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是因為心停滯在過去,焦慮則是因為心徘徊於未來~《過去留下的憂鬱,未來帶來的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如果你感到憂鬱,表示你活在過去;

如果你覺得焦慮,說明你活在未來;

如果你處之泰然,證明你活在當下。」

在《從內耗到心流》這本書中提到,內耗若能降到最低,才有可能感受到心流。

在《元智慧》這本書中,吳軍說:「人和人命運的差別,不在於處於順境時誰走得快,而在於遇到困境時誰能走出來。」

一切的一切,在在都指出,保持情緒穩定,有多麼地重要。而這本書的核心,就是要教我們,如何降低情緒的內耗。

《過去留下的憂鬱,未來帶來的焦慮》的作者金雅拉,是韓國臨床心理學會認證的臨床心理學家,也是心理諮商所的所長,有著極其豐富的諮商經驗。

書中主要在討論,憂鬱和焦慮這兩種情緒。因為根據她的經驗,到諮商中心求助的人,大都是源於這兩種情緒,而解方則是「活在當下」。

閱讀這本書,可以讓你瞭解自己憂鬱跟焦慮的程度,是否處於正常範圍,又有哪些方法,可以緩解自己的症狀。

///

書中介紹了不接受諮商,也能夠自我治癒的良方,非常的實用。檢視後發現,自己是比較傾向於,對未來產生焦慮的人。

作者說:「如果一味的把焦點置於未來,反而會陷入焦慮的漩渦,導致未來一步步吞噬現在。」

又說:「在不確定的情況下,為了避開潛在的威脅和負面情緒,我們會使用『擔憂』這樣的方式進行應對,誤以為擔心就可以減少負面事件發生的機率,然後找到更佳的解決方案。不過,擔憂其實只會製造並催化問題的產生,因為它將帶來更多的負面思考,加重焦慮的情緒。」

焦慮對於現在和未來,一點好處都沒有,為什麼還要焦慮呢?書中提供了,撫平焦慮的四種心靈鍛鍊方法。其中我已經在做的,就屬正念冥想。依據過往的經驗,我覺得十分有效。

在書的後面,作者提出能同時撫平憂鬱和焦慮,鍛鍊心靈肌肉的16個階段練習。目標就是,要讓心靈停留在現在,把焦點集中在現在能做的事情上。

以下我將這16階段練習,濃縮成三點:

1.吃飽、睡好加上適度的運動

這些看起來,好像一點都不特別,但讓身體獲得良好的照顧,是情緒穩定的基礎,因為人的身心是相連的。

人們時常為了追求某些目標,而犧牲睡眠和飲食,其實是捨本逐末,因小失大!

2.人生本來就是好事與壞事的匯總

「擺脫痛苦的最佳方法就是『接受』,沒有必要努力讓自己感覺好一點,只要學習好好地去感受即可。」

學著去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並對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

3.學會安慰、稱讚並保護自己

接受自己的缺點,停止自我指責,讓自己成為自己的依附對象。與他人建立適當的界線,暫時遠離傷害自我的人際關係。

練習將焦點集中在自己身上,只要盡力,那就夠了!

///

就如推薦序中所說,我們就像是「忙著在過去和未來之間尋找幸福的青鳥」,卻忘了「幸福的關鍵就是活在當下,不帶任何判斷與偏見,如實地接納自我。」

你是有輕憂鬱、微焦慮,卻又不想進行諮商的人嗎?是的話,那這本書很適合你喔!

