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的面對問題,才有轉機

更新於 2024/10/0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真誠的面對問題,才有轉機

真誠的面對問題,才有轉機

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商業模式都會有績效衰退的時候。

尤其身為一個職場的中階管理者,最常碰到的就是上頭(老闆)覺得績效不如預期,想檢討各個團隊跟專案環節,把每一個螺絲都轉到最緊的狀態,只要能多擠出一點獲利,就是當年度最重要的KPI指標。

 

前陣子在一個合作企業的檢討會議上,看著高層團隊洋洋灑灑的列出2025年需要調整的目標共計十多項,包括企業銷售轉型、專案執行力提升、會員制度建立、社群經營、自媒體流量、廣告投放、基層員工教育訓練、中階主管培訓等等。

看完這些內容就在心裡疑惑,怎麼可能整個營運從上到下都需要大動作調整,以一個數十人的企業來說,不太可能突然出現全面性的結構問題。就像冰在冰箱的東西,不可能一夕之間全壞了,要嘛一天天腐爛,要嘛就是一開始就沒插上插頭。

 

跟著會議的進程開始討論每個困境的解決方案時,終於開始一一解惑為什麼每一個方針,甚至每一個專案都需要大幅改善。

因為,討論到最後的結果都指向,市場不好、同業也不好、人不好找、薪資太高、來客數降低、惡性價格戰等等,諸如此類的廣泛性問題。

但這些問題存在於任何產業,並不是別人就沒有類似的狀況,只要是經營台灣的市場,大家都在相同的條件下競爭,怎麼會變成績效不善的原罪。

到頭來才發現,原來只是不想面對問題。

 

「碰到不熟悉的、不擅長的,找個理由栽贓它」

 

在職場上,我們很常碰到不熟輾的工作內容,最後是用面對挑戰的心態,還是把問題推給下一個人,都會成為一個職場慣性。

包裝問題,或許可以度過當下的時空環境,但相同的問題會因為時間的流逝,再度回到你的手裡,哪怕是換了另一間公司、另一個產業,只要在類似的職務內容,它,就是會再次出現,直到你離開職場的那一刻。

 

這次的故事剛好落在了管理階層上,他們沒辦法換工作,只能無止盡的尋求不同的協助,在不想改變的心態下,看看有甚麼一石貳鳥,躺著就能獲利的解方。很可惜的,這麼多年來市場並沒有讓他們失望,答案是沒有。

 

我不是大企業家,只是一個中階經理人,沒甚麼資格談論企業主的心態。

也或許眼界不夠高,不懂那些背後的每一個盤算,只曉得面對問題都需要付出相對的代價,營運陣痛難免,但總會雨過天晴。

面對問題是一種習慣,是習慣解決困難,還是習慣包裝掩飾閃避責任,一切都來自於整個企業文化的影響。若上頭都推了,身為下屬的我們怎麼可能有勇氣扛起來,最後只會成為有功上面割,有過、都你的。

那些職場背後的盤算,到最後,算的是市場產值,還是清算那些不同道之人,時間久了,自然會有答案。

 

從他人的缺點中學習,永遠是最便宜的學費。非要自己走一遭,付出的代價不一定能夠再站起來。

看看他們,警惕自己,不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一起熬過天天都不合理的每一天。

 

「沒名片,你就是招牌,全通路熱銷中」

 

