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負責任,不是從對不對,而是從願意承擔開始
那天,孩子看著課外活動的報名單,猶豫了好久。「這兩個我都想試,可是不能重複報名。」「那你想選哪一個?」我問。
他抿著嘴,半晌才問我一句:「我可以自己決定嗎?萬一選錯了怎麼辦?」
我愣了一下。
因為他不是在問我哪個活動比較好, 他在問我——我能不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你願不願意相信我?
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判斷和喜好時,不再什麼都說「你決定就好」。
這時候,我們既感欣慰、又有點不安: 他真的想清楚了嗎?他會不會後悔?這樣讓他選,會不會對他太冒險?
於是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把選擇拉回自己手上——
「我幫你選這個比較好。」
「這個比較穩,聽爸爸的沒錯。」
我們不是不信任他,而是我們太怕他錯了會受傷。
但那種「怕你後悔」的保護,有時也會變成「我不相信你能承擔」。
久了,孩子就真的不敢選了。
我問孩子:「你最怕的,是什麼?」
他說:「我怕選錯會浪費時間、會覺得自己笨。」
我說:「你知道嗎?爸爸也常常做錯決定。但有些錯,是我做了才知道原來不適合,那不是笨,是經驗。」
我們都太想「一次選對」,
但世界上很多對的路,是從錯的選擇中慢慢走出來的。
真正的學習,不只是知識的記憶,而是對錯的後果自己去感受、去修正、去承擔。
這樣的學習,不管選對或選錯,都值得驕傲。
我告訴孩子:「你可以自己選,但你要為這個選擇想清楚,也要為可能的後果準備好。」
「如果真的後悔呢?」
「那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下一次可以怎麼調整,怎麼做得更貼近你想要的。」
決定權,不只是自由,也是一種練習——學會為自己的腳步負責。
我們能給的,不是替他選一條看似安全的路,
而是陪他練習在選擇裡站穩腳步,哪怕走彎了、慢了,都不會覺得自己沒用。
親愛的孩子,
你問:「我可以自己決定嗎?」 我想告訴你:可以。
你也問:「萬一錯了怎麼辦?」
我想告訴你:那就錯一次沒關係,我會陪你一起面對。
因為我們不是要你永遠選對,
我們是要你慢慢相信——你有判斷的能力,也有修正的勇氣。
你不用等到「絕對正確」才做決定,
你只需要夠真誠、夠願意、夠想承擔。 那就是成長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