(本文有 #贈書活動 ,詳見 塔妮雅的異想世界 粉絲頁

​《過去留下的憂鬱,未來帶來的焦慮》購書連結:https://www1.gamepark.com.tw/3238N

#2023年 #第57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莫非-avatar-img
2023/12/19
把焦點集中在現在能做的事情上👍
avatar-img
塔妮雅的沙龍
171會員
266內容數
政大研究所畢業 育有四女的全職媽媽 老二為重度腦麻的孩子 無法遊歷四方 那就在書海裡傲遊吧! ​ 2023年分享60本讀書心得 2024年分享100本成人書籍+44本童書 2025年將持續閱讀分享更多成人及親子共讀的好書 ​ 合作邀約:ktokuleo@gmail.com
塔妮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31
今天是2023年的最後一天了,也來覆盤一下! ​ 這一年,我花費最多的精力和時間在兩件事上。 ​ 分別是在臉書分享讀書心得,以及訓練甜甜自行完成作業。另外,也加入了創意閒聊好朋友群組。 ​ 一、閱讀50本書並發表讀書心得 ​ 年初,在自己的臉書公開要閱讀50本書並發表讀書心得後,轉眼
2023/12/31
今天是2023年的最後一天了,也來覆盤一下! ​ 這一年,我花費最多的精力和時間在兩件事上。 ​ 分別是在臉書分享讀書心得,以及訓練甜甜自行完成作業。另外,也加入了創意閒聊好朋友群組。 ​ 一、閱讀50本書並發表讀書心得 ​ 年初,在自己的臉書公開要閱讀50本書並發表讀書心得後,轉眼
2023/12/29
以為自主時間越多,越幸福嗎,那你就錯了! 研究顯示,每日的自主時間,介於二到五個小時之間的人,幸福感最高。令人意外的,時間匱乏,或是時間太多,都會讓人感覺不快樂!所以「真正的問題不是要成為時間富翁,而是該如何豐富你所擁有的時間」。換句話說,我們不只要學會投資金錢,更要學會如何投資時間,把時間花在更
Thumbnail
2023/12/29
以為自主時間越多,越幸福嗎,那你就錯了! 研究顯示,每日的自主時間,介於二到五個小時之間的人,幸福感最高。令人意外的,時間匱乏,或是時間太多,都會讓人感覺不快樂!所以「真正的問題不是要成為時間富翁,而是該如何豐富你所擁有的時間」。換句話說,我們不只要學會投資金錢,更要學會如何投資時間,把時間花在更
Thumbnail
2023/12/26
閱讀跟心得分享是我的興趣,若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順便還能夠增加財富收入的話,那真是太好了! ​ 這本書雖然名為《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但關於如何有效閱讀的部分,也佔了書中一的大半。因此,無論是喜歡閱讀,想要學習如何有效率的閱讀、輸出書評,或是想知道如何透過讀書變現,這本書都適合你。
Thumbnail
2023/12/26
閱讀跟心得分享是我的興趣,若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順便還能夠增加財富收入的話,那真是太好了! ​ 這本書雖然名為《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但關於如何有效閱讀的部分,也佔了書中一的大半。因此,無論是喜歡閱讀,想要學習如何有效率的閱讀、輸出書評,或是想知道如何透過讀書變現,這本書都適合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憂鬱和焦慮都與「失去」有關 憂鬱是因為過去失去了某些事物,焦慮則是擔心未來可能會失去某些事物。其實兩者都是想變得更好,但卻執著於過去與未來,無法專注在當下。 憂鬱與意志力無關 有些人可能對憂鬱有偏見,認為是抗壓性太低,又或是意志力不堅強。但其實憂鬱就像心靈的感冒,任何人遇到巨大的壓力都有可能因
Thumbnail
憂鬱和焦慮都與「失去」有關 憂鬱是因為過去失去了某些事物,焦慮則是擔心未來可能會失去某些事物。其實兩者都是想變得更好,但卻執著於過去與未來,無法專注在當下。 憂鬱與意志力無關 有些人可能對憂鬱有偏見,認為是抗壓性太低,又或是意志力不堅強。但其實憂鬱就像心靈的感冒,任何人遇到巨大的壓力都有可能因
