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並非寫給職場高階管理層、中高階級專案經理,因此你不會在這篇文章獲得什麼有用的資訊。另外也不是寫給自由工作者,單純只是寫給在辦公室走踏的基層員工。至於是怎樣的基層,就讓大家認定,只要你認為你是基層就好,即便是管理職也無所謂。所謂的時空間魔法並非像芙莉蓮收集那些有用的小魔法,單純只是以「非同調」的方式處理資訊,好聽一點是說「時間管理」這種名詞,實際一點可以說是單純的「騙術」。
多數人的辦公室生活以最基礎來說就是朝九晚五,扣除掉午休時間,大約就是一個早上四小時跟下午四小時的時間。當然,你有可能要加班,加班也有分兩種,一種是火燒屁股認真要加班的那種;另一種是得看主管臉色,盡量演戲到晚上九點、十點的那種。哪一種都無所謂,如果想獲得職場的時空間魔法,就得輕閉雙眼、接著冥想(接下來就是唸咒詞囉……)
你想獲得的什麼時空間?
這是魔法的第一步,如果你內心沒有想法,實際上這個魔法不可能有效力。這個說法也不是唬爛的,大概就是有個東西叫做7 Habits的管理課程,大概一些主管都有去混水上過課,裡面全部忘記也無所謂,記得一個最強的就好──那就是「以終為始」。很多人可能會搞錯那個終的意義,其實並非是想出什麼真實、具象、不可修改的事情。而是比較算是內裡。舉個例子來說,你想為一部故事鑲嵌一個中心思想,譬如想要講好一個關於「錯過」的故事,那整部作品都會以它作為出發點、觸發點、轉折、收攏。時空間魔法的掌握在於對於眼前這件事情的決心。
例如你得要為你的下一個職涯作打算,只有下班的進修時間不夠,你得要挪用一些白天的時空間;或者你有太多自由接案工作,單純只靠下班時間也不夠;或者單純你就是想要爽過,你寧願多看兩齣串流戲也不想聽你的油嘴滑舌主管又在炫耀自己把自己子女送出國外到底在做什麼。
當你的終點思想足夠充足才有辦法施展時空間魔法,這與芙莉蓮世界的魔法觀有異曲同工之處,就如同「想像是魔法的基礎,魔法沒有辦法做到你想像不到的事,而你要是想像得到,那魔法就做得到。」
職場的時空間魔法也是相同,想要準時下班,如果沒辦法構築想要準時下班的場景,那就沒辦法準時下班。而你進而會發現使用時空間魔法會比你想像中得更累。
你的辦公室時間有多少是無效的咒詞詠唱?
想要讓魔法發生,首先得要梳理這個八小時真實性可能的無效時段,舉凡等待早餐、等待咖啡、與同事完全地閒聊、更新辦公室八卦進度、討論當日下午茶要吃什麼、等待午餐的時間、午休、下午茶閒聊時段、抽菸時間、與同事討論團購的事情、討論這一季Team building要怎麼玩……甚至包含工作上的無效的列席會議、無效的討論會議、無效的大拜拜會議。你會發現萬般小事累積起來就會是你一整天的縮影,不過魔法可不是要你把所有事情捨棄才可以。而是哪些是你可以「捨」的。
刪減會議、或者製造空的會議
譬如說無效會議絕對是魔法啟動的第一優先選項。譬如說你在一個例行性會議並不是必要出現的選項,或者是沒辦法貢獻任何效果,當然這也要考量這上一回說的「政治性因素」,有時候一個人出現在會議中不一定真實的功能性人物,有時更代表著一種「政治角力」存在。也因此為什麼我會說這篇文章不是寫給中高階層的人物,畢竟他們有太多的會議都存在著「壓制」,不出席有時候家裡的小朋友或者他人的小朋友會大亂,胡亂開始塞東西進來。因此多數情況都傾向像是「門神」狀況。但對於一般的職員而言,該怎麼優化會議絕對會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刪減會議的過程,也盡量留下Buffer,通常即便某一個會議取消時,我未必會硬塞一個會議到同一個時段,我反而是賺到那個時段的會議。你可以做一些雜事,一些廢物般的dirty work,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態梳理複雜的問題。
你甚至可以製造空白會議,好處有幾個,為自己留下Buffer,另外一個隨時要脫困時就大喊我有下一個會議,這個東西再另外分科決定。當然你也不是隨時都會遁逃的人,而是當跟你開會的人開始鬼打牆、開始情勒發言,這時候你最好有下一個會議這套說法。
你決定什麼是有意義的行程
到底什麼時候對你是無效的,請自行妥善評估,譬如有時跟必要的同事等待咖啡就是一個資訊情報彙整的機會,通常是在兩個跨部門的同階層同事是最好匯集資訊網的機會,多數很多你知道的消息並非你主動探究,而是他人因為你的人格特質而主動分享。如果這件事你也很享受,在你的職位也很必要,那這件事對你的職場來說就不是無效事件。
不過只是一群聊著廢言等待著咖啡、早餐、午餐也可以嗎?
我們又不是什麼魔鬼訓練營,Of course。只不過你要自行評估你在整個流程到底是煩躁、無奈,還是感到被補充能量。譬如說跟人打屁可以回復你被主管攻擊的傷口,那也是值得的。但如果你明明就知道很多事情只是形式化的流程,你甚至一點都不期待,那這就是一個很值得調整的時間區段。
以我為例,我通常在上午11點吃午餐,避開公司大量人潮的11點半至12點半高峰期。吃完飯就投入在自己的個人事業之中。同步也會關心公司的teams,為了滿足這個做法,通常排程會議時我都會避開別人覺得是精華時段的11點至12點。每次這個會議開完光是要把會議資料打好、跟主管討論好下一步,走到餐廳排隊,吃的過程中滑幾部Youtube影片就直接午休結束。這一直是我很排斥的狀況,因此進行了修改。
你說沒有任何損失嗎?肯定也有。如果有時候別人就是不能配合你的時間點,你們就得談定一個更提前的時間點,譬如說某一個會議明明這週某個11點可以開會,但為了想維持自己覺得舒適的做法,提前一週某一個下午開會,取而代之所有會議所需要準備的material都得提前一周到位。你會發現為了要滿足你心目中的時間軸,你得做出更多相對應修正。會是壞事嗎?不,你可能知道什麼時候就要停止打混了,因為為了夢想中11點可以優雅地吃飯,得要提前把投影片完成才可以
你得試著認真嘗試一次準時下班
各行各業都存在著沒辦法準時下班的狀況,原因有很多種,如果連續熟操幾週都還是一樣的狀況,代表這個管理層有很大的問題,你不跳槽就準備繼續過著摸天亮的生活。如果是間歇性的加班狀況,就代表工作性質接近人力在太平時代是充足的,但在戰國時代是不足的,但老闆的cost只養得起太平時代的配置。這個團隊內有沒有可以優化的自動化排程工作就變得很重要,或者是你的主管是不是一個擅於魔鬼調動的天才,如果都不是,那代表部門KPI實際在反覆驗證過程中存在著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