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沒有了諮商,我還剩下什麼,這是早上看到一篇貼文後出現的想法。
除了覺察,與看見身邊擁有,接下來的課題是:好好地關照自己。
昨天跟教練聊天,他:「你看起來很害怕談心裡的感受。」
我:「因為小時候有一些不好的經驗。」
我:「我怕說太多,讓人看見那個殘破不堪的我,」
他:「會離開嗎?」
恩
他:「我相信在乎你的人還是會接納你的。」
這句話很觸動我,如果我是被在乎的,就不會被拋棄。
可是現在看來,還是有人會關心我、看見我,讓我懷疑他的真實性。
直到現在才明白,不肯碰觸情緒,是因為情緒的產生,伴隨著羞愧感。
他:「人有情緒是正常的。」
我想
練習表達內心感受,是我需要跨越的一步。因為當我什麼都不說,對方無從理解、也難以靠近。那麼我渴望的連結與理解,也就因此而錯過。
寫到這邊,我獲得了一個覺察,
原來,是我沒有接納有情緒的自己,才會這麼抗拒他人的靠近。
我害怕被看見,卻也渴望被理解。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就是這麼神奇——總能在一句話、一次對話裡,悄悄照見那個還在努力活著的自己。
謝謝教練。