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途理論」解析職涯轉型密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年後轉職潮來臨,你是否也在思考下一步該往哪裡走?身為職場工作者,讓我們累積了專業能力,卻也可能陷入職涯瓶頸。《創新的用途理論》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突破框架的思考工具,幫助我們在職涯轉型中找到新的方向。

從「產品思維」到「用途思維」

傳統上,我們習慣從「產品」的角度思考問題:我擁有什麼技能?我能做什麼工作?然而,《創新的用途理論》作者克雷頓·克里斯汀生提出,真正的創新來自於理解「用途」(Job to be Done):顧客在特定情境下想要達成的目標或解決的問題

書中提供了「用途」三大關鍵要素,透過情境思考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用途」。

「用途」三大關鍵要素

  1. 功能面: 顧客想要完成的基本任務。如購買電鑽的真正用途可能是「在牆上鑽孔」。
  2. 情感面: 顧客想要感受或避免的感受。如購買高級化妝品的真正用途可能是「提升自信」。
  3. 社會面: 顧客想要傳達給他人的形象或身份。如購買名牌包的真正用途可能是「展現社會地位」。

「用途」多元情境思考

  1. 觸發事件: 什麼情況促使顧客尋找解決方案?如搬家可能是購買新家具的觸發事件。
  2. 阻礙因素: 什麼因素阻礙顧客達成目標?如價格過高可能是購買新車的阻礙因素。
  3. 替代方案: 顧客目前如何解決問題?如租車可能是購買新車的替代方案。


簡言之,用途不是需求,用途包含功能面、情感面、社會面,幫助使用者達成他想要的進步。我們時常見到中文的「用途」、「情境」、「脈絡」,他們彼此又是什關係?

  • 「用途」是核心: 它代表顧客想要達成的目標或解決的問題,是創新的出發點。
  • 「情境」是背景: 它描述顧客在什麼情況下產生「用途」,面臨哪些挑戰和機會。
  • 「脈絡」是連接: 它將「用途」和「情境」聯繫起來,幫助我們理解顧客行為背後的原因和動機。


綜合上述,「用途」、「情境」、「脈絡」三者環環相扣,他們共同繪製顧客需求,細膩訴說洞察故事。以一位上班族David為例,他每天通勤時間長,為了提升工作效率,希望能在搭乘交通工具時處理工作,所以他購買了一台iPad,方便在通勤時使用。在此案例中,「提升工作效率」是「用途」,「通勤時間長」是「情境」,而「購買輕便筆記型電腦」則是「脈絡」下的解決方案。

「用途理論」應用在個人職涯轉型

我認爲用途理論不僅用於企業,亦可將這個概念應用於個人職涯規劃,自我叩問: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想要達成什麼目標?我面臨哪些挑戰?什麼樣的「用途」能幫助我克服這些挑戰,實現目標?

對上班族來說,首要思考的是「公司的用途與想達成的任務」,公司雇用(Hire)我們的服務/產品以完成什麼任務(Jobs),並以此調整自己、成為一個更好被「雇用」的產品或服務。

以我自身的經驗為例,畢業於廣播電視系,原本以為自己會進入媒體業。然而,我發現自己對市場趨勢、消費者行為更有興趣。我開始思考:我真正想要達成的「用途」是什麼?是製作吸引眼球的節目,還是深入理解市場,幫助企業做出更好的決策?

透過「用途理論」的鏡頭對焦,我發現自己更適合行銷企劃的角色。這個角色能讓我結合對市場的敏感度與創意,幫助企業打造成功的行銷策略,我主動學習行銷相關知識,積極爭取科技業行銷企劃的專案機會,透過建立戰功及代表作,持續磨練自己的軟硬技能及領導力。

從媒體本業跨足科技業工作數年,我逐漸累積了豐富的產業研究、市場分析、田野調查及團隊領導的實務經驗,嫻熟商業運作及價值創造,因此獲得獵頭挖角,轉任外商公司擔任研究經理,主要服務科技客戶,負責跨國企業、全球規模的市場調查專案。

持續不斷的小實驗,實現理想生活

《創新的用途理論》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思考框架,幫助我們在快速變化的職場中找到方向。無論你是想要轉職,還是希望在現有工作中獲得晉升,都可以運用「用途理論」來釐清目標、分析情境、探索機會,並採取行動。

記住,你的職涯是你自己的,勇敢地追求你的「用途」,創造屬於你的成功故事。以下是一些行動建議:

