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有戰或逃!遇到性與性別事件的4F反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經手性與性別事件,陪伴著當事人進行申訴、告訴的過程中,也曾遇過積極了解案情的調查者(不論是司法官或是企業機關的調查者),但遺憾的是,調查者對於被害人「反應」的想像大多還是狹隘的。

像是「沒有立即呼救、反抗、逃跑」、「沒有大罵加害人」、「沒有於案發後馬上去報警」,甚至「案發後還曾與加害人有聯繫」,如果難以提出更多積極證據,便可能更傾向被認為其指控性侵、性騷擾的狀況並不存在。

但難道只有「戰(Fight)」或「逃(Flight)」才是面對性與性別事件「該有」的反應嗎?這樣無疑是要求被害人要是一個「理想被害人」 。

其實在面對性侵、性騷擾、跟蹤騷擾、偷拍等等的「創傷性事件」,事發突然,又常只有被害人、加害人在現場,犯罪場景是隱蔽的,蒐證困難,被害人也可能難以瞬間作出任何反應,而「僵(Freeze)」住,甚至是當下擔心安危,出現為了自保而順應加害人的「討好(Fawn)」行為,這都是極為常見也極為合理的「生存反應」。

對於這些扁平的想像感觸好多,多的是捨不得,捨不得當事人好不容易鼓起勇氣為自己發聲,翻出急欲塵封的記憶,在調查者前面說明,還可能被質疑說法,受到二度傷害。

你可以想像要說出來、站出來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嗎?卻不時還要被挑戰「你不是一個理想的被害人!」

所以想經由這篇文章讓你知道,面對性與性別事件,被害人的反應並不單一,可能是戰(Fight)、逃(Flight)、僵(Freeze)、討好(Fawn)(簡稱4F反應),也歡迎大家擴散出去。

當然最希望的,是不要再有性與性別事件發生了。但如果這樣的事件依然存在著,當我們對於被害人可能的反應有更多了解,就有更多能力能夠支持陪伴他們,有一天我們作為事件的調查者時,也才能更加同理被害人的心境,做出更正確合理的判斷,而不會在過程中繼續造成傷害。

如果您有性與性別案件申訴、刑事告訴、告發,或民事損害賠償訴訟代理的需求,請透過「官方Line」、「Instagram」或「事務所官網預約諮詢表單」聯繫我!

