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S內在賦能的力量:「走路」看見你的行動力、成長力與挑戰力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微壓力微習慣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引言:你是否曾經想改變,卻遲遲沒有行動?


你曾經試過這樣的情境嗎?

某天,你站在家門口,告訴自己:「我要開始運動了!」但下一秒,你又找了各種理由:「今天有點累,明天再開始吧。」「天氣好像不太好,還是等晴天再說。」你心裡明白自己該動起來,可是遲遲沒有踏出第一步。

這不只是運動的問題,而是一種習慣性停滯——我們總是等待更好的時機、更完美的狀態,卻忽略了「開始行動」本身才是改變的起點

如果連「走出去」這麼簡單的事情,我們都無法堅持,那要如何讓自己面對更大的挑戰? 但反過來說,如果我們能從「走路」這件事學會內在賦能,那麼我們也能用同樣的方式,改變人生中的其他挑戰。

今天,我們就用「走路」這個最簡單的行動來拆解內在賦能的 ACTS 四大關鍵,看看它如何幫助我們培養自主改變、內在驅動、解析過程與挑戰期待,讓自己真正行動起來。

raw-image

1️⃣ A - Action(自主改變):無論多不情願的改變,都有我想要


早晨的陽光透過窗簾灑進房間,你本來打算多賴床五分鐘,卻想到昨晚自己設定的目標:「今天早上要去散步。」你內心開始拉扯:「真的要去嗎?還是再睡一下?」但是,你知道,無論多不情願的改變,都有你想要的結果。

你換上運動鞋,踏出家門的那一刻,你發現,其實「不想動」只是腦海中的一種預設反應,而真正影響你的,是你是否願意為「想要的結果」付出行動。

🔍 如何打破行動停滯?

提醒自己:「我為什麼想做這件事?」把注意力放在長遠收穫,而非短期的不適感。

不讓自己有選擇空間,直接開始,例如「只要走五分鐘」降低行動門檻。

改變不是靠意志力,而是靠習慣與環境,例如前一天準備好運動服,讓自己更容易開始。


🚀 踏出第一步,才是真正的開始。


2️⃣ C - Courage(內在驅動):用勇氣面對未知,而非被恐懼綁架


🔥 故事情境:

你終於走出了家門,走在街道上。但沒多久,你開始覺得不自在:「別人會不會覺得我很奇怪?」「我是不是應該換一雙專業的鞋子?」「這樣走真的有用嗎?」你開始想要掉頭回家,因為內心的不確定感讓你想逃避。

這就是恐懼帶來的自我懷疑——當我們嘗試新行動時,大腦會自動告訴我們各種理由,讓我們停下來。

🔍 如何克服內心的恐懼?

✅ 告訴自己:「這是我的選擇,不需要別人認可。」
✅ 將焦點放在當下的感受,而不是未來的結果,享受走路的過程。
✅ 記住,勇氣不是沒有恐懼,而是帶著恐懼前進——你走出去的每一步,都是在訓練自己的內在力量。


🚀 當你習慣了行動,恐懼自然會減少。


3️⃣ T - Tuning(解析過程):關注成長歷程,而非只看結果


🌱 故事情境:

你開始養成每天走路的習慣,但一週過去,你發現體重沒有變化,身體似乎也沒什麼不同。你開始懷疑:「這真的有用嗎?我是不是浪費時間了?」

這就是過度關注結果,而忽略過程——我們習慣用最終成效來判斷一件事情的價值,卻忽略了「持續行動」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 如何專注於過程?

✅ 記錄每天的進步,而不是只關心數字上的變化,例如:「今天比昨天多走了五分鐘。」
✅ 注意自己身體的感受,享受過程中的呼吸、步伐節奏,而不只是期待最終目標。
✅ 告訴自己,改變是長期積累的結果,不是短期的成效——走得遠比走得快更重要。


🚀 當你能從過程中找到價值,成長就已經發生了。


4️⃣ S - Self-Challenge(挑戰期待):設定價值挑戰,持續突破自身極限


🏔️ 故事情境:

你已經習慣了每天走30分鐘,但你開始覺得:「好像沒什麼挑戰了。」你有點猶豫要不要再多走一點,但內心的聲音又告訴你:「這樣就夠了,沒必要太累。」

這就是停留在舒適圈的陷阱——當事情變得熟悉,我們往往會選擇停留,而不是尋找新的突破點。

🔍 如何挑戰自己?

