾種實用的情緒處理方法,使讀者能夠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作者以《被討厭的勇氣》書中的方法為例,鼓勵讀者採取積極面對自己工作和情緒的方式,相信自己能夠走上越來越好的道路。
Thumbnail
在工作生活逐漸混為一談的時代,學會有效分離負面情緒與工作壓力將有助於提高生活滿意度。本文通過分享同事P的故事,介紹了幾種實用的情緒處理方法,使讀者能夠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作者以《被討厭的勇氣》書中的方法為例,鼓勵讀者採取積極面對自己工作和情緒的方式,相信自己能夠走上越來越好的道路。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團隊中體能水準對整體工作表現的影響,指出紀律較差的人對團隊表現的影響力最大。此外,文章提及到在工作中感到挫敗時,必須對所做的事情感到著迷,才能逃脫被影響的結果。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團隊中體能水準對整體工作表現的影響,指出紀律較差的人對團隊表現的影響力最大。此外,文章提及到在工作中感到挫敗時,必須對所做的事情感到著迷,才能逃脫被影響的結果。
Thumbnail
職場中,老闆對員工的要求以及專案突發情況時的工作壓力是必然現象。文章提供了應對這些挑戰的建議,包括個人情緒管理、增加專業能力和閱讀勵志書刊等。經過面對挫折的過程,該如何以正向的態度接受挑戰並從中成長。
Thumbnail
職場中,老闆對員工的要求以及專案突發情況時的工作壓力是必然現象。文章提供了應對這些挑戰的建議,包括個人情緒管理、增加專業能力和閱讀勵志書刊等。經過面對挫折的過程,該如何以正向的態度接受挑戰並從中成長。
Thumbnail
年輕一輩在職場經常面臨對工作的不滿和迷茫,認為如果不愛工作就無法盡責,此時轉職似乎是唯一的解方。然而,這種觀點或許忽略在現職中的成長和學習機會。勇氣是追求職業生涯成功的關鍵品質,勇於尋求批評意見,勇於開發新的機會,都能為個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Thumbnail
年輕一輩在職場經常面臨對工作的不滿和迷茫,認為如果不愛工作就無法盡責,此時轉職似乎是唯一的解方。然而,這種觀點或許忽略在現職中的成長和學習機會。勇氣是追求職業生涯成功的關鍵品質,勇於尋求批評意見,勇於開發新的機會,都能為個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