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戀讓我們更記得曾經,為什麼學習卻總讓我們「一學就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當我們踏入學習的領域,面對的挑戰可能比一場馬拉松還要艱辛。從背公式到記憶日期、從理解理論到應用方法,學習的道路上充滿了各種轉折點。


而在這其中最讓羊羹困惑的就是:


到底什麼叫做「知道」?什麼又算是「理解」?這兩者之間的界線又在哪裡?我們是不是只要能夠回答出問題就表示已經掌握了知識,還是其實只是停留在表面?


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單純的記憶,也不是像背乘法表那樣,反覆唸到能夠脫口而出就算完成。理解的真諦遠遠超出這一層。記憶可以說是學習的起點,但理解才是最終的目標。如果我們不能靈活應用所學,或者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價值,那麼這些知識在腦中也許只是「臨時客」而已。




知道是什麼?是表面還是真實的掌握?


當我們說「知道」一個知識點,很多時候只是說明我們可以在短期內從記憶中提取這些資訊。就像是我們記得昨天晚上看的電影,或者記得大學的老師是怎麼解釋某個概念的。


但這種「知道」,更多時候是停留在一種被動記憶的狀態。我們可能記得某個數學公式,或者能夠背出歷史事件的時間軸,但這種記憶不代表我們能夠將它們運用到不同的情境下。


舉個生活化的例子來說,知道怎麼煮泡麵不代表我們懂得如何創造一道完美的料理。同樣地,記住化學公式也不代表我們能夠在真實的實驗中靈活運用。就像走在考試的雷區上,我們記得那些標準答案,卻不一定能夠理解它背後的原因。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記憶容易消退。記得小時候痛苦地背單字卡片,努力記下來卻很快遺忘,這就是因為記憶沒有與理解相結合。我們的大腦就像是手機相簿,只有有限的容量,如果只是存一些「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用到的資訊」,它會很快被丟掉,因為大腦不認為這些資訊重要。




理解是什麼?比知道更進一步的思考與應用


理解比知道更進一步,是一種深層次的掌握,意味著我們能夠將知識內化,甚至靈活應用到新的問題上。當我們理解一個概念時,我們不僅能夠解釋它,還能夠運用它來解決不同情境中的問題。


把栗子舉起來:知道牛頓的運動定律並不少,大多數人可以背出來:F=ma。但真正理解它意味著我們可以在看到車輛加速、物體掉落,甚至是計算飛機起飛的速度時,立刻想到這條公式,並能夠解釋它是如何運作的。理解意味着我們能夠將這條定律放到不同的場景中去驗證。


這種能力不僅限於科學知識,無論是數學、語言學習還是文學分析,理解都意味著我們能夠舉一反三。當我們學會某個語法規則後,不僅能在考試中使用,還能在日常對話中正確應用它。這種應用能力才是學習的終極目標。




知道與理解之間的距離:為什麼常常只停留在表面?


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學得很努力,每天捧著書本學到半夜,甚至反覆閱讀教材、做筆記,卻總覺得離真正的理解還有一段距離。這就是「知道」與「理解」之間的鴻溝,這個距離需要靠深度學習來填補,而非單純的被動記憶。


許多人依賴螢光筆畫重點或不斷重複閱讀課本來學習,這種方法乍看之下似乎很有效,但實際上,它們並沒有促進真正的理解。這裡有個專業術語叫「熟悉感錯覺」,意思是當我們重複接觸某些資訊時,大腦會產生一種「我已經掌握了」的錯覺。但事實上,這只是我們對這些內容感到熟悉,而不是真正理解。


大腦就像是一部老舊的錄音機,當我們一遍遍重複播放一段音頻時,它會讓我們感覺好像已經熟悉這段話,但如果突然停止播放並讓我們自己說出來,我們可能還是不會記得。這就是為什麼反覆閱讀或者做表面筆記效果有限,因為它只是在刺激大腦的短期記憶區域,而沒有深入到長期記憶和理解層次。




如何判斷我們是否真正理解了某個知識點?


我們常常會覺得自己已經理解了某個概念,但真正檢驗的時候才發現還不夠深入。那麼,如何判斷我們是否真正理解了一個知識點呢?