✅ 每週設定一個小挑戰,例如:「這週多走五分鐘,下週換一條新路線。」
✅ 嘗試不同的變化,例如加快步伐、爬坡,讓身體感受到不同的刺激。
✅ 記住,挑戰不是為了證明自己,而是為了讓自己持續進步——讓成長成為一種習慣,而不是偶然發生的事情。


🚀 每次突破自己的極限,你都會發現,自己的可能性比想像中更大。


結語:ACTS 思考,讓你從「走路」到「改變人生」


你可能沒想到,連「走路」這件事,都可以成為一種內在賦能的訓練

當你學會自主改變(Action)、用勇氣驅動自己(Courage)、解析成長過程(Tuning),並持續挑戰自己(Self-Challenge),這種能力不僅適用於走路,更可以應用在生活的每個領域。

這條路不容易,但值得。你不需要等到一切準備好才開始,你只需要現在,踏出第一步。

avatar-img
13會員
208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刻意微挑戰 的其他內容
「怎麼又搞砸了?」你責備自己不夠好,接著又強迫樂觀:「沒事的,我要正向思考!」但結果壓力更大,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救了。這就是「負面評論 ↔ 強制積極」的惡性循環—一邊攻擊自己,一邊假裝沒事,卻無法真正前進。成長不來自痛苦的鞭策,也不是盲目樂觀,而是接受現狀、理解情緒。停止內耗,停止擺盪,才是前進的路!
你真的在變好,還是只是「批評成癮」? 你有沒有發現,當你犯了一個小錯,腦海裡立刻響起:「怎麼這麼蠢?」、「我就是不夠好!」、「早知道我應該…」這類話語?甚至,有時候事情根本還沒發生,你就開始預設:「這一定會搞砸。」 本來,你以為這只是嚴格要求自己,但久而久之,這種負面聲音變成了一種習慣,
往往我們並不是沒有想法,而是習慣了逃避自己的觀點。為了不引起爭議、不讓自己陷入選擇焦慮,我們選擇附和別人、轉移話題、說話模糊,或是拖延決定。但迴避不會讓問題消失,只會讓我們越來越不確定自己的聲音。試著問自己:「這真的是我內心的想法,還是我只是習慣了順從?」找到自己的觀點,才是讓自己真正自由的開始。
有沒有過這種感覺?別人心情不好,你也跟著低落;收到批評,整天悶悶不樂;答應請求後才後悔,但又不好意思拒絕。這些問題,說到底是情緒邊界不夠清楚,讓我們容易陷入內耗。本篇文章分享五個最常見的情緒困擾,幫助你認清哪些情緒是自己的,哪些不該揹在身上。學會守住界線,才能在人際關係中游刃有餘,不讓情緒綁架自己!
職場的不確定性讓人焦慮,因為我們害怕變動、無法掌控結果,結果信任感下降、溝通變得混亂,讓人開始推卸責任、壓力倍增。當不確定感蔓延,團隊就會變得各自為政,向心力也逐漸瓦解。其實不確定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資訊不透明、缺乏溝通,讓大家只能靠猜測行動。讓關係更透明、資訊更清楚,才能讓團隊在變化中依然穩健前行。
在職場上,最讓人焦慮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猜不透別人在想什麼」。當主管的態度不明確、同事的意見模糊、標準說不清、決策沒解釋,團隊就會陷入無止境的猜測與內耗。透明的情緒、觀點、期待和決策,才能讓團隊建立真正的信任與安全感。別讓不透明的溝通成為職場裡最大的心理壓力,說清楚、講明白,才能讓合作更順暢!
「怎麼又搞砸了?」你責備自己不夠好,接著又強迫樂觀:「沒事的,我要正向思考!」但結果壓力更大,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救了。這就是「負面評論 ↔ 強制積極」的惡性循環—一邊攻擊自己,一邊假裝沒事,卻無法真正前進。成長不來自痛苦的鞭策,也不是盲目樂觀,而是接受現狀、理解情緒。停止內耗,停止擺盪,才是前進的路!
你真的在變好,還是只是「批評成癮」? 你有沒有發現,當你犯了一個小錯,腦海裡立刻響起:「怎麼這麼蠢?」、「我就是不夠好!」、「早知道我應該…」這類話語?甚至,有時候事情根本還沒發生,你就開始預設:「這一定會搞砸。」 本來,你以為這只是嚴格要求自己,但久而久之,這種負面聲音變成了一種習慣,