Hello!我是Emma,一位執業6年的智慧財產權&性別律師,也是多間企業的法律顧問。目前全台執業中。 致力於協助客戶打造理想的事業與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經營自媒體(如LinkedIn、Instagram、Facebook、Threads等)都可能收過騷擾訊息,像是不當追求的字眼、色情圖片等等,總讓人感到不適與不尊重。假設不斷遭到騷擾,經營自媒體的你可以怎麼處理呢?
接觸性與性別事件,協助被害人進行申訴、告訴的過程中,其實最讓我遺憾的,是偶爾聽聞當事人在過程中所遭遇的「二度傷害」...
企業接獲職場性騷擾申訴,或聽聞相關事件時,必須啟動申訴處理、申訴調查程序。這篇文章提到在處理、調查過程中的細節,包括一定規模的企業應設立申訴處理單位、申訴調查小組,處理、調查人員的保密義務,雇主通報義務,以及適當隔離當事人的措施。此外,如果申訴人不服企業的懲處結果,也可以直接向地方主管機關提起申訴。
今天這篇分享在新的《性別平等工作法》之下,哪些狀況屬於職場性騷擾事件,應該由企業受理申訴、處理事件,並提供員工必要的協助。其中包括敵意式性騷擾、權勢性騷擾,以及下班後雇主性騷擾、或同事/客戶/廠商持續性的性騷擾。
本文從簡介2024年3月8日施行上路的《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工作法》、《性騷擾防治法》出發,並著重介紹《性別平等工作法》的修法重點——強化雇主預防及處理職場性騷擾事件的責任,以及相應罰則。雇主責任的反面即是勞工的權利,因此本文也很適合勞工閱讀。
前幾個月,一篇知名性別議題粉專的貼文爆紅,內容是數則網友投稿的訊息截圖,關於某醫院的醫師(至少這個人自稱是醫師)在交友軟體上跟異性的互動對話。 今天我不談該醫師與異性間的人際互動關係,而是從法律的角度來分析,整個互動過程中是不是有一些法律上需要比較留意的地方。
經營自媒體(如LinkedIn、Instagram、Facebook、Threads等)都可能收過騷擾訊息,像是不當追求的字眼、色情圖片等等,總讓人感到不適與不尊重。假設不斷遭到騷擾,經營自媒體的你可以怎麼處理呢?
接觸性與性別事件,協助被害人進行申訴、告訴的過程中,其實最讓我遺憾的,是偶爾聽聞當事人在過程中所遭遇的「二度傷害」...
企業接獲職場性騷擾申訴,或聽聞相關事件時,必須啟動申訴處理、申訴調查程序。這篇文章提到在處理、調查過程中的細節,包括一定規模的企業應設立申訴處理單位、申訴調查小組,處理、調查人員的保密義務,雇主通報義務,以及適當隔離當事人的措施。此外,如果申訴人不服企業的懲處結果,也可以直接向地方主管機關提起申訴。
今天這篇分享在新的《性別平等工作法》之下,哪些狀況屬於職場性騷擾事件,應該由企業受理申訴、處理事件,並提供員工必要的協助。其中包括敵意式性騷擾、權勢性騷擾,以及下班後雇主性騷擾、或同事/客戶/廠商持續性的性騷擾。
本文從簡介2024年3月8日施行上路的《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工作法》、《性騷擾防治法》出發,並著重介紹《性別平等工作法》的修法重點——強化雇主預防及處理職場性騷擾事件的責任,以及相應罰則。雇主責任的反面即是勞工的權利,因此本文也很適合勞工閱讀。
前幾個月,一篇知名性別議題粉專的貼文爆紅,內容是數則網友投稿的訊息截圖,關於某醫院的醫師(至少這個人自稱是醫師)在交友軟體上跟異性的互動對話。 今天我不談該醫師與異性間的人際互動關係,而是從法律的角度來分析,整個互動過程中是不是有一些法律上需要比較留意的地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熱血檢察官 About Prosecutor. 有關勞政體系裡的勞資爭議或是安置保護(不含人口販運案-勞力剝削)的案件,鮮少有地檢署的檢察官介入及關切,例如20年來只會遇到一次之類的。 也許是資深運大爆棚,有點棘手、20年以上未曾發生過的安置、雙語爭議、查察的合併型案件,被大家東推西推地落在我身
Thumbnail
基於通姦除罪化尚未完成的台灣社會情境,筆者試圖透過情婦的自述探究情婦、婚家、婚外情三者之間的關係。筆者針對PTT第三者板的情婦文章進行論述分析,並且整理出情婦的八種論述方式。
Thumbnail
1性別平等教育人才庫 2性別事件專業調查人才庫 3霸凌事件專業調查人才庫
Thumbnail
本文詳細介紹了性別平等工作法施行後,與性工法相關子法的內容概述,包括調查、決議及後續追究的程序與步驟,以及被害人遭受性騷擾之救濟及申訴程序。介紹了各相關法條的詳細規定,提供了對雇主在執行相應程序上的建議。
Thumbnail
3月8日新修正的性平三法上路,對於勞工申訴性騷擾事件,雇主是否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至關重要,本案雇主雖啟動性騷擾調查,但調查期間忽略相關證據,草率結案。且過程中,容任相關人員說出「摸一下就叫性騷擾喔!」之輕率言詞。嗣後被主管機關處以罰鍰新臺幣10萬元整,公布訴願人名稱及負責人姓名。
Thumbnail
新法延伸了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並依事業單位人數不同,規定雇主需設立性騷擾申訴處理單位、或再設立申訴調查小組等要求。此外,相關規定也涵蓋了設立申訴處理單位、受理申訴程序及調查前通報義務、參與處理、調查及決議之人應注意事項等。
Thumbnail
  我們是否帶著吃瓜心態的點開腥羶色新聞,無意間透過他人被性騷擾的經驗來滿足自己的幻想。一次又一次點閱,無數人的閱讀,造成被害人等比級數次的傷害。
Thumbnail
前幾個月,一篇知名性別議題粉專的貼文爆紅,內容是數則網友投稿的訊息截圖,關於某醫院的醫師(至少這個人自稱是醫師)在交友軟體上跟異性的互動對話。 今天我不談該醫師與異性間的人際互動關係,而是從法律的角度來分析,整個互動過程中是不是有一些法律上需要比較留意的地方。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熱血檢察官 About Prosecutor. 有關勞政體系裡的勞資爭議或是安置保護(不含人口販運案-勞力剝削)的案件,鮮少有地檢署的檢察官介入及關切,例如20年來只會遇到一次之類的。 也許是資深運大爆棚,有點棘手、20年以上未曾發生過的安置、雙語爭議、查察的合併型案件,被大家東推西推地落在我身
Thumbnail
基於通姦除罪化尚未完成的台灣社會情境,筆者試圖透過情婦的自述探究情婦、婚家、婚外情三者之間的關係。筆者針對PTT第三者板的情婦文章進行論述分析,並且整理出情婦的八種論述方式。
Thumbnail
1性別平等教育人才庫 2性別事件專業調查人才庫 3霸凌事件專業調查人才庫
Thumbnail
本文詳細介紹了性別平等工作法施行後,與性工法相關子法的內容概述,包括調查、決議及後續追究的程序與步驟,以及被害人遭受性騷擾之救濟及申訴程序。介紹了各相關法條的詳細規定,提供了對雇主在執行相應程序上的建議。
Thumbnail
3月8日新修正的性平三法上路,對於勞工申訴性騷擾事件,雇主是否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至關重要,本案雇主雖啟動性騷擾調查,但調查期間忽略相關證據,草率結案。且過程中,容任相關人員說出「摸一下就叫性騷擾喔!」之輕率言詞。嗣後被主管機關處以罰鍰新臺幣10萬元整,公布訴願人名稱及負責人姓名。
Thumbnail
新法延伸了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並依事業單位人數不同,規定雇主需設立性騷擾申訴處理單位、或再設立申訴調查小組等要求。此外,相關規定也涵蓋了設立申訴處理單位、受理申訴程序及調查前通報義務、參與處理、調查及決議之人應注意事項等。
Thumbnail
  我們是否帶著吃瓜心態的點開腥羶色新聞,無意間透過他人被性騷擾的經驗來滿足自己的幻想。一次又一次點閱,無數人的閱讀,造成被害人等比級數次的傷害。
Thumbnail
前幾個月,一篇知名性別議題粉專的貼文爆紅,內容是數則網友投稿的訊息截圖,關於某醫院的醫師(至少這個人自稱是醫師)在交友軟體上跟異性的互動對話。 今天我不談該醫師與異性間的人際互動關係,而是從法律的角度來分析,整個互動過程中是不是有一些法律上需要比較留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