1. 用自己的話解釋出來


如果我們能夠用自己的話把一個知識點解釋給別人聽,而不是只會重複書上的定義,那麼我們就已經在進入理解的領域。這就像是教別人做菜,教得清楚明白,才能證明我們不僅僅是知道怎麼做,而是完全理解了每一步驟背後的邏輯。


試試看用簡單的詞彙把一個複雜的概念解釋給不熟悉該領域的人,這會逼迫我們把自己內化的知識真正轉化成語言。這個過程有助於我們發現知識中的漏洞,進而加強自己的理解。


2. 費曼教學法(學習法):教會別人


我們常常說,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教別人。這不是空話,教學法的有效性在於它要求我們對知識有深度的掌握,並能夠靈活解釋給他人聽。當我們能夠講解清楚一個複雜的概念,並回答別人的問題時,這意味著我們真正理解了它。


就像我們學會騎自行車後,還能教小朋友怎麼騎,那麼不僅是會騎車,還真的懂得了騎車的技巧。這樣的理解會讓我們在遇到變化的情境下依然可以應對自如,這才是真正的掌握。


3. 解決問題並應用


當我們能夠用一個知識點來解決實際問題,或是將它靈活應用於不同的情境中,這就是達到理解的標誌。知道如何解題是一回事,但在實際生活中遇到類似問題能夠立即反應出來並正確解決,才是真正的掌握。


像學數學時,如果我們只會解答書上的例題,那只是記住了標準步驟,但當題型稍微改變或問題情境不同,我們依然能夠運用公式來解答,這就說明我們已經完全理解這個知識點。




刷題是否真能幫助我們理解知識?


許多人在考試前拼命刷題,似乎這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但事實上,刷題是否能幫助理解,取決於我們怎麼刷。如果只是機械性地解題,甚至只記住標準答案,那麼刷題只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被動記憶。我們的目標應該是通過刷題來檢驗自己對知識的掌握,並在錯題中找到理解的盲點。


成功的刷題策略不在於題量多寡,而在於我們能夠在每次解題後進行反思和分析。每一道錯題都是一次反思自己理解的機會,透過這種方式,我們能夠不斷深化對知識的理解。錯題本是許多高效學習者的法寶,因為錯誤能夠暴露我們的薄弱點,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加強。


另外,這只是羊羹的看法啦,以前羊羹也算成績好的那群(NCCU),還記得指考前(學測考砸了)靠刷題庫然後抄下錯誤的題型,周末再回去看錯題本,那個時候覺得這樣的效率確實好很多,不過在大學的時候開始有些時候會帶著筆電去上課後突然想到…我當初幹嘛不用打字的…把題庫本剪下來也好啊!又不是在練字 Orz




主動回想與刷題結合的高效學習策略


我們的大腦更擅長記住主動提取的內容,也就是說,當我們透過測試或主動回想的方式來學習,這些資訊更容易轉化成長期記憶。這就是所謂的「測試效應」,意思是透過不斷測試自己能否記住和理解某個知識點,來幫助鞏固學習效果。


刷題和主動回想的結合,是非常有效的學習策略。我們可以先在腦中回想知識點,再進行相關的題目練習,這樣不僅能幫助我們記住這些內容,還能夠加深對它們的理解。




用失戀來理解記憶與情感的聯繫


失戀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來說明情感與記憶之間的緊密聯繫。當我們經歷強烈的情感波動時,記憶往往會被放大,變得更加鮮明。這是因為情緒在記憶形成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大腦的情感處理區域——如杏仁核,會加強與情緒相關的記憶。


如果我們仔細想想,很多我們記得最清楚的經歷,往往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比如初戀、失敗、甚至是一場難忘的旅行。這是因為情緒能夠強化大腦的神經連結,讓這些記憶更難被遺忘。同樣,當我們把學習與情感連結起來,比如對某個學科產生強烈興趣或動機,那麼這些知識就會被更好地記住。




學習中的最佳策略:結合回想與錯題反思


當我們面對大量的學習範圍時,可能會感到不知從哪裡開始。這時,主動回想和刷題結合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策略。主動回想有助於加深記憶,而刷題則能幫助我們檢驗自己的掌握程度。


但刷題不應該是漫無目的地大量解題,而應該是有針對性地進行,特別是要重視錯題分析。透過反思自己的錯誤,我們能夠找到理解上的漏洞,並有針對性地加強。


學習的真正目標:從知道到理解


總結來說,學習的目標不僅僅是「知道」某個知識點,而是能夠深入理解,並將其靈活運用於不同情境中。我們應該避免陷入被動記憶的陷阱,而要透過主動回想、解題、錯題分析等策略,不斷深化對知識的掌握。理解並不只是一種靜態的狀態,而是一個不斷探索、運用和反思的過程。



  • 知道和理解的區別在於,知道是短期記憶,而理解意味著能夠靈活運用知識。
  • 被動記憶如重複閱讀和標記重點容易讓我們陷入熟悉感錯覺,並不能幫助長期記憶。
  • 主動回想和測試效應是更有效的學習策略,能夠幫助我們將知識轉化為長期記憶。
  • 情感與記憶密切相關,強烈的情緒能夠幫助記憶鞏固,這可以應用於學習中,通過增加興趣來促進記憶。
  • 錯題反思和有針對性的刷題能夠幫助我們深化理解,通過錯誤來學習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


