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使用台語詞彙,老師竟認為粗俗?!

2023/12/2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扎扎實實的語言歧視


raw-image


這本作文教學用書(這是一般坊間作文教材,非學校課本用書),作者竟然在範文留下註解:「此篇文章太多台語字詞,給人粗俗不文雅的感覺」,看了這段真的是滿頭問號+憤怒!在文章中,單純使用不同語言的字詞,就會有粗俗和文雅的區分?!這樣的眼界觀點是不是太過於狹隘了?


「作文教學」究竟是讓學生學會寫文章的邏輯、敘事手法、文學素養等,還是在傳播老舊的刻板印象和文化歧視呢?




根據《國家語言發展法》,「臺灣台語(台語)」是國家語言之一,又根據第4條:「國家語言一律平等,國民使用國家語言應不受歧視或限制。」,這本書的作者留下這段註解,儼然成為歧視的言論,做為學生學習的教材,實為不妥!


raw-image


根據《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核心素養的其一面向「社會參與」,強調了希望培養學生具有自我文化認同的信念,並尊重和多元文化,發展國際理解、多元文化價值觀。然而,在這裡卻看到,作者以「華語獨尊」觀點來對其他本土語言給予負面評價和標籤,教材這段註解,留在現今多元文化的臺灣,實屬諷刺!


raw-image



回到文學本身,臺灣過去也有許多經典文學作品、作家,也在文章內夾用一些台語詞彙,在課本裡應該也多少讀過何謂「鄉土文學」吧!從古至今,也有大量的全台語文學作品,在國內外各類文學獎,台語文學作品也佔有一席之地。 這本作文教材的這段註解,是否會窄化了學生對於「臺灣文學」的認識與對「文學」想像呢?


也許,這位作者不是「有心、有意識」的歧視台語,而是來自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這刻板印象,可能是來自曾荼毒臺灣長年的「國語政策」所造成的,長期壓迫本土語言的發展,並且用各種方法醜化本土語言(例如:掛狗牌),又或是在影視節目裡,有意無意的安排反派角色、低社經地位等角色使用台語,淺移默化的讓國人鄙視自己的母語,這樣的刻板印象不斷的加深、在世代間不斷複製,即使現在無國語政策,但這樣的印象仍舊遺存於現今社會...




在2023的臺灣,我們不需要、不必要、不能夠再有這樣的歧視言論,如此傷害本土語言的刻板印象,我們不能再繼續複製下去,尊重多元文化,是現今國內外教育的趨勢和基本素養,我們需要「有意識」的去察覺並做出改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