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爾蓋茲出新書《原始碼:成為比爾.蓋茲》,是看了張修修的影片知道的,影片裡面談到很多有關比爾蓋茲的父親怎麼對待比爾蓋茲,我就好奇的搜尋一下比爾蓋茲的新聞,看到這篇文章的內容。文章我認為最難的個重點:
「在我的印象中,父親讓我感覺這個世界是他能掌控的地方。」蓋茲回憶道。他的父親威廉·蓋茲(William Gates Sr.)是一位知名律師,他深信「愛與邏輯」(Love and Logic)的育兒理念。
這是一個在1970年代開始流行的教養方式,其核心在於:父母要為孩子「設立明確界限」,但不使用威脅或反覆警告的方式;同時,即使孩子行為不當,也要先以同理心理解,再處理他們的不當行為。
為什麼特別難的地方在於,如果我們沒有被好好對待過,要好好愛一個人有耐心是不容易的,這是需要刻意練習的過程,如果是在一個從小就是發生事情時,父母就先情緒反應罵了一頓處理事情,也不願意給小孩意見表達,自己發洩完以後,讓小孩自己消化,並把過錯都怪罪在小孩身上,我想這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另外補充其他有關於比爾蓋茲父親是怎麼教導他的
比爾·蓋茲曾說,他的父母從不使用情緒來對付他,而是用理性的方式引導他思考。他的父親威廉·蓋茲(William H. Gates Sr.)是一位律師,擅長用邏輯分析問題,因此即使比爾·蓋茲年少叛逆,他的父母也不會用怒氣來壓制,而是透過溝通來讓他理解行為的後果。
比爾·蓋茲的父母鼓勵他獨立思考,並尊重他的選擇。他從小就展現出對科技和數學的極大興趣,父母並沒有強迫他遵循傳統的學習路徑,而是支持他發展自己的專長。例如,他們允許他在學校課程之外,花大量時間鑽研電腦程式。
蓋茲小時候對電腦的熱情達到痴迷的程度,但他的父母仍然設下規則,比如禁止他在晚餐時使用電腦,並確保他有足夠的社交活動。這種做法讓他學會了時間管理和平衡不同事物的重要性。
比爾·蓋茲的家庭有大量書籍,父母也鼓勵他閱讀各種不同領域的書籍,培養他的廣泛視野。比爾·蓋茲曾說:「我們家最棒的一點,就是你可以討論任何話題,父母都鼓勵我們表達想法。」
比爾·蓋茲的母親瑪麗(Mary Maxwell Gates)是一位活躍的社區領袖,她常常鼓勵兒子參與公益活動,並讓他學習如何與人合作、承擔責任。這對他日後的領導能力和慈善事業影響深遠。
比爾·蓋茲並不是在極度富裕的環境中長大,他的父母讓他理解金錢的價值,並且培養節儉的習慣。他長大後,即使成為世界首富,仍然保持低調和務實的生活態度,並將大部分財富投入慈善事業。
當比爾·蓋茲在高中時,因為電腦駭客行為被學校發現,他的父母並沒有過度干涉,而是讓他自己承擔後果。這讓他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理解界線與規則的重要性。
能夠擁有這樣開明的父母我想實在是三生有幸,後面我會談到用情緒來教育孩子會造成孩子內心怎麼樣的創傷以及後果。
最後鼓勵大家都可以成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