羊羹學堂每天在三大教室推出一篇關於投資理財、健康生活或學習力的文章,這些都是人生關鍵領域,涵蓋資料整理與個人見解。每篇文章免費開放至少三天,誠摯邀請您加入羊羹沙龍,以獲取最新更新通知,確保不錯過任何您感興趣的內容。


>> Follow 迷途的羊羹 以獲得最新免費文章通知


羊羹也提供「首月1元」的限量月閱讀通行證的訂閱活動,隨著文章數量增加,未來訂閱費可能調整,現在訂閱即可鎖定最優惠價格(現有訂閱戶費用不受影響),希望能得到各位的協助。


>>訂閱「鎖定」當前通行證優惠活動方案


如果文章對您有幫助,期待您的支持,讓羊羹能持續創作,感謝您的鼓勵!


avatar-img
13會員
185內容數
在資訊紛繁的時代,知識的累積往往是決定人生方向的關鍵。 作為一個熱愛學習並致力於提升自我的人, 我希望能夠透過分享自己在學習、投資與健康這三大人生基礎領域的一些見解。 給讀者帶來些許啟發,並幫助我們在前行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進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迷途的羊羹 的其他內容
隨著媒體技術不斷發展,我們面臨著專注力分散與信息過載的挑戰。如何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有效利用媒體載體,提升學習效果,成為了我們關注的焦點。我們可以透過神經科學的理解和專注力訓練,結合數位媒體的優勢,找到平衡點。
語言學習不僅僅是溝通工具,更是職場競爭的關鍵。在全球化的推動下,精通多語能力讓我們能在職場中脫穎而出,尤其是掌握英文、日文或其他東南亞語言後,薪資增幅可達數倍。通過語言,我們不僅能提升個人價值,還能打開更多職業機會的大門。
語言學習不僅是學會詞彙和語法,更是打開文化與思維世界的大門。我們可以透過語言深入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與價值觀,並運用語言作為日常生活中的工具。從語言沉浸到實際交流,掌握多語的關鍵在於持續運用和融入生活。透過有效的學習策略,不僅能提升語言能力,還能促進大腦發展與個人成長,實現跨文化的深度交流與理解。
透過運動、情緒管理和科學的休息方式,我們能顯著提升學習效率和記憶力。運動促進大腦神經可塑性,幫助我們更靈活地學習新知識,而情緒的調節則能強化記憶鞏固,讓我們在正面情緒下更快記住資訊。短暫且有效的休息能進一步提升大腦功能,保持專注,並在不同學科之間自由切換,讓整體學習效果更加出色。
我們探索了如何通過有效的時間管理來提升學習效率,並強調學習成功不僅僅取決於智力,更依賴於合理的資源分配。從「一萬小時法則」到小目標設定,我們了解到如何通過持續的努力達到精通,並通過科學的學習策略逐步實現進步。
在繁忙的生活中設定並實現目標常常面臨挑戰。我們可以透過將目標具體化、將長期目標分解成可操作的小步驟,並靈活調整時間安排,來自然地維持動力。設計合理的獎勵機制,利用多巴胺的作用,保持對目標的期待感和行動力。這樣不僅能減少壓力,還能有效推動我們在日常中持續前進,即便面對不可控的變數也能穩步達成長期目標。
隨著媒體技術不斷發展,我們面臨著專注力分散與信息過載的挑戰。如何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有效利用媒體載體,提升學習效果,成為了我們關注的焦點。我們可以透過神經科學的理解和專注力訓練,結合數位媒體的優勢,找到平衡點。
語言學習不僅僅是溝通工具,更是職場競爭的關鍵。在全球化的推動下,精通多語能力讓我們能在職場中脫穎而出,尤其是掌握英文、日文或其他東南亞語言後,薪資增幅可達數倍。通過語言,我們不僅能提升個人價值,還能打開更多職業機會的大門。
語言學習不僅是學會詞彙和語法,更是打開文化與思維世界的大門。我們可以透過語言深入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與價值觀,並運用語言作為日常生活中的工具。從語言沉浸到實際交流,掌握多語的關鍵在於持續運用和融入生活。透過有效的學習策略,不僅能提升語言能力,還能促進大腦發展與個人成長,實現跨文化的深度交流與理解。
透過運動、情緒管理和科學的休息方式,我們能顯著提升學習效率和記憶力。運動促進大腦神經可塑性,幫助我們更靈活地學習新知識,而情緒的調節則能強化記憶鞏固,讓我們在正面情緒下更快記住資訊。短暫且有效的休息能進一步提升大腦功能,保持專注,並在不同學科之間自由切換,讓整體學習效果更加出色。
我們探索了如何通過有效的時間管理來提升學習效率,並強調學習成功不僅僅取決於智力,更依賴於合理的資源分配。從「一萬小時法則」到小目標設定,我們了解到如何通過持續的努力達到精通,並通過科學的學習策略逐步實現進步。
在繁忙的生活中設定並實現目標常常面臨挑戰。我們可以透過將目標具體化、將長期目標分解成可操作的小步驟,並靈活調整時間安排,來自然地維持動力。設計合理的獎勵機制,利用多巴胺的作用,保持對目標的期待感和行動力。這樣不僅能減少壓力,還能有效推動我們在日常中持續前進,即便面對不可控的變數也能穩步達成長期目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許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筆記記滿滿,但回過頭來卻發現什麼都記不住。這樣的困惑,其實可以通過改變學習方法來解決。以下是九個有效的建議,幫助你更好地記住所學內容。
