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缺乏說英語的「環境」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篇應該也算是一篇閱讀筆記,但比起看到書中某段話後的反思,這篇想聊的內容是繼上次看《雙語國家狂想》這本明顯是反對雙語政策的書,這次看《雙語教育:破除考科思維的20堂雙語課》這本支持雙語政策的書籍後,兩本書提出了同一個概念,但對於這個概念,我卻有些疑惑。

同樣議題卻不同觀點的兩本書

兩本書,持相反的立場,但都提到了一個概念:台灣缺乏說英語的環境,也都認為這是雙語政策推行困難的原因之一,但我的疑惑是:

到底怎麼樣才算是「說英語的環境」呢?
台灣缺的真的是說英語的環境嗎?
如果不是,我們應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雖然《雙語國家狂想》或是《雙語教育:破除考科思維的20堂雙語課》這兩本書的觀點不同,但都不約而同地提到台灣缺乏說英語的環境,把台灣人英文不好的原因歸咎於課堂之外沒有辦法英文的環境。但這樣的原因合理嗎?

常接觸就能學會語言?

我與我沉迷的日語遊戲

我先說個故事,曾經我非常喜歡玩一個手機遊戲,是需要藉由闖關來換取角色和故事,這是個日本的遊戲,沒有中譯版,連英文版都沒有,裡面的角色與換取到的故事也全部都是日文的,遊戲畫面和操作頁面也當然都是日文,當時我大學畢業才剛開始工作不久,工作不多不常加班,玩的時間很頻繁,一整天下來,除了上班8小時沒玩,下班後每天都玩超過4-5個小時,周末更是除了有朋友邀約,幾乎都掛在遊戲上,不然就是花時間研究遊戲內容。

為了換到想要的角色和故事,也為了瞭解換到的角色故事和故事內容,丟google翻譯也好,找網路上的翻譯也好,甚至會截圖,找會日文的朋友教我上面寫了什麼,可以說為了這遊戲,也為了瞭解那些日文,我花了不少心力,以書中所說的「建置語言環境」,我當時應該可以算是符合「日語環境」了吧!

但花這麼多心力,別說當時,我到現在我還是不會日文,去了日本一樣是用英文和比手畫腳溝通,就算路上遇到日本人,我也只能比手畫腳,用破爛的日文幫忙指路阿。

所以,多接觸就能夠學會語言嗎?至少從我的例子來說,恐怕不見得!

台灣真的缺「環境」嗎?

第二個問題:台灣真的缺少說英文的「環境」嗎?

根據內政部的資料顯示,截至111年9月底,不含中國港澳,持有效居留證之在臺外僑居留人數(不含大陸港澳)計78.4萬人,外國人入境台灣的比例也有83萬902人次,如果數字不好理解的話,如果是住在雙北地區的人,走在路上,應該也很常會遇到外國人。

先不說這些數據上和實際上遇到的外國人們會不會說中文,也不論這些外國人是否來自英語系國家,也不論他們的英文是否能夠好的能跟其他人進行「英語對話」,但至少在雙北地區,能夠遇上住在台灣的外國人,或者來台灣旅遊的外國人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就算不是外國人,各大學、國高中也多多少少有English Corner等其他鼓勵學生說英文的課程或活動,已經畢業離校的人,也有很多英語口說社團可以參加,線上的或者實體的都有,尤其是雙北都會區中,要說英文,雖然無法跟英語系國家比,但就我個人看來,在台灣還是有很多機會可以說英文的。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如果我上面的數據和各種舉例還無法說明在台灣的英語口說機會,那再說幾個故事來說明:「沒有環境」或許是個人選擇!

故事一:
之前跟家人在德國、瑞士旅遊的時候,因為是自由行,所以難免會被搭話,而且這些人一般都是說德語,但當我表示我聽不懂德文,當然這些人的英文也不是都非常好幾乎每次,這些人就會很親切地轉換成英文,甚至有時候,連我爸媽都會穿插幾個字,我爸媽的英文其實不怎麼樣,頂多就是能聽得懂三四成,說也只會幾個單字,但因為有我在中間翻譯,有的時候他們還是能插上幾句的。

如果這是台灣,在火車上被搭話,發現對方不懂中文,只聽得懂英文的情況下,有多少人願意改成英文對話?

故事二:
換一個故事,地點轉換成台灣。也是我個人的經歷,我不久前去綠島玩,在民宿的大廳寫明信片時,突然發現隔壁的人也在寫明信片,因為看對方是華人面孔,明信片上寫的也是中文,所以我用中文搭話,聊了兩句,發現對方講中文不太順,而且有口音,一問之下才知道對方是香港人,因此主動問:那用英文聊會比較好嗎?最後我們全程用英文聊天。

問:如果是你,遇到的是這兩位香港人,請問你會怎麼做呢?

