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把自己努力說出來嗎?「專注改變」才是達成目標的關鍵轉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家習慣把自己的努力說出來嗎?特別是面對失敗的時候,你也會嘗試著為自己辯解、告訴別人其實自己也很努力嗎?

從小到大,愛面子的我每每遇到失敗時,總是急切地想為自己辯解,雖然不見多大成效,但辯解就像刻進DNA一樣,在我因失敗感到難堪時,就會反射性地跳出來救場,也總在冷靜下來後,對這樣的行為感到後悔。

就在前幾天看了一篇主題為「該把自己的努力都說出來嗎?」的電子報,有別於常見的職場雞湯,作者用更貼近現實的角度,來討論「把努力說出來」這件事情,而我也想用這篇文章的篇幅,來聊聊我自己的想法!

【辯解背後:為何我們急於說出自己的努力?】

上個月有次令我印象深刻的經驗,我們車輛的無線電設備在App上顯示損壞,影響救災的指揮及資訊傳遞,故上級特別指示要儘速修復。當廠商草率檢修,並給出看似合理的理由後,我立刻向上級轉達,試圖營造一個積極處理的印象,但沒想到上級立刻就指出當中的不合理處,並小小調侃了一下,或許是想掩蓋自己的不堪,反射性地想要解釋自己的努力,想當然耳,並沒有得到什麼好的結果。

冷靜下來自我檢討後,除了告訴自己未來必須更仔細地審視每個細節,而不是單純地傳達訊息外,我也好奇這樣爭辯反應的背後有什麼原因。

心理學家表明,面臨失敗時,人們常常會用反駁或辯解來保護自己的自尊,然而,這樣的反應其實無助於問題解決。

我想,我或是大多數的人,在失敗時用自己的努力來反駁或辯解的原因,是想告訴他人(和自己):「我真的很努力了!失敗的錯不在我,而是運氣、環境、誰誰誰的問題!」因為世人更傾向於用結果評價他人,而非過程,我們害怕一次的失敗會讓他人對我們失望,某種程度上也顯示我們的自信不足。

就像當下的我,為了掩蓋自己無腦傳遞訊息的難堪,選擇解釋自己的努力,期待上級對我的印象並不會因為這次事件急轉直下。但,這樣的反駁通常並不會真正逆轉事情的結果,抑或是人們對我們的看法,終究只是讓自己更不堪罷了!

想通了這個概念的我,發現與其爭辯,不如就坦率地承認自己的不足吧!努力了還是失敗可能包含很多原因,但爭辯並不能帶來什麼實質的改變,所以,就繼續努力吧!

【不談努力的理由】

「結果不好,努力就別說了;結果很好,努力就更不必說了。」是這篇電子報裡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也是我認為面對自己的努力,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的概念,努力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心中所想所愛,而不是為了讓別人看見我們的努力。

我女友在考公務員期間,曾在補習班上過A老師的課程,並對其讚譽有加。上週A老師為年金改革的議題發聲後,女友所在的群組罵聲一片,不僅針對A老師的主張,還擴大攻擊範圍直指A老師上課也上得很爛,當下女友氣不過,所以在群組內留言捍衛A老師的名譽。

聽完女友的敘述,我第一時間就想到電子報的那句話,並試想若是我會不會站出來捍衛老師、甚至捍衛自己的名譽。

答案是「否」。

也許就像這句話說的,如果學生考得不好、課後評價很差,那麼那些用心備課、準備教材、試講試教全都不重要了,因為無論我們再怎麼表示自己的努力,終究沒辦法改變什麼;如果學生都考滿分、好評如潮,那麼不需要揭露這些努力,也能在那些學生的心中樹立一個好印象,如同A老師在我女友心中的印象一般。而退一萬步來說,補習班老師最大的目的就在於,讓學生能夠取得好成績!從這個角度看,無論其他人怎麼看,只要學生考得好,那所有的努力也都有了價值,而不必在意那些批評的聲音。

努力,是我們達成目標的手段,而不是拿來炫耀的資本,我們仍要記錄、反省、復盤來修正努力的方向,但大可不必拿來為自己辯解,因為我們清楚的知道,努力是我們達成目標的手段,如果錯把手段當目的,只會讓我們永遠都沒辦法得到想要的結果。

【專注改變自己,而非改變他人看法】

在無線電設備的例子中,我深深感受到為自己辯護所獲得的成果,遠遠不及它消耗的能量,所以我從爭辯轉向坦率地承認,並把所有的精力花在持續努力上,因為只有修正方向、持續努力能夠讓我們更靠近成功。

