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一角度,探索所謂減脂瘦身,是不是除了充滿辛苦與忍耐飢餓,還有其他的解讀可能? 透過視角轉換,降低對改變的排斥感:藉此增加對目標的動力,以及堅持的意願。
被砍掉、又重練的能力
有沒有什麼事情,是就算累積起來的成就、一夕之間被摧毀,我們還有辦法重建的呢?
就像東京著衣的創辦人周品均,在與前夫離婚後、被趕出品牌,一手辛苦打造起來的幾十億公司就這樣拱手他人:然而她又另起爐灶,創了新品牌Wstyle。
如果對某件事情,我們也有這樣的能力,那麼就表示:已精通地掌握了這件事情的訣竅、且有信心可以不論重來幾次,都能複製出類似的成果。
有著無限重練、重生的技能。
再來、再來、再來!
技能養成訓練班
大家猜猜:培養一位醫生,需要花多久的時間?
以台灣的教育體制來算,平均約需要12~16年 (依科別等有所不同)。也就是說,從無到有的技能(診斷、開藥、照護等),需要十年以上時間。以美國的教育制度來算,平均也須11~15年。
從醫學院、到住院實習醫生,熬完全部的過程,佔去了我們五分之一的人生。
這告訴我們,一技能養成,需要時間。
減脂瘦身,也是一門技術。倘若今天一覺醒來,又胖回了之前的人生巔峰,但你有能力跟自信、可以瘦回大學時代體重:那麼恭喜你,已經掌握了瘦身的訣竅,此技能已習得。
但在這之前,摸索嘗試的過程,就是我們的技能養成訓練班。
這不僅需要時間,也需有知識在背後支撐。有了知識,實際演練的過程更是不可少。不斷練習、累積經驗後,你了解自己身體的運作,知道如何與生活更好的結合;透過反覆的操作練習,你知道每天的熱量赤字該怎麼維持;選擇三餐時,該吃什麼容易有飽足感,才不會兩個小時過後、又想吃零食。
一切,都是在學習「瘦身」的這門技術。
1234、2234、3234!
後記
當我們學會了這門技術,瘦身是必然的結果。
只是過程中所需要花費的精力,有時難忍難耐,放棄的念頭不停盤旋:把這樣的經過,想成是訓練技能的一部分。少一點"這樣很辛苦"、多一點"我在學習技能"的角度。
畢竟,就像騎腳踏車一樣,一旦學會了,誰也偷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