Thumbnail
接續上集釋放焦慮:自在的5個關鍵心態(上),還沒看過的朋友,建議先回去看會比較有概念哦! 如何改善焦慮? 1.接受自己的情緒: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覺得自己「不應該」感到焦慮,而對自己感到生氣或羞愧,這只會讓我們的焦慮更加惡化。 因此,我們可以試著學會接受自己的情緒,試著允許
Thumbnail
接續上集釋放焦慮:自在的5個關鍵心態(上),還沒看過的朋友,建議先回去看會比較有概念哦! 如何改善焦慮? 1.接受自己的情緒: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覺得自己「不應該」感到焦慮,而對自己感到生氣或羞愧,這只會讓我們的焦慮更加惡化。 因此,我們可以試著學會接受自己的情緒,試著允許
Thumbnail
焦慮情緒可能會讓我們產生一個目前並不存在,甚至未來也不會存在的想像。 試圖從我們的想法中「趕走焦慮」這個想法,通常反而會放大焦慮。 擔憂可能會帶來「自我實現的預言」,讓我們分心而無法做到原本做得到的事情。 對未來感到擔憂、不安是人之常情,尤其在近幾年疫情肆虐、世局紛亂的時刻更是如此。
Thumbnail
焦慮情緒可能會讓我們產生一個目前並不存在,甚至未來也不會存在的想像。 試圖從我們的想法中「趕走焦慮」這個想法,通常反而會放大焦慮。 擔憂可能會帶來「自我實現的預言」,讓我們分心而無法做到原本做得到的事情。 對未來感到擔憂、不安是人之常情,尤其在近幾年疫情肆虐、世局紛亂的時刻更是如此。
Thumbnail
經常陷入焦慮之中嗎?不管是職業焦慮、成長焦慮還是情緒的焦慮,本書可以教你如何活用多種方法,讓你學會自我關懷並善待自己,以及如何緩解生活中的不安與混亂。
Thumbnail
經常陷入焦慮之中嗎?不管是職業焦慮、成長焦慮還是情緒的焦慮,本書可以教你如何活用多種方法,讓你學會自我關懷並善待自己,以及如何緩解生活中的不安與混亂。
Thumbnail
大多數人對焦慮避之唯恐不及,但作者溫蒂・鈴木博士卻發現焦慮並不全然只有負面影響,好的焦慮其實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困難,達成目標。當瞭解大腦,瞭解焦慮形成的原因之後,我們可以不再受制於焦慮,反而能轉而利用它……
Thumbnail
大多數人對焦慮避之唯恐不及,但作者溫蒂・鈴木博士卻發現焦慮並不全然只有負面影響,好的焦慮其實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困難,達成目標。當瞭解大腦,瞭解焦慮形成的原因之後,我們可以不再受制於焦慮,反而能轉而利用它……
Thumbnail
「為什麼會產生焦慮呢?」 通常「自我懷疑」就是焦慮的核心。負面想法在腦中漩渦中打轉,爬不出來。焦慮源於我們的過往經歷和性格特點,它反映的是我們對於情感連接的渴望, 也從兒時發展形成的「依附關係」。那麼該如何解決呢?這本書中提到可以採取「ABC療法」。 A:發生什麼事? B:
Thumbnail
「為什麼會產生焦慮呢?」 通常「自我懷疑」就是焦慮的核心。負面想法在腦中漩渦中打轉,爬不出來。焦慮源於我們的過往經歷和性格特點,它反映的是我們對於情感連接的渴望, 也從兒時發展形成的「依附關係」。那麼該如何解決呢?這本書中提到可以採取「ABC療法」。 A:發生什麼事? B:
Thumbnail
焦慮就是恐懼,是原始且天生自然的反應,適當的焦慮有助於激發潛力、留下專注,做出更好的表現,但如果焦慮持續、重複出現,就是罹患焦慮症。 善待自己與善待他人並不矛盾,如果能開始對自己更加仁慈,也就能給予他人更多的善意。
Thumbnail
焦慮就是恐懼,是原始且天生自然的反應,適當的焦慮有助於激發潛力、留下專注,做出更好的表現,但如果焦慮持續、重複出現,就是罹患焦慮症。 善待自己與善待他人並不矛盾,如果能開始對自己更加仁慈,也就能給予他人更多的善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