博客來 https://lihi3.cc/eNa8x

誠品 https://lihi3.com/uApeN

MOMO購物網 https://lihi3.cc/hj5WV

職場嘛,就是一個賺錢生活的地方,沒這麼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說服我們該怎麼做,決定要怎麼做的只有自己。 老闆的思維在我們身上不一定有效,誰說每個人都嚮往當著大老闆的生活,其實你的日子通常比這些人更精采,我們,只是不想炫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職場上這樣的人很多,對別人的想法與作法都有很多指教,似乎只要批評過,就好像更厲害、更有優越感。 這個行為不只存在同事間、合作廠商間,甚至來推銷賣你保險的,都會先批評你之前買的有多爛,其他家的理賠內容有多差,好像你不買他們家的,獲得意外的機率就會變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職場症狀,甚至會懷疑是不是年紀到了的關係,還是正處於職場的倦怠期,對於甚麼事都提不太起勁。這裡說的並不是單純的不想工作,也沒有特別厭惡工作,就是打從心底產生的一種停滯感。 過去對於新的事件或者新的專案,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期待感,或是上緊發條的心態,但這種感受慢慢地開始降低....
會議,是許多中小企業最喜歡做的事情。 曾經看過一個團隊一周最少開7-10個會議,有時會更多,最後的結果大都議而不決,不斷地探討特殊個案的解方,或是調整企畫內容去符合某些小眾的需求。  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在職場的日子上,我們有多少企劃、多少的專案提報,總是過不了上面主管、頂層老闆的首肯。
看完標題是不是覺得跟自己的狀態很像? 無論下班後安排了多少有趣的事情,只要一旦回到了工作上,就又開啟了痛苦的輪迴,好像這件事沒辦法有個終點,你屈就著上班,公司也委屈一個職位留給你。 
如果說每一次的股市崩跌,都是財富重新分配最好的機會,那產業結構重大的改變,也是誕生新創企業、新興職務的最好時機。
要放假了,大多數人應該已經拿到年終,相信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公司有沒有賺錢,還是年終的計算標準是如何得來的數字,更或是績效成績有沒有參雜私人的情緒,最後影響了獎金發放的水平,這些其實大多數人都不得而知,只知道哪個同事比較高,哪個公司發的比較好。
職場上這樣的人很多,對別人的想法與作法都有很多指教,似乎只要批評過,就好像更厲害、更有優越感。 這個行為不只存在同事間、合作廠商間,甚至來推銷賣你保險的,都會先批評你之前買的有多爛,其他家的理賠內容有多差,好像你不買他們家的,獲得意外的機率就會變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職場症狀,甚至會懷疑是不是年紀到了的關係,還是正處於職場的倦怠期,對於甚麼事都提不太起勁。這裡說的並不是單純的不想工作,也沒有特別厭惡工作,就是打從心底產生的一種停滯感。 過去對於新的事件或者新的專案,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期待感,或是上緊發條的心態,但這種感受慢慢地開始降低....
會議,是許多中小企業最喜歡做的事情。 曾經看過一個團隊一周最少開7-10個會議,有時會更多,最後的結果大都議而不決,不斷地探討特殊個案的解方,或是調整企畫內容去符合某些小眾的需求。  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在職場的日子上,我們有多少企劃、多少的專案提報,總是過不了上面主管、頂層老闆的首肯。
看完標題是不是覺得跟自己的狀態很像? 無論下班後安排了多少有趣的事情,只要一旦回到了工作上,就又開啟了痛苦的輪迴,好像這件事沒辦法有個終點,你屈就著上班,公司也委屈一個職位留給你。 
如果說每一次的股市崩跌,都是財富重新分配最好的機會,那產業結構重大的改變,也是誕生新創企業、新興職務的最好時機。
要放假了,大多數人應該已經拿到年終,相信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公司有沒有賺錢,還是年終的計算標準是如何得來的數字,更或是績效成績有沒有參雜私人的情緒,最後影響了獎金發放的水平,這些其實大多數人都不得而知,只知道哪個同事比較高,哪個公司發的比較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在職場中,績效下滑常常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隊,當看到那些令人沮喪的數字時,第一反應往往是開始互相指責:「一定是業務不夠努力!」「肯定是主管領導無方!」「這鐵定是公司策略出了問題!」  
