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情緒 - The Emotional Life of Your Brain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The Emotional Life of Your Brain」是神經科學家 Richard J. Davidson 與科學作家 Sharon Begley 於2012年共同撰寫的著作。書中提出「情緒風格」(Emotional Style)的概念,將情緒反應分為六個維度:復原力、展望、社交直覺、自我覺察、情境敏感度與注意力。這些維度反映了大腦特定區域的活動模式,並且可以透過神經影像技術如 fMRI 和 EEG 進行測量。作者強調,情緒風格並非固定不變,而是可以透過冥想、正念訓練等方式進行調整,從而改善情緒反應與心理健康。

Richard J. Davidson 是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心理學與精神病學教授,也是「健康心智中心」(Center for Healthy Minds)的創辦人。他致力於研究情緒與大腦之間的關係,並與達賴喇嘛等人合作,探討冥想對大腦的影響。戴維森的研究顯示,透過有意識的訓練,人們可以改變大腦的結構與功能,從而提升幸福感與情緒韌性。他曾獲「時代」雜誌評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一。

以下摘要書中的重點與您分享:

Just as every person has a unique fingerprint and a unique face, each of us has a unique emotional signature that is so bound up with our personality that people familiar with us can often predict how we will react when facing an emotional challenge.
raw-image

就像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指紋和獨一無二的面孔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情緒特徵,這種特徵與我們的個性息息相關,以至於熟悉我們的人往往可以預測出我們在面對情緒挑戰時的反應。

人類擁有獨特的情緒風格,如同指紋,這種風格與個性緊密相連,能預測面對挑戰時的反應,是理解個人情感生活的基礎。


The ability to sustain activation in the reward-processing circuit strongly predicted the intensity of positive emotion people reported.
raw-image

維持獎勵處理回路活動的能力強烈預測了人們報告的正面情緒強度。

維持大腦獎勵迴路(包含腹側紋狀體與前額葉皮質連結)持續活化的能力,能有力地預測個人感受正面情緒的強度,這與「展望」情緒風格有關,憂鬱症患者在此功能上有所缺陷。




Or, if I can dispense with the musical metaphor, think of it this way: genes load the gun, but environment pulls the trigger.
raw-image

或者,如果我可以捨棄音樂的比喻,可以這樣想:基因為槍上膛,但只有環境才能扣動扳機。

遺傳基因雖然奠定了個體的潛在特質基礎,但環境經驗(例如幼年時的養育方式)才是決定這些基因是否會表現出來、以及如何表現的關鍵因素,即「基因裝彈,環境扣板機」。




The mind is “embodied” in the sense that it exists within the body... and engages in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with it, so that the state of the mind influences the body, and the state of the body influences the mind. Emotions, too, are embodied...
raw-image

心靈是「具體」的,因為它存在於身體裡...並且與大腦進行雙向溝通,因此心靈的狀態影響身體,而身體的狀態也影響心靈。情緒也是具體化的...

心靈存在於身體之中並與其進行雙向溝通,心理狀態影響身體生理,反之亦然。情緒尤其具有具體性,其腦部迴路與免疫、內分泌及自主神經系統緊密相連,因此情緒風格會影響健康。文章中也提及,快樂的人皮質醇和纖維蛋白原較低、心率較低,且不易感冒,壽命較長。

The surprising fact is that simply by means of mental activity we can intentionally change our brains... Mental activities, ranging from meditation to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an change brain function in specific circuits..
raw-image

令人驚訝的事實是,單單透過心理活動,我們就可以有意地改變自己的大腦...從冥想到認知行為治療等心理活動,都可以改變特定回路中的大腦功能...

僅僅透過心理活動(如冥想或認知行為療法),我們便能有意識地改變大腦功能,進而調整情緒風格,改善適應力、社交直覺、自我意識等,達到提升幸福感的目的。



解語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情緒風格,就如同指紋般與個性緊密相連。這些風格不僅影響我們對壓力與挑戰的反應,也會與大腦中獎勵系統的活化程度息息相關,例如展望與復原力等指標。研究顯示,能長時間維持正向情緒活化的人,較少罹患憂鬱、心血管疾病,也更容易感到幸福與平靜。這樣的情緒穩定與正向反應,有助於調節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與免疫功能,進而促進整體健康與延年益壽,對現代養生觀念具有深遠意義。