Thumbnail
在開始學習計畫前的三個問題 為什麼學? 該學什麼? 如何去學? 為什麼學的主要歸類 本質性的學習 為了學習而去學習 不確定將來如何使用 功能性的學習 學習這個技能或主題可以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該學什麼? 概念 若某些事物需要被理解而非只是記憶,就屬於概念 ex: 學習人工智能
Thumbnail
你也希望像學霸一樣輕鬆學習嗎?但你是否認真了解過大腦是如何學習的? 《學習如何學習》用科學的角度了解大腦如何學習,讓你更好對「腦」下藥!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瞭如何學習的重要關鍵,包括充分的睡眠、適時的運動、專注和反思等方法。透過這些方式,能夠幫助腦神經的連結、深化和鞏固,讓學習更有效。此外,書中也分享了一些學習的方法,如番茄鐘學習法、手寫筆記和善用比喻等。這些內容雖然針對青少年,但也對成年人有幫助。
Thumbnail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滿腔熱血買了線上課程或實體課程,卻在開始後不久就感到力不從心?或是實際動手做之後,才發現根本對這個主題沒興趣?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速成」、「保證學會」的資訊轟炸,卻忽略了學習的本質與方法。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目前我的
Thumbnail
學習適當的背誦對於數學學習來說是好事,但並不是要求學生把每個算式從頭背到尾,而是需要理解和應用數學概念。毫無壓力的學習沒有不好,但必須接受沒什麼成效的結果。透過自律性的執行計劃,避免沉迷於不當消遣,才能加強學習的效果。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本書主要討論“學習”這個主題,介紹了學習者如何做好學習的全生命週期管理,讀完這本書,我想特別討論的有三點: 1. 學習有方法,但行動起來最重要 2. 不怕麻煩,弄清楚基本概念 3. 學以致用,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Thumbnail
讀完書後什麼也沒記住,是因為人家怎麼寫,你就怎麼讀。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許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筆記記滿滿,但回過頭來卻發現什麼都記不住。這樣的困惑,其實可以通過改變學習方法來解決。以下是九個有效的建議,幫助你更好地記住所學內容。
Thumbnail
在開始學習計畫前的三個問題 為什麼學? 該學什麼? 如何去學? 為什麼學的主要歸類 本質性的學習 為了學習而去學習 不確定將來如何使用 功能性的學習 學習這個技能或主題可以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該學什麼? 概念 若某些事物需要被理解而非只是記憶,就屬於概念 ex: 學習人工智能
Thumbnail
你也希望像學霸一樣輕鬆學習嗎?但你是否認真了解過大腦是如何學習的? 《學習如何學習》用科學的角度了解大腦如何學習,讓你更好對「腦」下藥!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瞭如何學習的重要關鍵,包括充分的睡眠、適時的運動、專注和反思等方法。透過這些方式,能夠幫助腦神經的連結、深化和鞏固,讓學習更有效。此外,書中也分享了一些學習的方法,如番茄鐘學習法、手寫筆記和善用比喻等。這些內容雖然針對青少年,但也對成年人有幫助。
Thumbnail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滿腔熱血買了線上課程或實體課程,卻在開始後不久就感到力不從心?或是實際動手做之後,才發現根本對這個主題沒興趣?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速成」、「保證學會」的資訊轟炸,卻忽略了學習的本質與方法。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目前我的
Thumbnail
學習適當的背誦對於數學學習來說是好事,但並不是要求學生把每個算式從頭背到尾,而是需要理解和應用數學概念。毫無壓力的學習沒有不好,但必須接受沒什麼成效的結果。透過自律性的執行計劃,避免沉迷於不當消遣,才能加強學習的效果。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本書主要討論“學習”這個主題,介紹了學習者如何做好學習的全生命週期管理,讀完這本書,我想特別討論的有三點: 1. 學習有方法,但行動起來最重要 2. 不怕麻煩,弄清楚基本概念 3. 學以致用,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Thumbnail
讀完書後什麼也沒記住,是因為人家怎麼寫,你就怎麼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