就像電子報中提到的:「說不說努力,可能都改變不了結果,也改變不了他人,最終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所以就不必費心在試圖改變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在宣揚自己的努力讓別人對我們刮目相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火線上決策
5會員
99內容數
嗨!我是棉先生! 《火線上決策》是一個分享文章的平台,文章的主題來自一位消防員,對工作及日常生活的體悟、閱讀的輸出與實踐,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在文章下面留言跟我互動!
火線上決策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在一次靈感閃現中,我決定詢問ChatGPT:「你眼中的我是誰?」。這場對話意外成為了一趟深刻的自我探索旅程。從爐火與煙火的比喻,到現實與創意間的平衡,我開始理解自己的節奏與價值,也學會不再用他人的標準衡量自己。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與AI對話後,對自我認識的新體悟。
Thumbnail
2025/04/27
在一次靈感閃現中,我決定詢問ChatGPT:「你眼中的我是誰?」。這場對話意外成為了一趟深刻的自我探索旅程。從爐火與煙火的比喻,到現實與創意間的平衡,我開始理解自己的節奏與價值,也學會不再用他人的標準衡量自己。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與AI對話後,對自我認識的新體悟。
Thumbnail
2025/04/26
你以為當主管是指揮決策、排班分工?我曾這樣以為,直到有天同仁的情緒直接在群組爆炸,我才意識到,領導真正的挑戰,是在情緒的洪流中學會傾聽、理解與修補。這篇文章紀錄了一次內部摩擦帶來的反思,也分享我如何透過接納、道歉、共識來重建信任,讓團隊走得更遠。
Thumbnail
2025/04/26
你以為當主管是指揮決策、排班分工?我曾這樣以為,直到有天同仁的情緒直接在群組爆炸,我才意識到,領導真正的挑戰,是在情緒的洪流中學會傾聽、理解與修補。這篇文章紀錄了一次內部摩擦帶來的反思,也分享我如何透過接納、道歉、共識來重建信任,讓團隊走得更遠。
Thumbnail
2025/04/22
在感情中,很多人會選擇「沈默以對」,以為這樣比較成熟,卻往往讓情緒悄悄累積成為壓力與傷痕。這篇文章透過真實的兩段戀愛經驗,反思「說出口」的重要性,強調溝通不是要求對方改變,而是一起尋找共識,學習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讓感情更穩固。
Thumbnail
2025/04/22
在感情中,很多人會選擇「沈默以對」,以為這樣比較成熟,卻往往讓情緒悄悄累積成為壓力與傷痕。這篇文章透過真實的兩段戀愛經驗,反思「說出口」的重要性,強調溝通不是要求對方改變,而是一起尋找共識,學習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讓感情更穩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你會把自己的努力說出來嗎?特別是面對失敗時,你會試圖為自己辯解嗎?這篇文章探討了「是否該表露努力」這個課題,分享了一次因為急於解釋而適得其反的經歷,並揭示辯解其實源於對他人看法的過度在意以及自信不足。透過反思與心理學觀點,作者發現努力只是追求目標的手段,真正的改變來自於專注修正方向和持續努力。
Thumbnail
你會把自己的努力說出來嗎?特別是面對失敗時,你會試圖為自己辯解嗎?這篇文章探討了「是否該表露努力」這個課題,分享了一次因為急於解釋而適得其反的經歷,並揭示辯解其實源於對他人看法的過度在意以及自信不足。透過反思與心理學觀點,作者發現努力只是追求目標的手段,真正的改變來自於專注修正方向和持續努力。
Thumbnail
你真的努力不夠嗎?不成功是真的嗎? *考試考差了,就無法跟別人「競爭」而不如人了,這是真的嗎? *工作階級底層,就顯得不如別人努力進取了,這是真的嗎? *同樣的事、不同的人做出的結果不同,弱勢的一方就顯得是能力不足、不適合了嗎? 原來我一生走來都跟自己的心魔競爭,而我還一直認為要出人......
Thumbnail
你真的努力不夠嗎?不成功是真的嗎? *考試考差了,就無法跟別人「競爭」而不如人了,這是真的嗎? *工作階級底層,就顯得不如別人努力進取了,這是真的嗎? *同樣的事、不同的人做出的結果不同,弱勢的一方就顯得是能力不足、不適合了嗎? 原來我一生走來都跟自己的心魔競爭,而我還一直認為要出人......
Thumbnail
躺著梳理人生課題的週六早晨-認知上的落差 花費近兩個月的專案,在發現雙方對於專案進行方向其實有著極大差異的認知時,以不太讓人感到舒適的爭論中結束了本次合作。 兩邊其實都沒有錯。 各自有著自己仰賴的過往經驗與專業知識,而對專案的進行更是有著自己的堅持與無法妥協的想法,很正常,也很是常見的情況,所以在最