此外,文章指出心靈與身體之間是雙向連結的整體,情緒不僅是心理現象,更透過大腦與身體系統互動,影響免疫力、自律神經與內分泌功能。令人鼓舞的是,我們可透過冥想、正念訓練、認知行為療法等方式,主動改變大腦神經迴路,進一步調整情緒風格與壓力反應。這種「有意識地養生」方式,不僅能強化心理彈性,也有助於預防老年相關疾病,是追求健康長壽不可或缺的心腦整合策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伊桑的書摘
13會員
268內容數
歡迎來到伊桑的書摘!我是Ethan,一位熱愛讀書的人,致力於每年閱讀一百本好書,並將從中汲取的智慧分享給志同道合的朋友。這裡的內容專為那些追求長壽與智慧朋友而設計,涵蓋最新的科學研究、健康觀點,並以歐美醫藥哲學的角度探討疾病預防與養生之道。
伊桑的書摘的其他內容
2025/06/02
「Daring Greatly」(中譯:《脆弱的力量》)是由 Brené Brown 博士所著的心理學著作。Brown 是一位美國社會工作學者、休士頓大學教授,以研究「脆弱」、「羞愧」與「勇氣」聞名。她的TED演講「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點閱率突破數千萬次....
Thumbnail
2025/06/02
「Daring Greatly」(中譯:《脆弱的力量》)是由 Brené Brown 博士所著的心理學著作。Brown 是一位美國社會工作學者、休士頓大學教授,以研究「脆弱」、「羞愧」與「勇氣」聞名。她的TED演講「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點閱率突破數千萬次....
Thumbnail
2025/05/30
「Fast Like a Girl」是由女性健康專家 Dr. Mindy Pelz 所著,專為女性設計的斷食指南。本書根據女性荷爾蒙週期,提出四階段斷食法,協助女性達到燃脂、提升能量與荷爾蒙平衡的目標。Dr. Pelz 詳細介紹了從13小時的間歇性斷食到72小時的免疫重啟斷食....
Thumbnail
2025/05/30
「Fast Like a Girl」是由女性健康專家 Dr. Mindy Pelz 所著,專為女性設計的斷食指南。本書根據女性荷爾蒙週期,提出四階段斷食法,協助女性達到燃脂、提升能量與荷爾蒙平衡的目標。Dr. Pelz 詳細介紹了從13小時的間歇性斷食到72小時的免疫重啟斷食....
Thumbnail
2025/05/26
「Supercommunicators」由 Charles Duhigg 所著,是一本探討高效溝通心理學與實踐技巧的非小說類作品。書中從心理學、神經科學與社會學出發,揭示有效溝通者的核心能力:他們能判斷對話的類型(資訊、情緒、身分)並靈活調整回應策略。
Thumbnail
2025/05/26
「Supercommunicators」由 Charles Duhigg 所著,是一本探討高效溝通心理學與實踐技巧的非小說類作品。書中從心理學、神經科學與社會學出發,揭示有效溝通者的核心能力:他們能判斷對話的類型(資訊、情緒、身分)並靈活調整回應策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也許是社會期望又或者生理變化,我們開始擁有更多情緒。本文探討情緒的出現、認知以及處理方式,並提供正念呼吸作為一個具體的情緒清理行動。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也許是社會期望又或者生理變化,我們開始擁有更多情緒。本文探討情緒的出現、認知以及處理方式,並提供正念呼吸作為一個具體的情緒清理行動。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情緒管理工作坊的文章,內容包含了如何學習覺察情緒與辨識情緒,並透過課程方式練習轉化情緒並調節壓力。並提及四種面對人生苦難的境界,以及過往經驗對於每個人面對情緒的影響。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情緒管理工作坊的文章,內容包含了如何學習覺察情緒與辨識情緒,並透過課程方式練習轉化情緒並調節壓力。並提及四種面對人生苦難的境界,以及過往經驗對於每個人面對情緒的影響。
Thumbnail
情緒與理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如何平衡這兩者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理解情緒的特性和理性的真正含義,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避免被情緒牽著走。 一、情緒的特性與影響 情緒的波動性: 情緒就像失控的野馬或燒不靈的野火,一旦不加以控制,會迅速蔓延並影響我們周圍的人。情緒的波動性使得
Thumbnail
情緒與理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如何平衡這兩者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理解情緒的特性和理性的真正含義,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避免被情緒牽著走。 一、情緒的特性與影響 情緒的波動性: 情緒就像失控的野馬或燒不靈的野火,一旦不加以控制,會迅速蔓延並影響我們周圍的人。情緒的波動性使得
Thumbnail
瞭解情緒建構的概念,轉變對情緒的感知與解讀方式,自主地思考內在感受和情緒建構,共同探索情緒培伴Playback技巧。
Thumbnail
瞭解情緒建構的概念,轉變對情緒的感知與解讀方式,自主地思考內在感受和情緒建構,共同探索情緒培伴Playback技巧。
Thumbnail
瞭解情緒能量管理的核心,接受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根源、表達情緒的健康方式,為您的內心花園在情緒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多美麗的色彩,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瞭解情緒能量管理的核心,接受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根源、表達情緒的健康方式,為您的內心花園在情緒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多美麗的色彩,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後設認知、情緒替代、以及停止過度關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管理情緒。作者提出了每種方法的每日練習,並融入了大腦科學以及行為心理學的觀點,希望讀者能夠透過這些方法來改善情緒管理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後設認知、情緒替代、以及停止過度關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管理情緒。作者提出了每種方法的每日練習,並融入了大腦科學以及行為心理學的觀點,希望讀者能夠透過這些方法來改善情緒管理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神經覺對人類生理、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它介紹了神經覺在生理和心理層面的運作,以及過去經驗如何形塑了我們的神經覺。透過練習和觀察來探究個人神經覺的特點,並提出了回想過往並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故事的練習。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神經覺對人類生理、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它介紹了神經覺在生理和心理層面的運作,以及過去經驗如何形塑了我們的神經覺。透過練習和觀察來探究個人神經覺的特點,並提出了回想過往並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故事的練習。
Thumbnail
在生活中,情緒與思維方式對人們的行為和目標達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探討瞭如何分析情緒、不同的情緒反應和錯誤的思維方式,並提供了走出情緒迷宮的方法。透過正確的思考方式,我們能夠更健康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Thumbnail
在生活中,情緒與思維方式對人們的行為和目標達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探討瞭如何分析情緒、不同的情緒反應和錯誤的思維方式,並提供了走出情緒迷宮的方法。透過正確的思考方式,我們能夠更健康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Thumbnail
本文章討論情緒負載詞和情緒標籤詞的定義和差異,以及其在語言中的角色。透過對此類詞彙的分析,揭示了人們對於情緒詞的認知與使用方式。參考文獻包括語意學相關研究,並從語言和神經認知角度進行了討論。
Thumbnail
本文章討論情緒負載詞和情緒標籤詞的定義和差異,以及其在語言中的角色。透過對此類詞彙的分析,揭示了人們對於情緒詞的認知與使用方式。參考文獻包括語意學相關研究,並從語言和神經認知角度進行了討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