往往我們並不是沒有想法,而是習慣了逃避自己的觀點。為了不引起爭議、不讓自己陷入選擇焦慮,我們選擇附和別人、轉移話題、說話模糊,或是拖延決定。但迴避不會讓問題消失,只會讓我們越來越不確定自己的聲音。試著問自己:「這真的是我內心的想法,還是我只是習慣了順從?」找到自己的觀點,才是讓自己真正自由的開始。
有沒有過這種感覺?別人心情不好,你也跟著低落;收到批評,整天悶悶不樂;答應請求後才後悔,但又不好意思拒絕。這些問題,說到底是情緒邊界不夠清楚,讓我們容易陷入內耗。本篇文章分享五個最常見的情緒困擾,幫助你認清哪些情緒是自己的,哪些不該揹在身上。學會守住界線,才能在人際關係中游刃有餘,不讓情緒綁架自己!
職場的不確定性讓人焦慮,因為我們害怕變動、無法掌控結果,結果信任感下降、溝通變得混亂,讓人開始推卸責任、壓力倍增。當不確定感蔓延,團隊就會變得各自為政,向心力也逐漸瓦解。其實不確定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資訊不透明、缺乏溝通,讓大家只能靠猜測行動。讓關係更透明、資訊更清楚,才能讓團隊在變化中依然穩健前行。
在職場上,最讓人焦慮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猜不透別人在想什麼」。當主管的態度不明確、同事的意見模糊、標準說不清、決策沒解釋,團隊就會陷入無止境的猜測與內耗。透明的情緒、觀點、期待和決策,才能讓團隊建立真正的信任與安全感。別讓不透明的溝通成為職場裡最大的心理壓力,說清楚、講明白,才能讓合作更順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刻意練習成為自己.. 這意味著要「有意識地」順從自己的內在權威,去挑選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非自己的事。在物質領域中,內在權威是一個讓你得以體驗「完整的自己」的工具,是驅動你內在力量的引擎,也是讓一切需要發生的人事物得以精準運作的安排原理。
Thumbnail
在這個變化迅速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挑戰和機遇。無論是職場上的競爭,還是生活中的選擇,我們都需要具備兩種重要的能力:學習力和行動力。如果你沒有學習力和行動力,你是做不好任何事的。 學習力,是一種不斷自我提升的能力。它讓我們在面對新知識、新技術、新環境時,能夠迅速適應並且掌握。學習力強的人
Thumbnail
調整慣性的聚焦方式, 問題,可以挫敗你, 但也可以成為你成長與進化的動力。
實踐的四個環節,分別是: 1 尋找探索的線索。 2 嘗試行動,獲得反饋。 3 反思反饋。 4 帶著反饋帶來的思考,開始新的嘗試,迭代行動。
Thumbnail
如何用商業模式打造個人品牌,並以主動的態度迎接職涯的挑戰。主動的精神在職場上意義重大,需要從內在調整心態,並理解開始才有變厲害的道理,從性格被動轉變為主動的體悟和個人經驗,分享主動的重要性以及所帶來的成長,非常受歡迎的內容,提供了引人入勝的觀點。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不簡單,通常在「立定志向,信誓旦旦,從明天開始,一切就要變得不同」之後,過幾天就不了了之。或者我們會不承認自己立即需要改變,以及低估了惰性的力量,導致不知如何有效進行改變。 《零阻力改變》要告訴讀者的是—想要改變行為,需要找出妨礙自己進步的弱點,量身定做策略來跨越障礙。
改變,之所以能夠發生,在於行動力, 想要變得更好,想要愛自己,想要擁有平衡健康的關係,就要付諸行動, 是你去做了,會感覺很好,你不會批判自己做不到或做不好, 因為你不是空想,是實際去體驗與嘗試,而你對這樣的自己很滿意。
Thumbnail
培養毅力難嗎?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瞭如何在生活中把行為轉變成習慣的四個有效方法。從每天的計畫到身處的空間,這些建議都能幫助你成功建立新的習慣,並克服做某件事情困難的感覺。要讓習慣成為你的力量,不只是執行,也充滿滿足感,一步一步的改變就是正在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你始終可以有意識地採取行動,去實現你想要的結果。你可以釋放身體內的情緒,重新找回平靜。你可以利用你的專業知識,無論他人如何阻撓,你都知道如何說服他們並與他們合作。你可以成為一個為自己和他人創造心理安全感的人。