Thumbnail
躺著梳理人生課題的週六早晨-認知上的落差 花費近兩個月的專案,在發現雙方對於專案進行方向其實有著極大差異的認知時,以不太讓人感到舒適的爭論中結束了本次合作。 兩邊其實都沒有錯。 各自有著自己仰賴的過往經驗與專業知識,而對專案的進行更是有著自己的堅持與無法妥協的想法,很正常,也很是常見的情況,所以在最
Thumbnail
成功與失敗時對於努力的重視,指出有些人在成功後會掩蓋自己的努力,以顯得更有天賦;然而失敗者則會藉助潛意識暗示將責任歸咎於外在因素,如社會不公等。作者建議不要只看努力而應該看成功的全貌,包括正確的決策、環境選擇和一定的運氣,因此努力只是最基本的條件而已,成功者並不會將其掛在嘴邊。
Thumbnail
成功與失敗時對於努力的重視,指出有些人在成功後會掩蓋自己的努力,以顯得更有天賦;然而失敗者則會藉助潛意識暗示將責任歸咎於外在因素,如社會不公等。作者建議不要只看努力而應該看成功的全貌,包括正確的決策、環境選擇和一定的運氣,因此努力只是最基本的條件而已,成功者並不會將其掛在嘴邊。
Thumbnail
一、 學生時代,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如果考試前的確是打混摸魚,接到低分的成績單時,就會聳聳肩,一副不置可否地表情說著:「哎呀!就沒認真準備嘛!」 那背後的意思也包含了:如果我有認真念,成績絕對不只有這樣的喔!所以不是我程度差,只是不夠努力而已。 「我是不是程度真的很差?」
Thumbnail
一、 學生時代,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如果考試前的確是打混摸魚,接到低分的成績單時,就會聳聳肩,一副不置可否地表情說著:「哎呀!就沒認真準備嘛!」 那背後的意思也包含了:如果我有認真念,成績絕對不只有這樣的喔!所以不是我程度差,只是不夠努力而已。 「我是不是程度真的很差?」
Thumbnail
努力一定會成功嗎? 才沒有這種好事呢。 努力和成功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不是努力了就一定會做出好成績,有時不管多努力,最後的結果還是事與願違。 所以從一開始根本不用努力嗎?才不是這樣,如果盡了全力還是失敗,那放軟手腳一定會失敗得更加難看。 面對令人沮喪的結果,要是曾經努力過,至少能夠問
Thumbnail
努力一定會成功嗎? 才沒有這種好事呢。 努力和成功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不是努力了就一定會做出好成績,有時不管多努力,最後的結果還是事與願違。 所以從一開始根本不用努力嗎?才不是這樣,如果盡了全力還是失敗,那放軟手腳一定會失敗得更加難看。 面對令人沮喪的結果,要是曾經努力過,至少能夠問
Thumbnail
在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就從「努力」開始說起吧。(緊張的吸吸吐) 原因是這段期間看到有人在討論關於「努力去做某件事吧!」不適用於長期改變,這樣的話題。 (來源:噗浪截圖) 對於這個的主題剛好有不同的感觸,覺得可以寫出來當作不同面相的分享,於是第一篇文章的主題就這麼決定好了~ 所謂的「努力」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在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就從「努力」開始說起吧。(緊張的吸吸吐) 原因是這段期間看到有人在討論關於「努力去做某件事吧!」不適用於長期改變,這樣的話題。 (來源:噗浪截圖) 對於這個的主題剛好有不同的感觸,覺得可以寫出來當作不同面相的分享,於是第一篇文章的主題就這麼決定好了~ 所謂的「努力」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看到自己過去的過度努力和自責的樣子,我覺得很心疼,做的那麼努力,既沒人看到,還有人會冷嘲熱諷,自己跟外人都在責怪自己,何苦呢? 結果論的文化、看分數的教育文化,都已經讓我們吃盡苦頭了,我想至少放過自己吧。
Thumbnail
看到自己過去的過度努力和自責的樣子,我覺得很心疼,做的那麼努力,既沒人看到,還有人會冷嘲熱諷,自己跟外人都在責怪自己,何苦呢? 結果論的文化、看分數的教育文化,都已經讓我們吃盡苦頭了,我想至少放過自己吧。
Thumbnail
不管是工作或是生活,我都抱持著量力而為的態度,能做就盡量做,不能做就不會勉強,隨時替自己留條後路,但不是遇到一點挫折或困難就輕易放棄,而是只要自己還能做得好就繼續撐下去,假使遇到一點問題就不想做,只是單純的不想努力與自我放棄。對
Thumbnail
不管是工作或是生活,我都抱持著量力而為的態度,能做就盡量做,不能做就不會勉強,隨時替自己留條後路,但不是遇到一點挫折或困難就輕易放棄,而是只要自己還能做得好就繼續撐下去,假使遇到一點問題就不想做,只是單純的不想努力與自我放棄。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