台灣不缺環境,缺的是需求

《雙語教育:破除考科思維的20堂雙語課》這本書中提到:別讓學生成為教室裡的「客人」,雙語教學終歸要「回歸語言溝通的本質」,但解決方式卻是說台灣缺少「英語的環境」?但會不會,台灣缺的不是環境,而是「說英語的需求」?或者說缺乏「可以換個語言跟別人說話」的概念?

前面用數據和例子提到,台灣其實有許多機會能夠說英文的,但這些機會是否被充分利用?又有多少人願意用一個自己其實沒那麼熟悉的語言跟別人交流?

如同我前面提到的故事:
在火車上遇到不會說中文的人,即使是簡單的幾句對話,有多少人願意開口?
遇到一個中文說的不是那麼好的外國人,有多少人願意換個語言跟對方聊天?

多年前,《小孩不笨》就說過的事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新加坡的電影《小孩不笨》?
電影中有一段小孩的旁白是這麼說的,不想看影片也沒關係,這邊引用了裡面的一段話,但強烈建議搭配畫面觀看,畫面非常生動呢!

影片連結

大人總以為,跟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他們都是自己講,自己爽,而我們都是假裝在聽,然後一邊進,一邊出,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大人說了那麼多話,為什麼不明白,多了就無法消化的道理呢?有時候,真的很想把話說清楚,但說什麼都要被罵,所以我們慢慢就變成啞巴了!

反思:雙語政策和108課綱

最後,也想藉這篇文章的機會,提出一點反思:
當我們推出「雙語國家政策」,希望學生能夠有雙語能力,但端出來的措施卻是讓非英文科的教師講英文?強調只要學生多聽多看,他們就會理解了。

10年前,新加坡的電影《小孩不笨》中就說了:說太多,小孩就變啞巴了,如果我們的雙語教育還是繼續停留在老師多說,學生多聽多看,英文就會好棒棒。

那雙語教育和108課綱的素養教育,成效到底能有多少?

最後

我是Yawen,我覺得議題是需要討論才會更明朗,
所以藉著寫方格子的機會,整理自己的想法,並邀請大家與我討論與交流:

