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手性與性別事件,陪伴著當事人進行申訴、告訴的過程中,也曾遇過積極了解案情的調查者(不論是司法官或是企業機關的調查者),但遺憾的是,調查者對於被害人「反應」的想像大多還是狹隘的。
像是「沒有立即呼救、反抗、逃跑」、「沒有大罵加害人」、「沒有於案發後馬上去報警」,甚至「案發後還曾與加害人有聯繫」,如果難以提出更多積極證據,便可能更傾向被認為其指控性侵、性騷擾的狀況並不存在。
但難道只有「戰(Fight)」或「逃(Flight)」才是面對性與性別事件「該有」的反應嗎?這樣無疑是要求被害人要是一個「理想被害人」 。
其實在面對性侵、性騷擾、跟蹤騷擾、偷拍等等的「創傷性事件」,事發突然,又常只有被害人、加害人在現場,犯罪場景是隱蔽的,蒐證困難,被害人也可能難以瞬間作出任何反應,而「僵(Freeze)」住,甚至是當下擔心安危,出現為了自保而順應加害人的「討好(Fawn)」行為,這都是極為常見也極為合理的「生存反應」。
–
對於這些扁平的想像感觸好多,多的是捨不得,捨不得當事人好不容易鼓起勇氣為自己發聲,翻出急欲塵封的記憶,在調查者前面說明,還可能被質疑說法,受到二度傷害。
你可以想像要說出來、站出來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嗎?卻不時還要被挑戰「你不是一個理想的被害人!」
所以想經由這篇文章讓你知道,面對性與性別事件,被害人的反應並不單一,可能是戰(Fight)、逃(Flight)、僵(Freeze)、討好(Fawn)(簡稱4F反應),也歡迎大家擴散出去。
當然最希望的,是不要再有性與性別事件發生了。但如果這樣的事件依然存在著,當我們對於被害人可能的反應有更多了解,就有更多能力能夠支持陪伴他們,有一天我們作為事件的調查者時,也才能更加同理被害人的心境,做出更正確合理的判斷,而不會在過程中繼續造成傷害。
–
如果您有性與性別案件申訴、刑事告訴、告發,或民事損害賠償訴訟代理的需求,請透過「官方Line」、「Instagram」或「事務所官網預約諮詢表單」聯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