  1. 開始探索你的「用途」: 花時間思考你的人生目標和價值觀。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你希望在工作中獲得什麼樣的成就感?
  2. 與他人交流你的想法: 與朋友、家人、導師或職業顧問分享你的「用途」,並尋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3. 採取行動,持續學習: 不要害怕嘗試新事物,也不要害怕失敗。記住,職涯轉型是一個持續學習和調整的過程。
嗨!我是愛蜜莉 Emilie,15年業界實戰經驗,10年管理職,任職於科技業、資訊業及外商,客戶群有電信、科技、零售、網路、FMCG、公部門等。演講、課程、講座、工作坊,商務洽詢請聯繫:switch.life.studio@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你是上班族,不妨拿出自己的名片,將名片上的公司名稱、部門、職稱蓋起來,捫心自問兩個問題:「我可以離開公司,自立門戶嗎」、「沒有了名片,我是誰?」若是你可以自信回答「可以」,我要恭喜你,倘若你有一絲遲疑,不妨想想自己有哪些「必殺技」?
創業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過程,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果你想要創業,首要深入了解自我、累積實務經驗和資源、做好市場調查和規劃,並保持學習和成長的心態,才能提高創業成功的機率。
愛蜜莉在創業週記中,針對「學習」與「變現」提出了一些反思,特別是過去身為上班族時,習慣將學習視為提升能力、獲得升遷的途徑,從打造第二人生起,意識到學習更應該與變現產生連結,才能創造價值,而非無止境的支出。
想成為一名優秀的PM,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我觀察職場上那些績效卓越的專案經理,他們擁有四種必殺技。
在職場上,每個人都希望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這不僅僅是關於薪資、福利或工作環境,更涉及到自我品牌的建立。了解自己的職場身份,並且根據自身目標進行調整,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定位自己並提升職場競爭力。本文將探討如何透過「人設思考法」來打造職場品牌,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壓倒駱駝的是最後一根稻草,還是他身上的行囊?」究竟是那一根看似無害的稻草導致崩解,還是長期積累的負擔讓我們難以承受?稻草是最後的致命因素,代表的是我們難以預料的突發事件,更該關注的是長期累積在身上的重擔,不僅是工作量,還包括對自身多重角色的期望和他人的期待。
如果你是上班族,不妨拿出自己的名片,將名片上的公司名稱、部門、職稱蓋起來,捫心自問兩個問題:「我可以離開公司,自立門戶嗎」、「沒有了名片,我是誰?」若是你可以自信回答「可以」,我要恭喜你,倘若你有一絲遲疑,不妨想想自己有哪些「必殺技」?
創業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過程,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果你想要創業,首要深入了解自我、累積實務經驗和資源、做好市場調查和規劃,並保持學習和成長的心態,才能提高創業成功的機率。
愛蜜莉在創業週記中,針對「學習」與「變現」提出了一些反思,特別是過去身為上班族時,習慣將學習視為提升能力、獲得升遷的途徑,從打造第二人生起,意識到學習更應該與變現產生連結,才能創造價值,而非無止境的支出。
想成為一名優秀的PM,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我觀察職場上那些績效卓越的專案經理,他們擁有四種必殺技。
在職場上,每個人都希望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這不僅僅是關於薪資、福利或工作環境,更涉及到自我品牌的建立。了解自己的職場身份,並且根據自身目標進行調整,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定位自己並提升職場競爭力。本文將探討如何透過「人設思考法」來打造職場品牌,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壓倒駱駝的是最後一根稻草,還是他身上的行囊?」究竟是那一根看似無害的稻草導致崩解,還是長期積累的負擔讓我們難以承受?稻草是最後的致命因素,代表的是我們難以預料的突發事件,更該關注的是長期累積在身上的重擔,不僅是工作量,還包括對自身多重角色的期望和他人的期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過去的職業規劃講求的是「往上走」,可能是「升職、加薪、跨國」,然而越來越多人發現往上走反而離自己「理想的生活」越來越遠,工時長、壓力大是原因,但在我看來也有可能是「好學生為了符合社會期待,守著一份不完全適合自己的工作」,新型的職業規劃應當是「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步逼近,找到自己擅長的天職工作」。