按下【愛心】,表示你喜歡這篇文章。
按下【追蹤】,我會繼續寫類似的文章。
按下【贊助】,支持我繼續寫相關的文章。

如果你想要告訴我你的想法,或者和我討論,
歡迎【留言】或【來信】
不是方格子會員,也可以到我的instagram留言或與我討論

我的Mail:iamloyawen@gmail.com
我的Instagram:yawen.books


avatar-img
40會員
74內容數
這裡可能會聊聊教育議題 也可能會聊聊最近我蒐集到的故事 也可能會聊聊最近看到的書、電影或戲劇 不管是什麼主題,歡迎大家一起聊天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awen 的其他內容
字首字根能幫學習者增加單字量?! 在台灣,誰還沒被過幾本「字首字根聖經」或「自首字根大全」,應該也有不少英文老師強調學會字首字根可以擴充詞彙量,但…… 擴充了單字量,就能夠表示英文能力進步了嗎? 會不會字首字根的概念,根本就不是為了增進單字量而存在的呢?
上一篇文章中聊到學習的自我認知,這篇想來聊聊:學習的動機。同時以自己的背景來聊聊:不只是學習,考試的目的也同樣很重要。 常常聽到學習一定要有目的嗎? 我只是覺得學會這個東西很酷,所以去學,難道不可以嗎? 這一篇文章,就針對這個問題,用我自己的背景和工作經驗來聊聊我的想法。
上一篇文章分享了我對兩則有關AI融入教學新聞的反思,這一篇想來聊聊,我理想中在語言教學產業,AI、數位教學和真人教師之間的互動應該是怎樣的呢? 這一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自己和我身邊人的故事,希望能提供一些數位X真人的教育方式,也說明:數位與AI不是來取代真人教師的!
從兩篇AI融入教學相關的新聞來看台灣與國外對於AI科技融入教育的準備都做得如何了。 根據新聞,美國AI主題的高中,招生進入第二年,台灣也說要用AI科技,持續推動雙語教育,先不論雙語教育的爭議,但想聊聊........如果真要將AI融入教學,台灣準備好了嗎?
政府提出「雙語教育」對英語學習產業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語言學習可以分成Input與Output,教學上普遍認為:沒有input何來output,但為什麼市場上有各種不同的Input的語言學習軟體,但較少注重「output」的產品呢?這樣又會有什麼問題呢?
字首字根能幫學習者增加單字量?! 在台灣,誰還沒被過幾本「字首字根聖經」或「自首字根大全」,應該也有不少英文老師強調學會字首字根可以擴充詞彙量,但…… 擴充了單字量,就能夠表示英文能力進步了嗎? 會不會字首字根的概念,根本就不是為了增進單字量而存在的呢?
上一篇文章中聊到學習的自我認知,這篇想來聊聊:學習的動機。同時以自己的背景來聊聊:不只是學習,考試的目的也同樣很重要。 常常聽到學習一定要有目的嗎? 我只是覺得學會這個東西很酷,所以去學,難道不可以嗎? 這一篇文章,就針對這個問題,用我自己的背景和工作經驗來聊聊我的想法。
上一篇文章分享了我對兩則有關AI融入教學新聞的反思,這一篇想來聊聊,我理想中在語言教學產業,AI、數位教學和真人教師之間的互動應該是怎樣的呢? 這一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自己和我身邊人的故事,希望能提供一些數位X真人的教育方式,也說明:數位與AI不是來取代真人教師的!
從兩篇AI融入教學相關的新聞來看台灣與國外對於AI科技融入教育的準備都做得如何了。 根據新聞,美國AI主題的高中,招生進入第二年,台灣也說要用AI科技,持續推動雙語教育,先不論雙語教育的爭議,但想聊聊........如果真要將AI融入教學,台灣準備好了嗎?
政府提出「雙語教育」對英語學習產業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語言學習可以分成Input與Output,教學上普遍認為:沒有input何來output,但為什麼市場上有各種不同的Input的語言學習軟體,但較少注重「output」的產品呢?這樣又會有什麼問題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人從小學英語,但到社會後很多人的英文能力仍然不佳,本文分享了一位作者的英文及日文學習心得,並提供了線上課程建議。
Thumbnail
在臺灣,雖然學習英語的熱潮逐漸加溫,但許多人的口語能力還是相對較弱。本文分析了學習英語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從生活文化出發,以有興趣的事物為基礎來學習語言的觀點。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昨天講述了開始學習日文的契機以及如何把50音記入腦中,接下來我將會列舉在語言學習這一塊所做的練習列出來,這些方式不只用在日文上也用在我目前也接觸很多的英文上。 1.為自己製造環境: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環境對語言的影響吧!我小時候英文學不好被唸我總是說如果讓我去美國一年我英文肯定可以變好,但是直接飛
Thumbnail
要走入雙語社會,最有力的保證是先好好 “重視” 自己的母語,也好好 “珍惜” 自己生活的社會所普遍在應用的語言。 在本地說話型態所應用的語言, 至少也有十種上下,每一種都值得持續被好好傳承下去。不過,我認為最不能隨意被矇混的語言,是台灣社會通用的 「國語」。 事實上,學好國語並不需要需要
Thumbnail
補習文化在臺灣社會的蓬勃發展,從戰後經濟起飛,到現今白領階級的父母需要補習班和安親班來照顧孩子,甚至英文補習測驗也成為社會焦點。儘管成績突出的例子顯示沒有補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但補習對於不同的學生成效也不盡相同,自制力及引導均可能影響成效。
Thumbnail
臺灣英文教育從小學起源,但是英文學習程度始終未達到普遍性的提昇,考試成績雖有提升卻仍然低於理想水平。本文檢討這樣的問題所在並提供自學心態的建議。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人從小學英語,但到社會後很多人的英文能力仍然不佳,本文分享了一位作者的英文及日文學習心得,並提供了線上課程建議。
Thumbnail
在臺灣,雖然學習英語的熱潮逐漸加溫,但許多人的口語能力還是相對較弱。本文分析了學習英語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從生活文化出發,以有興趣的事物為基礎來學習語言的觀點。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昨天講述了開始學習日文的契機以及如何把50音記入腦中,接下來我將會列舉在語言學習這一塊所做的練習列出來,這些方式不只用在日文上也用在我目前也接觸很多的英文上。 1.為自己製造環境: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環境對語言的影響吧!我小時候英文學不好被唸我總是說如果讓我去美國一年我英文肯定可以變好,但是直接飛
Thumbnail
要走入雙語社會,最有力的保證是先好好 “重視” 自己的母語,也好好 “珍惜” 自己生活的社會所普遍在應用的語言。 在本地說話型態所應用的語言, 至少也有十種上下,每一種都值得持續被好好傳承下去。不過,我認為最不能隨意被矇混的語言,是台灣社會通用的 「國語」。 事實上,學好國語並不需要需要
Thumbnail
補習文化在臺灣社會的蓬勃發展,從戰後經濟起飛,到現今白領階級的父母需要補習班和安親班來照顧孩子,甚至英文補習測驗也成為社會焦點。儘管成績突出的例子顯示沒有補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但補習對於不同的學生成效也不盡相同,自制力及引導均可能影響成效。
Thumbnail
臺灣英文教育從小學起源,但是英文學習程度始終未達到普遍性的提昇,考試成績雖有提升卻仍然低於理想水平。本文檢討這樣的問題所在並提供自學心態的建議。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