Thumbnail
勇氣是一種能力,敢去做你覺得困難恐怖或者不確定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而且它正等待著你發掘它。勇氣讓最佳版本的你顯露出來。一時的勇氣可以改變一天,一天就能改變你的生命,而一個生命能夠改變世界。 在最初的行動直覺出現和大腦阻止你之間,有五秒的空窗。問題非常清楚,就是我,我在牽絆我自己,一次五秒鐘。
Thumbnail
刻意練習成為自己.. 這意味著要「有意識地」順從自己的內在權威,去挑選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非自己的事。在物質領域中,內在權威是一個讓你得以體驗「完整的自己」的工具,是驅動你內在力量的引擎,也是讓一切需要發生的人事物得以精準運作的安排原理。
Thumbnail
在這個變化迅速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挑戰和機遇。無論是職場上的競爭,還是生活中的選擇,我們都需要具備兩種重要的能力:學習力和行動力。如果你沒有學習力和行動力,你是做不好任何事的。 學習力,是一種不斷自我提升的能力。它讓我們在面對新知識、新技術、新環境時,能夠迅速適應並且掌握。學習力強的人
Thumbnail
調整慣性的聚焦方式, 問題,可以挫敗你, 但也可以成為你成長與進化的動力。
實踐的四個環節,分別是: 1 尋找探索的線索。 2 嘗試行動,獲得反饋。 3 反思反饋。 4 帶著反饋帶來的思考,開始新的嘗試,迭代行動。
Thumbnail
如何用商業模式打造個人品牌,並以主動的態度迎接職涯的挑戰。主動的精神在職場上意義重大,需要從內在調整心態,並理解開始才有變厲害的道理,從性格被動轉變為主動的體悟和個人經驗,分享主動的重要性以及所帶來的成長,非常受歡迎的內容,提供了引人入勝的觀點。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不簡單,通常在「立定志向,信誓旦旦,從明天開始,一切就要變得不同」之後,過幾天就不了了之。或者我們會不承認自己立即需要改變,以及低估了惰性的力量,導致不知如何有效進行改變。 《零阻力改變》要告訴讀者的是—想要改變行為,需要找出妨礙自己進步的弱點,量身定做策略來跨越障礙。
改變,之所以能夠發生,在於行動力, 想要變得更好,想要愛自己,想要擁有平衡健康的關係,就要付諸行動, 是你去做了,會感覺很好,你不會批判自己做不到或做不好, 因為你不是空想,是實際去體驗與嘗試,而你對這樣的自己很滿意。
Thumbnail
培養毅力難嗎?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瞭如何在生活中把行為轉變成習慣的四個有效方法。從每天的計畫到身處的空間,這些建議都能幫助你成功建立新的習慣,並克服做某件事情困難的感覺。要讓習慣成為你的力量,不只是執行,也充滿滿足感,一步一步的改變就是正在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你始終可以有意識地採取行動,去實現你想要的結果。你可以釋放身體內的情緒,重新找回平靜。你可以利用你的專業知識,無論他人如何阻撓,你都知道如何說服他們並與他們合作。你可以成為一個為自己和他人創造心理安全感的人。
Thumbnail
勇氣是一種能力,敢去做你覺得困難恐怖或者不確定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而且它正等待著你發掘它。勇氣讓最佳版本的你顯露出來。一時的勇氣可以改變一天,一天就能改變你的生命,而一個生命能夠改變世界。 在最初的行動直覺出現和大腦阻止你之間,有五秒的空窗。問題非常清楚,就是我,我在牽絆我自己,一次五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