Thumbnail
在工作上、職涯發展遇到挑戰或困擾時,往往是自己先掙扎好一會兒,接著才可能舉手向他人求救,又或者是尋求書籍、網路等管道。 這次根據幾種常見的職涯情境,來分享相關書籍,讓迷惘或是希望有更多刺激、輸入的人們,可以有參考依據。 此外,由於書籍數量較多,會分成兩篇文章。
Thumbnail
一個人走在職涯路上,若遇到困難或迷惘時,有人願意傾聽陪伴,適時引導思考,釐清問題、現況分析、擬定目標及行動方案,相信你會走得更順遂!一直以來,許多朋友找我諮詢的職涯議題,歸納常見三大類型:
Thumbnail
又是被副標題吸引了...獻給還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的人,這不是在說我嗎?
Thumbnail
安可職涯這本書針對熟齡世代提供了針對性的職涯規劃、發展策略,並強調重塑職業觀念。此外,書中也提供了實用的工作轉換策略。這本書鼓勵讀者積極面對變化,並且擁抱在職涯中後期可能出現的新機會。
Thumbnail
轉職只是為轉而轉?如何找到方向?除了轉職有無其他可行的方案?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從自我盤點到探索機會,開啟職業發展新視野。
Thumbnail
為了讓付出於職場上的時間能獲得充分價值,更為了往後的人生,我們要開始以專業者自居,不是單純把自己定位在上班族。上班賺取所需之餘,善用在職場的空間與時間,培養出能帶走的個人專業技能。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從受僱者轉為一人公司的關鍵歷程。作者以圖解四大面向,分享自己對於專業興趣的多元探索、定位累積、知識變現和知識創業。文章中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資源和內容,可以讓讀者深入瞭解作者的觀念和方法。
Thumbnail
最近在公司內部有兩個難得的輪調機會,兩個職位跟所需技能大相徑庭。在反覆思索這兩個職位的過程中,我找了企業內的經理人、人資、兩邊部門的大主管,甚至是認識多年的知己。 在思考職涯轉換的過程中,連帶思考衍伸了很多職涯上從未思考過的議題。 - 我為什麼想要轉換跑道? - 我想成為怎麼樣的人?我想培養什麼技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過去的職業規劃講求的是「往上走」,可能是「升職、加薪、跨國」,然而越來越多人發現往上走反而離自己「理想的生活」越來越遠,工時長、壓力大是原因,但在我看來也有可能是「好學生為了符合社會期待,守著一份不完全適合自己的工作」,新型的職業規劃應當是「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步逼近,找到自己擅長的天職工作」。
Thumbnail
在工作上、職涯發展遇到挑戰或困擾時,往往是自己先掙扎好一會兒,接著才可能舉手向他人求救,又或者是尋求書籍、網路等管道。 這次根據幾種常見的職涯情境,來分享相關書籍,讓迷惘或是希望有更多刺激、輸入的人們,可以有參考依據。 此外,由於書籍數量較多,會分成兩篇文章。
Thumbnail
一個人走在職涯路上,若遇到困難或迷惘時,有人願意傾聽陪伴,適時引導思考,釐清問題、現況分析、擬定目標及行動方案,相信你會走得更順遂!一直以來,許多朋友找我諮詢的職涯議題,歸納常見三大類型:
Thumbnail
又是被副標題吸引了...獻給還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的人,這不是在說我嗎?
Thumbnail
安可職涯這本書針對熟齡世代提供了針對性的職涯規劃、發展策略,並強調重塑職業觀念。此外,書中也提供了實用的工作轉換策略。這本書鼓勵讀者積極面對變化,並且擁抱在職涯中後期可能出現的新機會。
Thumbnail
轉職只是為轉而轉?如何找到方向?除了轉職有無其他可行的方案?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從自我盤點到探索機會,開啟職業發展新視野。
Thumbnail
為了讓付出於職場上的時間能獲得充分價值,更為了往後的人生,我們要開始以專業者自居,不是單純把自己定位在上班族。上班賺取所需之餘,善用在職場的空間與時間,培養出能帶走的個人專業技能。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從受僱者轉為一人公司的關鍵歷程。作者以圖解四大面向,分享自己對於專業興趣的多元探索、定位累積、知識變現和知識創業。文章中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資源和內容,可以讓讀者深入瞭解作者的觀念和方法。
Thumbnail
最近在公司內部有兩個難得的輪調機會,兩個職位跟所需技能大相徑庭。在反覆思索這兩個職位的過程中,我找了企業內的經理人、人資、兩邊部門的大主管,甚至是認識多年的知己。 在思考職涯轉換的過程中,連帶思考衍伸了很多職涯上從未思考過的議題。 - 我為什麼想要轉換跑道? - 我想成為怎麼樣的人?我想培養什麼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