Thumbnail
如果你是經營企業的老闆,你確定你的公司真的能賺錢嗎?如果你是負責提案的主管,你確定你提出的專案真的有錢賺嗎?如果你厭倦上班看到商機,你有勇氣撩落去搶錢嗎?
Thumbnail
當這些情緒發揮作用時,拖累的是你管理團隊的工作效率,傷害的是能讓你升遷加薪的績效考績,或者是讓你公司賺錢的銷售成績。
既然都聊了工作的事情,主管與員工不過算是問題的衍生而已,真正的源頭多數都來自我們所謂的老闆階層,講到這階層,真的很難說不帶情緒去撰寫,只能盡量抑制,畢竟,寫多了就有人要說所謂的仇富心態了,然,這又如何呢?只要是真實出現的事情,那就非得撰寫,這才是觀察與現實的精隨,在這邊寫的就是真實,而真實往往都是最
Thumbnail
我只能將我多年在職場觀察到的現象,描繪讓你知道。希望你能夠從這些背景考量各自不同的企業經營中,找到一個讓自己穩定成長的方向。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這篇貼文?大意就是當開會在檢討業績下滑的原因,就看到各部門只會互相怪其他部門,反正罵天罵地就絕對不是自己的問題,我相信這個場景各位絕對屢見不鮮,這篇貼文通常拿來抱怨自己的工作環境,但是站在一個管理者以及多年的企業顧問,看的問題可不止於此。 如果是我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首先先做
公司要的是你的優勢、產值,而不是你對自我的期許  工作上表現不好的人,生活通常也是一團糟(像是性格缺陷,任由問題控制自己、消極被動、不可靠、粗線條等) 直面自己的性格課題,回歸問題本質檢討自己,而不是別人(時常自我反問) 回歸問題本質 想要比別人厲害,就是比別人多做,比別人常做 遇到質疑,
Thumbnail
看看文章的問題,想想你的答案,並且分享一下我認同的解答。 一.做事情應該盡全力還是留一手呢? 二.主管很機車,你交付的專案一改再改,員工的正確心態應該是? 三.成功學提到的以終為始,有沒有什麼好例子,可以說給孩子聽的懂這個道理? 四.活在當下、體驗生活最好的方式? ...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在職場中,績效下滑常常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隊,當看到那些令人沮喪的數字時,第一反應往往是開始互相指責:「一定是業務不夠努力!」「肯定是主管領導無方!」「這鐵定是公司策略出了問題!」  
Thumbnail
如果你是經營企業的老闆,你確定你的公司真的能賺錢嗎?如果你是負責提案的主管,你確定你提出的專案真的有錢賺嗎?如果你厭倦上班看到商機,你有勇氣撩落去搶錢嗎?
Thumbnail
當這些情緒發揮作用時,拖累的是你管理團隊的工作效率,傷害的是能讓你升遷加薪的績效考績,或者是讓你公司賺錢的銷售成績。
既然都聊了工作的事情,主管與員工不過算是問題的衍生而已,真正的源頭多數都來自我們所謂的老闆階層,講到這階層,真的很難說不帶情緒去撰寫,只能盡量抑制,畢竟,寫多了就有人要說所謂的仇富心態了,然,這又如何呢?只要是真實出現的事情,那就非得撰寫,這才是觀察與現實的精隨,在這邊寫的就是真實,而真實往往都是最
Thumbnail
我只能將我多年在職場觀察到的現象,描繪讓你知道。希望你能夠從這些背景考量各自不同的企業經營中,找到一個讓自己穩定成長的方向。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這篇貼文?大意就是當開會在檢討業績下滑的原因,就看到各部門只會互相怪其他部門,反正罵天罵地就絕對不是自己的問題,我相信這個場景各位絕對屢見不鮮,這篇貼文通常拿來抱怨自己的工作環境,但是站在一個管理者以及多年的企業顧問,看的問題可不止於此。 如果是我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首先先做
公司要的是你的優勢、產值,而不是你對自我的期許  工作上表現不好的人,生活通常也是一團糟(像是性格缺陷,任由問題控制自己、消極被動、不可靠、粗線條等) 直面自己的性格課題,回歸問題本質檢討自己,而不是別人(時常自我反問) 回歸問題本質 想要比別人厲害,就是比別人多做,比別人常做 遇到質疑,
Thumbnail
看看文章的問題,想想你的答案,並且分享一下我認同的解答。 一.做事情應該盡全力還是留一手呢? 二.主管很機車,你交付的專案一改再改,員工的正確心態應該是? 三.成功學提到的以終為始,有沒有什麼好例子,可以說給孩子聽的懂這個道理? 四.活在當下、體驗生活最好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