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公司都會有離職訪談,這似乎成為了人資工作中的一個標準流程。公司希望透過這樣的訪談了解離職員工的真實原因,進而改善管理和組織氛圍。然而,真正的離職原因往往並不容易探究,尤其當員工選擇以禮貌或模糊的理由離開時,真正的問題可能永遠不會浮出水面。
根據我的經驗,離職的主因通常與直屬主管有關,這導向了一個更深層的問題:管理職的勝任與否。好的業務或高績效的員工往往會被晉升為管理職,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具備帶領團隊的能力。然而,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下,管理職被過度神話,工作久了自然而然就會被期望成為管理職。這樣的現象導致許多不適任的主管誕生,給團隊和企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與挑戰。
離職訪談的設立初衷是好的,畢竟了解員工離職的真正原因能幫助公司找到內部問題,進而留住人才。然而,離職訪談的實際效果往往有限。許多員工在離職時,選擇隱瞞真正的原因,無非是為了避免未來的麻煩或是保持與公司良好的關係。當公司收到的離職原因是「個人規劃」或「尋求新的挑戰」時,背後的真實故事往往與職場文化或直屬主管有關。
在我的工作中,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員工與直屬主管之間的關係惡化,成為了他們離職的關鍵因素。但在離職訪談中,這個問題卻很少會被直言不諱地提到。原因不外乎員工不想撕破臉、不想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有些人擔心會影響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
這就引出了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問題:直屬主管在員工離職中扮演的角色究竟有多大?而這些主管,是否真的勝任管理職務?
台灣的職場文化中,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工作做得好的人,應該自然而然地成為管理職。這種觀念促使許多在專業領域表現優異的員工,晉升為管理職。無論是業務達人還是高績效員工,他們的成就確實值得肯定,但這並不代表他們適合領導一個團隊。
領導與業務能力是兩回事。許多企業在晉升員工為管理職時,常常只看重他們在原職位上的表現,卻忽略了他們是否具備管理、協調與激勵他人的能力。結果是,這些原本出色的員工在升任管理職後,反而難以適應,甚至導致下屬不滿、團隊效率下降。
許多人在晉升為管理職後,會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因為在管理他人方面,他們缺乏經驗和技巧。他們曾經是個人英雄,擅長獨立完成任務,但當他們必須轉換角色,成為一個領導者時,往往會遇到各種挑戰——如何協調團隊、如何有效溝通、如何激勵下屬,這些都是管理職位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台灣的職場文化中,管理職被過度美化。許多人認為,隨著資歷的增加,員工應該自然而然地步入管理職位,這似乎是職業生涯發展的必經之路。於是,當一個員工在某個職位上做得出色時,公司和社會的期待便會讓他承擔起管理的責任。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管理,甚至對某些人來說,管理職位是一種負擔。
這種過度神話管理職的現象導致了許多問題。首先,許多人並不具備管理團隊的意願或天賦,卻被迫承擔起這樣的責任。其次,企業對於管理職的定位模糊不清,許多人只知道晉升為管理職能帶來更多薪水和福利,卻忽視了管理職所需的技能和壓力。結果,許多不適任的管理者誕生,他們無法有效領導團隊,反而增加了公司內部的問題,最終導致更多員工的流失。
為了解決管理職不適任的問題,許多企業會安排管理訓練課程,希望通過這些課程提升新晉升管理者的領導能力。然而,這類訓練的效果往往差強人意。
根據我的觀察,許多人資部門安排的管理訓練,形式大於實質,往往只是為了應付公司政策或高層的要求。參與者在課程中學到的理論和技巧,與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情況相差甚遠。管理訓練更像是一個為履歷添磚加瓦的過程,而不是實際解決問題的工具。
此外,許多管理職的晉升往往是基於資歷或業績,並不是根據管理潛力或能力。因此,當這些新晉升的管理者參加培訓時,他們可能早已陷入了管理困境,而培訓內容卻未能真正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
管理職並非職場中的終極目標,也不是每個人都必須追求的職位。在台灣的職場文化中,管理職被過度神話,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職業成就的象徵,卻忽視了管理本身是一門專業,需要具備不同於業務能力的領導技巧。
企業在考慮晉升員工為管理職時,應該更謹慎地評估該員工是否具備管理潛力,而不是僅僅基於他的業績表現。此外,人資部門在設計管理訓練課程時,應該更加貼近實際,幫助新晉升的管理者面對真實的挑戰,而非僅僅走過場。
最後,作為員工,我們也應該重新審視管理職的價值與意義。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成為管理者,個人在專業領域的成就,並不一定需要通過管理職來實現。每個人在職場中的角色與定位都是獨特的,重要的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而不是盲目追求管理職的光環。
這篇文章旨在提醒大家,管理職不應該被過度美化。真正的領導者,並不是單憑業績就能勝任的角色,管理本身是一門專業,需要深思熟慮的選拔與培訓。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能夠讓大家對管理職有更加清醒和理性的認識。
“The wrong person in the wrong position is like a ticking time bomb.” - Anonym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